学术投稿

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史家欣;李家树;李小美;郭祥君;张峰;杨俊发;张嫚;霍雯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低剂量,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呼吸科进行治疗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组2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结果 糖皮质激素组60 d内病死率(32%)低于对照组(60%)(P<0.05).糖皮质激素组28 d内无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无心、肝、肾功能衰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组第14、28天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7天空腹血糖、28 d内消化道出血人次、28 d内院感人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能显著降低ARDS患者血清IL-8水平并改善预后.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富锌硒绿茶中PDI蛋白酶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目的 从富锌硒绿茶中筛选蛋白质二硫异构酶(PDI)的抑制剂,探讨抑制剂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 从PDB(protein data bank)下载PDI的晶体结构(PDB ID:4EKZ);建立绿茶的化合物数据库;通过分子模拟软件MOE对化合物库进行PDI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挑选出6个命中的化合物进行对PDI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测试,然后对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测定.结果 6个虚拟筛选命中的化合物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PDI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其次,两个化合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结论 绿茶活血化瘀的作用,与抑制PDI酶活性有关,ECG和EGCG是有效活性成分.

    作者:李惠琼;杨静纯;李玲玲;王滔;崔国祯;黎奔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 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对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hAMSCs移植组.2%百草枯灌胃[100 mg/(kg·只)]制备肺纤维化模型,尾静脉移植hAMSCs[2×106个细胞/(mL·只)],HE和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hAMSCs移植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好.肉眼观发现,模型组大鼠两肺叶出现较多大面积白色纤维化病灶,hAMSCs移植组则为较少、散在的点片状病灶.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壁增厚,有大面积间质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而hAMSCs移植组肺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肺泡壁多为单层细胞,仅有少量、小面积间质增生,炎细胞浸润显著地减少,且有较多抗人细胞核特异性抗体阳性hAMSCs定植、存活于肺间质,少见于肺泡壁.结论 移植的hAMSCs可定植、存活于肺组织,发挥治疗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玉香;何方;王钰莹;徐尚福;刘祖林;万雪;余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房颤射频消融同期手术治疗复杂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入院冠心病、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1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消融术组和对照组.消融术组患者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呼吸时间、ICU入住时间和出院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心电图、心脏超声图等指标,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消融术组体外循环时间和辅助呼吸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ICU入住时间和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和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术后时和术后6个月时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70.7%和82.9%,对照组分别为46.3%和19.5%,消融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联合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房颤转复率,随访窦性维持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升;张申;吴联合;盛存见;米怀雪;王砚池;孟鲁豫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超声骨刀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中运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ACCF患者41例,其中术中使用超声骨刀21例,传统器械2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JOA评分疗效、VAS评分、NDI指数、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超声骨刀组和传统器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2.5±11.25)min和(93.2±19.7)mL,(110.8±16.79)min和(167.2±31.29)mL,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器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改善优良率、VAS评分、N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有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结论 ACCF术中运用超声骨刀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安全,有效等优点.

    作者:刘宁;陈勤;钟红发;潘奇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喉源性咳嗽各证型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对喉源性咳嗽各证型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为喉源性咳嗽的分型诊断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搜集喉源性咳嗽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资料,填写调查问卷表.结果 (1)4组证型中,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与风邪犯肺型比较,其发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对各证型的发病时间进行分析,虚火旺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对各证型的病程进行分析,脾虚痰浊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对各证型的病情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脾虚痰浊型及脾虚痰浊型与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对各证型关于鼻变态反应及眼变态反应伴随发生率进行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对痰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对异物感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及脾虚痰浊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喉源性咳嗽以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与风邪犯肺型常见,其次为脾虚痰浊型,阴虚火旺型少见.风邪犯肺型咳嗽以晚上为主,病程多<1个月,伴有痰,无咽异物感或偶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稍受影响.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咳嗽以上午为主,病程多在3个月~1年,少痰或无痰,无咽异物感或偶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稍受影响.阴虚火旺型咳嗽不定时,病程多>1年,伴有痰,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受严重影响.脾虚痰浊型咳嗽以上午为主,病程多>1年,多痰,有咽异物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作者:张勉;陈潇;黄卓燕;高阳;李艺;莫绍毅;谢勇;郑琴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联合应用热毒宁和阿昔洛韦的疗效

    目的 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用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病房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患儿95例为常规治疗组,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的患儿7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缩小、肝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病程和发热、咽颊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和眼睑浮肿构成比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两组间患儿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毒宁+阿昔洛韦)和常规治疗组(阿昔洛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白细胞、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LDH出院前仍有不同程度增高,分别(355.63±116.89)U/L和(347.79±106.74)U/L.其中,观察组退热时间为(2.97±2.56)d,淋巴结缩小时间(9.08±1.54)d,肝功能恢复时间为(8.67±2.35)d,白细胞恢复时间(6.76±2.96)d,住院时间(11.10±3.00)d,较常规治疗组能明显缩短,分别为(4.38±2.70)d,(10.48±3.62)d,(11.50±3.71)d,(9.15±3.24)d,住院时间(12.32±3.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两组治疗后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肝功能损害指标和乳酸脱氢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降低.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患儿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缩短患儿发热、淋巴结缩小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时间,特别是伴有肝功能损害患儿能缩短其恢复时间,临床应用安全,可作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作者:陈俊;季鹏;赵劭懂;张琴;江涛;缪红军;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宫内感染与胎母输血综合征的细胞因子变化及围产儿预后

    目的 探讨宫内感染与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rnal hemorrhage,FMH)的相关性及围产儿预后.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产前检测母血胎儿红细胞酸脱(Kleihaue-Betke,KB)实验和产后脐动脉血常规;根据产后胎盘病理学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宫内感染组(观察组)45例和无宫内感染组(对照组)53例;分析宫内感染患者中FMH的发生率、细胞因子变化及围产儿预后.结果 (1)观察组FMH发生率为6.7%,占同期分娩总数的0.29‰,对照组FMH发生率为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妊娠妇女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IL-4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4例FMH患者上述细胞因子变化与宫内感染相似.(3)4例FMH患者脐动脉血常规提示:FMH组血红蛋白(Hb)115~126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6.7~92.3 f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2.7%~14.9%.(4)宫内感染合并FMH患者3例新生儿均出现新生儿窒息,其中1例新生儿发热,2例新生儿肺炎,1例新生儿败血症,1例新生儿脑损伤.结论 在宫内感染患者中,FMH的发生率可能升高,可引起新生儿贫血,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围产结局.

    作者:吴丽群;王美霞;姚锐;许群;蔡平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方法 收集广西脑卒中中心登记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共63例.记录所有入组患者年龄,是否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以及并发症发生时间、类型.结果 入组患者63例,1例患者因血管迂曲支架无法到位结束手术,1例患者因血管发生严重痉挛结束手术,手术成功率96.83%.61例患者共植入61枚颅内支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8.20%(5/61),其中术后出血性卒中3例,缺血性卒中2例.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28%.结论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充分评估、选择患者,术中仔细操作以及严格术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秦柱贵;钟维章;陈渊;范秉林;肖继东;廖翠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烧伤应激大鼠脑组织代谢物的多体素磁共振波谱动态分析

    目的 采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MRS)定量分析烧伤应激大鼠模型脑额叶及尾状核组织代谢物,提高对严重烧伤应激早期脑损害的认识.方法 选用3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原则分成7组:对照组及烧伤后3、6、12、18、24及48 h组,每组5只.烧伤各组采用改良的walker&Mason标准大鼠烧伤模型制备方法,建立20%深Ⅱ度大鼠烧伤应激模型,在相应时间点行大鼠颅脑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检查,主要观测大鼠颅脑双侧额叶及尾状核Cho/Cr、NAA/Cr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烧伤组大鼠脑组织和NAA/Cr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烧伤时间之间大鼠脑组织NAA/Cr值、Cho/Cr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额叶NAA/Cr值水平显著低于尾状核NAA/Cr值水平(P<0.01),额叶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尾状核Cho/Cr值水平(P<0.01);大鼠左侧和右侧脑组织NAA/Cr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大鼠右侧脑组织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左侧水平(P=0.018).结论 大鼠烧伤应激早期出现脑损害,多体素磁共振波谱能早期观测到多个代谢物指标异常,并部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皮厚山;陈自谦;王晓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4 h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65例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狭窄组,142例无明显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将狭窄组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所有患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观察,记录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动态脉压.结果 颅内动脉狭窄组动态脉压[(73.02±10.86)mmHg]显著高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的对照组[(59.63±12.96)mmHg,P<0.01];中度狭窄组动态脉压[(69.73±9.3)mmHg]显著高于无狭窄的对照组[(59.63±12.96)mmHg,P<0.01];重度狭窄组动态脉压[(77.36±7.94)mmHg]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69.73±9.3)mmHg,P<0.05];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独立相关(OR值为1.092).结论 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及其狭窄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动态脉压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吴钟华;蒋超超;苏强;龙连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一类可以同时结合2个不同抗原的人工蛋白,早在20世纪90年代, BsAb就开始被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领域[1],一度由于临床试验的失败而出现停滞[2].21世纪初,由于DNA重组技术的出现,BsAb的研究再次被启动[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卡妥索单抗(Catumaxomab,抗EpCAM × 抗CD3)和Blinatumomab(抗CD19 ×抗CD3)2种BsAbs被批准作为正式治疗肿瘤的药物,前者用于治疗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阳性肿瘤导致的恶性腹水患者,后者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Ph-)的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4].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和抗体工程技术的进步,更多与肿瘤相关的治疗靶点被发掘出来用以构建出针对相应肿瘤靶点的BsAb,显示出了BsAb在肿瘤诊治方面的巨大潜力.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妍;付凯飞;周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肠道真菌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异质性炎症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其病因及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其主要与遗传、免疫紊乱及肠道微生物紊乱有关.其中肠道微生物对IBD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热点,但由于肠道微生物主要为细菌,真菌仅占一小部分,故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肠道细菌对肠道炎症的作用,而忽视了肠道真菌的作用.但目前有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内真菌同样存在明显改变,现围绕肠道真菌与IBD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肖亮;唐彤宇;徐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α-烯醇化酶联合CYFRA21-1、CA125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α-烯醇化酶(ENO1)、CYFRA21-1、CA125浓度,探讨胸腔积液ENO1联合血清CYFRA21-1、CA125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胸腔积液ENO1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浓度,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YFRA21-1浓度,计算ENO1联合CYFRA21-1、CA125在3组胸腔积液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恶性胸腔积液组的ENO1浓度显著升高(P<0.001),ENO1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NO1联合血清CYFRA21-1、CA125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和74%、98%和48%.结论 ENO1浓度在恶性胸腔积液中升高,ENO1联合血清CYFRA21-1、CA125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作者:李汝芳;张剑青;王旭明;武江海;冯家钢;赵芝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烧伤创面愈合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美观,保护机体,调节体温,感受压力、疼痛及温度等功能,可保护个体组织、器官不受外界物理、化学、机械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皮肤的屏障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其他物质的丢失,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二是防止体外有害物质的侵袭.烧伤,烫伤,电击伤等常常造成大面积的皮肤缺损,造成皮肤屏障功能丧失,内环境平衡紊乱,创面愈合时间长,预后差,功能恢复不良.因此,如何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烧伤患者痛苦成了烧伤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脂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在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个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在烧伤创面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及应用价值.本文就烧伤创面愈合过程、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烧伤创面治疗方面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欣;李晓庆;马诗雨;刘文军;曾跃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收集根治目的下螺旋断层放疗配合同期化疗或序贯化疗的局部晚期或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共62例,对相关放射剂量体积资料和治疗毒性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4.2%,均为3级,无4~5级毒性.化疗方式、食管中位剂量、食管V25、V55是3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结合ROC曲线及临床实际,序贯化疗、食管中位剂量<49 Gy、食管V25<64%、V55<33%、V60<15%,与3度放射性食管炎低发生率相关.其中,食管V55预测价值较好(AUC=0.863),以33%作为佳截断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7%、83.0%.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局部晚期或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与其他放疗技术相似,应综合分析各参数优化放疗计划.

    作者:王彦;李志强;钟毓;张晋建;文婷;徐艳红;贾峻嵩;陈静;黎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门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分为常规组(单数)、治疗组(双数),每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观察患者血浆ET(内皮素)、BNP(脑钠肽)水平变化,评估用药前后患者心功能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血浆内皮素、脑钠肽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患者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7.0%,明显低于常规组16.3%,治疗组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高(P<0.05).结论 临床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时,使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好、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刘睿;邢玉;李荣;王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呼吸科进行治疗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组2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结果 糖皮质激素组60 d内病死率(32%)低于对照组(60%)(P<0.05).糖皮质激素组28 d内无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无心、肝、肾功能衰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组第14、28天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7天空腹血糖、28 d内消化道出血人次、28 d内院感人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能显著降低ARDS患者血清IL-8水平并改善预后.

    作者:史家欣;李家树;李小美;郭祥君;张峰;杨俊发;张嫚;霍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麻子仁丸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

    目的 观察麻子仁丸组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服用麻子仁丸方基础上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麻子仁丸方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情绪变化、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在排便能力、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梗阻感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麻子仁丸组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较单纯麻子仁丸组方更能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夏君;丁寒琴;崔虹;杨家域;莫莉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脑内多巴胺受体表达与胰性脑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内多巴胺受体在胰性脑病中表达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胰性脑病模型.观察胰腺和脑的病理改变;称重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受体-2的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显示3、6、12 h模型组胰腺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腺泡细胞坏死;脑组织中神经元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微血管内白细胞附壁.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均P<0.01),丙二醛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均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脑组织TNF-α、IL-1β、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受体-2表达均明显增多(均P<0.01).结论 胰性脑病的发病可能与大量氧自由基和炎性因子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致脑内多巴胺生成增加及受体上调有关.

    作者:陈荣;王晶;唐勇;余崇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血清GDF-15、TNF-α、cTnI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术期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有肌钙蛋白I(cTnI)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取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CHD合并PAH成人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组手术开始至主动脉阻断前吸入1MAC的七氟醚20 min,随后予以10 min洗脱期,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2 h(T1)、12 h(T2)和24 h(T3)、术后7 d(T4)采集桡动脉血,测定GDF-15、TNF-α、cTnI浓度.记录心脏自动复跳率、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术前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 d PASP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S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GDF-15浓度均升高,TNF-α、cTnI浓度均降低(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1~3时GDF-15、TNF-α、cTnI浓度均升高,两组T4时GDF-15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能通过促进GDF-15的表达,抑制TNF-α的表达减轻CHD合并PAH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邵春晓;王瑞婷;贺克强;凡小庆;潘建辉;柴小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