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琼;杨静纯;李玲玲;王滔;崔国祯;黎奔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美观,保护机体,调节体温,感受压力、疼痛及温度等功能,可保护个体组织、器官不受外界物理、化学、机械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皮肤的屏障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其他物质的丢失,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二是防止体外有害物质的侵袭.烧伤,烫伤,电击伤等常常造成大面积的皮肤缺损,造成皮肤屏障功能丧失,内环境平衡紊乱,创面愈合时间长,预后差,功能恢复不良.因此,如何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烧伤患者痛苦成了烧伤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脂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在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个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在烧伤创面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及应用价值.本文就烧伤创面愈合过程、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烧伤创面治疗方面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欣;李晓庆;马诗雨;刘文军;曾跃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异质性炎症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其病因及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其主要与遗传、免疫紊乱及肠道微生物紊乱有关.其中肠道微生物对IBD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热点,但由于肠道微生物主要为细菌,真菌仅占一小部分,故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肠道细菌对肠道炎症的作用,而忽视了肠道真菌的作用.但目前有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内真菌同样存在明显改变,现围绕肠道真菌与IBD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肖亮;唐彤宇;徐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对喉源性咳嗽各证型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为喉源性咳嗽的分型诊断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搜集喉源性咳嗽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资料,填写调查问卷表.结果 (1)4组证型中,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与风邪犯肺型比较,其发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对各证型的发病时间进行分析,虚火旺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对各证型的病程进行分析,脾虚痰浊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对各证型的病情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脾虚痰浊型及脾虚痰浊型与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对各证型关于鼻变态反应及眼变态反应伴随发生率进行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对痰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对异物感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及脾虚痰浊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喉源性咳嗽以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与风邪犯肺型常见,其次为脾虚痰浊型,阴虚火旺型少见.风邪犯肺型咳嗽以晚上为主,病程多<1个月,伴有痰,无咽异物感或偶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稍受影响.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咳嗽以上午为主,病程多在3个月~1年,少痰或无痰,无咽异物感或偶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稍受影响.阴虚火旺型咳嗽不定时,病程多>1年,伴有痰,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受严重影响.脾虚痰浊型咳嗽以上午为主,病程多>1年,多痰,有咽异物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作者:张勉;陈潇;黄卓燕;高阳;李艺;莫绍毅;谢勇;郑琴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内多巴胺受体在胰性脑病中表达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胰性脑病模型.观察胰腺和脑的病理改变;称重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受体-2的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显示3、6、12 h模型组胰腺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腺泡细胞坏死;脑组织中神经元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微血管内白细胞附壁.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均P<0.01),丙二醛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均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脑组织TNF-α、IL-1β、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受体-2表达均明显增多(均P<0.01).结论 胰性脑病的发病可能与大量氧自由基和炎性因子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致脑内多巴胺生成增加及受体上调有关.
作者:陈荣;王晶;唐勇;余崇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3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是男性中前列腺癌、肺癌及女性中乳腺癌、肺癌之下第3高发的肿瘤,占据了所有癌症中8.1%的致死率,每年导致约60万例人死亡,且发病与死亡在近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李道娟等在2015年对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报告中汇报,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是世界的0.83和0.88倍,是亚洲国家的1.03和1.02倍,结合人口基数大的人群特点,疾病负荷较重[1].但在我国,对于结直肠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达到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肿瘤及三级预防,即延缓病情,防止恶化的水平,而对于一级预防,即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以防止癌症发生的研究尚少.2016年4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nited state 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USPSTF)正式发布指南,推荐无已知心血管疾病与进行性出血风险的40岁以上人群规律可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的发生(USPSTF B级推荐:有很大/极大的可能性为有益的,且获益明显/显著,建议临床使用)[2].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有较多关于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的研究及新证据,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少,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龙洁旎;胡露;饶甲环;马煜盛;郭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收集根治目的下螺旋断层放疗配合同期化疗或序贯化疗的局部晚期或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共62例,对相关放射剂量体积资料和治疗毒性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4.2%,均为3级,无4~5级毒性.化疗方式、食管中位剂量、食管V25、V55是3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结合ROC曲线及临床实际,序贯化疗、食管中位剂量<49 Gy、食管V25<64%、V55<33%、V60<15%,与3度放射性食管炎低发生率相关.其中,食管V55预测价值较好(AUC=0.863),以33%作为佳截断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7%、83.0%.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局部晚期或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与其他放疗技术相似,应综合分析各参数优化放疗计划.
作者:王彦;李志强;钟毓;张晋建;文婷;徐艳红;贾峻嵩;陈静;黎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监测下静注利多卡因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L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作为负荷量,随后以2 m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S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采用NT监测麻醉镇静深度,麻醉方式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1),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量,苏醒时间(T2),术后0.5 h(T3),4 h(T4),24 h(T5)静息时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发生率,利多卡因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T1、T2和丙泊酚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S组(P<0.05).静息时VAS评分T3,T4时L组低于S组(P<0.05),而T5无明显差异.咽喉疼痛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S组(P<0.05).L组未见利多卡因不良反应.结论 Narcotrend监测下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宫腔镜手术.
作者:汪华新;詹丽英;彭璇;肖业达;贾强;赵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呼吸科进行治疗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组2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结果 糖皮质激素组60 d内病死率(32%)低于对照组(60%)(P<0.05).糖皮质激素组28 d内无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无心、肝、肾功能衰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组第14、28天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7天空腹血糖、28 d内消化道出血人次、28 d内院感人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能显著降低ARDS患者血清IL-8水平并改善预后.
作者:史家欣;李家树;李小美;郭祥君;张峰;杨俊发;张嫚;霍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渗出性胸腔积液180例,评价T-SPOT.TB诊断效能,分析免疫状态对斑点数的影响.结果 T-SPOT.TB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敏感度为82.24%(88/107),特异度为72.60%(53/73).T-SPOT.TB在免疫低下组和非免疫低下组敏感性分别为72.73%(40/55)、92.31%(48/52),特异性分别为52.63%(20/38)、94.29%(33/35),免疫低下组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低于非免疫低下组(P<0.05),免疫低下组ESAT-6和CFP-10的斑点形成细胞数显著低于非免疫低下组(Z值分别为-26.817,-43.756,P<0.05).结论 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非免疫低下结核发病低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优于免疫低下人群.
作者:王圆圆;贾文青;刘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3M无痛保护膜对机械通气气管导管固定处皮肤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气管导管固定采用胶布直接黏贴、固定皮肤,观察组采用3M无痛保护膜喷涂面部局部皮肤后用胶布直黏贴、固定.比较两组患儿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皮损严重程度和气管插管脱管率.结果 对照组患儿轻度皮肤损伤者28例,中度皮肤损伤9例,重度皮肤损伤4例;观察组63例患儿中,有2例轻度皮肤损伤,2例中度皮肤损伤,1例重度皮肤损伤,观察组总皮肤损伤发生率15.25%低于对照组6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严重程度方面,观察组皮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管插管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无痛保护膜联合胶布黏贴固定气管导管,可显著降低导管固定处面部皮损发生率及皮损严重程度,对气管导管的固定效果较为可靠.
作者:景钰;陈娜;宋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喂养对雄性C57/BL6小鼠肺部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和Klotho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 选用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高脂组喂高脂饲料,共喂养10周.两组动物处死后取肺部组织匀浆后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qPCR检测肺组织klotho基因表达情况,蛋白印记(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klotho蛋白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肺组织klotho甲基化状态.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高脂组肺组织出现了较高水平的氧化应激,高脂组肺组织klotho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结论 高脂饮食可以导致C57/BL6小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klotho启动子甲基化可以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于露;王玉霞;蒋才玉;黄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降解途径,普遍存在于细胞内,对细胞维持自身稳态十分重要[1-2].正常机体内存在基础水平的自噬,有助于细胞代谢及细胞器的循环利用;在某些特定病理环境中,如大量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产生,导致异常自噬,如自噬抑制或自噬过度等,从而打破机体平衡状态导致疾病发生发展[3].自噬除了在能量代谢中扮演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也参与调控了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细胞分化及表型转化相关通路.同样在VSMCs中,也面临一系列功能改变,包括细胞体积增大,增殖能力增强,基因表达模式改变等等[4].有研究报道,自噬参与血管壁内中外三层膜的病理变化,与血管重塑密切相关[1],本文就自噬与血管重塑的概念及其二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罗丹;王昌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广东地区葡萄胎的病理类型构成特点.方法 对广东地区2000-2016年间的432例葡萄胎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0年以前该地区葡萄胎病例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432例葡萄胎中,部分性葡萄胎占葡萄胎总例数的75.9%,较2000年之前明显增多,以21~25岁年龄组的构成比高;停经天数与90年代相比明显减少,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增多;阴道流血仍然是常见的伴随症状;有妊娠史是无妊娠史葡萄胎发病的15.7倍,经产者葡萄胎发病是0产者的1.4倍,有人流史葡萄胎的发病是无人流史者的2.8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0年以来至今广东地区葡萄胎发病以部分性葡萄胎为主;确诊时间提早,21~25岁年龄段人群居多;既往妊娠经历是广东葡萄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孙东瑾;安建虹;陈清;申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抗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以及对miR-34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结扎法构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分为当归补血汤组和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予以当归补血汤灌胃,模型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心脏超声检查小鼠左室射血分数,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定量PCR检测心肌miR-34a表达,蛋白印迹检测Sirt1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补血汤组小鼠EF值获得明显改善(P<0.05)、心肌细胞指数减少(P<0.05)、胶原纤维胶原含量降低(P<0.05)、心肌组织miR-34a表达降低以及Sirt1表达升高(P<0.05).结论 当归补血汤能够有效抑制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与抑制miR-34a、促进Sirt1表达有关.
作者:范智文;赵一俏;凌龙;席玉胜;靳文;贺不凡;曾伟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采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MRS)定量分析烧伤应激大鼠模型脑额叶及尾状核组织代谢物,提高对严重烧伤应激早期脑损害的认识.方法 选用3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原则分成7组:对照组及烧伤后3、6、12、18、24及48 h组,每组5只.烧伤各组采用改良的walker&Mason标准大鼠烧伤模型制备方法,建立20%深Ⅱ度大鼠烧伤应激模型,在相应时间点行大鼠颅脑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检查,主要观测大鼠颅脑双侧额叶及尾状核Cho/Cr、NAA/Cr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烧伤组大鼠脑组织和NAA/Cr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烧伤时间之间大鼠脑组织NAA/Cr值、Cho/Cr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额叶NAA/Cr值水平显著低于尾状核NAA/Cr值水平(P<0.01),额叶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尾状核Cho/Cr值水平(P<0.01);大鼠左侧和右侧脑组织NAA/Cr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大鼠右侧脑组织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左侧水平(P=0.018).结论 大鼠烧伤应激早期出现脑损害,多体素磁共振波谱能早期观测到多个代谢物指标异常,并部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皮厚山;陈自谦;王晓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microRNA-96-5p对胃癌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LV-hsa-mir-96-5p转染BGC-823胃癌细胞株.qRT-PCR检测胃癌细胞转染后miR-96-5p及mTOR 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TOR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病毒转染72 h后,实验组细胞miR-96-5p表达丰度是空白对照组的20.4倍(P<0.05),同时mTOR基因表达丰度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0.47倍(P<0.05),且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5).结论 胃癌细胞miR-96-5p的过表达可以下调mTOR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因此mTOR可能是miR-96-5p的下游靶基因之一.
作者:余招焱;丁杰;袁平;张忠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术期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有肌钙蛋白I(cTnI)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取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CHD合并PAH成人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组手术开始至主动脉阻断前吸入1MAC的七氟醚20 min,随后予以10 min洗脱期,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2 h(T1)、12 h(T2)和24 h(T3)、术后7 d(T4)采集桡动脉血,测定GDF-15、TNF-α、cTnI浓度.记录心脏自动复跳率、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术前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 d PASP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S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GDF-15浓度均升高,TNF-α、cTnI浓度均降低(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1~3时GDF-15、TNF-α、cTnI浓度均升高,两组T4时GDF-15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能通过促进GDF-15的表达,抑制TNF-α的表达减轻CHD合并PAH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邵春晓;王瑞婷;贺克强;凡小庆;潘建辉;柴小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近3年间石河子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方案构成比和临床结局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1月从石河子的13个社区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T2DM患者300例,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治疗方案、临床结局等资料.结果 与2012年比较,2015年口服药物组患者比例从63.5%降低到51.0%,胰岛素治疗组从30.8%增加到41.8%,其中单药治疗组的比例明显下降(χ2=8.77,P<0.05),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组的比例明显上升(χ2=-10.27,P<0.01),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从16.8%增高至24.5%;2015年血糖指标及达标率较2012年无明显变化,2015年血糖达标率按(1)标准计算为41.2%,较2012年减少了4.0%,按(2)标准计算为52.9%,较2012年增加了1.4%;2015年糖尿病合并症和并发症较2012年明显增加.结论 (1)石河子社区T2DM患者治疗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胰岛素的使用率有所上升;(2)石河子社区在T2DM患者血糖达标、用药安全性、延缓其并发症及合并症进展等方面有待提高.
作者:田莉;常向云;李军;王晓丽;苏向辉;朱凌云;孙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应用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46例(58条患肢).其中股腘动脉狭窄病变52条患肢,病变长度(4.6±2.3)cm,狭窄程度(85.6±11.3)%,闭塞性病变6条患肢,病变长度(6.3±3.2)cm.术前Rutherford分级3~5级,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0.45±0.36,术后采用血管多普勒超声、CTA、DSA对血管通畅情况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46例(58条患肢)全部开通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治疗成功率93.10%.术后残余狭窄(10.3±6.2)%,ABI 1.05±0.32,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0.02).平均随访22个月,随访复查ABI 0.96±0.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3),术后6个月、1年、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4.83%、91.38%、84.48%,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8.28%、96.55%、93.10%.结论 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满意.
作者:孙利坤;王兵;刘俊超;牛晓阳;刘晓哲;王梦宇;潘锦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方法 收集广西脑卒中中心登记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共63例.记录所有入组患者年龄,是否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以及并发症发生时间、类型.结果 入组患者63例,1例患者因血管迂曲支架无法到位结束手术,1例患者因血管发生严重痉挛结束手术,手术成功率96.83%.61例患者共植入61枚颅内支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8.20%(5/61),其中术后出血性卒中3例,缺血性卒中2例.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28%.结论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充分评估、选择患者,术中仔细操作以及严格术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秦柱贵;钟维章;陈渊;范秉林;肖继东;廖翠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