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肿块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超声声像分析

莫泽来;符少清;吴汤娜

关键词:肺肿块, 超声, 穿刺活检, 良性, 恶性
摘要:目的 分析肺肿块超声引导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结果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及超声检查在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9例经X线及CT检查发现的周围型肺部肿块及中央型肿块伴肺实变患者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分析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穿刺活检成功率,穿刺并发症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09例穿刺活检者,周围型肿块98例,中央型肿块伴肺实变9例,其中恶性病变81例(74.3%),良性病变26例(23.9%),2例不能成功取材(1.8%),余107例患者均一次取材成功(98.2%).109例穿刺患者中,5例出现咯血(4.5%),其他无不适.超声声像图表现:良性病变多边界清楚、回声均匀,恶性病变多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χ2=2.422,P<0.05),但二者有一定交叉;恶性肿块较良性肿块大(t=1.58,P<0.05),但良恶性病变径线比较有一定交叉;恶性病变血流多较丰富而良性病变多为少血供或无血供(χ2=8.471,P<0.05),但二者也有一定交叉.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对确定病理分型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声像图在肺周围型肿块及伴实变中央型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一定特征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中孕期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用于胎儿颜面部筛查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早中孕期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在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超声检查,对5000例早中孕期孕妇的胎儿进行颜面部结构检查.根据进行超声检查的时间,分为11~12+6周组、13~14+6周组、15~16+6周组.分析胎儿颜面部结构显示情况以及胎儿畸形检出率.结果 所有孕妇超声检查均可以清楚显示颅脑冠状切面,其中4855例(97.10%)可见较为理想的小脑横切面、双眼球水平冠状切面、鼻后三角切面等.三组胎儿超声检查显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有69例(1.38%)出现颜面部畸形,其中31例(44.93%)为单纯颜面部畸形,38例(55.07%)合并其他结构畸形.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24%,100%,100%,99.90%.结论 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检出率和灵敏度较高是中早孕期胎儿颜面部排畸检查的可靠方法.

    作者:黄燕;文成勇;吴皎姣;向梦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长期饮用碳酸饮料诱发特发性高钙尿症及骨质疏松骨折1例

    患者男,37岁,2015年4月11日夜不慎摔倒,右侧臀部着地,致腰及右髋部疼痛伴活动明显受限9h后,送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行腰椎及髋关节平片检查提示:(1)右股骨颈骨折,未排病理性;(2)腰椎退行性变,L5椎弓峡部崩裂未排,L2/3、L5/S1椎间盘突出未排(图1).入科时检查:肾无叩击痛,右髋部皮肤颜色正常,腰部稍疼痛;右髋部稍肿胀,疼痛感明显,右髋部压痛(+),右下肢纵轴叩击痛(+),右下肢未能配合检查,患肢各足趾感觉血运及活动均可.个人史:患者在15年前即对乐成瘾,每天保持平均3L的饮用量.治疗经过:4月12日辅助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20.65 × 109/L;钾:3.02 mmol/L、葡萄糖:8.31 mmol/L、碱性磷酸酶:686 U/L;CRP:28.5 mg/L;尿葡萄糖:2+;4月13日复查,钾:2.87 mmol/L;葡萄糖:6.37 mmol/L;胸片提示:考虑左上肺肺不张,左肺慢性炎症和纤维变,左侧胸膜增厚和胸腔少量积液.双髋关节CT提示:(1)右股骨颈骨折;(2)双髋骨质疏松,并双股骨头关节面下囊变可能.(3)右侧股骨头颈元明显占位病变征象(图2).建议患者暂时不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洪郭驹;何伟;陈雷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喉源性咳嗽各证型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对喉源性咳嗽各证型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为喉源性咳嗽的分型诊断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搜集喉源性咳嗽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资料,填写调查问卷表.结果 (1)4组证型中,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与风邪犯肺型比较,其发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对各证型的发病时间进行分析,虚火旺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对各证型的病程进行分析,脾虚痰浊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对各证型的病情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脾虚痰浊型及脾虚痰浊型与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对各证型关于鼻变态反应及眼变态反应伴随发生率进行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对痰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对异物感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及脾虚痰浊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喉源性咳嗽以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与风邪犯肺型常见,其次为脾虚痰浊型,阴虚火旺型少见.风邪犯肺型咳嗽以晚上为主,病程多<1个月,伴有痰,无咽异物感或偶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稍受影响.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咳嗽以上午为主,病程多在3个月~1年,少痰或无痰,无咽异物感或偶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稍受影响.阴虚火旺型咳嗽不定时,病程多>1年,伴有痰,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受严重影响.脾虚痰浊型咳嗽以上午为主,病程多>1年,多痰,有咽异物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作者:张勉;陈潇;黄卓燕;高阳;李艺;莫绍毅;谢勇;郑琴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臭氧联合关节镜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IL1RⅠ、CXCL13与IL24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组织IL1RⅠ、CXCL13与IL24的影响.方法 65例(失访1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组和单纯关节镜治疗组,每组27例,分别于第一次手术及6个月后的第二次手术中切取患者膝关节增生滑膜组织,其中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组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40μg/mL浓度医用臭氧40 mL/周,共2周;单纯关节镜治疗组术后不注射臭氧,采用反转录PCR法、蛋白印迹法比较两组滑膜治疗前后IL1RⅠ、CXCL13与IL24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与单纯关节镜治疗组相比,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组术后滑膜组织IL1RⅠ的表达量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XCL13的表达量较单纯关节镜治疗组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L24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较关节镜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臭氧能通过影响IL1RⅠ、CXCL13与IL24的表达减轻关节炎症状,延缓滑膜炎的进展,臭氧联合关节镜治疗骨关节炎较单纯关节镜清理术临床效果更好,但不能完全阻止和逆转骨关节炎病程进展.

    作者:付纳新;马超;孙劲;黄晖;赵伟;孟桢桢;田莉;刘朝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烧伤创面愈合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美观,保护机体,调节体温,感受压力、疼痛及温度等功能,可保护个体组织、器官不受外界物理、化学、机械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皮肤的屏障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其他物质的丢失,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二是防止体外有害物质的侵袭.烧伤,烫伤,电击伤等常常造成大面积的皮肤缺损,造成皮肤屏障功能丧失,内环境平衡紊乱,创面愈合时间长,预后差,功能恢复不良.因此,如何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烧伤患者痛苦成了烧伤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脂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在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个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在烧伤创面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及应用价值.本文就烧伤创面愈合过程、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烧伤创面治疗方面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欣;李晓庆;马诗雨;刘文军;曾跃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骨转移癌2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骨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提高骨转移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17例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肿瘤、年龄分布、首发症状、发病时间、骨转移部位等临床特点,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唑来膦酸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疼痛差异.结果 骨转移癌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8:1.原发肿瘤以肺癌(51.61%)、乳腺癌(15.67%)相对多见.50~70岁是骨转移发病的高峰.骨转移癌患者大多以不同程度的疼痛为初不适,少数则以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局部肿块为首发症状,个别为无意间发现.发病时间在3个月以内者居多,占到54.84%.骨转移部位以脊柱、骨盆、股骨、肋骨居多,且骨转移灶大都为多发.108例骨转移灶疼痛患者经唑来膦酸治疗后VAS评分为0~4(1.31±1.07)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转移癌应争取早期诊断,采取综合治疗,以期为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郑翰林;申鹏飞;朱腾飞;吴嘉祥;闫明;赵文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方法 收集广西脑卒中中心登记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共63例.记录所有入组患者年龄,是否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以及并发症发生时间、类型.结果 入组患者63例,1例患者因血管迂曲支架无法到位结束手术,1例患者因血管发生严重痉挛结束手术,手术成功率96.83%.61例患者共植入61枚颅内支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8.20%(5/61),其中术后出血性卒中3例,缺血性卒中2例.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28%.结论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充分评估、选择患者,术中仔细操作以及严格术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秦柱贵;钟维章;陈渊;范秉林;肖继东;廖翠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烧伤应激大鼠脑组织代谢物的多体素磁共振波谱动态分析

    目的 采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MRS)定量分析烧伤应激大鼠模型脑额叶及尾状核组织代谢物,提高对严重烧伤应激早期脑损害的认识.方法 选用3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原则分成7组:对照组及烧伤后3、6、12、18、24及48 h组,每组5只.烧伤各组采用改良的walker&Mason标准大鼠烧伤模型制备方法,建立20%深Ⅱ度大鼠烧伤应激模型,在相应时间点行大鼠颅脑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检查,主要观测大鼠颅脑双侧额叶及尾状核Cho/Cr、NAA/Cr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烧伤组大鼠脑组织和NAA/Cr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烧伤时间之间大鼠脑组织NAA/Cr值、Cho/Cr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额叶NAA/Cr值水平显著低于尾状核NAA/Cr值水平(P<0.01),额叶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尾状核Cho/Cr值水平(P<0.01);大鼠左侧和右侧脑组织NAA/Cr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大鼠右侧脑组织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左侧水平(P=0.018).结论 大鼠烧伤应激早期出现脑损害,多体素磁共振波谱能早期观测到多个代谢物指标异常,并部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皮厚山;陈自谦;王晓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肺肿块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超声声像分析

    目的 分析肺肿块超声引导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结果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及超声检查在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9例经X线及CT检查发现的周围型肺部肿块及中央型肿块伴肺实变患者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分析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穿刺活检成功率,穿刺并发症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09例穿刺活检者,周围型肿块98例,中央型肿块伴肺实变9例,其中恶性病变81例(74.3%),良性病变26例(23.9%),2例不能成功取材(1.8%),余107例患者均一次取材成功(98.2%).109例穿刺患者中,5例出现咯血(4.5%),其他无不适.超声声像图表现:良性病变多边界清楚、回声均匀,恶性病变多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χ2=2.422,P<0.05),但二者有一定交叉;恶性肿块较良性肿块大(t=1.58,P<0.05),但良恶性病变径线比较有一定交叉;恶性病变血流多较丰富而良性病变多为少血供或无血供(χ2=8.471,P<0.05),但二者也有一定交叉.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对确定病理分型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声像图在肺周围型肿块及伴实变中央型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莫泽来;符少清;吴汤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3例,按RHR水平分为3组,<70(A组,n=406),70~79(B组,n=364),≥80次/min(C组,n=273).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肌酐(SCr)等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及颈总动脉内径(CADIA),观察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分析RHR与CAIMT、CADIA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不同年龄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B、C三组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9.1%、63.7%、69.6%,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HR(OR 1.165,95%CI=1.094~1.482,P=0.037)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相关分析表明,RHR与CAIMT、CADIA呈显著正相关(r=0.115,0.123,均P<0.05).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RHR与颈动脉斑块及CAIMT、CADIA密切相关,RHR可作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素.

    作者:侯文静;王晓飞;孙晓燕;周丽娟;刘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的对比

    目的 比较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以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采用TACE治疗3~5次,治疗后行CT、MRI病灶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比较标准,分析CT及MRI检查的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结果及肿瘤病灶包膜检出情况.结果 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的扫描准确率和扫描敏感性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肿瘤包膜检出率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后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的检出率方面,CT扫描显著低于MRI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检查方式比较,MRI检测在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有着较高的的准确率和敏感性,不仅可有效显示肿瘤包膜情况,也检测出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的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优于CT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

    作者:王月波;陈加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Urocortin I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鼠心心功能及细胞ATP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索Urocortin I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鼠心心功能及细胞ATP含量的影响.方法 实验一: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正常组(N1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Urocortin I预处理组(U1组)、5-羟葵酸(5-HD)+Urocortin I组(HU1组).N1组平衡灌注155 min;IR组缺血40 min后复灌60 min;U1组缺血前给予Urocortin I 30 min;HU1组Urocortin I预处理前给予5-HD 5 min.观察各组鼠心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力LVDEP及左心室内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dp/dtmax)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二:将分离培养后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2组)、缺氧复氧组(HR组)、Urocortin I预处理组(U2组)、5-HD+Urocortin I组(HU2组).除N2组持续培养155 min外,余各组均缺氧40 min后复氧60 min.U2组缺氧前给予Urocortin I 30 min;HU2组Urocortin I预处理前给予5-HD 5 min.于复氧末检测心肌细胞ATP含量.结果 Urocortin I预处理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HR、LVDP、dp/dt的下降及LVEDP的升高,并能保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ATP的含量,维持心肌超微结构的稳定.结论 Urocortin I不仅可增强离体鼠心心脏收缩功能,而且可通过开放mitoKATP保存心肌细胞ATP含量,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脏功能.

    作者:刘为;顾燕;田伟;张琳;李佳;邓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肠道真菌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异质性炎症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其病因及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其主要与遗传、免疫紊乱及肠道微生物紊乱有关.其中肠道微生物对IBD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热点,但由于肠道微生物主要为细菌,真菌仅占一小部分,故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肠道细菌对肠道炎症的作用,而忽视了肠道真菌的作用.但目前有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内真菌同样存在明显改变,现围绕肠道真菌与IBD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肖亮;唐彤宇;徐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卡维地洛的使用与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改善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的使用与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改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随访调查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接受治疗的15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5年内生存状况.收集并整理患者电子病历和随访资料,按照不同治疗药物分成卡维地洛组和普萘洛尔组,比较两组的基线、治疗及随访资料,绘制生存曲线表示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的变化,采用COX回归法分析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结果 卡维地洛组的年龄、BMI、肿静脉压力梯度(HVPG)下降值、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普萘洛尔组,上消化道静脉破裂再出血率低于普萘洛尔组(P<0.05);Kaplan Meier生存函数显示卡维地洛组患者的累计生存率高于普萘洛尔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腹水患者服用卡维地洛为生存的保护性因素,危险度比[RR=0.714,95%CI(0.565~0.902),P=0.013].结论 卡维地洛能显著缓解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静脉破裂出血和腹水状况,相比普洛萘尔能有效降低肝脏相关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红艳;王果;王壮;柯伟良;余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rAAV1介导的SER CA2a基因转移对犬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重组1型腺相关病毒(rAAV1)介导的SERCA2a基因转移对心力衰竭(HF)犬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20只健康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HF组、HF+EGFP组和HF+SERCA2a组,检测各组犬心功能,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MMP-9表达.结果 HF组和HF+EGFP组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F+SERCA2a组,而射血分数(EF)明显低于对照组和HF+SERCA2a组(P<0.05);HF组和HF+EGFP组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和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明显低于对照组和HF+SER-CA2a组,而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F+SERCA2a组(P<0.05);HF+SERCA2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HF组和HF+EGFP组(P<0.05);HF+SERCA2a组MMP-9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AAV1介导的SER CA2a基因转移能有效改善HF犬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MMP-9表达有关.

    作者:黄志文;田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 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对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hAMSCs移植组.2%百草枯灌胃[100 mg/(kg·只)]制备肺纤维化模型,尾静脉移植hAMSCs[2×106个细胞/(mL·只)],HE和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hAMSCs移植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好.肉眼观发现,模型组大鼠两肺叶出现较多大面积白色纤维化病灶,hAMSCs移植组则为较少、散在的点片状病灶.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壁增厚,有大面积间质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而hAMSCs移植组肺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肺泡壁多为单层细胞,仅有少量、小面积间质增生,炎细胞浸润显著地减少,且有较多抗人细胞核特异性抗体阳性hAMSCs定植、存活于肺间质,少见于肺泡壁.结论 移植的hAMSCs可定植、存活于肺组织,发挥治疗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玉香;何方;王钰莹;徐尚福;刘祖林;万雪;余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新观点及新证据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3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是男性中前列腺癌、肺癌及女性中乳腺癌、肺癌之下第3高发的肿瘤,占据了所有癌症中8.1%的致死率,每年导致约60万例人死亡,且发病与死亡在近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李道娟等在2015年对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报告中汇报,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是世界的0.83和0.88倍,是亚洲国家的1.03和1.02倍,结合人口基数大的人群特点,疾病负荷较重[1].但在我国,对于结直肠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达到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肿瘤及三级预防,即延缓病情,防止恶化的水平,而对于一级预防,即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以防止癌症发生的研究尚少.2016年4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nited state 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USPSTF)正式发布指南,推荐无已知心血管疾病与进行性出血风险的40岁以上人群规律可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的发生(USPSTF B级推荐:有很大/极大的可能性为有益的,且获益明显/显著,建议临床使用)[2].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有较多关于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的研究及新证据,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少,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龙洁旎;胡露;饶甲环;马煜盛;郭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3M无痛保护膜对气管导管固定处皮肤的保护效果

    目的 评价3M无痛保护膜对机械通气气管导管固定处皮肤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气管导管固定采用胶布直接黏贴、固定皮肤,观察组采用3M无痛保护膜喷涂面部局部皮肤后用胶布直黏贴、固定.比较两组患儿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皮损严重程度和气管插管脱管率.结果 对照组患儿轻度皮肤损伤者28例,中度皮肤损伤9例,重度皮肤损伤4例;观察组63例患儿中,有2例轻度皮肤损伤,2例中度皮肤损伤,1例重度皮肤损伤,观察组总皮肤损伤发生率15.25%低于对照组6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严重程度方面,观察组皮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管插管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无痛保护膜联合胶布黏贴固定气管导管,可显著降低导管固定处面部皮损发生率及皮损严重程度,对气管导管的固定效果较为可靠.

    作者:景钰;陈娜;宋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收集根治目的下螺旋断层放疗配合同期化疗或序贯化疗的局部晚期或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共62例,对相关放射剂量体积资料和治疗毒性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4.2%,均为3级,无4~5级毒性.化疗方式、食管中位剂量、食管V25、V55是3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结合ROC曲线及临床实际,序贯化疗、食管中位剂量<49 Gy、食管V25<64%、V55<33%、V60<15%,与3度放射性食管炎低发生率相关.其中,食管V55预测价值较好(AUC=0.863),以33%作为佳截断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7%、83.0%.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局部晚期或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与其他放疗技术相似,应综合分析各参数优化放疗计划.

    作者:王彦;李志强;钟毓;张晋建;文婷;徐艳红;贾峻嵩;陈静;黎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脑内多巴胺受体表达与胰性脑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内多巴胺受体在胰性脑病中表达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胰性脑病模型.观察胰腺和脑的病理改变;称重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受体-2的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显示3、6、12 h模型组胰腺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腺泡细胞坏死;脑组织中神经元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微血管内白细胞附壁.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均P<0.01),丙二醛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均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3、6、12 h模型组脑组织TNF-α、IL-1β、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受体-2表达均明显增多(均P<0.01).结论 胰性脑病的发病可能与大量氧自由基和炎性因子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致脑内多巴胺生成增加及受体上调有关.

    作者:陈荣;王晶;唐勇;余崇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