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44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关新红;马兰英;吴莉

关键词:胃神经内分泌瘤,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新疆44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得以确诊,分析其临床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就4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19例、腹胀17例、反酸嗳气4例、纳差4例、进食后哽噎3例、心悸伴乏力3例、消化道出血2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1例等,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根治性手术25例、内镜下切除12例、局部切除1例、姑息性手术切除3例与保守治疗3例,肿瘤都为单发性,分布部分主要是贲门17例、胃体部15例、胃窦部7例、胃底3例与胃角部2例,肿瘤形态有息肉型与溃疡型两种,分别为4例与40例,大部分是胃神经内分泌癌,共41例,皆为G3级,小部分为胃神经内分泌瘤,共3例,G1与G2分别有2例与1例,患者随访半年、1年以及18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3.2%、84.1%与65.9%.结论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预后效果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Cys-C、hs-CRP和Hcy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本院接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合并有肾功能损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肾功能损伤Ⅰ期、Ⅱ期各6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hs-CRP、Cys-C、HCY水平检测.结果 研究组中肾功能损伤Ⅱ期患者的hs-CRP、Cys-C、HCY水平>Ⅰ期患者>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hs-CRP、Cys-C、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严重程度呈正比,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妍;郭旺;于双江;魏影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综合康复护理在社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社区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康复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康复组采用日常护理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综合康复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对于该地区老年骨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是有效的,能够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菲;黄靓婧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体会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探究,电脑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7例患者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77例患者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Fugl-Meyer、NIHSS、ADL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致残率为27.2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2.9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护理显著改善患者躯体运动及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海华;张郁萍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目的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且服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在服药治疗后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8.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服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对其实施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有效的提高了用药安全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桂芬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酸碱平衡调节、利尿、吸氧、改善支气管痉挛以及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及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的血气值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增强患者心功能,大幅度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短期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G、TC、HDL-C、LDL-C、AST以及ALT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与TG变化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ST、ALT、TC以及LDL-C与治疗前相比下降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以及随访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无患者死亡.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STEMUI患者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患者降脂效果不造成影响,但能有效减少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不同剂量对用药安全性不具备影响,对患者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陈帅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对比

    目的 观察分析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1组与观察2组,各33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方法,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相关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们进行治疗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章敏新;张彬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某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将其分为A组42例(常规护理)与B组44例(常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的消化系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分.结果 经过护理后,A组指标分别为腹胀痛(2.03±0.41)分,早饱(2.14±0.23)分,生活质量(82.46±2.72)分,B组:腹胀痛(1.02±0.21)分,早饱(1.26±0.15)分,生活质量(95.38±3.27)分,发现B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该症患者,可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对症护理,处理患者消化功能异常状态,恢复正常生活,可推广.

    作者:唐文凤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童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在儿童健康体检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健康体检的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儿童为一般护理方案儿童,观察组儿童为人性化护理方案儿童,比较两组儿童护理效果.结果 ①护理后两组儿童护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儿童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两组儿童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健康体检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儿童体检质量.

    作者:赵敏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特应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一些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已经开始慢慢的趋于年轻化.特应性护理属于常规心内科护理的推出的一种全面人性化的临床护理措施,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具体护理,通过特应性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护患之间的信任,从而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帮助患者进行病情的恢复.本文为了能够研究护理急性心梗患者的佳方法,通过对某院收治的急性心梗病人进行特应性护理干预研究,从而为今后的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孙丽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微凸底盘联合防漏可塑贴环及造口腰带在治疗造口刺激性皮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凸底盘联合防漏可塑贴环及造口腰带在治疗造口刺激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肠造口刺激性皮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清洁造口后,常规使用造口护肤粉、无痛保护膜、防漏膏,然后选用水胶体敷料粘贴在肠造口周围,用普通平面造口袋.观察组清洁造口后,使用造口护肤粉、无痛保护膜,然后在造口周围贴上可塑防漏贴环,选用微凸底盘联合造口腰带,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凸底盘联合可塑防漏贴环及造口腰带在治疗造口刺激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曹婧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护生临床实践教学的应用研究

    目的 了解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我科实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理论实践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护生认为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雷丹;何琼;陈羽;丁文芳;杨秀娟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与常规人流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探讨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与常规人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人流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常流组(常规人流)和引导组(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各100例.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引导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手术时间(17.35±2.21)min、术中失血量(12.63±5.23)mL、并发症发生率为3%,明显优于常流组的77%、(38.68±5.26)min、(39.28±5.47)mL、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人流治疗效果相比,经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何雪芹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急性左心衰的急症护理措施

    对于临床治疗技术的研究不断进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治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的发生.诱发急性左心衰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患者患有高血压、肺炎以及输液过多、过快等都能够造成急性左心衰的发生.一般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出汗、强迫坐位等,并且并且发展的十分迅速,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将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而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症护理效果能够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质量.因此为了证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症护理效果,结合某医院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希望能够帮助左心衰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萌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关于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及其改善建议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关于卫生工作中的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及其改善建议.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我校各年级学生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将对学生严格践行学校的卫生工作;对照组将对学生按常规的卫生干预方法.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学生的营养状况的不同情况来分析探讨学校卫生工作对少儿营养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学校学生严格践行学校卫生工作能有效的改善少儿营养所存在的问题的现状.值得大力推广践行.

    作者:袁华;徐静茹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而目前一些突发急症还是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长时间缺血,从而造成心肌坏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接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已经相对成熟,通过急诊PTCA能够使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液流动,从而使患者的心肌得到挽救,减小出现梗死的面积,这种方法对于传统的溶栓治疗来说相对较快,并且保证了患者的成活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的术后护理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增加患者的术后护理效率.

    作者:张虹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三联活菌散治疗组,各4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而三联活菌散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药物治疗.结果 在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呕吐、腹泻、腹胀以及肠鸣音差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2周后,三联活菌散治疗组患者的呕吐、腹泻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祖余康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本文主要就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进行相应的常规护理以及应急护理,以此来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是66.67%,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是93.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实际的呼吸科重症患者的实际护理工作中,采用应急护理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对患者的病情实现改善,能够有效的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因此在临床中可以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董英俊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丁丽仙教授治疗月经过少验案总结

    月经过少为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月经过少同时伴随月经后期者,有发展为闭经可能性,应要加以重视及早诊断治疗,丁丽仙教授为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贵州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数十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方面经验丰富,疗效确切,现将典型病案总结如下.

    作者:翟婷婷;李凤英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6.92%,对照组为84.6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5%,对照组为32.3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相比,其优良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范嘉馨;金炳植 刊期: 2018年第54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