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与保守疗效分析

贺兵;田元高;凡波;代文福;陈然;廖泽刚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老年患者, 锁定钢板
摘要:目的 对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组患者Neer评分的优良率为94.74%,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9.47%,高于保守治疗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超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彩超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不存在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彩超诊断并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彩超诊断后,观察组下肢血管病变检出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病程、TC、TG、FiB、HbAlC以及HcCRP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对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较高的年龄、病程、TC、TG、FiB、HbAlC以及HcCRP等指标均属于影响因素.

    作者:赵晓静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观察联用山良菪碱、奥美拉唑、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实际价值

    目的 对急性胃炎患者联用山良菪碱、奥美拉唑、阿托品治疗,观察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山良菪碱+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加入阿托品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5.66%VS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胃炎患者联用山良菪碱、奥美拉唑、阿托品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韩建辉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而目前一些突发急症还是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长时间缺血,从而造成心肌坏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接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已经相对成熟,通过急诊PTCA能够使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液流动,从而使患者的心肌得到挽救,减小出现梗死的面积,这种方法对于传统的溶栓治疗来说相对较快,并且保证了患者的成活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的术后护理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增加患者的术后护理效率.

    作者:张虹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探讨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塞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腔隙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病症早期,分别接受MRI检查、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病灶方面,MRI检查显示共计724个,其中有213个病灶不足5?mm,CT检查共计114个,其中有2个病灶不足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相对比CT检查结果来看,MRI的丘脑、额叶检出率较高,内囊检测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腔隙性脑梗塞早期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综合应用MRI、CT两种技术手段,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具有参考意义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王德安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超声心动图带教中的心得

    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脏的形态和结构,并能分析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具有准确、可重复、简便、无创等优点.临床对超声心动图医学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多.我院肩负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保健的重任,超声科是培养超声医学人才的摇篮,本人自2007年起就承担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工作,现浅谈几点心得体会.

    作者:柳元铭;秦朝生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先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在3~6个月后再接受颅骨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的2~3个月内一次性完成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7.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外伤患者早期颅骨修复及脑室腹腔分流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冬旭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水质检验过程中控制误差分析

    目的 探究水质检验数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误差原因制定并实施控制措施,以提升水质检验准确率.方法 研究针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水质检验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造成数据误差的原因,并以此为据制定误差控制措施.结果 通过明确原因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水质检验数据准确性显著提升.结论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质检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水质检验数据存在误差不可避免,但是可以进行有效控制,做好误差控制,才能有效提升水质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人们用水安全有积极影响.

    作者:张中惠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普外手术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37例接受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法华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30%,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中采取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法华林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学增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中医药对ADHD分型诊治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ADHD(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分型诊治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为ADHD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ADHD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分型诊治,比较两组患者多动指数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两个月药物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均有明显改观,但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SNAP-4量表症状积分减分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DHD治疗中,中医分型诊治能够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调理患儿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状况,所以说治疗效果较西医更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作者:谢依名;谢林河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 评估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引入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成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1月因患结直肠癌而进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比组41例,试验组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的引导下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组予以常规化围手术期护理;记录且对照相关效果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运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都显著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对结直肠癌患者施行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运用效果理想.

    作者:赵善平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放射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放射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先实施X先平片检查,随后在实施放射性核素检查,然后采用CT检测,磁共振检查,后在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标准,采用X线检出的患者61例,采用CT检查的患者69例,磁共振检查的患者70例,采用放射技术检查出的患者76例,对比四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技术的检查准确率较高,并且对患者的损伤较低,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对应的检查方式.

    作者:王善辉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并总结提高依从性的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及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黎玉洁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患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使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使用布洛芬进行对照组的治疗,将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应用在试验组,对VAS以及JOA进行评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为74.55%,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较,试验组在JOA上略高,但是VAS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中医骨科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冯韬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特异性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在临床上,肾细胞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各种肿瘤中大概占到了2%~3%左右,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和前列腺癌,而且患病人数目前仍在逐年增多.现在医学领域对于肾癌预后因素的观点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其评价系统的准确性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提升,对肾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白艳玉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中药逐水饮在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逐水饮在恶性胸前积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胸腔循环灌注化疗,观察组则联合给予中药逐水饮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胸水缓解情况、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胸水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灌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逐水饮治疗,能够显著缓解胸水量,提高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行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行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03月~2018年0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行高压氧治疗.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13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加强早期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为96.1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同时予以早期优质护理服务配合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虹;肖翊君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三联活菌散治疗组,各4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而三联活菌散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药物治疗.结果 在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呕吐、腹泻、腹胀以及肠鸣音差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2周后,三联活菌散治疗组患者的呕吐、腹泻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祖余康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选用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除行西医常规治疗外增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各项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翠菊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与研究也在不断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速度快、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急剧的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从而导致了心肌坏死,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安全.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从初的发病到死亡中间的过程非常短,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才能够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而目前急救护理是在急性心肌梗急诊室抢救中提出的一种高效护理方案,随着这种急诊护理路径的提出,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的急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发病患者的致死率.下面我们就对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并探讨急性心梗后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和护理干预的评价.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18年第54期

  • 叶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分析

    根据临床大量研究发现,缺乏叶酸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叶酸主要作用有预防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作用,以及神经管畸形、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在心血管研究中对叶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分析,本文就对叶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刘夏红;崔玲玲 刊期: 2018年第54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