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晓群
目的 对比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术与传统颌面结扎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开展传统颌面结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78%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 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王章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早在2000年,国家就颁布了《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的通知》,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及其服务内容进行了统一界定.后来,国家于2007年、2008年和2012年相继颁布了《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新增版、《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价格管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通知》和《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使我国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工作更趋于完善.本文将分层浅析我国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现状的研究与思考,并提出个人见解.
作者:宋斌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以及用法对其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 此文参加研究的资料是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入以及予以中药治疗的86例患者,参考所采取的中药是否炮制分组,参照组(n=43)采取未炮制的中药治疗,实验组(n=43)采取炮制的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总计率、不良反应总计率实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总计率较参照组患者相关计算值更高,P<0.05,证实两组间的数据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计率较参照组患者相关计算值更低,P<0.05,证实两组间的数据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药实施炮制之后使用可以获得更优的药物作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呈现应用价值.
作者:李雯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整体医疗管理模式中住院患者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6实例患者实施整体医疗管理模式,评估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疾病、心理状况、营养状况、疾病认知、社会支持等五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理医疗管理模式的开展对于住院患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治疗及护理方案的制定,提高质量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痊愈.
作者:丛培强;樊立华;杨硕;常广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究约束手套在神经外科术后躁动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术后躁动患者中选择病例数80例(收集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采用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约束带进行约束,观察组给予约束手套,对比2组术后躁动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躁动患者应用约束手套后,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总分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约束手套在神经外科术后躁动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并增加舒适度,有助于降低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发生,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作者:秦洪芬 刊期: 2018年第52期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哺乳期女性急性乳腺炎发病率约为10%左右,其中初产妇高达50%以上[1].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并发乳漏、脓毒症、败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2].目前,中医治疗已逐渐成为急性乳腺炎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副作用小、耐受性较佳、安全性良好等优势,通乳三穴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已经临床实践证实,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3].本研究为探究通乳三穴拔罐配合活血解毒丸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莲;程杰;葛建立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积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镜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修复损伤胃黏膜,促进炎症的消退,改善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莺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研究肾动脉狭窄行血管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肾动脉狭窄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无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91.43%显著优于对照组68.57%,P<0.05.结论 通过对肾动脉狭窄行血管搭桥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患者治疗期间血压较稳定,手术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谢诗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0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随机范围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实验组90例(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6%)明显优于对照组(78.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恢复,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岳红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就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其胺碘酮药物治疗,分别对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价值进行总结.结果 经过研究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患者在经过胺碘酮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6%.在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比如:血压下降、呕吐等,但经过采取有效措施后,不良反应消失并恢复正常.结论 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冯莉;喻露;杜泽慧;贾旭东;阿依努尔;陈慧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分析治疗重度抑郁患者采用阿戈美拉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重度抑郁患者6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联合应用阿戈美拉汀(25~50 mg/d)及心理干预,对照组单一应用阿戈美拉汀(25~50 mg/d).在基线、2周末、4周末和8周末,对比2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后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 和6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17及CGI评分均比基线显著降低(P<0.001);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Te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相比单一应用阿戈美拉汀,阿戈美拉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起效快,临床总有效率高.
作者:吕建国;孙燕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研究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超声声像图各指标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HT患者,共75例,现根据不同甲状腺功能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即正常组、甲亢组和甲减组,在此基础上另选25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其甲状腺大小、血流参数和上动脉血管内径进行测量,然后对甲状腺大小参数和实质血流信号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观察.结果 对照组宽径、厚径和峡部厚径明显小于其他三组,血流信号分布以0级为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评价甲状腺功能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康利荣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探究观察的对象,依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传统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致残率以及致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致残率为7.32%、致死率为2.44%,与对照组的24.39%、14.63%相比明显更低,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岁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进行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吕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分析增强CT高压注射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护理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增强CT诊断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增强CT诊断的造影剂外渗情况.结果 进行CT诊断后,试验组的造影剂外渗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进行增强CT高压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进行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造影剂外渗情况,值得临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肖龙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分析临床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86例尿液检验结果异常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结果 86例患者中,49例(56.97%)为实验室原因、9例(10.46%)患者为临床用药原因、16例(18.60%)患者为尿液标本采集原因、12例(13.95%)患者为尿液送检原因导致临床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结论 导致临床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主要原因未实验室原因,应注意对尿检流程的完善,提高尿液检验的有效性.
作者:李建凤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 纳入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50)、综合性护理干预(研究组,n=50).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嗅觉功能恢复评分(2.58±1.23分)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术后4周嗅觉功能恢复评分(4.45±0.63分)、12周嗅觉功能恢复评分(6.89±0.87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魏臻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股骨折手术实施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32例下肢股骨骨折需进行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血压心率(麻醉前、气管插管时、麻醉后10分钟、切皮时、术毕、及拔管时)、术中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记录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谵妄等麻醉相关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手术实施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麻醉效果完善,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术后镇痛确切,高龄危重患者行该类手术时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拔管、苏醒时间,同时能有效降低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贺增举 刊期: 2018年第52期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与上报是指ADR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过程,其目的是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指导合理用药,而不是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因此澄清ADR认识误区,探索符合医院实际的ADR监测上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ADR监测与上报管理,提高ADR上报的数量与质量是医院药事管理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药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作者:张国龙;董志强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分析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的参组人员一共为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更全面、更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加速患者骨折预后,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杨朝慧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开腹TME和腹腔镜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中低位直肠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25例,开腹组施行传统的TME手术,腹腔镜组施行腹腔镜TME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保肛率,创口愈合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在创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保肛率三项数据上具备明显优势,且经分析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二项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开腹TME而言,腹腔镜TME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保肛率高,短期手术效果有保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朱峰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