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媛;马新宇;马笛;贺川;巩平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及合理物理治疗后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年龄>78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干预组在标准住院饮食基础上予早期营养支持,即每天给予额外650 kcal能量和25 g蛋白质,同时予合理的物理治疗,常规治疗组只给予标准住院饮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的进食量、生活自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结果:住院期间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标准住院餐消耗量无显著差异,但干预组额外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显著增加;干预组瘦体重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且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同期的常规治疗组;干预组老人出院后体重恢复速度较快,出院后6个月体重已恢复至发病前,而常规治疗组体重恢复较慢,至出院12个月后才恢复至发病前体重.结论: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及理疗可防止肌肉萎缩及帮助其维持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张源源;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黄水煎液对脑损伤继发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脑损伤后继发肺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药大黄提取液.所有患者每8h进行1次生理指标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较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样受体-5 (TLR-5)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液中SOD活性升高及TNF-α、IL-1、GFAP和MDA水平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TLR-5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大黄提取液对脑损伤后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免疫系统、抑制TLR-4和TLR-5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铂;王兵;王勇强;曹书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ACI患者145例,根据病情及愈后分若干亚组.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TSH,并与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1.22) μIU/mLvs.(1.34±0.36) μIU/mL,P<0.05];与轻型组比较,重型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9±0.40) μIU/mL vs.(3.01±1.25)μIU/mL,P<0.05];与基本痊愈组比较,无变化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4±0.45) μIU/mL vs.(3.17±1.28) μIU/mL,P<0.05].结论:ACI患者急性期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及临床愈后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朱健;牛富生;李春艳;李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总有部分患者由于解剖异常、病情、环境及医源性等因素而导致插管困难或失败,影响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先后为38例尝试各种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施行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醒政;王涛;刘力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女,55岁.因“发热、咽痛、全身不适10 d,乏力、恶心、呕吐1d”于2014年5月15日由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入ICU病房.查体:神志清,体温38.5℃,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64/34 mmHg(多巴胺维持下),颈部颌下腺区可触及肿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入院后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0.06×109/L,NEUT% 92.44%;肝功:TP49 g/L,ALB 26 g/L,TBIL 33.0 μmol/L,DBIL 16.7μmol/L;肾功:BUN 6.2μmol/L,CREA 188 μmol/L.血气分析示:FiO241%时,pH 7.43,PO2 64 mmHg,PCO230 mmHg.HbA1 8.6%,空腹血糖20.1mmol/L.
作者:李珊珊;王雅岩;俞昌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63(标记TAM)、MMP-9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D163、MMP-9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CD163、MMP-9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食管鳞癌组织中CD163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TAM的浸润数量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浸润数量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TAM可能是通过分泌MMP-9从而促进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
作者:冯稳;陈奎生;于庆凯;张建波;孙淼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治疗根尖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根尖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2例,A组应用超声骨刀手术,B组采用传统器械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55.25±6.29)min,B组(65.56±6.7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 0.05);A组术中出血量(58.09±7.93) mL,B组(83.81±8.62)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0.05);术中并发症的发生A组1例,B组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5,P<0.05);A组总有效为31例,B组总有效为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7,P>0.05).结论:相较传统手术方法,超声骨刀在根尖囊肿摘除术中的使用可简化术者操作,降低患者创伤.
作者:李张维;刘涛;吴妹娟;王玉栋;潘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获得性耐药的患者进行二线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EGFR-TKIs获得性耐药后接受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66例,分析不同化疗方案、EGFR基因状态与化疗疗效及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接受培美曲塞化疗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含铂方案化疗的患者(P=0.020).接受单药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患者的中位PFS长于含铂方案(P=0.024).19-Del突变患者的PFS及OS均长于21-L858R突变的患者(中位PFS,5.7个月vs.4.6个月,P=0.048;中位OS,14.7个月vs.13.1个月,P=0.03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19-Del突变接受培美曲塞方案作为二线治疗的患者在PFS与OS上均长于含铂方案.结论:对于EGFR-TKIs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携带19-Del突变时使用培美曲塞方案较含铂方案更有优势.
作者:魏媛;马新宇;马笛;贺川;巩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病例1,女,33岁.反复双侧肩关节疼痛4年,院外服用扶他林50 ~ 75 mg/d治疗,疼痛可以缓解.2年前开始出现前胸壁疼痛,服用止痛药物无缓解,8个月前双手出现多发脓疱疹.磁共振检查示胸锁关节周围组织炎症信号,化验ESR 38 mm/h,CRP 6.5 mg/L,诊断SAPHO综合征,给予阿伦膦酸钠70mg/周及扶他林等治疗2个月后胸痛略有缓解,后又出现严重的腰痛及左侧骶髂区疼痛,ESR 45 mm/h,CRP 7 mg/L,左侧骶髂关节穿刺活检无感染、肿瘤等证据,行核素扫描发现多发浓集(图1).
作者:张磊;高照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n ant asthma,CVA)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CV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CVA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诱导痰Eos、FeNO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12的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可更好地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状态.
作者:周洋;张家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F、NCAM-1 80在阴道前壁中的表达及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POP患者,另取同期39例非PFD患者为对照,术中取患者阴道前壁相似部位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和NCAM-18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CAM-180的表达水平.结果: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结构变薄,神经纤维萎缩、稀疏.与对照组相比,POP组患者N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M-180表达水平升高,且二者均与年龄、绝经状态呈负相关.NCAM-180与NF呈负相关.结论:NF、NCAM-180可能参与了POP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冬霞;王鲁文;高桂香;王丽艳;刘志超;李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过继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发展方向,逐渐受到重视[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因其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广谱等特点,已较为更多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CIK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杀瘤的优点[2],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得到应用,本文就以下几点进行综述.
作者:张超然;关心;杨同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多器官衰竭与非脓毒症患者晚期多器官衰竭新概念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区别与联系.方法:观察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当天确诊为非脓毒症的35例患者,搜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人口统计资料、临床特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数据、APACHEⅡ评分、临床结局).对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和PICS进行比较.结果:35例非脓毒症患者入住ICU 14d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衰竭.除了C-反应蛋白[(110.2±71.9)mg/L],其他指标均符合PICS诊断标准.结论:PICS是非脓毒症患者的常见现象.长期滞留ICU患者为PICS的研究提供了好的临床模型.
作者:贺能英;严启滔;郭振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载脂蛋白B(apoB)5项指标水平对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AS)及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纳入276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稳定性心绞痛组(SAP)、无症状AS组及正常组,分析炎症5项及传统危险因素的各组间差异性及临床价值.结果:ACS组Lp-PLA2、CRP均较其余4组人群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与冠心痛独立相关(OR=1.024,P< 0.001),在传统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模型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使得整体x2值明显升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可使冠心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提升.结论:Lp-PLA2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Lp-PLA2与CRP水平对于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卢浩;李梦豪;王媛媛;罗甜甜;刘季晨;赖文岩;戴萌;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8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分为治愈组(24例)、显效组(24例)、有效组(20例)及无效组(12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当天及术后第1天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术前4组间血浆D-二聚体浓度无明显差异.除无效组外,其他3组术后D-二聚体浓度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治愈组及显效组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有效组及无效组(P<0.05).术前4组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正常值,无效组小于治愈组及显效组(P<0.05).术后无效组纤维蛋白原浓度小于治愈组(P<0.05).结论:动态观察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不仅可用于评估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的预后情况,且对预防咯血复发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戴淼;柳毅;黄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稀释模式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中的应用.方法:样本对照研究.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100 × 109/L,镜检筛选有血小板聚集的52例患者复采静脉血,制备全血、4.5倍、10倍稀释样本,分别复测各样本5、15、30、50、60min PLT数值,以光学法结果为对照,配对t检验比较各计数值的差异.结果:60 min内全血模式、4.5倍稀释模式PLT计数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光学法5 min结果(147.96±60.31)× 109/L为标准对照,光学法和阻抗法全血模式各时间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法全血模式各时间点、稀释4.5倍模式(15、30、50、60 min)、稀释10倍模式(50,60 min)间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稀释4.5倍模式(5 min)、稀释10倍模式(5、15、30 min)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镜检筛选,电阻抗法4.5倍稀释(5 min)或10倍稀释(5~30 min) PLT计数结果,可应用于EDTA-PTCP血小板数据纠正.
作者:邵永生;张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高发生、高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疾病.肺动脉高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无缺氧的COPD肺组织中,已存在明显的血管炎性改变和病理学重建[1],但肺血管重塑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Toll样受体4(TLR4)是机体介导天然免疫转向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与COPD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2]发现,TLR4在COPD肺动脉平滑肌中表达增强.本文就TLR4及其配体的分布、信号通路,促血管重塑机制以及在肺血管重塑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鹏雁;王昌明;蒋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98例胶质瘤标本及20例非瘤脑组织中IMP3和IGF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随机选取IMP3及IGF2不同程度阳性表达病例行IMP3和IGF2 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在不同类型胶质瘤组织中IMP3蛋白、IGF2蛋白及IMP3 mRNA均呈高表达,除少突胶质细胞瘤外,二者在Ⅲ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级(P< 0.0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二者的表达水平高.IGF2 mRNA在不同类胶质瘤中均有表达,但在Ⅱ级、Ⅲ级肿瘤组织及胶质母细胞瘤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3、IGF2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级别及术后生存时间关系密切(P<0.05).结论:IMP3和IGF2对胶质瘤的恶性进展、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影响,两者可能成为脑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特异靶点.
作者:谢欣;易韦;于燕妮;陈祎;张著学;杨迎春;文安智;褚明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入住本院且EBV-DNA检测阳性的儿童传单33例,按照外周血EBV含量分为低、中、高病毒量组,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并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病毒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低病毒量组比较,高病毒量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N)计数及血沉(ESR)水平更高,且中、高病毒量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病毒量组(P<0.05).临床恢复时间随病毒量增加而延长(P<0.05).病毒量与各临床转归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EBV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EBV病毒量可于评估传单患儿病情.
作者:梁少媛;唐敏贤;陈广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1.90)min.放疗期间维持患者营养状况,所有患者放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术后造口感染,未发生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能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方便,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荣;朱苏雨;聂少麟;谢燕平;秦昂;黄再捷;鲁琼辉;刘科;袁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