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水煎液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张铂;王兵;王勇强;曹书华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 肺损伤, 大黄, 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水煎液对脑损伤继发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脑损伤后继发肺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药大黄提取液.所有患者每8h进行1次生理指标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较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样受体-5 (TLR-5)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液中SOD活性升高及TNF-α、IL-1、GFAP和MDA水平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TLR-5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大黄提取液对脑损伤后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免疫系统、抑制TLR-4和TLR-5的表达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36例

    目的:探讨新型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采用新型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36例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患者预后评分、并发症等判断应用该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弹簧圈,释放位置满意,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示致密检塞30例,瘤颈残余4例,部分栓塞2例.术后半年随访发现,致密栓塞的29例患者动脉瘤均未见显影,瘤颈残余的4例中有2例完全闭塞,均未发现支架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等并发症.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S3]评分示预后良好(0~2分)34例,预后不良(3~5分)2例.结论:新型Solitaire AB支架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短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帅;景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预后并探寻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有因爆发性心肌炎接受ECMO辅助的成年患者.收集患者术前基本情况、行ECMO期间相关临床情况、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等资料.将患者按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两组,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然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ECMO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3例,院内存活率为78.7%.存活组ECMO辅助时间平均75 h,机械通气时间平均120 h.ECMO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肾功能衰竭16例(48.4%),败血症7例(21.2%),肺部感染6例(18.1%),MOF 6例(18.1%),脑出血3例(9%),肢体缺血4例(12.1%).患者ECMO前行CPR,患者ECMO前高乳酸水平,ECMO期间的血制品大量输注,并发肾功能衰竭、脑出血、胃肠道并发症、MOF,肢体缺血,高胆红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积极行ECMO辅助,能改善机体组织灌注及防止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廖小卒;李斌飞;程周;冯力;袁勇;李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生素D缺乏与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es,CKD)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VitD)缺乏的情况[1-2].VitD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重要激素,其缺乏与CKD患者病情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25 (OH)D水平和低1,25(OH)2D水平是CKD患者和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3-4],校正危险因素后发现,25 (OH)D<15 ng/mL与ESRD的风险相关[5].

    作者:袁思捷;李申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croRNA-133b调节FOXL2基因的表达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microRNA-133b(miR-133b)是否调控FOXL2基因的表达,阐明miR-133b及FOXL2在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133b是否靶向作用于FOXL2基因.体外培养Hela细胞,分实验组(miR-133b组)和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组,NC组),分别瞬时转染miR-133b及NC mimics,48 h后用Trizol及RIPA法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及总蛋白,RT-PCR技术检测两组FOXL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FOXL2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连续7d分别测两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miR-133b可能作用于FOXL2 mRNA 3'UTR区域.实验组FOXL2mRNA和FOXL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过表达的miR-133b通过结合并影响Hela细胞中FOXL2 mRNA靶向抑制FOXL2蛋白的表达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为宫颈癌的诊疗提供作用靶点.

    作者:胡飞;刘俊;李亚玲;梁惠宇;姚永明;张伟;唐胜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及理疗对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及合理物理治疗后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年龄>78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干预组在标准住院饮食基础上予早期营养支持,即每天给予额外650 kcal能量和25 g蛋白质,同时予合理的物理治疗,常规治疗组只给予标准住院饮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的进食量、生活自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结果:住院期间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标准住院餐消耗量无显著差异,但干预组额外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显著增加;干预组瘦体重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且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同期的常规治疗组;干预组老人出院后体重恢复速度较快,出院后6个月体重已恢复至发病前,而常规治疗组体重恢复较慢,至出院12个月后才恢复至发病前体重.结论: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及理疗可防止肌肉萎缩及帮助其维持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张源源;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我院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者149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出血者12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用药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 60岁、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史、风湿病、Hp感染、用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 60岁、男性、Hp感染、溃疡病史、高血压病、风湿病、联用PPI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O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男性、Hp感染、溃疡病史、高血压病、风湿病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6个独立危险因素,联用PPI为保护因素.

    作者:杨瑞琦;毛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总有部分患者由于解剖异常、病情、环境及医源性等因素而导致插管困难或失败,影响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先后为38例尝试各种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施行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醒政;王涛;刘力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缺损自体植骨治疗中患者骨密度监测的临床价值

    骨缺损治疗依然是国内外骨科的难点[1],临床上结合创伤部位X射线检查即能够详细诊断,对诊断不明确的可采用CT扫描结合X射线片进一步确定骨缺损位置与大小[2].但以上方法缺少客观的定量评价,我院对骨缺损自体植骨患者进行骨密度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申练兵;苏加向;程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VIM-DWI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因子ER、c-erbB-2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关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IVIM-DWI图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ER、c-erbB-2表达强度组间IVIM-DWI参数f值、D值、D*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ER表达强度组间f值、D*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f值、D*值与ER表达强度存在弱负相关(r=-0.334,r=-0.281;均P< 0.05).不同c-erbB-2表达强度组间f值、D值、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erbB-2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值、D*值与不同ER表达强度组间存在相关性,可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信息.

    作者:邹雪雪;秦东京;张虎;马德晶;张莉;张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征象,提高对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术前MRI资料.结果:6例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伴间变特征3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边界稍模糊,MRI平扫为长T1长T2信号,FLAIR像呈等或高信号,DWI(b=1 000 s/mm2)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斑片状强化.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边界清晰,实性部分呈稍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肿瘤边缘多发坏死囊变,DWI(b=1 000 s/mm2)病灶弥散受限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少突胶质细胞瘤伴间变特征可以表现出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特征,与间变成分多少有关.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MRI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结合患者一般资料与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进一步诊断.

    作者:李颜良;张勇;程敬亮;卜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63(标记TAM)、MMP-9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D163、MMP-9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CD163、MMP-9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食管鳞癌组织中CD163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TAM的浸润数量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浸润数量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TAM可能是通过分泌MMP-9从而促进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

    作者:冯稳;陈奎生;于庆凯;张建波;孙淼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CYP2D6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CYP4502D6* 10(CYP2D6*10)在宁夏地区的分布和对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技术,测定150例健康回族人和200例高脂血症患者CYP2D6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关系.结果:CYP2D6* 10基因在宁夏地区的突变频率为47.6%,CYP2D6*10等位基因与高脂血症无显著相关性,服用辛伐他汀8周后CC基因型较CT及TT基因型个体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P2D6* 10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和地域的差异,CYP2D6* 10基因多态性对TC水平有显著影响,该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的预测因子.

    作者:李居怡;王健;王奕;甘利明;黄文静;邓艾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风险,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透析龄>3个月,维持性血透的死亡患者共102例,将2015年在本院接受3个月以上维持性血透存活患者2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因心血管原因死亡35例(34.3%);感染28例(27.1%);脑血管意外20例(19.4%);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2.21±11.14)岁,显著高于对照组(56.96±15.78)岁,平均维持透析时间(37.27±38.3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30.54±27.86)个月,平均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磷患者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血磷与正常血磷患者;PTH<150 ng/mL和PTH>300 ng/mL患者的总死亡率显著高于PTH 150 ~ 300 ng/mL的患者.结论: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意外是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常见的3种死亡原因.高龄、透析龄长、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炎症状态、高磷和高PTH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侯爱珍;陈囿元;肖观清;张喆;孔耀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NF、NCAM-180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NF、NCAM-1 80在阴道前壁中的表达及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POP患者,另取同期39例非PFD患者为对照,术中取患者阴道前壁相似部位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和NCAM-18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CAM-180的表达水平.结果: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结构变薄,神经纤维萎缩、稀疏.与对照组相比,POP组患者N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M-180表达水平升高,且二者均与年龄、绝经状态呈负相关.NCAM-180与NF呈负相关.结论:NF、NCAM-180可能参与了POP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冬霞;王鲁文;高桂香;王丽艳;刘志超;李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FLT3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FLT3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在造血干细胞、前体B细胞等的增殖、分化以及存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FLT3作为细胞信号传导中一种重要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诱导肿瘤发生,特别是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70%以上的AML患者和急性淋巴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体内FLT3呈高表达[1-2].因此,FLT3是治疗AML的重要靶点.由于肿瘤发生与多条信号传递途径有关,研究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以减少FLT-3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朱明明;李占全;冀林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MAPK通路的激活及其对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能否激活MAPK信号通路,及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1)不同浓度雌二醇作用于HEC-1A细胞后,蛋白印迹法检测p-ERK1/2蛋白活化水平.(2)实验分3组:E2组、U0126+E2组、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MEK1/2、ERK1/2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MEK1/2、p-ERK1/2蛋白活化水平.(3)流式细胞仪,体外穿膜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1)不同浓度的E2作用细胞后,蛋白活化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蛋白活化水平E2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U0126+E2组均低于E2组(P<0.05).(3)G1期及S期细胞比例;穿过微孔的细胞数;集落形成率U0126+E2组与E2组,E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通过激活MAPK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子瑗;蔡志福;张洁清;李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与脑白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于1987年提出的放射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皮质下和脑室周围的脑白质的弥漫性斑点状或斑块性改变.在颅脑CT上呈低信号,在MR加权像呈高信号.国外多中心前瞻性研究[1]表明LA是引起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LA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抑郁、下肢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同时LA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合并LA的卒中患者比单纯的卒中患者再发卒中的危险性高.

    作者:陆绍航;王恰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的蛋白尿通常为持续性的轻、中度蛋白尿,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者较少,适合用激素治疗者较少.目前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单纯服用西医,但疗效不理想,预后较差[1].为了更好的治愈慢性肾病,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医学中,医生们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笔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益肾化湿颗粒治疗,中药的辨证施治配合西医对症治疗,疗效较满意.

    作者:曲向阳;孙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种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创伤反应的比较

    目的:比较辅助胸腔镜、完全胸腔镜和单孔胸腔镜3种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创伤反应的异同.方法:将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65例早期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辅助胸腔镜手术组(A组,n=58),完全胸腔镜组(C组,n=56)和单孔胸腔镜组(U组,n=51).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液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1 d VAS评分、术前及术后5、7d的白细胞计数、术前及术后7d时的C-反应蛋白含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P=0.002)、术后3 dVAS评分(P=0.003)、术后第1天(P=0.002)、3天(P=0.029)白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P=0.000)、3天(P=0.000)、5天(P=0.013)C-反应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下治疗早期NSCLC早期创伤反应优于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技术值得临床推广.未来需要更多的试验阐明单孔胸腔镜是否优于完全胸腔镜.

    作者:朱启航;肖海平;何哲;区柱安;乔贵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其他方案治疗血液肿瘤研究进展

    近年来,过继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发展方向,逐渐受到重视[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因其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广谱等特点,已较为更多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CIK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杀瘤的优点[2],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得到应用,本文就以下几点进行综述.

    作者:张超然;关心;杨同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