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航;肖海平;何哲;区柱安;乔贵宾
目的:探讨基于CT及MRI二维图像数据准确构建出膝关节三维数字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假体型号不匹配时人工膝关节假体接触表面的应力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为了对置换后不同型号匹配的膝关节假体进行受力分析将实验对象分为3组.将通过Mimics软件建立膝关节三维数字化模型,按照全膝关节置换标准对膝关节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虚拟截骨和假体安装,建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当股骨与胫骨假体的型号不匹配时(F≠T),股骨假体及聚乙烯垫片上受到的大等效应力都会增加,尤其而当股骨假体小于胫骨假体时(F<T),应力增加更明显.结论:TKA过程中若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型号不匹配,股骨假体及聚乙烯垫片上大等效应力增加,可能会导致聚乙烯垫片远期磨损增加.
作者:姬林松;李彦林;黄赞;贾笛;余洋;高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 224例胸痛患者进行MEWS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30 d预后,分析MEWS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MEWS分值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入住ICU的概率越大,患者30 d死亡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AZ=0.787,佳截断点为3.5分,灵敏度为63.9%,特异度为86.7%,约登指数为0.506.结论:MEWS对急诊胸痛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此评分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婷婷;李萍;肖江琴;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关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IVIM-DWI图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ER、c-erbB-2表达强度组间IVIM-DWI参数f值、D值、D*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ER表达强度组间f值、D*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f值、D*值与ER表达强度存在弱负相关(r=-0.334,r=-0.281;均P< 0.05).不同c-erbB-2表达强度组间f值、D值、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erbB-2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值、D*值与不同ER表达强度组间存在相关性,可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信息.
作者:邹雪雪;秦东京;张虎;马德晶;张莉;张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DAB2IP(DOC-2/DAB2 interactive protein)在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DAB2IP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AB2IP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AB2IP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均可检出,在5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DAB2IP主要呈局灶性低表达,强阳性表达率为10.0%(5/50);而在3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切片中,DAB2IP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30/30),其强阳性表达率为8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DAB2IP表达强度在不同Gleason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神经侵犯不相关(P>0.05).结论:DAB2IP表达下调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为前列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作者:李佩琴;杨少芬;于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对机体肿瘤免疫应答内环境的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0只;ATRA治疗组10只,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水饮用16周后,腹腔给药ATRA,每周1次,连续12周;PBS组10只,4NQO水饮用16周后,腹腔注射PBS,每周1次,连续12周.第28周取全舌标本,肉眼观察大体损害,流式细胞学分析外周血中髓样来源抑制细胞(MDSC)及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结果:整个实验期间,所有小鼠均存活.ATRA治疗显著减少了4NQO诱导小鼠舌黏膜病变发生的个数(P<0.05).使4NQO诱导小鼠外周血中MDSC比例降低(P=0.048),成熟DC细胞比例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性意义(P=0.595).结论:ATR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舌癌小鼠体内MDSC的比例,可能增加成熟DC的比例,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作者:储眉;唐文;周媛;苏宇雄;廖贵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CYP4502D6* 10(CYP2D6*10)在宁夏地区的分布和对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及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技术,测定150例健康回族人和200例高脂血症患者CYP2D6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关系.结果:CYP2D6* 10基因在宁夏地区的突变频率为47.6%,CYP2D6*10等位基因与高脂血症无显著相关性,服用辛伐他汀8周后CC基因型较CT及TT基因型个体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P2D6* 10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和地域的差异,CYP2D6* 10基因多态性对TC水平有显著影响,该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的预测因子.
作者:李居怡;王健;王奕;甘利明;黄文静;邓艾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1.90)min.放疗期间维持患者营养状况,所有患者放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术后造口感染,未发生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能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方便,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荣;朱苏雨;聂少麟;谢燕平;秦昂;黄再捷;鲁琼辉;刘科;袁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治疗根尖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根尖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2例,A组应用超声骨刀手术,B组采用传统器械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55.25±6.29)min,B组(65.56±6.7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 0.05);A组术中出血量(58.09±7.93) mL,B组(83.81±8.62)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0.05);术中并发症的发生A组1例,B组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5,P<0.05);A组总有效为31例,B组总有效为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7,P>0.05).结论:相较传统手术方法,超声骨刀在根尖囊肿摘除术中的使用可简化术者操作,降低患者创伤.
作者:李张维;刘涛;吴妹娟;王玉栋;潘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高发生、高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疾病.肺动脉高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无缺氧的COPD肺组织中,已存在明显的血管炎性改变和病理学重建[1],但肺血管重塑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Toll样受体4(TLR4)是机体介导天然免疫转向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与COPD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2]发现,TLR4在COPD肺动脉平滑肌中表达增强.本文就TLR4及其配体的分布、信号通路,促血管重塑机制以及在肺血管重塑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鹏雁;王昌明;蒋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icroRNA-133b(miR-133b)是否调控FOXL2基因的表达,阐明miR-133b及FOXL2在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133b是否靶向作用于FOXL2基因.体外培养Hela细胞,分实验组(miR-133b组)和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组,NC组),分别瞬时转染miR-133b及NC mimics,48 h后用Trizol及RIPA法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及总蛋白,RT-PCR技术检测两组FOXL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FOXL2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连续7d分别测两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miR-133b可能作用于FOXL2 mRNA 3'UTR区域.实验组FOXL2mRNA和FOXL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过表达的miR-133b通过结合并影响Hela细胞中FOXL2 mRNA靶向抑制FOXL2蛋白的表达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为宫颈癌的诊疗提供作用靶点.
作者:胡飞;刘俊;李亚玲;梁惠宇;姚永明;张伟;唐胜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女,55岁.因“发热、咽痛、全身不适10 d,乏力、恶心、呕吐1d”于2014年5月15日由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入ICU病房.查体:神志清,体温38.5℃,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64/34 mmHg(多巴胺维持下),颈部颌下腺区可触及肿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入院后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0.06×109/L,NEUT% 92.44%;肝功:TP49 g/L,ALB 26 g/L,TBIL 33.0 μmol/L,DBIL 16.7μmol/L;肾功:BUN 6.2μmol/L,CREA 188 μmol/L.血气分析示:FiO241%时,pH 7.43,PO2 64 mmHg,PCO230 mmHg.HbA1 8.6%,空腹血糖20.1mmol/L.
作者:李珊珊;王雅岩;俞昌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SOX9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S期组分(S phase fraction,SPF)的变化,探讨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喉鳞癌(喉癌组)与32例正常喉黏膜组织(对照组)中SOX9蛋白表达变化,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SOX9阳性表达产物的面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值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喉癌组与对照组组织中SPF变化.结果:喉癌组面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喉鳞癌组织中SOX9蛋白表达升高,喉鳞癌组织中SOX9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喉癌组SPF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OX9蛋白异常表达及SPF变化可能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再兴;周尚清;魏巍;韩峰;张海生;邓艳丽;顾洪兰;戴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中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单纯AECOPD组,50例)、肺动脉高压组(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50例),行肺功能、心脏彩超检查(检测肺动脉压力),血液hs-CRP、PCT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肺动脉高压组血液hs-CRP、PCT水平及动脉CO2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患者1年内COPD急姓加重次数≥2次的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PCT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动脉血氧分压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结论:hs-CRP、PCT、血氧参与了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全身炎症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林沛茹;赵子文;何桦;李晓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mTOR通过下调miR-143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qPCR检测mTOR抑制剂处理前后大肠癌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蛋白相关蛋白及miR-143的表达;qPCR检测TSC2敲低后HT-29细胞中miR-143的变化;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SC2敲低后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43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43 mimic能否逆转mTOR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验证mTOR通过下调miR-143促进大肠癌的发展;Westem blot、qPCR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蛋白相关蛋白及miR-143的表达.结果:雷帕霉素抑制大肠癌细胞mTOR信号通路后,miR-143表达上调;mTOR活化促进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iR-143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iR-143可以逆转mTOR过度活化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在miR-143水平升高的情况下,mTOR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促癌效应;相对于癌旁组织,大肠癌组织mTOR过度活化且miR-143表达下调,与前期实验结果一致.结论:mTOR通过下调miR-143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添文;张北平;赵小青;单汉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普遍存在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纠正其异常,血液透析仍是治疗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高通量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降低血磷和iPTH水平,但能否长期维持低水平以及提高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达标率,报道不多,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观察不同透析方式透析患者血清钙、磷、iPTH水平与达标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宝;张金玉;周健美;鹿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冷热刺激诱发疼痛,探讨指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分析技术用于清醒患者疼痛评估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男性自愿者将右手按先后顺序分别放入42℃、48℃、3℃水中各90 s,每2个试验间休息10 ~ 20 min,记录每次刺激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描记入室后20 min(T0)时及每次刺激前及结束后即刻左手食指PPG各30 s,数据做离线分析.结果:与温度刺激前比较,各组刺激后PPGA、PBI均显著降低(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间PBI、PP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3 ℃组比较,刺激后42℃组、48℃组PBI、PP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三组间N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PBI、PPGA与NRS的相关性均较差;3℃组PBI、PPGA与NRS呈中等强度负相关.结论:轻中度的伤害性刺激可导致PBI、PPGA的改变,但其变化幅度与重度疼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PPG分析技术可评估和监测清醒时温觉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作者:张列亮;应俊;华福洲;张静;胡衍辉;罗振中;龙小飞;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采用扩张皮瓣结合肋软骨雕刻耳支架移植进行耳廓再造术后耳廓感染、支架外露的并发症情况,探索耳廓再造术后耳廓感染及支架外露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42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于肋软骨耳廓再造术后发生耳廓感染6例,肋软骨支架外露者36例,根据不同情况,5例切开行清创术术后直接缝合,10例经切开行清创术发现有肋软骨坏死,颞浅筋膜覆盖后植皮.15例行清创术后切除部分坏死肋软骨后予以再次取肋软骨修复耳支架,颞浅筋膜覆盖后植皮.6例经切开清创后经局部转移皮瓣加游离植皮修复.6例清创术后经耳廓旁皮瓣转移修复.结果.40例患者术后再造耳效果良好.1例缝合后因张力过大再次破裂感染,1例因软骨吸收形状欠佳.结论:在利用肋软骨进行耳再造术时,即使发生了再造耳感染、支架外露等并发症,经适当的积极治疗,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远生;李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仰卧位与侧卧位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5月应用髓内钉固定的58例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资料.根据术中体位不同分为仰卧位组(n=32)和侧卧位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转子近端切口长度、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Klemm评分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切口长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Klemm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切口短、接受辐射少等优点,较平卧位时行髓内钉固定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魏俊强;金宇;闫石;王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我院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者149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出血者12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用药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 60岁、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史、风湿病、Hp感染、用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 60岁、男性、Hp感染、溃疡病史、高血压病、风湿病、联用PPI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O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男性、Hp感染、溃疡病史、高血压病、风湿病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6个独立危险因素,联用PPI为保护因素.
作者:杨瑞琦;毛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小儿重症感染中的变化,评价其诊断价值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PCT在小儿全身细菌感染、局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无感染患儿中的变化情况.依据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观察病情危重程度和PCT的相关性.结果:PCT作为细菌感染指标,在比较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时有统计学意义.PCT在全身性细菌感染组中,与病情危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但在局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及无感染组中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PCT可有效地区分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而且PCT在全身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中与病情危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劭懂;陈俊;葛许华;刘勇;时珺;张琴;喻文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