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锁骨上靶区剂量学研究

黄淑晶;王希成;黄晓波;张广顺;吴慕云;刘栋

关键词:乳腺肿瘤, 锁骨上靶区, 3D-CRT, IMRT
摘要:目的:比较三维适型放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乳腺癌术后锁骨上靶区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的24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患者.在Pinnacle 8.0计划系统设计3D-CRT计划,在Monaco计划系统设计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调强(VMAT)计划.计划靶体积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用来比较各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3D-CRT的剂量靶区覆盖较IMRT明显不足(P=0.00),180°双弧VMAT及240°双弧VMAT覆盖更佳,sIMRT之间及VMAT之间对靶区覆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腋窝区IMRT受量低,其中240°单弧VMRT V40小(P<0.05);同侧肺高剂量3D-CRT受量高.结论:IMRT较3D-CRT有更佳的靶区覆盖,同时手术区腋窝及肺的受量更低,180°及240°VMAT、4F-IMRT值得推荐.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430例儿童眼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儿童眼病的病种、好发年龄段、性别比例等问题,为儿童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1993-2014年收治的0~14岁儿童眼病患者2430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患儿2430例,男女比例2.14:1.眼外伤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7:1,8~11岁为发病高峰期.0~7岁儿童先天性眼病发病率较高,以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多见.斜视、弱视、屈光不正及眼底病主要集中在7~14岁年龄段,并以间歇性外斜视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主.眼部肿瘤中以角膜皮样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为主,好发年龄为1~6岁.结论:重视儿童眼病,定期行儿童眼科检查,及早治疗原发病,根据不同年龄段,预防儿童眼病的发生,保护儿童视功能的发育.

    作者:刘金花;张颖;彭广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EXE)对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7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OAD组)根据现行指南接受口服降糖药(OAD)治疗,实验组(EXE组)接受EXE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功能以及肝脏CT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脂、肝功能以及脂肪肝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EXE改善血脂、肝功能和脂肪肝严重程度的效应较OAD更显著(P<0.01).结论:EXE改善T2DM合并NAFLD患者血脂、肝功能和脂肪肝等级的疗效显著,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朱雨霏;黄滨;郭南京;李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长链非编码RNA反义泛素C端水解酶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反义泛素C端水解酶L1(UCHL1-AS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UCHL1-AS1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较,UCHL1-AS1 mRN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明显下调(P<0.05).UCHL1-A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下调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大小、部位、临床分期、癌栓形成无关.结论:UCHL1-A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为下一步研究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韦艳;李佳;冯振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锁骨上靶区剂量学研究

    目的:比较三维适型放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乳腺癌术后锁骨上靶区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的24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患者.在Pinnacle 8.0计划系统设计3D-CRT计划,在Monaco计划系统设计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调强(VMAT)计划.计划靶体积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用来比较各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3D-CRT的剂量靶区覆盖较IMRT明显不足(P=0.00),180°双弧VMAT及240°双弧VMAT覆盖更佳,sIMRT之间及VMAT之间对靶区覆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腋窝区IMRT受量低,其中240°单弧VMRT V40小(P<0.05);同侧肺高剂量3D-CRT受量高.结论:IMRT较3D-CRT有更佳的靶区覆盖,同时手术区腋窝及肺的受量更低,180°及240°VMAT、4F-IMRT值得推荐.

    作者:黄淑晶;王希成;黄晓波;张广顺;吴慕云;刘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频率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气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膈神经刺激频率(10、30 Hz)的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respirator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aining with biofeedback,RESTB)对COPD患者耗氧量和通气效率的影响.方法:募集15名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在同一周内分别随机进行10 Hz和30 Hz的RESTB(10 Hz-RESTB和30 Hz-RESTB).在训练第15分钟检测耗氧量、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心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和Borg呼吸困难水平等指标,并和平静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频率的RESTB均可以降低COPD患者耗氧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和心率,提高潮气量、分钟通气量,以及减轻Brog呼吸困难水平,30 Hz-RESTB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可以降低COPD患者的耗氧量、提高通气效率,30 Hz的膈神经电刺激频率效果更佳.

    作者:刘亚康;曾斌;李新平;刘霜纯;白利明;张鸣生;许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低浓度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浓度二甲双胍对人肝癌HepG2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 mmol/L(对照组)、1 mmol/L(实验组)的二甲双胍对其进行处理,在低氧(1%)的恒温恒湿箱中孵育12 h后.采用Mitoview Orange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二甲双胍对HepG2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数目的影响;采用复合物Ⅰ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结果:Mitoview Orange染色发现,在低氧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二甲双胍对实验组HepG2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数目影响不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相一致.但DAK法结果显示,实验组HepG2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低浓度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数目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其线粒体活性.

    作者:陈纪涛;陈良才;贾小婷;梁敏;石波云;刘季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核苷类抗病毒药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3例慢性乙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单一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n=43)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影像学等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乏力、厌食及腹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脾门厚度均有显著改善,并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具有比单纯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更优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小萍;侯卫平;陆军平;张赐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颈部外伤伴大血管损伤的救治

    颈部外伤(锐器伤)为耳鼻咽喉科急症,其中,伴有大血管损伤者常十分危急,并可危及生命,病死率高. 临床证据表明,伴有大血管损伤的患者,越早手术处理,抢救成功率越高. 但此类病例临床报道仍不多, 为了积累临床经验,以利于以后更好的处理病例,笔者回顾了十年来我科收治颈部大血管损伤的外伤病例, 并对病例的处理进行分析.

    作者:林少雄;林心强;沈雄;秦杰升;林庆海;王杰峰;吴静;张文锐;王挥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身材矮小儿童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对身材矮小儿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身材矮小与染色体遗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46例由于身材矮小就诊,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在746例身材矮小患儿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8例,检出率为10.46%,其中Turner综合征58例,Downs综合征6例,相互易位核型6例,其他结构异常8例.另检出染色体多态性37例,检出率为4.96%.结论:染色体异常与身材矮小存在密切关联,染色体疾病中的Turner综合征是导致受检儿童身材矮小与性腺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为身材矮小儿童提供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罗小金;郭岩芸;朱自然;魏凤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microRNA-155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皮损组)和非皮损区(非皮损组)中的miR-155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miR-155含量与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55和IL-17A在皮损组和非皮损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在皮损组中的表达高于非皮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皮损组中,miR-155和IL-17A含量分别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miR-155和IL-17A含量之间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miR-155的过表达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银屑病中miR-155的过表达与Th17细胞的功能亢进有关.

    作者:贺琪;皮先明;石全;李家文;杨迎香;陈宏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成年患者认知障碍研究

    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成年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了解OSAS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导致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46例成年人,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AHI≥15及AHI<15分别定为OSAS组及非OSAS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根据MoCA分值,将MoCA≥26及MoCA<26分别定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对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与回归,了解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1)OSAS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腰围、颈围均大于非OSAS组(P<0.05);(2)与非OSAS组相比:OSAS组认知障碍明显(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障碍与多种因素相关,矫正了相关危险因素后,平均血氧饱和度(OR 0.266,95%CI 0.074~0.950,P=0.041)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SAS可导致成人认知障碍,平均血氧浓度低可能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谢子珍;龙才权;孟晓梅;于逢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衍生物对体外间变形星形细胞瘤增殖的影响

    目的:采用吉非替尼衍生物体外干预胶质瘤细胞,为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药物.方法:(1)以15种吉非替尼衍生物(LPY-号)、 吉非替尼及替莫唑胺干预原代胶质瘤细胞,每种以0、10、15、20、25、30μmol/L 6种浓度干预后行MTT测药物抑制率,筛选作用明显的衍生物;(2)计算药物IC50,选择IC50较低的衍生物与吉非替尼、替莫唑胺以10、20、30μmol/L干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选择凋亡明显的衍生物和吉非替尼处理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含量的表达.结果:(1)MTT:LPY-5、9、11号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他衍生物筛除.(2)IC50:LPY-9号的IC50低于5号,两者均低于吉非替尼及替莫唑胺;LPY-11号筛除.(2)流式细胞术:LPY-5、9号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吉非替尼和替莫唑胺,9号明显高于5号.(4)western-blot:LPY-9号和吉非替尼干预肿瘤细胞后p-EGFR的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且9号更明显;所有结果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Y-9号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ER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和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刘来兵;出良钊;刘健;杨华;李玉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DTBNP、DTDP促进INS-1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目的:探讨巯基氧化还原试剂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影响,进而揭示其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可能机制.方法:INS-l细胞经传代培养3~4 d后在KRBH液中,37℃培养箱孵育30 min,再用含有不同浓度葡萄糖和巯基氧化还原试剂的KRBH液中培养60 min.然后留取上清液进行胰岛素测定.结果:(1)INS-1细胞在2.5、5、10、15、20 mmol/L葡萄糖浓度范围内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G5、G10、G15组间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G10组相比,G10+DTBNP、G10+DTDP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且该效应可以被DTT所消除.(3)DTBNP、DTDP均能增加NIF处理组胰岛素分泌,但其增加幅度低于非NIF处理组(P<0.05);(4)与非DIA组相比,G10+DIA+DTBNP、G10+DIA+DTDP组胰岛素分泌增加幅度显著减低(P<0.05);(5)同G10组比较,G10+DIA+NIF+DTBNP、G10+DIA+NIF+DTDP组胰岛素分泌值增加(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巯基氧化还原试剂对GSIS产生调节作用.DTDP、DTBNP可能通过对KATP、L型CaV通道及IP3受体活性的调节,促进胰岛素分泌.

    作者:潘明麟;居来提·赛买提;刘田;郭嫣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南京市城区40岁以上社区居民新诊断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南京市城区40岁以上社区居民新诊断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城区6个社区4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流调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新诊断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8039例社区居民新诊断糖尿病率10.87%,男性新诊断糖尿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3.15%vs.9.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增龄、超重和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是新诊断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1.339~1.862,均P<0.05).结论:男性、增龄、超重和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是南京城区社区居民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黄莉吉;谢绍锋;胡咏新;孙洪平;包薇萍;余江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清SP-D、PARC/CCL18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SP-D)、肺部和活化控制趋因子(PARC/CCL18)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COPD患者95例(急性加重期组30例和稳定期组6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0例.根据COPD全球倡议(GOLD)将稳定期COPD组分为低风险组(n=31)和高风险组(n=34).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入组当天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及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BODE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COPD高风险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显著高于COPD低风险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分别与COPD稳定期患者BODE、mMRC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而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可以有效评估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其是提示COPD急性加重及稳定期严重程度评估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郭海燕;林淑芳;梁彩霞;丘新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种简化的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已被广泛运用[1-2],和经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术相比使患者在冠脉造影术中遭受的痛苦大幅减少, 也大大简化了动脉穿刺处的压迫处理, 使医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下降, 同时也减少了穿刺处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3-4].

    作者:张方亮;许向东;王艳婷;李宏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2例非变性子宫肌瘤、14例变性子宫肌瘤及25例腺肌瘤病灶处血流参数及剪切波传播速度(SWV).结果:42例非变性子宫肌瘤SWV为(2.72±0.31)m/s;14例变性子宫肌瘤SWV为(1.88±0.25)m/s;25例子宫腺肌瘤SWV为(1.91±0.27)m/s.非变性子宫肌瘤组SWV明显高于变性子宫肌瘤组及子宫腺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性子宫肌瘤组与子宫腺肌瘤组S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阻力指数(RI)与SWV呈正相关(r=0.753,0.544,0.506,P<0.05).结论:VTQ能够量化反映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病灶处弹性硬度.

    作者:肖艳菊;王小燕;康利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骨组织恶性浸润的评价作用

    目的:分析双探头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骨组织恶性浸润(BMI)的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的48例肿瘤或疑为肿瘤患者,以骨髓穿刺活检(BMB)或64排CT或随访3~8个月作为BMI参考标准.结合目测法与半定量分析(大浓层面的感性热区T,与肝脏相同面积的放射性计数N的比值即T/N).阳性组:T/N>1,阴性组:T/N≤1.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良恶性病变构成比及T/N的差异;使用ROC曲线确定T/N值的佳阈值.结果:(1)阳性组28例和阴性组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1,P=0.003);(2)局灶性浓集39例,弥漫性浓集9例,前者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良恶性T/N值分别为0.97±0.37与2.5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4,P=0.000)(4)T/N的佳阈值为1.34.结论:淋巴瘤或血液系统疾病BMI主要表现为放射性弥漫性浓集.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半定量指标T/N值﹥1高度提示骨恶性浸润可能,佳阈值以1.34为佳.

    作者:姚红霞;张金山;麦家杰;黎康弟;邓咏梅;李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可吸收止血膜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效果

    目的:探讨可吸收止血膜对脊柱后路手术的止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行脊柱后路切开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患者94例(其中腰椎骨折33例、胸椎骨折21例、腰椎管狭窄40例).按交替入组依次分为2组:观察组,创面应用可吸收止血膜止血;对照组,减压创面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法止血;术毕两组均留置负压引流管,比较术后负压管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引流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例数、术后24 h的生命体征(T、R、P、BP)、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参数)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负压引流量和术后负压总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参数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可吸收止血膜应用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不会影响全身凝血机制的改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单中书;沈晓钟;黎娜;李志;马建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腰部脊柱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腰部脊柱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腰椎脊柱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局部推拿治疗,手法操作每周3次,共治疗4周.在治疗后及3个月后比较两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0±1.5)分和(3.3±1.6)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疼痛评分分别为(68.6±35.0)分和(72.4±34.5)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僵硬评分分别为(9.5±20.6)分和(11.8±18.9)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功能评分分别为(225.7±173.4)分和(245.3±166.9)分;对照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8±1.7)分和(4.6±1.8)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疼痛评分分别为(90.2±37.3)分和(107.1±38.7)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僵硬评分分别为(19.4±23.1)分和(23.5±20.9)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功能评分分别为(313.8±186.0)分和(332.9±157.4)分.上述时间点两组与治疗前功能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上述时间点两组相互比较,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部脊柱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腰膝同治是提高本病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强;赵家友;郭汝松;范志勇;吴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