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曲古霉素A对高糖诱导下胰岛β细胞的增殖及PDX-1甲基化的影响

张文静;王利;陈莉;郭丽银;赵娟;邵菁;王红祥

关键词:高浓度葡萄糖, DNA甲基化,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霉素A
摘要:目的:探讨高糖诱导下应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曲古霉素A(TSA)对胰岛 β 细胞NIT-1细胞株增殖及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胰岛β细胞株予33.3 mmol/L葡萄糖浓度处理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高糖诱导(HG)组、5-Aza-dC干预组、TSA干预组、5-Aza-dC+TSA联合干预组,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胰岛素释放水平、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5-Aza-dC和TSA单独或联合干预可增加NIT-1细胞增殖率和胰岛素分泌量,降低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产物,增加PDX-1 mRNA相对表达量,并且联合组比单药组效果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5-Aza-dC和TSA可以激活高糖诱导下失表达的PDX-1,进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地中海贫血孕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47例孕期就诊患者的血液标本,首先进行地中海贫血初步筛查并进一步做基因分型;然后检测其B19-DNA的阳性率并同时测定Hb、MCV、ALT、AST、GGT等各项检验指标.结果:1247例孕妇血液中,地中海贫血阳性率为9.46%;B19感染阳性率为13.07%;地中海贫血患者与B19合并感染阳性率为8.10%,B19感染合并地中海贫血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进一步对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进行以上各项指标检测分析,两者合并感染组,分别与单独B19感染组或单独地中海贫血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存在着B19合并感染情况,并很有可能与地中海贫血的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必管;钟昌宝;李永莉;王丹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红系细胞生成的研究进展

    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家族是一类特异性催化磷酯酰肌醇脂物质的激酶, 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活性,也具有磷脂酞肌醇激酶的活性,广泛存在于细胞中,通过激素受体、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和各种细胞因子应答各种细胞内、外信息,并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

    作者:赵成玉;崔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频率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气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膈神经刺激频率(10、30 Hz)的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respirator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aining with biofeedback,RESTB)对COPD患者耗氧量和通气效率的影响.方法:募集15名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在同一周内分别随机进行10 Hz和30 Hz的RESTB(10 Hz-RESTB和30 Hz-RESTB).在训练第15分钟检测耗氧量、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心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和Borg呼吸困难水平等指标,并和平静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频率的RESTB均可以降低COPD患者耗氧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和心率,提高潮气量、分钟通气量,以及减轻Brog呼吸困难水平,30 Hz-RESTB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可以降低COPD患者的耗氧量、提高通气效率,30 Hz的膈神经电刺激频率效果更佳.

    作者:刘亚康;曾斌;李新平;刘霜纯;白利明;张鸣生;许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microRNA-155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皮损组)和非皮损区(非皮损组)中的miR-155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miR-155含量与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55和IL-17A在皮损组和非皮损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在皮损组中的表达高于非皮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皮损组中,miR-155和IL-17A含量分别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miR-155和IL-17A含量之间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miR-155的过表达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银屑病中miR-155的过表达与Th17细胞的功能亢进有关.

    作者:贺琪;皮先明;石全;李家文;杨迎香;陈宏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衍生物对体外间变形星形细胞瘤增殖的影响

    目的:采用吉非替尼衍生物体外干预胶质瘤细胞,为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药物.方法:(1)以15种吉非替尼衍生物(LPY-号)、 吉非替尼及替莫唑胺干预原代胶质瘤细胞,每种以0、10、15、20、25、30μmol/L 6种浓度干预后行MTT测药物抑制率,筛选作用明显的衍生物;(2)计算药物IC50,选择IC50较低的衍生物与吉非替尼、替莫唑胺以10、20、30μmol/L干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选择凋亡明显的衍生物和吉非替尼处理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含量的表达.结果:(1)MTT:LPY-5、9、11号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他衍生物筛除.(2)IC50:LPY-9号的IC50低于5号,两者均低于吉非替尼及替莫唑胺;LPY-11号筛除.(2)流式细胞术:LPY-5、9号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吉非替尼和替莫唑胺,9号明显高于5号.(4)western-blot:LPY-9号和吉非替尼干预肿瘤细胞后p-EGFR的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且9号更明显;所有结果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Y-9号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ER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和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刘来兵;出良钊;刘健;杨华;李玉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曲古霉素A对高糖诱导下胰岛β细胞的增殖及PDX-1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下应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曲古霉素A(TSA)对胰岛 β 细胞NIT-1细胞株增殖及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胰岛β细胞株予33.3 mmol/L葡萄糖浓度处理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高糖诱导(HG)组、5-Aza-dC干预组、TSA干预组、5-Aza-dC+TSA联合干预组,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胰岛素释放水平、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5-Aza-dC和TSA单独或联合干预可增加NIT-1细胞增殖率和胰岛素分泌量,降低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产物,增加PDX-1 mRNA相对表达量,并且联合组比单药组效果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5-Aza-dC和TSA可以激活高糖诱导下失表达的PDX-1,进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张文静;王利;陈莉;郭丽银;赵娟;邵菁;王红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标记物在慢性肾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尿NGAL、KIM-1及IL-18等标记物在慢性肾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A on 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比,回顾分析我院60例A on 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确诊前1周内的尿NGAL、KIM-1及IL-18的表达,分析尿NGAL、KIM-1及IL-18与Scr的相关性.用ROC曲线评价其对A on C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健康者对比,在A on C确诊前1周内患者的尿NGAL、KIM-1及IL-18的表达明显上调;尿NGAL、KIM-1及IL-18都与Scr呈正相关,Scr和尿NGAL、KIM-1、IL-18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26、0.937、0.898、0.885(均P<0.01).结论:尿NGAL、KIM-1及IL-18可作为A on C的早期筛查或诊断指标,NGAL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Scr.

    作者:梁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跨理论模型及动机性访谈对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CI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6 min步行距离、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后1、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分级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 3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可有效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降低MACE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丽群;叶彩霞;蓝艳;向镜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婴幼儿DCD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26例

    目的:总结婴幼儿公民逝世后器官捐赠(DCD)来源单侧供肾成人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婴幼儿DCD供肾用于成人单侧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受者术后血肌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移植肾长径的变化情况;1年内人/肾存活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婴幼儿供者年龄为8个月~5岁,并获取的26个肾脏均以单肾移植入成人受者体内,术后1年内eGFR由(27.80±15.27)[mL/(min·1.73 m2)]增高至(67.76±10.48)[mL/(min·1.73 m2)];术后1年内肾脏长径由(7.52±0.39)cm增长至(11.17±1.12)cm;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为100%/92.3%.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5例(19.23%);术后发生移植肾动脉瘤1例(3.85%),予介入动脉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无效予以切除肾脏;尿漏1例(3.85%),保守治疗无效予开腹探查并放置双J管后治愈;肺部感染4例(15.38%),1例为细菌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3例为真菌感染,但未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均予抗真菌治疗后好转;其余受者至今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婴幼儿是DCD的重要潜在捐赠者,通过严格维护供体及器官的质量,结合良好的手术技巧与完善的术后管理等,是可以实现婴幼儿供肾成人单肾移植的.

    作者:胡国杰;王斌;刘丁;刘永光;范礼佩;李留洋;岳良升;李民;赵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Klotho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CKD 1~5期的住院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Klotho水平,观察血清Klotho水平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血清Klotho水平9.81(7.45,12.2)ng/mL,CKD患者血清Klotho水平2.97(1.75,5.23)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肾功能进展,Klotho水平逐渐降低(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logKlotho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钙、血红蛋白呈正相关,与年龄、log肌酐、logFGF-23以及血磷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ogScr、logFGF-23水平是影响血清logKlotho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血清Klotho水平随肾功能下降而降低,有望成为CKD患者病情进展的预测指标.

    作者:刘其锋;叶建明;郁丽霞;封建华;何敖林;李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南京市城区40岁以上社区居民新诊断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南京市城区40岁以上社区居民新诊断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城区6个社区4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流调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新诊断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8039例社区居民新诊断糖尿病率10.87%,男性新诊断糖尿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3.15%vs.9.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增龄、超重和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是新诊断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1.339~1.862,均P<0.05).结论:男性、增龄、超重和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是南京城区社区居民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黄莉吉;谢绍锋;胡咏新;孙洪平;包薇萍;余江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患者男,46岁, 于2010 年5 月23日因发热、咳痰1个月入院. 于1个月前出现发热、咳黄痰,高体温39.9℃,进行性加重,伴气短、双下肢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药,症状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 查体:精神差,左肺呼吸音清, 右中、 下肺呼吸音消失,叩诊呈实音,余无特殊. 查血常规:WBC 2.44 × 109/L、HGB 94 g/L、PLT 414 × 109/L, 分类:N 0.04、L 2.32 (占95.1%).

    作者:何晓娟;尹列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感染指标在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细菌感染组63例,单纯病毒感染组63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儿童6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IL-10,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酶联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收集相应WBC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检测单纯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IL-6、IL-10、CRP、PC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WBC水平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6、IL-10、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IL-6、IL-10、WBC、CRP、PCT水平均高于单纯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水平,与单纯病毒感染组比较,血清WBC、CRP、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水平在手足口病早期明显升高,但在合并细菌感染和单纯细菌感染鉴别方面临床价值不显著;WBC、CRP、PCT水平对于鉴别手足口病早期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雪;程江;左维泽;马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联合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静脉导管及脐带附着方式预测双胎输血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NT)、静脉导管(DV)及脐带附着方式预测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价值.方法:超声检测46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NT、DV及脐带附着方式,比较NT、DV、脐带附着方式正常者和异常者TTTS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多指标联合检查在预测TTTS中的价值.结果:NT、DV及脐带附着方式3项指标联合检查时预测TTT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00%、97.22%、87.50%,均优于任意1项指标单独检查或2项指标联合检查(P<0.05);任意2项指标联合检查时阳性预测值优于任意1项指标单独检查(P<0.05).结论:联合检查NT、DV及脐带附着方式可提高预测TTTS的准确性.

    作者:廖森成;杨春波;何敏仪;黄惠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阻滞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阻滞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足月择期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67例,年龄19~34岁,ASA分级Ⅰ~Ⅱ级.产妇入手术室平稳呼吸5 min后监测和记录SBP、BDP、MAP、HR、PI和PVI值,硬膜外腔给药后每3 min测量1次SBP、BDP、MAP、HR,计算每个指标与其麻醉前基础值的大变化率,并按SBP或MAP的下降幅度是否超过基础值的30%,分为低血压组和无低血压组.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孕周及SDP、DBP、MAP、HR的基础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组产妇的麻醉前PVI值高于无低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PVI值为界值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8,如以PVI值17.35作为发生低血压的界值,PVI预测硬膜外麻醉后剖宫产术发生低血压的敏感度为0.727,特异度为0.895.结论:麻醉前PVI值可以用来预测硬膜外阻滞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彭永保;周群;郑剑锋;刘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颈部外伤伴大血管损伤的救治

    颈部外伤(锐器伤)为耳鼻咽喉科急症,其中,伴有大血管损伤者常十分危急,并可危及生命,病死率高. 临床证据表明,伴有大血管损伤的患者,越早手术处理,抢救成功率越高. 但此类病例临床报道仍不多, 为了积累临床经验,以利于以后更好的处理病例,笔者回顾了十年来我科收治颈部大血管损伤的外伤病例, 并对病例的处理进行分析.

    作者:林少雄;林心强;沈雄;秦杰升;林庆海;王杰峰;吴静;张文锐;王挥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对哮喘患儿气道功能改变评估中的价值

    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特征包括呼吸道高反应性(AHR)、呼吸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呼吸道重塑等[1],目前小儿哮喘的诊断缺乏特异的检测工具或检测标识物, 年幼儿童的哮喘诊断仍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难题. 有学者认为[2-4],潮气呼吸肺功能是有效的婴幼儿肺功能检测技术, 但临床应用尚不多见, 且缺乏有关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变化的判断标准.

    作者:刘再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KCNJ1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KCNJ11-E23K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新疆克萨哈族237例EH组和221例血压正常(NT)组KCNJ11-E23K多态性基因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EH相关危险因素.结果:EH组KCNJ11-E23K位点EE、(EK+KK)基因型和E、K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18%、65.82%、61.60%、38.40%,与N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EE基因型是影响新疆哈萨克族人群EH患病的危险因素.携带EE基因型和E等位基因个体患EH的风险分别是(EK+KK)基因型、K等位基因的2.501和1.388倍.结论:KCNJ11-E23K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EH相关.

    作者:王立杰;张文雯;张亮;赵磊;马克涛;李丽;司军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伴有高血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耐量特点分析

    目的:通过5点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析伴有高血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在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 血脂等方面的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体检科体检的NAFLD伴高血压患者50例及无高血压的NAFLD患者50例,比较及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5点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血脂、尿酸、ALT水平.结果:伴有高血压的NAFLD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两组在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高血压的NAFLD患者30 min胰岛素分泌呈现减低现象,180 min胰岛素分泌呈现相对高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趋势上看,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压组与无高血压组比较胰岛素分泌在30~120 min呈现减低趋势,三酰甘油在高血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NAFL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的NAFLD患者,同时存在早相胰岛素分泌减低及胰岛素分泌延迟现象.

    作者:白雪梅;梁萍;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87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的87例SAP患者资料,包括腹腔镜腹腔灌洗(LPLD)组46例和内科综合治疗组(非LPLD组)41例.LPLD组于发病1~2周内进行LPLD,余同非LPLD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ICU治疗时间,以及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LPLD组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均少于非LPLD组,LPLD组的治愈率优于非LP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脓毒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灌洗治疗SAP短期获益更显著,是治疗SAP行之有效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兴;方兆山;陶海粟;黄海;刘星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