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梅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雾化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儿科接受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6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患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儿雾化依从性,肺功能指标情况、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都顺利完成治疗,均未发生声音嘶哑、口腔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依从性好观察组28例(93.33%),对照组为20例(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100%,远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情况没有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选择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肺功能指标恢复,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患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北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搜集2015年3月1日~2017年3月1日在我院就诊的80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病人44人、女性患者36人,年龄分布在47~58岁,平均年龄(51.3±2.5)岁.入选患者均出现心绞痛症状,经心电图测试,所有患者均出现ST段变化.所有入选患者,排除高血压非常严重者,以及出现心力衰竭者,并且伴有其它恶性疾病者.纳入标准,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均为稳定型可控心绞痛患者.平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化甘油、亚硝基铁氰化钠、抗心绞痛药(消心痛);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患者数量为40例.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效40.00%、有效57.50%、无效5.09%、总有效率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显效17.50%、有效30.00%、无效52.50%、总有效率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痛心绞痛,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心电图恢复到正常状态下,且治愈率较高,临床医用治疗领域可以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云霞;彭选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运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某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医生处方书写,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收取2017年07月01日0时~2017年07月31日24时的急诊就医患者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5362例患者中,1862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72%,使用率前三位分别为急诊内科、急诊儿科、急诊外科,共使用7大类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西丁钠使用率高.结论 某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及管理.
作者:蔡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30例在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者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方式对手术室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祁民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作为一种慢性的,且是全身性的痰病,其发病原因是烟酸较为短缺,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胃肠道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症状,烟酸缺乏症的另外一个名称是糙皮病.由于本病临床症状特殊,医师会有误诊的情况,本文便对烟酸缺乏症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进行探讨.
作者:司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教育对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的效果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某社区110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继续保持对药物的服用治疗,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3个月与入选时患者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几个指标,对健康教育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的防治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等有了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等多个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患者的血脂以及血压等也出现了不同情况的改善.结论 针对性的在社区开展有关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供其生活质量.
作者:袁利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儿科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在医院儿科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患儿中选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4)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4)则加强护患沟通.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护理依从性是97.73%,与对照组患儿的79.55%相比较高(P<0.05);(②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36% (P<0.05).结论 护患沟通用于儿科管理中效果肯定,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俊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文章简单分析了制药行业和质量管理的内容,并以生产质量管理为基础分析了制药行业质量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据此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制药行业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郎敏晓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医院药学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药学工作也逐步发生着变化,医院药学部门工作模式正从“以药品为中心”往“以病人为中心”转型,尤其临床药学的提出,使医院药学工作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通过对自身从事医院药学工作的体会和认识,与同仁们就如何做好医院药学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赵林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增强急诊护理人员对于危重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化意识,从而进一步降低由于急诊护理记录不清、缺失等不规范的记录行为而引起的纠纷.方法 在急诊216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中进行随机的抽取检查.对于在此检查的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他们工作的规范化,相关部门要做到奖惩分明.结果 护理人员对于急诊危重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重要、对于文书不合格所造成的问题以及护理记录完整无缺的好处的有了充分认知.结论 有关部门规范急诊护理文书书写,护理人员对法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待工作更认真负责、对于护理文书的书写更加严谨,降低了相关纠纷的发生.
作者:马春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对手术患者低体温预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6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因为护理方式存在差异性,因此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患者则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体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情况得到了明显好转,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低体温情况,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取得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使得患者的低体温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理价值.
作者:严鹏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通过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150例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通过使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则通过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2±1.5)天和(8.5±2.1)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963.5±121.6)元和(2研9.4±168.4)元、疾病知识测试分数为(86.4±5.2)分和(75.8±9.7)分、护理满意度为92.0%(69/75)和77.3%(5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包金喜;池斌忠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痔瘘患者围术期饮食和排便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痔瘘患者72例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常规组与教育组(n=36).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教育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教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2%比较具有显著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组患者,教育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瘘患者围手术期饮食与排便的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范梅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远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以及格拉斯哥(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中有20例(36.36%)发生肺部感染,感染控制时间为(6.8±2.3)d;对照组中有33例(60.00%)发生肺部感染,感染控制时间为(11.4±5.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感染控制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2周后,两组的GC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白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对肺癌患者实施全面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被纳入本次研究,实施随机分组研究,其中参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与本组护理前进行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护理后不同时间实验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和护理之后1个月分别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升,且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2个月与本组护理前进行比较,两组的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升,且护理后不同时间实验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实施全面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
作者:缪艳艳;孙冰亮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抚触对新生儿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新出生的婴幼儿104例,进行研究分析.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新生儿进行分组,观察、对照各5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抚摸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在睡眠质量和满月后成长指数的差异.结果 在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对比中,观察组睡眠良好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睡眠治疗较差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新生儿的睡眠质量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新生儿成长指数对比中,观察组的新生儿成长指数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抚触对新生儿科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促进新生儿成长,具有临床实用性.
作者:钟伟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自行到本院急救科就诊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月~12月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救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发病到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预后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柴凤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巡回护士人文关怀的实施效果.方法 我院手术室自2017年4月以来,实施巡回护士人文关怀护理,选取此后的126例患者,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 自实施巡回护士人文关怀以来,手术室护理中未发生一起护理投诉事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从实施前的79.76%提高到92.06%.结论 手术室巡回护士人文关怀的实施可减少护理投诉事件,且更易获得患者认可.
作者:郝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急诊抢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急救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救时间与急诊时间更短,抢救成功率更高,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