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艳艳;孙冰亮
目的 对水中的总大肠菌群行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 采取实际水样检测及加标试验检测的方式,将酶底物法、传统多管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结果进行对比,试验进行时间为2015年02月~2016年01月.结果 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检测中,采取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酶底物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可取代多管发酵检测方法,以此对水质微生物进行评价.
作者:刘宁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CT对肾癌的诊断和分期.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30例肾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大小形态不同的肾脏肿块是肾癌CT主要表征,等密度或略低密度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为27例(90.0%),略高密度3例(10.0%);CT诊断正确率为96.7%;结合Robson分期法Ⅰ-Ⅳ期分别11、9、6、4例.结论 CT能够为肾癌早期诊断、精确分期、治疗计划制定提供可靠参照,在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李志钊;陈真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儿科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在医院儿科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患儿中选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4)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4)则加强护患沟通.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护理依从性是97.73%,与对照组患儿的79.55%相比较高(P<0.05);(②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36% (P<0.05).结论 护患沟通用于儿科管理中效果肯定,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俊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由于基层医院药房窗口应对的患者众多、病种复杂,容易出现工作上的一些失误,而这些失误对医院和患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本文对基层医院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探讨.方法 结合自身在药房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药房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同时也借鉴同行业有关药房工作的管理经验.结果 药房工作关系到医院发展和患者健康,加强处方调剂、药品管理及药师管理至关重要.结论 基层医院需将药房建设得更加合理、更适应大众,使药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者:赵芸萱;王一刚;张浩;刘春宏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1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1)护理中秉承优质护理理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高,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彦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科输液患者输液质量的作用.方法 择选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于我院急诊科接受输液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另择选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于我院急诊科接受输液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输液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结果 观察组在输液质量、满意度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 将护理风险管理于急诊科输液患者中应用,对于促进其输液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黄黎丹;李玉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自行到本院急救科就诊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月~12月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救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发病到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预后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柴凤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探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社会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造成的影响.一般来讲,社会护理针对的对象主要有社区内人员以及家庭成员,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可以在医学临床上使用.
作者:孙洋;马奎利;张天虹;佟丽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医院药学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药学工作也逐步发生着变化,医院药学部门工作模式正从“以药品为中心”往“以病人为中心”转型,尤其临床药学的提出,使医院药学工作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通过对自身从事医院药学工作的体会和认识,与同仁们就如何做好医院药学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赵林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纤支镜治疗小儿气道异物全麻喉罩的麻醉护理经验.方法 协助麻醉医生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中麻醉护理配合、术后麻醉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专业的麻醉护理配合技术不仅提高了麻醉总体质量,也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作者:宋丽平;刘虹辰;刘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血糖仪检测在医院POCT血糖仪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现行使用的25台POCT血糖仪随机分为5组,对其精密度以及血糖检测标本进行系统分析,其中血糖检测标本与实验室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评价血糖仪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 25台血糖仪中,23台血糖仪检测两个浓度标本,CV均在5%以内,2台出现无法检测标本的现象;与生化仪检测结果偏差呈逐步好转状态.结论 在血糖仪的质量控制中,积极进行血糖仪对比试验,并注重品牌的选择和统一,能够大限度地确保血糖仪即时检验数据的客观性,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王志;胡雪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2017年11收治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文洁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痛苦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奇偶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予以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干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痛苦度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痛苦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率为90.46%,重度疼痛率为40.47%;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率为71.42%,重度疼痛率为19.04%.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5.33±4.98)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28.48±4.67)分,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护理效果更高,并且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以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玉萍;权开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临床上对麻醉数量的要求越来越多、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事麻醉相关工作护理人员在其专业水平、护理操作技能方面的能力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麻醉护理人员需要对麻醉医生的工作量进行分担,要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以此来协助麻醉医师提高其临床工作效率,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便是度我国麻醉专科护理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作者:陆公庆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远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以及格拉斯哥(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中有20例(36.36%)发生肺部感染,感染控制时间为(6.8±2.3)d;对照组中有33例(60.00%)发生肺部感染,感染控制时间为(11.4±5.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感染控制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2周后,两组的GC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白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某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医生处方书写,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收取2017年07月01日0时~2017年07月31日24时的急诊就医患者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5362例患者中,1862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72%,使用率前三位分别为急诊内科、急诊儿科、急诊外科,共使用7大类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西丁钠使用率高.结论 某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及管理.
作者:蔡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在消化内科的疾病中采用中医和法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并对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文章选择了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进行相应观察和研究,并且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划分组别,一组是对照组通过西医方式治疗,另外一组作为实验组,采用中医和法治疗方式,终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为95.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7.7%.结论 在消化内科治疗中通过中医和法的方式也拥有较好的效果,与西医治疗效果的差距较小,而其安全性是患者采用此种方式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新磊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搜集2015年3月1日~2017年3月1日在我院就诊的80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病人44人、女性患者36人,年龄分布在47~58岁,平均年龄(51.3±2.5)岁.入选患者均出现心绞痛症状,经心电图测试,所有患者均出现ST段变化.所有入选患者,排除高血压非常严重者,以及出现心力衰竭者,并且伴有其它恶性疾病者.纳入标准,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均为稳定型可控心绞痛患者.平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化甘油、亚硝基铁氰化钠、抗心绞痛药(消心痛);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患者数量为40例.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效40.00%、有效57.50%、无效5.09%、总有效率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显效17.50%、有效30.00%、无效52.50%、总有效率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痛心绞痛,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心电图恢复到正常状态下,且治愈率较高,临床医用治疗领域可以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云霞;彭选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教学的应用.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实验操作小组学生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示错法教学;对照组-采取示范一练习一总结的教学方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实验操作小组学生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
作者:康美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髋关节损伤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我国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88%都有下肢大关节炎症状,对于严重的膝髋关节炎,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同一患者进行双膝关节表面置换、双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在同一科室进行并不多见,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王海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