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我国麻醉专科护理发展现状

陆公庆

关键词:麻醉专科护理, 麻醉医师, 发展现状
摘要:临床上对麻醉数量的要求越来越多、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事麻醉相关工作护理人员在其专业水平、护理操作技能方面的能力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麻醉护理人员需要对麻醉医生的工作量进行分担,要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以此来协助麻醉医师提高其临床工作效率,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便是度我国麻醉专科护理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烟酸缺乏症误诊1例

    作为一种慢性的,且是全身性的痰病,其发病原因是烟酸较为短缺,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胃肠道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症状,烟酸缺乏症的另外一个名称是糙皮病.由于本病临床症状特殊,医师会有误诊的情况,本文便对烟酸缺乏症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进行探讨.

    作者:司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呼吸内科肺栓塞高危因素研究进展与启示

    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DVT)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两者组成了静脉血栓栓塞症(VTE).VTE已成为当今第三大心血管疾病,仅次子肿瘤,心肌梗死.本文就呼吸内科所涵盖的疾病与肺栓塞的关系进行了现状把握,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的预防和诊治意识,制定呼吸内科肺栓塞诊断流程,建立医院多学科合作体系.

    作者:牟静;廖蕾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ICU清醒患者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睡眠指数及消极情感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在ICU清醒患者护理中使用前瞻性护理对患者睡眠指数及消极情感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ICU清醒患者共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及实验组43例,实验组使用前瞻性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及心理.结果 实验组匹兹堡睡眠指数为11.21±1.87分,焦虑状态为4.12±0.98分,抑郁状态为4.98±1.0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CU清醒患者护理中使用前瞻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管淑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分析治疗心血管痰病使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心血管痰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药物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心血管痰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心血管的各项临床指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作者:吾拉木江·阿布来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 对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随机挑选本医院产科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住院先后的顺序分成两组,实验组44例产妇实行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参考组44例产妇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分娩方法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7%)和自然分娩率(81.82%)明显优于参考组(13.64%)、(52.27%),且两组产妇在分娩时间的对比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应用在医院产科中,可以大大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间,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对产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在产科临床上.

    作者:帅兴莲;鲁慧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探究

    目的 对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镜联合治疗,在患者围术期间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天数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较短,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国术期间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其护理效果较为良好,患者的住院天数得以缩短,值得借鉴和广泛推广.

    作者:吴鸿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

    目的 本文就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下半年在我院ICU接受监护的112例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56)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56)则予以护理干预,较比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的改善效果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为ICU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减轻其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性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珊珊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护患沟通在儿科管理中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儿科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在医院儿科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患儿中选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4)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4)则加强护患沟通.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护理依从性是97.73%,与对照组患儿的79.55%相比较高(P<0.05);(②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36% (P<0.05).结论 护患沟通用于儿科管理中效果肯定,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俊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探讨

    目的 对手术患者低体温预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6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因为护理方式存在差异性,因此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患者则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体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情况得到了明显好转,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低体温情况,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取得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使得患者的低体温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理价值.

    作者:严鹏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甘温除热法治疗内伤发热验案1则

    甘温除热法是用温补之药治疗发热病症的一种方法,属《内经》中“热因热用”反治法,其在内伤发热的治疗中应用良多.本文现介绍一则应用甘温除热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内伤发热的验案,以资借鉴.

    作者:王子;张军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践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践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手术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冯瑰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化学成分与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炮制是中药应用于临床治疗前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而炮制方法的选择对中药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为保证中药质量,应合理选择炮制方法.本文将临床上常用的炮制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并就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化学成分与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衣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阿托伐他汀钙配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肾功能损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肾病(DN)有明显疗效,可有效减少肾脏的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艾娜;鲜玉军;罗永兵;左英;吕俊;刘艳;刘卓梅;韩丽;张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2017年11收治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文洁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血站2016年2月~2017年3月接受的自愿献血者81例,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中的30例献血者均为首次接受血小板采集,研究组51例献血者定期在中心血站接受血小板采集,献血次数均为10次以上,对两组献血者的相关检测指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献血者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反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总体上看,多次机采血小板不会对献血者的血小板功能造成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采集方式.

    作者:王作艳;高磊;单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抚触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究抚触对新生儿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新出生的婴幼儿104例,进行研究分析.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新生儿进行分组,观察、对照各5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抚摸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在睡眠质量和满月后成长指数的差异.结果 在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对比中,观察组睡眠良好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睡眠治疗较差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新生儿的睡眠质量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新生儿成长指数对比中,观察组的新生儿成长指数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抚触对新生儿科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促进新生儿成长,具有临床实用性.

    作者:钟伟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综合干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使用探讨

    目的 探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在进行院内转运过程中综合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在确定院内转运方案期间,对照组(53例):选择常规转运方案完成;观察组(53例):选择综合干预方案完成;终就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时间以及转运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概率进行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时间加以对比,观察组减少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出现概率(35.85%)加以对比,观察组(13.21%)下降程度明显(P<0.05).结论 针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在进行院内转运期间,综合干预的有效实施,于减少转运时间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出现概率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对于患者的转运安全做出保证,充分证明综合干预应用可行性.

    作者:李亭亭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肠穿孔患者腹腔少量游离气体的诊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穿孔患者腹腔少量游离气体的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胃肠穿孔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根据手术证实结果,比较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测胃肠穿孔患者腹腔少量游离气体的诊断结果.结果 经手术证实,经手术证实,58例患者中27例胃穿孔、15例空肠穿孔、16例结肠穿孔.X线片和CT检测准确率为84.48%、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检测,58例患者均可见腹腔内不同部位的游离气体;经X线片检测2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结论 针对胃肠穿孔患者可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时、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腹腔内是否存在游离气体,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世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渗透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1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1)护理中秉承优质护理理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高,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彦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群的对比评价

    目的 对水中的总大肠菌群行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 采取实际水样检测及加标试验检测的方式,将酶底物法、传统多管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结果进行对比,试验进行时间为2015年02月~2016年01月.结果 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检测中,采取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酶底物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可取代多管发酵检测方法,以此对水质微生物进行评价.

    作者:刘宁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