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肺通气在婴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章征兵;明腾

关键词:单肺通气, 心内直视手术, 小切口, 婴幼儿
摘要:目的:探讨单肺通气在婴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我院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径路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7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普通气管导管行左侧支气管插管,术中行单肺通气. 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FIO2 100%,I:E 1:1~ 1.5,通过调整呼吸频率(25 ~ 40 次/min)和控制压力(15 ~ 30 cmH2O)水平来维持 SpO2和 ETCO2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保持适度的头高位,CPB结束后常规超滤,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分别在诱导后OLV 前(T1)、OLV 10 min(T2)、OLV 30 min(T3)、CPB 结束后 OLV 10 min(T4)及术毕恢复双肺通气后(T5)抽动脉血测定PaO2、PaCO2值,并记录各时点的HR、MAP值及术后患儿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拔管时间. 结果:所有患儿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术中通气侧无气胸发生;PaO2在 T2、T3、T4、T5 时较 T1 降低(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数值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PaCO2、HR、MAP在各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恰当的插管技巧、合理的通气策略及术中加强对肺的保护条件下单肺通气可以安全的应用于在婴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中.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儿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核病的作用

    目的:探讨体外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IGRA )在儿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就诊 185 例儿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采用 IGRA 检测,对其与结核病诊断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IGRA 阳性组中,儿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 PPD 强阳性率(PDD≥15 mm)为 50.9%,明显高于IGRA 阴性组的9.1%(X2 = 37.263,P < 0.00); IGRA 阳性组中,儿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发病率为 30.2%,明显高于IGRA 阴性组的 3.0%(X2 = 28.928,P < 0.00); IGRA 在儿童筛查结核病敏感性为 80.0%,特异性为77.6%;联合TST检测其敏感性达到95.0%.结论:对儿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开展IGRA筛查,可提高患者发现率和减少儿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影像学筛查.

    作者:黎燕琼;谭守勇;刘志辉;谭耀驹;黄艳君;孔少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自制单孔多通道装置在基层医院开展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价值

    单孔腹腔镜技术是目前微创外科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1-3]. 受单孔通道商品化及单孔腹腔镜操作器械价格昂贵等原因的制约,单孔腹腔镜技术难以向基层医院普及.我院自2014年1-12月应用自制单孔多通道装置及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成功在基层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松林;韩芳;赵海生;张晓华;黄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文拉法辛联合吗啡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方法:将中、重度癌痛122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62例予以文拉法辛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试验组),60例予以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评价两组疗效和副反应. 结果:两组用药后疼痛强度、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第四天及以后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平均维持剂量、 平均大剂量及达到维持剂量平均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57.5 mg/d vs 80.4 mg/d、59.0 mg/d vs 80.7 mg/d、1.4 h vs 1.9 h,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 < 0.05). 消化道反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7.4% vs 53.3%)(P < 0.05). 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吗啡治疗癌性疼痛缓解率高,吗啡剂量减少,副反应少.

    作者:黄小红;周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液中KRAS基因状态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预后作用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状态与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 检测外周血中循环DNA 改变被认为是一种无创的、 很有潜力的一种诊断和预测疗效的手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液中KRAS基因状态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预后作用. 方法:总结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经姑息性化疗及唑来磷酸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 分析KRAS突变状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疾病控制率(DCR)和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的相关性. 结果:总共有77例患者进入本项研究,患者血液中KRAS突变率为24.7%. 血液中KRAS突变状况与入组患者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总DCR为68.8%,KRAS突变组DCR为47.4%,KRAS野生型组DCR为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 平均 PFS 为 6.399 个月,突变型和野生型 KRAS 患者 PFS 分别为 3.291 个月和7.4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经多因素cox 风险回归分析证实血液中KRAS基因状态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外周血中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一个不良预后因子,可能与唑来磷酸治疗疗效相关.

    作者:张靖宇;程磊;蒋华;姜维美;钱晓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BiPAP 对伴有高碳酸血症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伴高碳酸血症的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方法:对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2 月就诊于我院呼吸科的12 例伴有高碳酸血症并且合并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重叠综合征患者,采用 BiPAP Auto N757 型无创呼吸机治疗10 d 后,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进行比较. 结果:在应用 BiPAP 治疗后及出院时各时间点pH显著下降(P < 0.05),PaO2显著升高(P < 0.05),PaCO2显著下降(P < 0.05). 结论: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重叠综合征患者,BiPAP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异丙酚不同镇静深度对全麻老年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评价异丙酚不同镇静深度对全麻老年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 ~ 75岁,体质量45 ~ 75 k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 = 20). 并根据异丙酚靶控浓度分为A组(3 μg/mL)、B组(4 μg/mL)、C组(5 μg/mL),在麻醉诱导后调整各组靶控浓度,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时经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采集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B、C两组T2、T3时Da-jvO2和CERO2显著低于 A 组,而 CjvO2则显著高于 A 组;而 B、C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1~T3时A组NI值显著高于B组,B组NI值显著高于C组(P < 0.05). 结论:异丙酚靶控浓度4 μg/mL更能改善全麻老年患者的脑氧代谢,减少脑氧摄取率.

    作者:郭瑞;何婉雯;王立勋;李辉;陈友利;李建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刷检液基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对肺小细胞癌确诊的价值

    目的:纤支镜小标本活检易出现取材不满意而导致诊断困难,本文探讨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对肺小细胞癌(SCLC)组织活检之外的补充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在纤支镜直视下钳取活检小标本及取得刷检物,经联合活检、刷检液基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测CK-pan、TTF-1、CD56、NSE、Syn、 CgA ,终确诊的SCLC 69例. 并设置对照组51 例非肺小细胞癌 (NSCLC). 结果:SCLC组69 例,NSCLC 组51例,两组的同步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阳性结果分别对应为 62 例和45 例,刷检液基细胞学与组织学活检的统计学差异为(P = 0.022 和 0.042); CK-pan、TTF-1、CD56 在 SCLC 组的阳性表达率为 81.8%, 86.7%, 100.0%; 而CK-pan 在NSCLC组 (鳞癌、 腺癌) 均为100.0%;TTF-1 在NSCLC组的鳞癌为5.0%, 腺癌为66.7%; CD56 在NSCLC组的鳞癌为 0%, 腺癌为 3.0%; NSE、CgA、Syn 在 SCLC 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0%, 95.2%,48.4%,而NSCLC组(鳞癌、腺癌)均为0.0%.结论:SCLC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与组织活检有较高一致性,但其诊断的敏感性差于组织学活检. 在纤支镜活检取材不满意,组织形态难以辨别的情况下,刷检液基细胞学与免疫组化联合应用,可作为SCLC确诊策略之一.

    作者:邵少慰;唐铁鑫;张学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不同单肺通气模式下患者呼吸生理变化的观察,为临床麻醉中选择合理的保护性单肺通气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辅助下胸科手术患者 90 例,按不同单肺通气(OLV)模式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行小潮气量定容通气模式(VCV):Vt 6 mL/kg,RR 16次/min,PEEP 0 cmH2O;B组行小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模式:Vt 6 mL/kg,RR 16次/min,PEEP 5 cmH2O;C组行定压通气模式(PCV):压力设定为在A组单肺通气模式下达稳定状态时气道峰压,RR 16次/min,PEEP 0 cmH2O. 三组分别在OLV前(T0),OLV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采集动脉血及中心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时监测该时点患者的呼吸功能参数,并计算 Qs/Qt 和[P(a-et)CO2]. 结果:OLV 后各时点,三组患者的PaO2下降、Qs/Qt增加(P < 0.05),但B组、C组优于A组(P < 0.05);而三组患者的Ppeak 均显著升高(P <0.05),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 > 0.05);同时,P(a-et)CO2显著增大(P < 0.05). T1、T2时点A组的P(a-et) CO2 显著大于B组、C组(P < 0.05),而T3时点时三组间无明显差别(P > 0.05);结论:行单肺通气时,采用PCV模式或小潮气量复合低PEEP模式是有效的保护性单肺通气策略. 但随着单肺时间延长,仍需及时进行血气分析,并尽量减少单肺通气的时间.

    作者:孙强;杨威;郑勇;于冬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手术风险评估表》预测切口感染的国外应用进展及 国内应用启示

    手术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院内感染的第三大常见原因[1]. 发生SSI 并死亡的患者 75%归因于SSI[2]. 在中国当前医疗模式下, 控制SSI 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3]. 《手术风险评估表》(以下简称NNIS )是国内外用来评估术后切口感染风险的较好工具, 且在国外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研究拟对国外应用的进展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NNIS 在国内应用的启示,为国内优化 NNIS、降低 SSI 的发病率提供依据.

    作者:宫玉龙;王庆丰;郭芳;孟丽敏;高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内镜辅助下同一切口甲状舌管囊肿及甲状腺良性结节切除术

    甲状舌管囊肿及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疾病均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病变,两者可能会同时伴发. 传统的方法是一般需要在甲状腺中部水平行一较大的弧形切口, 分离颈阔肌皮瓣以暴露出甲状舌管囊肿和甲状腺病变部位,采用这样的切口术后颈前可遗留较明显手术瘢痕,影响美观. 内镜手术所达到的美容和微创效果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已开始应用在甲状腺[1]及颈部囊切除术[2]. 当两种疾病同时发生时,如何既能完整切除病灶,又能达到美容和微创的效果? 为此,笔者在成功开展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及颈部囊肿手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内镜辅助下颈前颏下入路切口同时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及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病变切除术.

    作者:洪伟雄;姚雪榕;蔡谦;黄晓明;郑亿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他汀类药对中枢非脑血管疾病的多效性作用及机制

    他 汀 类 药 即 羟 甲 基 戊 二 酰 辅 酶 A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是新一代经典调脂药. 按能否通过血脑屏障(BBB)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类型,其中脂溶性他汀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水溶性他汀包括普伐他汀、美伐他汀,但在 BBB 通透性增加时均可不同程度进入脑实质[1].他汀类药可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阻碍甲羟戊酸(mevalonate, MVA)生成,影响 MVA 进一步代谢的两条途径:其一,抑制胆固醇生成,反馈性激活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使胆固醇合成减少、清除增加. 其二,抑制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合成,使Ras、Rho、Rac等小分子G蛋白和小GTP结合蛋白活性降低, 发挥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效性作用[2]. 他汀类药对脑卒中一级、 二级预防已得到循证医学证据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还表明他汀类药对中枢系统非脑血管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本文分别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癫痫、原发脑肿瘤和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方面对其多效性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戴庭敏;沈遥遥;张杨波;涂江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i-gel喉罩联合T型密封管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i-ge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控制通气组(A组,n = 40)和表面麻醉组(B组,n = 40).前者应用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麻醉,i-gel 无囊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实施控制通气,后者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自主呼吸,鼻导管给氧. 记录两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生命体征变化,镜检期间体动、咳嗽、喉痉挛等内镜相关不良反应和术后呛咳、声嘶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镜检时间,患者满意度. 结果:与表现麻醉组相比,控制通气组生命体征波动小(P < 0.05),不良反应少(P < 0.05),患者满意度高(P < 0.05).结论:i-ge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控制气道,解决呼吸抑制问题,是内镜检查中一项可行的方法.

    作者:吴世明;夏志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雄性 SD 大鼠 30 只,随机分为 5 组(n = 6):假手术组(S 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组)、舒芬太尼低剂量组( SL 组)、舒芬太尼高剂量组( SH 组)和舒芬太尼 + 渥曼青霉素组( WM 组).于再灌注前,各组分别注入以下药物:SL 组予生理盐水及舒芬太尼 1 μg/kg , SH 组予生理盐水及舒芬太尼 3 μg/kg , WM 组予渥曼青霉素15 μg/kg 及舒芬太尼 1 μg/kg , S 组及 I/R 组予生理盐水.于再灌注末,采集动脉血检测血浆 cTnI 浓度;取心脏测定缺血危险区( AAR )和梗死区( IS )体积. 结果:与 S 组相比,其余四组 cTnI 浓度均明显升高(P < 0.01);与 I/R 组比较,SL 组、SH 组 cTnI 浓度及 IS/AAR 均明显降低(P < 0.01),WM 组cTnI 浓度明显降低(P < 0.01);与SL组比较,SH组cTnI浓度及IS/AAR均明显降低(P<0.01), WM组均明显升高(P<0.01). 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保护作用与PI3K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张燕;吴新海;黄飞;徐向辉;张晓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气管胸膜瘘中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叶或肺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虽然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病率只有0.5%~15.0%, 但是其病死率却高达23.6%~71.2%[1]. BPF患者易发生气胸、脓胸、败血症,甚至发展为呼吸衰竭等,90%的BPF患者需要再次手术,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2]. BPF 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冲洗引流、 外科手术及内镜下封堵等,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修补支气管残端. 其中支气管内镜下封堵疗法对于小瘘口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疗效好的优点,内镜下介入治疗 BPF 的方法众多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3].近期,一项关于支气管镜下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封堵支气管胸膜瘘的研究成为了热点, 其研究结果显示该疗法对于小瘘口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宋亚亚;高宝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ExoQuick 提取人血清外泌体方法改良及比较

    目的:优化经ExoQuick 提取人血清中外泌体(exosome)的方法以获得高质量 exosome,并与超速离心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ExoQuick试剂盒及其改良方法、超速离心法提取人血清exosome.利用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2,2-联喹啉-4,4-二甲酸二钠(BCA)法进行蛋白定量;Western blot检测exosome 表面标志物CD63;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差异.结果:3种方法均可提取到血清exosome ,电镜下观察到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囊泡结构;ExoQuick试剂盒法及其改进方法提取所得样本浓度显著高于传统超速离心法(P < 0.05);SDS-PAGE显示3种方法提取样本蛋白表达强度及丰度存在差异;Western blot表明3种方法提取exosome 均表达其表面特异性标志物CD63, 且含同浓度蛋白的情况下, ExoQuick 试剂盒法及改良法其 CD63 含量明显高于传统超速离心法. 结论:3 种方法均能提取血清中exosome,ExoQuick试剂盒法及改良方法提取exosome 效率更高, 同时改进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提取样品中的杂蛋白.

    作者:王仁峰;耿振;李朝阳;鲍会静;李雪;周迪苏;宋士伟;刘运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鼓膜切开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是目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氯胺酮具有镇静及良好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小儿手术麻醉首选药, 但术后不良反应多. 本文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鼓膜切开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伍辉萍;杨承祥;洪彬源;蔡日生;刘梅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症监护室血源性危重脓毒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 ICU 血源性危重脓毒症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提高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的救治水平提供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病例基本资料、生化指标及病原菌分布等,按出院时的结局将其分为院内死亡组和康复出院组,通过Logistic 回归模型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 638 例,血源性危重脓毒症870例,年龄(48 ± 12)岁,男560例,康复出院558例,Logistic 回归方程提示APACHEⅡ评分、年龄、降钙素原、血乳酸及血清白蛋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年龄、降钙素原、血乳酸及血清白蛋白是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

    作者:赵湛元;侯六生;杨婷;徐雪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水通道蛋白在肺部疾病诊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AQPs)是一组构成水通道并与水通透性密切相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广泛存在于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界. 它的发现和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释了水跨膜转运的调节机制. 从AQP 的发现至今 20余年间,有关它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尤其是在肾脏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鉴于AQP对水分子跨膜转运的重要调节作用, 肺作为存在水液交换的又一重要脏器,有关AQP对肺液体平衡的调节作用同样引起重视. 本综述主要讨论了 AQP 与肺液体调节的相关性及其在肺部疾病诊疗中的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沈楚婕;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6σ质量管理及方法学性能评价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中的应用

    目的:对雅培 ARCHITECT I200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定量项目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 SA )进行方法学性能指标评价,并应用标准化6σ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整体评价. 方法:建立方法学性能评价标准,应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TPSA的精密度、正确度、功能灵敏度、分析测量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携带污染率等指标;并使用 Excel 软件制作标准化 6σ 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价 TPSA 的方法性能;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结果:TPSA的低、高值水平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2.92%、2.80%,中间精密度CV分别为 4.64%、4.24%;正确度偏倚为 3.60%,功能灵敏度为 0.028 ng/mL,分析测量线性范围为 0.228 ~ 99.148 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大稀释比 1:10,携带污染率为 0.002 04%,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TPSA的σ值为4.80,位于标准化6σ方法性能决定图的第3区域,属于良好水平; QGI为0.39,需优先提高TPSA的精密度. 结论:TPSA各项方法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 6σ质量管理可进行整体评价,有助于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朱俊;许金鹏;陈首慧;王书凤;甄宜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缝隙连接蛋白43参与灯盏生脉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DZS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的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为假手术组、MCAO 组、DZSM 组、甘珀酸(CBX)组、DZSM + CBX组.各组于再灌注后48 h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测定Caspase-3表达量,MCAO 组分别于再灌注后 3、12、24、48 h 观察缝隙连接蛋白 43(Cx43)表达变化情况,再灌注后 48 h比较各组Cx43表达量. 结果:DZSM、CBX和DZSM + CBX组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Caspase-3 表达量均低于 MCAO 组(P < 0.05). 再灌注后各时间点 Cx43 表达量均升高(P < 0.05),DZSM、CBX 和 DZSM + CBX 组 Cx43 表达量较 MCAO 组低 (P < 0.05),CBX 与 DZSM + CBX 组 Cx43 表达量较DZSM组低(P < 0.05). 结论:DZSM 可减轻 MCAO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梗死体积,下调 Caspase-3表达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x43表达有关.

    作者:周子懿;高俊鹏;卢鸿基;向军;陈依萍;王立新;蔡业峰;蔡定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