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徐晓阳;曹家庆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因ACS行支架植入术并复查冠脉造影患者151例,计算冠脉狭窄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ISR 组和ISR组.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与ISR存在相关性(P > 0.05),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仍未发现两者存在相关性(P > 0.05). 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具有高血压病史(P = 0.038)和既往心梗病史(P = 0.032)的AC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越高者ISR的风险可能增加. 结论:具有高血压病史和既往心梗病史的AC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ISR的风险存在相关性,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施莹;钟泽仲;杨子聪;薛焱;刘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脏是否有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ICU接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 比较使用艾司洛尔即刻(T0)、6 h(T6)、24 h(T24)时艾司洛尔、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使用艾司洛尔和去甲肾上腺素后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及意义. 结果:(1)2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0.5 ± 2.4) 分、SOFA评分为(9.9 ± 1.7) 分、CRP值为(170.3 ± 36.5) mg/L、PCT为(10.3 ± 6.0) μg/L,艾司洛尔输注速度从T0[(194.6 ± 15.5) mL/h]到T24[(200.9 ± 16.6) mL/h]逐渐加量. (2)使用艾司洛尔24 h内患者心率显著下降(P < 0.001),相应的心输出量稍下降(P > 0.05). 每搏输出量显著升高(P <0.001).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24 h内无明显变化,且不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的输注剂量.(3)经过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值、BNP逐渐下降,T0与T24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而肌钙蛋白I从T0时[(2.8 ± 1.6) ng/mL]逐渐升高,达峰后在24 h[(2.4 ± 1.7) ng/mL]逐渐下降.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升高脓毒症休克患者血压,降低心率、降低心脏损害.
作者:朱国超;崔军凯;吴文良;方军;余阳;张应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 1H-MRS及PET/CT在颞叶癫痫(TLE)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TLE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MR、海马 1H-MRS扫描,30例TLE患者行PET/CT扫描,分析TLE患者双侧海马各代谢物比值与癫痫病程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常规MR、1H-MRS及PET/CT对致痫灶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66.7%、90%和93.3%,定位准确性分别为56.5%、91.3%和87%. 患侧海马NAA/Cr比值与癫痫发病年龄呈正相关,即发病年龄越小,NAA/Cr比值越低. 结论:1H-MRS和PET/CT对TLE患者的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TLE发病年龄越小,神经元的丢失或功能障碍可能越严重.
作者:肖翔;许乙凯;马立超;廖书坤;陈斌;吴元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伴有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9 年3月至2013 年12 月,32例伴有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行PKP手术治疗. 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疗效评分(JOA),并测量伤椎后凸角(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伤椎压缩率.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 ~ 24个月,平均18.5个月. 手术时间(41.54 ± 9.02) min,平均43 min,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3.52 ± 1.51) mL,平均3.5 mL. 术中2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 与术前比较,术后VAS评分、ODI、伤椎Cobb角、伤椎压缩率降低,JOA评分、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PKP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能显著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伴有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办法.
作者:周鑫;刘世珑;刘鹏;刘克春;金哲峰;孟涛;程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技术对创伤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PTCLS)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导意义. 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应用PICCO监测技术的20例PTCLS患者作为干预组;并选取同期20例未应用PICCO的PTCLS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ISS评分、Murray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全部存活,具有可比性. 记录两组患者入ICU即刻,第24、48、72 h的液体平衡量、Lac、ScvO2及MAP值,组间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1)两组患者MAP、Lac、ScvO2比较在各时间段无统计学差异,P> 0.05;(2)液体平衡量在入ICU即刻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在第24、48、72 h,干预患者液体正平衡量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PiCCO技术为PTCL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提供了量化指标,可以较好的指导PTCLS患者的液体治疗、减少输液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
作者:王伟;杨万杰;冯庆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96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院24 h内测定其IL-6、PCT、CRP水平,并对患者行SOFA评分. 根据入院后28 d内的生存结局,分析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39例)患者间的IL-6、PCT、CRP水平及SOFA评分差异;根据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分析MODS组(47例)和非MODS组(49例)患者间的IL-6、PCT、CRP水平及 SOFA评分差异;分析不同 SOFA评分分层组间 IL-6、PCT及CRP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脓毒症死亡组或合并MODS组患者血清中IL-6、PCT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和非MODS组(均P < 0.05),而CRP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SOFA评分的升高,IL-6及PCT水平逐渐升高(均P < 0.05),而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 > 0.05);IL-6和PCT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1 = 0.250,P1 = 0.014;r2 = 0.442,P2 = 0.000),而CRP水平与SOFA评分无相关性(r = 0.107,P = 0.299).结论:IL-6、PCT较CRP与SOFA评分更具有相关性,且能更好的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作者:查君敬;黄利娟;方长太;白兆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与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等,截止2015年2月,用RevMan 5.3行统计分析. 结果:纳入9篇文献,结果显示PRP组治疗后WOMAC、IKDC评分均优于HA组, 两组治疗后6个月Lequesne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关节腔PRP注射疗效优于HA注射.
作者:张成宝;马信龙;马剑雄;王颖;王辰;姜轩;孙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患者女,72岁,身高152 cm,体重65 kg.因左膝关节闭合性损伤入院,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左膝关节清理术.患者自述1年前因阑尾切除术应用全身麻醉拔管后喉痉挛而惧怕全身麻醉,检查时发现腰部生理弯曲,腰椎间隙正常,拍腰椎X线片无异常.入室后患者右侧卧位, 应用0.7 mm × 90 mm腰麻针经L3~4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无脑脊液流出, 改行L2~3蛛网膜下腔穿刺,亦无脑脊液流出.
作者:张承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H.pylori vacA)不同亚型与相关胃疾病的关系,寻找能够提示不同胃疾病结局、对不同胃疾病,特别是胃癌具有预警作用的H.pylori毒力因子标志物.方法:236例H. pylori阳性病例包括浅表性胃炎(SG)81例,萎缩性胃炎(AG)77例,胃糜烂(EG)33例,胃的非典型增生(GD) 16例,胃癌(GC)29例.采用PCR扩增方法对vacA基因不同亚型进行检测.结果:AG组vacAm2亚型的检出率高(41.6%),高于EG和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P = 0.019). 在AG组vacAs1m2亚型的检出率(42.5%)显著高于EG,GD,GC组(P = 0.05,P = 0.035,P = 0.022),与SG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vacAs1m2亚型H.pylori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毒力菌株.
作者:张忠;王旭光;吴鹏;薄威;王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凝状态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PCI)发生无复流的评价. 方法:连续入选首诊AMI,12 h内行急诊PCI的患者187例,观察术后无复流发生;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组织因子(TF). 结果:AMI急诊PCI无复流发生率为23.5%. AMI无复流组高凝状态高于正常血流组(P = 0.003).Logistic分析显示高凝状态为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子(OR = 2.361,95%CI 1.083 ~5.148,P = 0.031). 结论:血浆vWF、Ps、TF水平升高提示存在高凝状态,对无复流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夏国志;吕颖;官功昌;姚晓伟;刘新宏;王军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形态的改变,探讨其与Kummell病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11月行保守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87例. 实际纳入患者47例,共108个椎体,均经MRI诊断为新鲜骨折,其中男14例,女33例,年龄63 ~ 91岁,平均年龄(71.5 ± 9.8)岁. 依据椎体形态分为:楔形,凹陷形,扁平形3种. 所有纳入患者均3个月、半年后复查磁共振成像MRI. 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坏死发生率为,楔形11.1%,凹陷形4.6%,扁平形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楔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Kummell 病的发生率高.
作者:钟远鸣;李兵;李智斐;苏之盟;苏正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急性肾损伤亦称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于 2005 年将 ARF 从新更名为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AKI).AKI标准定义为:肾脏功能或结构改变不超过90 d,而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出现肾脏损伤因子异常[1].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AKI通常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一般认为心脏手术具有很大的创伤性,可能会增加肾组织氧供和加重肾缺血,肾脏对肾毒性药物的承受性也会明显下降,它们都可以导致AKI的发生[2].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发生AKI较为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明显的增加术后的病死率[3]. 而根据2012年指南,临床上AKI的诊断及分级标准仍以血肌酐和尿量为主,但它们不能早期准确反映AKI. 因此,早期诊断AKI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而选择早期稳定、敏感、特异性高且便于检测的标志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心脏术后相关标志物早期诊断AKI进行综述.
作者:邓楠;张大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单次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中的应用. 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硬膜外麻醉下行PKP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检索患者一般情况、手术部位、硬膜外穿刺部位、穿刺操作时间、硬膜外用药、麻醉阻滞范围等. 提取并分析麻醉前(T1)、穿刺后5 min(T2)、达到阻滞目标时(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开始后30 min(T5)及手术结束时(T6)的血压和心率.结果:共2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3例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与手术部位距离(1.8 ± 1.2)个节段,应用不同局麻药的种类及容量分别为1%利多卡因 + 0.375%罗哌卡因(9.0 ± 2.6)mL和1.5%利多卡因(8.9 ± 3.0)mL. 2例患者因硬膜外穿刺失败改为腰麻. 所有患者均达到满足手术需要的阻滞范围并顺利完成手术.与T1相比,T2 ~ T5时患者的平均压均显著降低(P < 0.05),以T3的平均压低(降低13.8%). 结论:对行PKP的老年患者应用单次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可满足手术要求,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作者:李晓曦;于玲;范志毅;左明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尝试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来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得到具有多药耐药性的人肝癌细胞株,测定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与亲本细胞株和单药诱导得到多药耐药细胞株作比较. 方法:细胞分为A、B、C共3组,以人肝癌Bel-7402细胞为亲本细胞作为A组,B组利用大剂量顺铂(DDP)冲击法诱导建立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DDP,C组利用大剂量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 顺铂共同冲击诱导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X. 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测定3组细胞的生长曲线、 药物敏感性,细胞划痕实验比较各组细胞的迁徙能力. 结果:利用多种化疗药共同诱导成功得到多药耐药Bel-7402/X细胞株模型. 它和单药诱导得到的Bel-7402/DDP细胞株模型一样, 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Bel-7402/X细胞株的迁徙能力强于Bel-7402/DDP和Bel-7402细胞株,增殖活性小于Bel-7402/DDP和Bel-7402细胞株. 结论:Bel-7402/X细胞株对多种化疗药物有耐药性,可以用作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体外实验的模型.
作者:韩冬;肖亮;占小波;周汉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非神经系统原发肿瘤脊髓内转移后行放射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的疗效.方法:分析了38例非神经系统原发肿瘤脊髓内转移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 分析经三维适形或适形调强放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 结果:随访率为100%,所有患者生存时间为0.5 ~1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7个月,35例患者长期疼痛减轻或神经症状改善,35例脊髓转移瘤得到控制.1、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4.7%、78.9%、31.6%.结论:髓内转移瘤放疗联合甲氨蝶呤鞘内注射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放疗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可以改善髓内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
作者:张恒;樊锐太;王鑫;顾浩;赵倩茹;高未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已成为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 而对于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缺乏明确的手术方式、标准的手术路径.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于胃旁路术和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结合当前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 针对胃旁路术治疗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方面问题作如下综述.
作者:王琦;徐晓阳;曹家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在国内, 研究护士作为护士队伍里的新成员还未被全部的医疗工作者和医疗教育者所熟知, 研究护士已经成为开展研究的必备条件之一. 研究护士专业团队经过十多年的成长已渐成规模和形成专科特点, 但相关的人才分阶培养、任用、考核、晋升还未有成熟的方案. 本文试图从现状出发整理出研究护士的核心能力和要求,提出相关培养考核要求, 期望能推动研究护士团队的专业发展并为将来研究护士的认证做准备.
作者:何莲珠;洪明晃;郭颖;邹本燕;葛洁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高血压患者与血压变异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机制初步探讨.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89例,根据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56例,骨量降低组70例,骨质疏松组63例,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白介素-6(IL-6),比较各组IL-6、血压变异性的差异.结果:(1)3组IL-6、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血压变异性与各部位骨密度成负相关(P < 0.05). (3)IL-6与血压变异性成正相关(P < 0.05),与各部位骨密度成负相关(P < 0.01). (4)不同性别间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合并高血压患者与血压变异性密切相关,随骨量减少,IL-6、血压变异性水平升高;IL-6与血压变异性在骨质疏松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且IL-6可能是绝经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银凤;柳达;罗文利;王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1月因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单侧穿刺PVP或PKP手术并获得随访者116例. 术前常规MRI及Xray检查确诊为新鲜压缩性骨折. 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年VAS及SF-36评分,术前术后伤椎高度、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 结果:共收集116例,PVP组54例,PKP组62例,平均年龄75.3岁(64 ~ 85岁). PVP及PKP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 P < 0 . 05 ) ,在疼痛缓解程度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KP组伤椎内骨水泥注射量(3.8 ± 1.6) mL多于PVP组(2.6 ± 1.3) mL(P < 0.05);PKP在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方面优于PVP[(91.29 ± 6.23)% vs.(71.71 ± 5.52)%,P < 0.05];PKP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PVP组(8例vs. 29例,P < 0.05);两组随访期间邻近节段椎体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例vs. 5例,P > 0.05). 结论:PVP和PKP均为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良好手段;较PVP而言,PKP伤椎复位效果好、骨水泥渗透率低、安全性高,因此病患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PKP.
作者:吴波文;张锡平;王镖;刘三风;王永忠;杨新佑;何沛恒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退行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OP所导致的骨折在增加老年人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公共卫生的经济负担.临床上,OP作为一种常见合并症, 已成为各专科医师时常需要面对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重点就OP三种基本治疗的进展与方向进行综述.
作者:黄宏兴;王凡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