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

侯军凯;李治松;张卫

关键词:超前镇痛, 心理干预, 妇科腹腔镜
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心理干预组(B组).A组术前1d常规访视,B组术前1d行常规访视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两组均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比观察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程度.结果:B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A组,B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合作程度较A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麻醉恢复期患者合作程度,利于提高手术及麻醉的安全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ADPSG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标准下GDM的发病率和GDM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12月在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产前检查的2 973例孕妇使用IADPSG标准进行GDM诊断,同期将100名GDM孕妇与100名正常孕妇进行饮食行为习惯的比较,分析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按照IADPSG诊断标准,GDM发病率为17.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时BMI、谷类每天3次以上、营养补充剂每天1次、水果每天大于500g为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按照IADPSG标准GDM发病率为17.1%,孕期营养过剩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GDM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璇;陈廷美;于德纯;朱华英;徐陈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T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诱导痰T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吸烟对照组、COPD稳定组及COPD急性加重组诱导痰中CD4+MIF+T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百分比(CD4+MIF+T%),CD8+MIF+T细胞占总CD8+T细胞的百分比(CD8+MIF+T%),以及MIF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与FEV 1%、CAT评分等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D8+MIF+T%:急性加重组较稳定期升高,稳定期较对照组升高;CD4+MIF+T%、CD8+MIF+T MFI:急性加重期组较稳定期组及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稳定期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CD4+MIF MFI三组无统计学差异.COPD急性加重组CD8+MIF+T%及CD4+MIF+T%与CAT评分呈正相关;稳定组CD8+MIF+T%与FEV1呈负相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结论:MIF可能参与了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的发病.

    作者:刘琛琛;高兴林;罗泽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在宫腔粘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的表达.方法:60例宫腔粘连患者,根据粘连程度将其分成3组,分别为轻度粘连组(18例)、中度粘连组(21例)、重度粘连组(2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个实验组及对照组(22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的表达量.结果:从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到重度粘连组,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均逐渐升高、miR-29a的表达逐渐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TGF-β1、Smad2低于重度粘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Smad3低于中度粘连组及重度粘连组,而miR-29a高于中度粘连组及重度粘连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的高表达及miR-29a的低表达可能参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曼萍;何援利;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两种材料在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的动物实验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材料在犬前牙区拔牙位点的引导新骨形成作用.方法: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微创拔除实验犬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A组犬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C组空置(对照).三组实验犬在1个月末各处死1只,在3个月末各处死1只.取实验样本,进行标本测量,利用CBCT分析进行骨形成密度的评估.结果:所有位点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OAM组与天博组牙槽嵴宽度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OAM组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天博组(P<0.05);牙槽嵴高度丧失OAM与天博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OAM与天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值比较结果可见愈合后期OAM吸收快于天博(P<0.05).结论:OAM具有良好的位点保存效果.

    作者:张晓倩;尼加提·吐尔逊;王艳;吴佩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脑瘫患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脑瘫患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ASAⅡ级择期行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FSPR)的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DS组),各40例,分别于术毕使用电子镇痛泵进行PCIA,SF组为舒芬太尼0.3 μg/kg+格拉司琼0.1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DS组为盐酸右美托咪定5 μg/kg加舒芬太尼0.2 μg/kg加格拉司琼0.1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两组患儿在静脉镇痛即刻(T0)、1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等各时间点生命体征,镇痛(CRIES)、镇静(Ramsay)评分,需要再次镇痛、镇静的例数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T1~T5各时点CRI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T0比较,CRIES评分明显上升(P<0.01).DS组在T1~T3各时点Ramsay评分明显高于SF组(P< 0.05或P<0.01),术后两组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嗜睡、心率下降的发生率及需另加镇痛药的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另加镇静药的需求上DS组例数明显少于SF组(P<0.01).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可用于脑瘫患儿术后PCIA,推荐使用剂量为右美托咪定0.1μg/(kg·h).

    作者:刘建波;谢位燕;赵泽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以肺栓塞为首发表现的年轻肾病综合征1例

    患者男,17岁,因“水肿、少尿4天,胸闷、呼吸困难3天”于2012年5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少尿、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前3天因打篮球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突然晕厥,醒后持续性胸痛,深吸气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99次/min,呼吸29次/min,血压102/65mmHg.双肺呼吸音弱,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尿蛋白+++;24 h尿蛋白量15 g;血白蛋白23 g/L,肌酐72 μmol/L,总胆固醇8.4mmol/L;D二聚体2.38 mg/L;乙肝五项:HBsAb、HBcAb阳性;心脏彩超:肺动脉压60 mmHg;血气分析:SpO2 77.6mmHg,氧饱和95.9%;心电图:正常;CTPA:右肺中下动脉及左肺下动脉多发栓塞(图1).

    作者:杨自君;陈凤梅;苟蓉;唐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EA与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和胸腔积液差异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比较肿瘤标记分子CEA与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和胸腔积液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2例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NSCLC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与CYFRA21-1水平,以28例并发良性胸腔积液的感染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类肿瘤标记分子在NSCLC血清和恶性胸腔积液的差异性表达,并分别分析CEA和CYFRA21-1水平在NSCLC两类体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EA与CYFRA21-1在NSCLC血清和恶性胸腔积液表达水平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 1),两者在血清诊断实验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和0.998;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AUC值则分别为0.896和0.765.相关性分析表明CEA和CYFRA21-1在NSCLC血清和胸腔积液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P< 0.01)和0.244(P=0.056).结论:CEA与CYFRA21-1含量在NSCLC血清与恶性胸腔积液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CEA表达水平在血清和胸腔积液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CYFRA21-1则呈低度相关.

    作者:陈礼文;盛守琴;周强;王琴;方亚萍;管世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共76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治疗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对照组40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 200 mg.治疗1周后,比较ALT、AST、ALB、y-GT、ALP、TBil、DBil及TNF-α、NF-KB的变化情况;观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下降明显(P<0.05,或P<0.01);但对ALB、γ-GT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异甘草酸钱治疗肝功能损伤对尽快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晓鹏;马云涛;田宏伟;张苏钰;吴自燕;安亚莉;苏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闭塞症(ASO)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O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后列表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种模式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x2=9.688,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田素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骨折采用Tile分型:B1型2例,B2型4例,B3型5例;C1型6例,C2型3例,C3型3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25分,平均34.5分.23例患者来院后立刻限制性容量复苏,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80~ 90 mmHg水平,随即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控制骨盆出血,术后持续复苏,患者生理状况允许后,按计划进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成功救治19例,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例死于肺动脉栓塞.19例成功救治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 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按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8.9%.结论: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救治,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整体疗效,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延斌;蒲志超;谢伟勇;何灿杰;吴润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CO-CR位髁突位置分析

    目的:分析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在CO-CR位的髁突位置变化.方法:利用髁突移位测量仪(MCD)记录15例伴有TMD的安氏Ⅱ类错验患者CO-CR位的髁突位置.结果:15例患者髁突CO-CR位矢状向偏移量均值左侧为0.99 mm;右侧1.22 mm,左右髁突矢状向偏移量均有统计学意义;矢状向上70.0%(21/30)CR位髁突位于CO位的后方,其中左侧比率为66.7%(10/15).垂直向偏移量均值左侧为1.09 mm,右侧1.37 mm,左右髁突垂直向偏移量均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向63.3%(19/30)CR位髁突位于CO位的上方,其中左侧比率为60.0%(9/15).髁突垂直向偏移量均值(1.23 mm)>髁突矢状向偏移量均值(1.10 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髁突横向偏移量均值为0.54 mm,髁突在横向偏移量有统计学意义;53.3%(8/15)CR位髁突位于CO位的右方.结论:伴有TMD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存在着CO-CR位髁突位置不一致,正畸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髁突位置以便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俊峰;刘从华;李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TIM-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TIM-3)在男性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测定TIM-3蛋白在69例前列腺癌标本及邻近良性组织的表达.同时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进行细胞增殖试验及细胞侵袭试验.评估TIM-3 siRNA在两种人类前列腺癌细胞株上基因抑制作用.结果:TIM-3在前列腺癌中表达高于良性组织.TIM-3蛋白在两种前列腺癌细胞株上也有表达,TIM-3基因抑制可以阻止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及侵袭能力.结论:TIM-3在前列腺癌增殖、侵袭过程可能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前列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作者:赵国栋;朴勇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非肝硬化组和肝硬化组,分析各组治疗前后LSM值及相关血清学指标有无差异.结果:非肝硬化组治疗前后LSM值分别为13.25±1.16、7.32±0.65 (P< 0.05),肝硬化组治疗前后LSM值分别为23.76±7.42、19.15±6.82(P< 0.05),非肝硬化组LSM值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非肝硬化组及肝硬化组LSM值均与ALT、AST、TBIL、GGT呈正相关关系,与ALB呈负相关关系(P<0.05),且均与ALP无相关性(P> 0.05);LSM在非肝硬化组与PLT无相关性(P>0.05),而在肝硬化组与PLT呈负相关关系(P<o.05).结论:Fibrotouch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的有效方法,但需注意肝功、PLT等因素对肝脏硬度值的影响.

    作者:卢敏;陈新杰;黄纯炽;毛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碳酸血症与器官缺血性再灌注损伤

    器官移植、冠脉搭桥、血管吻合、溶栓、栓子清除术等医疗干预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继而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很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了.目前很多治疗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方法也均处于探索当中,高碳酸血症(HA)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治疗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呢?HA可扩张血管,对器官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称之为“治疗性高碳酸血症”[1].前人证实了HA可以减轻体外兔肺的缺血性再灌注损伤,随后又证明了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在体肺[2]和全身[3]的缺血性再灌注损伤.

    作者:张静月;陶涛;李文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simple hepatic cysts,SH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SHC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B组44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2~3h,随访6个月,6个月后超声复查判断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无失访病例.A组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21例、17例、2例;B组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21例、21例、2例,其中B组无效1例刚无水乙醇冲洗即出现右上腹剧痛而中断治疗;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148,P> 0.05);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A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右上腹局部不适,出现2例,1~2 h后自行消失;B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醉酒样反应(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昏)、右上腹局部胀痛不适,出现14例,大多数患者1~2h后自行消失,少数右上腹胀痛不适者长持续2d;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 vs 14/44),A组明显低于B组(x2=9.77,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肝囊肿,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相比,疗效相当,但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张卫兵;陈建;颜朝晖;刘华;金霞;何贝丽;沈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局部浸润阻滞方式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鸡尾酒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的鸡尾酒配方为利多卡因0.2g+罗哌卡因75 mg+吗啡5mg+美洛昔康15 mg,加入40 mL盐水中.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切皮前和切开皮肤后边显露边浸润注射,B组缝合切口前注射鸡尾酒,C组将A组和B组方法联合应用,D组为对照组不使用鸡尾酒.结果:B、C组患者在切皮时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幅度均小于A组、D组.术后4h内,A、B、C组之间的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D组.术后4~12h,A、C组的疼痛程度低于B组和D组,C组相较于A组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数据上有一定优势.采用超前镇痛的A组和C组,能够减少术后舒芬太尼和曲马多的用量,且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更快.结论:TKA术中采用多时段鸡尾酒关节腔周围阻滞,可以有效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促进功能康复锻炼,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健;张洋;李郅涵;肖军;赵亮;朱志刚;陈国奋;史占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与再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DM组)和RSG组,每组各12只.DM组和RSG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以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成模后RSG组给予RSG 4 mg/(kg·d)灌胃持续4周.处死大鼠,取出胰腺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胰腺胰岛细胞的胰岛素(INS)、胰岛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以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胰腺胰岛细胞凋亡.结果:RSG组INS阳性表达率为75.0%,明显高于DM组(P< 0.001);PCNA在RSG组胰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6.7%,高于DM组(P< 0.05);RSG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 0.001).结论:RSG可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

    作者:陈晓铭;吴美芬;郑坤杰;方烁;胡卓清;刘阳;武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鼓膜修补术后耳鸣原因分析与治疗

    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疾病,可由外伤引起亦可为中耳炎造成.部分患者在接受鼓膜修补术后出现耳鸣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困扰,降低其生活质量[1].长期的耳鸣不但影响患者的心情,而且对患者的听力、心身健康及生活质量等均不利,必须积极治疗[2],若不接受治疗则可能遗留永久性耳鸣.笔者通过仔细分析术后发生耳鸣的可能原因后及时做出针对病因的治疗,有效缓解或减轻术后耳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报告如下.

    作者: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营养途径对轻、重度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轻、重度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脑卒中和伴有假性球麻痹的脑卒中病例13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重度组、轻度组,两大组又分别分为两个亚组:营养组(A组),对照组(B组).A组给予持续鼻胃管滴注能全力;B组给予由医院营养中心配制的普通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第1、2、4周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并记录NIHSS评分,对比分析各组间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住院期间的临床事件,如:二重感染、胃肠道症状(腹胀、便秘、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受损.结果:重度组B组患者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Hb、TP、ALB明显下降,与同时间点重度组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组B组患者入院后各时间点Hb、TP、ALB均无明显的变化,与轻度组A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重度组A组除肝功能受损外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均小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轻度组中,A、B两组间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入院后4周,重度组A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于B组,两组间NIHS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轻度组B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于A组,两组间NIHS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持续肠道营养途径有利于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的维持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可以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但不利于清醒的伴有假性球麻痹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叶汉深;宋学萍;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微出血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微出血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间收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伴有脑微出血者,共计46例,对照组不伴有脑微出血,共计4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资料,观察其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与低浓度胆固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微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何改平;张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