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宁;吴海婴;左方财;周光莉;夏敏;任勇;黄春燕
目的:评价CURB-65和SMART-COP评分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机械通气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所有收住院的CAP患者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CURB-65MEWS、SMART-COP评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CURB-65和SMART-COP AU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CURB-65和SMART-COP评分预测患者机械通气的AUC分别为0.907和0.9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9,P=0.590);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71和0.89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4,P=0.586.结论:CURB-65与SMART-COP评分对CAP患者需要机械通气及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钱骏;徐建如;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不同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62株细菌根据标本来源不同分为3组:呼吸道组(51株)、分泌物组(5株)、其他标本组(6株).结果: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ICU(40.3%),主要来源于痰液(48.4%).分泌物组、呼吸道组、其他标本组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0%、62.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曲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多黏菌素B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组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喹诺酮类耐药率>50%.分泌物组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耐药率>50%.其他标本组对哌拉西林耐药率>50%.3组均对多黏菌素B、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50.0%.泛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为3.2%.结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重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组和分泌物组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建议选用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
作者:韦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47例SAP患者分为2组,均按SAP的治疗指南进行基础治疗,肠外营养(PN)组(20例)采用PN支持治疗到经口进食,EN组(27例)采用不同时机启动EN支持治疗持续至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的下降幅度及下降速率.结果:EN组WBC、CRP、内毒素水平较PN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而且EN启动越早下降越快,下降幅度越大,EN组中EN启动越早肠源性感染控制越好.结论:EN较PN营养支持治疗更有利于肠源性感染的控制,早期EN治疗能明显减少SAP患者WBC降至正常的时间,加快CRP、内毒素下降的速度,缩短SAP的肠源性感染病程,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肖帅;刘龙飞;孙鑫国;李峰;张树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从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角度探讨母源性十溴联苯醚(BDE-209)损伤仔鼠神经系统的可能机制.方法:3 月龄wistar雌鼠自确定交配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组)和对照组(E组),通过灌胃方法建立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 200 mg/(kg?d)]的暴露模型,21 d仔鼠断乳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仔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仔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纤维(ACH)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毒蕈碱受体(M.ACHR)含量、烟碱受体(N-ACHR)含量.结果:与E组相比,B、C、D组ACH含量和ACHE活性下降;C、D组M.ACHR含量下降;仅D组N-ACHR含量下降.结论:-定剂量的母源性BDE-209可能通过影响仔鼠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而具有神经毒性,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吴英;余艳红;陈敦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入麻醉恢复室后即刻给予单次静注帕瑞昔布钠和盐酸曲马多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ASA Ⅰ~Ⅱ级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按随机盲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和盐酸曲马多组(B组),术毕送到恢复室后(拔管前)立即给予A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B组静注盐酸曲马多100 mg.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0 min和离室前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镇静评分及各时间点的呼吸参数、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帕瑞昔布钠和盐酸曲马多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恶心呕吐的例数分别为1例和5例(P>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入恢复室后即刻,在全麻未醒时给予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和盐酸曲马多100 mg,均能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虽然两者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帕瑞昔布钠更少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更适用于恢复室镇痛.
作者:辛哲;李露;张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B超引导及B超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结果,探讨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PCNL的优势.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行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115例,依据穿刺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超声引导组61例(A组).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4(22~56)岁,结石位于左侧27例,右侧24例.双侧10例.结石平均大小(3.0±0.6)cm.超声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组(B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22~64)岁,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22例,双侧12例,结石平均大小(2.9±0.6)cm.两组通道均扩张通道至24 F,置入22 F工作鞘,20.8 F肾镜,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取石.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取石成功率(无石率+无意义残石率).结果:穿刺时间:A组(10.4±4.2)min,B组(6.2±3.8)min(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A组73.8%(45/61),B组94.4%(51/54)(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16.4%(10/61),B组3.7%(2/54);取石成功率:A组80.3%(49/61),B组92.6%(50/54).结论:B超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PCNL,可明显提高PCNL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雷振;许海峰;闫兵;陈树波;魏俊利;姬东辉;赵海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14 d)和普通组(除未用阿托伐他汀外,余治疗同治疗组).药物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IL-18和MMP-9水平.结果: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39例患者经口服阿托伐他汀后2个月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新靶点.
作者:艾民;张清华;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顾定平;付国齐;张宽;江军;李涛;杨景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66岁,汉族,淋巴瘤患者,201 1年12月底入院.患者血液采集后EDTA-K2、枸橼酸钠抗凝管均产生严重的自身凝集,肉眼呈凝块状.初次血常规结果:WBC 5.9×109/L,不能分类;RBC不能计数.MCHC不能计算,Hb119 g/L;PLT 164×109/L,涂片镜检见RBC大面积凝集.采用单克隆抗-A、抗-B、抗-D试剂(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试管法、玻片法进行血型正定型,结果均为AB型,Rh阳性.用生理盐水多次洗涤后做血型鉴定结果相同.
作者:万祥辉;田忠黄;刘龙燕;陈继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双侧输尿管结石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分期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联合输尿管硬镜,双侧输尿管结石可一期处理.我院自2008-2011年共收治双侧输尿管结石患者39例,联合输尿管软硬镜进行碎石取石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40.8岁.静脉肾盂造影或CTU检查诊断为双侧输尿管结石,其中双侧结石均为上段7例,左上段右中段结石4例,左上段右下段结石6例,左中段右上段结石6例,左中段右中段结石4例,左中段右下段结石2例,左下段右上段结石3例.左下段右中段结石2例,左下段右下段结石5例.
作者:钱彪;王勤章;丁国富;李应龙;倪钊;王新敏;王江平;王文晓;董洪超;李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对50例乳腺癌Ⅰ、Ⅱ期患者实施了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12例行乳房切除.27例行保乳及11例乳房一期重建手术.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129.42 min(90~180min).切除淋巴结平均每例14.65枚(7~30枚).术后随访平均20.1个月(1~27 个月),50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清扫腋窝淋巴结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罗云峰;张普生;邓鉴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MKN-45细胞系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MKN-45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按照氧化苦参碱不同浓度(1、2、4 g/L)分为3组.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对细胞迁移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测定对胞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减缓(P<0.05),Transwell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内IL-8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药物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抑制了MKN-45细胞的迁移能力,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内IL-8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李晓红;张铁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单用或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所致膀胱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入A、B、C、D组,A组19例,给予坦索罗辛口服治疗;B组18例,给予索利那新口服治疗:C组22例,给予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口服治疗;D组16例,仅给予术后常规治疗.通过OAB症状评分问卷了解膀胱刺激症状严重程度,详细记录肉眼血尿、泌尿系感染及尿痛的发生率.结果:口服坦索罗辛或索利那新能够明显减轻双J管所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坦索罗辛的治疗作用强于索利那新,且两药联用疗效优于其中任何一种单药的疗效.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及两药联用无法降低患者血尿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但是却可以降低尿痛的发生率,且两药联用的疗效强于单药的疗效.结论:坦索罗辛及索利那新能够有效地减轻双J管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并减少尿痛的发生,且两药联用疗效优于单药的使用.
作者:胡尧;张先觉;李又空;周家杰;杨光华;丁坤;王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疼痛科常见病,带状疱疹治疗不及时或其他原因可发展为PHN,其主要症状是分布区的剧烈疼痛,多并存痛觉过敏与痛觉异常,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会阴部PHN还可导致尿失禁、尿潴留等.作为神经痛领域有代表性的疼痛疾病之一的PHN仍然是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1-]2.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等,我科采用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治疗会阴部PHN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智卿;姜责云;杨晓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SLE患者(SLE组)及28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VEGF的水平,并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同时常规检测血脂、血肌酐等.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结果:(1)SLE组中VEGF、IM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VEGF、IM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活动期组IMT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1);(2)SLE组患者VEGF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683,P<0.01).结论:VEGF可能参与了SLE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可成为一种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非传统危险因子.
作者:周玲;林和平;沈蕾;蔡晓峰;王林风;王鸣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系膜微创解剖特点及食管全系膜切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1例食管癌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01例患者分为食管全系膜切除组(A组,40例)、非食管全系膜切除组(B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组数、清扫淋巴结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长(t=2.483.P:0.015),但术中出血少(t'=-4v103,P=0.000),术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A组清扫淋巴结组数及淋巴结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00).术后30 d内出现近期并发症共20例(19.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6/40)和22.95%(14/61),差异无显著性(x2=0.962,P=0.327).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按食管系膜的微创解剖行食管全系膜切除,手术创伤小,淋巴结清扫较彻底,有望使临床疗效不断提高.
作者:傅俊惠;杜泽森;郑春鹏;李佳杰;李卓毅;郑浩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ar tendon-bone,B-PT-B)与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在膝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11年3月间采用小横切口取B-PT-B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 30例和HT移植32例的情况,随访平均54.3个月(18~108个月)和48.6个月(12~9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IKDC2000)评价.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患者Lysholm 评分、IKDC2000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横切口取B-PT-B和HT移植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疗效相近,操作简便,骨愈合较好,疗效确切,手术技术的改进能有效地避免术后跪地时直接压迫皮肤瘢痕引起膝前痛.
作者:潘永谦;李健;杨波;张平;王簕;钟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四肢长骨干转移瘤较少,有学者认为应用假体重建治疗是好的选择[1].我科应用节段型假体治疗股骨干转移瘤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主因滑倒后右大腿畸形5 h入院.既往发现肝癌8个月.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无压痛.右大腿中段畸形,触及骨擦感.活检病理确诊:右股骨干病理骨折(肝癌转移).
作者:郑如庚;邸玉娜;尹春雨;徐生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等电子数据库,由3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同质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325例患者,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与免疫抑制剂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和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置换与免疫抑制剂比较,所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可以改善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症状;血浆置换与免疫抑制剂比较,不能改善临床症状及终治疗效果.
作者:沈琪;黄贤贵;吴晓秋;杨彤;黄献文;龙翠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 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EAE组、丁苯酞低剂量组[LDG组,100 rag/(kg?d)]、丁苯酞高剂量组[HDG组,400 mg/(kg?d)],每组10只.建立EAE模型.LDG组、HDG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EAE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d作为对照.24 h后处死大鼠.用Hooper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取脊髓中腰膨大部分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学形态.结果:(1)EAE组神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丁苯酞干预后,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5),干预剂量越大,改善越明显.(2)HDG组神经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少.(3)EAE组i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SOD表达明显下降,丁苯酞干预后,iNOS表达明显下降,SOD表达明显升高,HDG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提高SOD表达及抑制iNOS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贺州市β-地中海贫血患儿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位点及其频率分布情况.方法:对212例地贫初筛阳性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抽取静脉血2 mL(EDTA抗凝),采用PCR体外扩增结合DNA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β-地贫的临床诊断.结果:212例地贫初筛阳性者共检出β-地中海贫血儿童72例,检出率为33.96%,共检出10种突变基因,22种基因型,居前4位的依次是:CD41-42(-TTCT)(38.89%)、CD17(A→T)(11.11%)、-28(A→G)(6.94%)、IVS-Ⅱ-654(c→T)(5.56%),其中,单突变杂合子8种(70.83%),双突变杂合子10种(22.22%),单突变纯合子2种(4.17%),另外,检出少见位点突变CD14-15(+G)和CD41-42(-TTCT)/IVS-Ⅰ-1(G→TG→A)各1例,占2.78%.结论:贺州市是β-地中海贫血高发区,患儿基因突变类型较多,做好地中海贫血初筛普查非常重要.应对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同时,建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网络档案库.
作者:陈善昌;胡静云;陈栋;李华;陈强文;赖万强;彭小媚;龙丽娜;蔡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