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徐莉;姚昊;王东进
目的:拟通过对9例以转氨酶升高首诊的隐匿性肌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肌病是转氨酶升高的潜在原因之一的认识,从而早期正确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7月我院9例确诊为肌病的儿童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儿(男4例,女5例)均为入托、入学或因其他疾病体检时偶然发现不明原因血清ALT、AST异常升高而就诊,经肌肉活检证实5例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1例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1例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例为脂质沉积性肌病.结论:在无其他肝损伤的迹象和症状的情况下,血清转氨酶升高的儿童可能有隐匿性肌肉疾病.早期血清肌酸激酶和肌肉病理检查有助于肌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苏俊彩;李雅静;耿秀超;陈晓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物联网(internnet of things)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物品的远程感知和控制.医学物联网就是将多种传感器嵌入至医疗设备中,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应用于医疗、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医疗救助、移动医护服务、老年健康护理等领域,实现各种医学数据的交换和无缝连接,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连续跟踪管理,帮助医护人员精准医疗健康决策,即智能医疗.
作者:程飚;陈葵;刘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 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EAE组、丁苯酞低剂量组[LDG组,100 rag/(kg?d)]、丁苯酞高剂量组[HDG组,400 mg/(kg?d)],每组10只.建立EAE模型.LDG组、HDG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EAE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d作为对照.24 h后处死大鼠.用Hooper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取脊髓中腰膨大部分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学形态.结果:(1)EAE组神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丁苯酞干预后,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5),干预剂量越大,改善越明显.(2)HDG组神经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少.(3)EAE组i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SOD表达明显下降,丁苯酞干预后,iNOS表达明显下降,SOD表达明显升高,HDG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提高SOD表达及抑制iNOS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14 d)和普通组(除未用阿托伐他汀外,余治疗同治疗组).药物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IL-18和MMP-9水平.结果: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39例患者经口服阿托伐他汀后2个月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新靶点.
作者:艾民;张清华;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顾定平;付国齐;张宽;江军;李涛;杨景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考量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对于测量城镇社区居民亚健康情况的信效度.方法:以潮州市2街道办8镇城镇社区居民为对象,发放量表1 000份进行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的研究.结果:SHMS V1.0的重测信度为0.967;Cronbach's仅系数0.934;分半信度0.827.各维度与其所属子量表得分也呈较大相关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结果显示原模型更为科学.SHMS V1.0与SF-36总分相关系数为0.794(P<0.01).结论:SHMS V1.0的信效度较好.
作者:蔡渊钧;陆艳;许军;聂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尿酸/肌酐比值(UA/Cr)变化,并探讨UA/Cr与OSAS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就诊于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夜间打鼾并怀疑有OSAS的住院患者163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受试者分为非OSAS组(AHI<5次/h)、轻度OSAS组(AHI:5~15次/h)、中度OSAS组(AHI:15~30次/h)、重度OSAS组(AHI>30次/h),对4组间各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组间U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重度OSAS组明显高于非OSAS组、轻度OSAS组[(5.31±0.91)%vs(4.60±0.93)%,(5.31±0.91)%vs(4.84±1.04)%,均P<0.05];(2)UA/Cr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关系(β=-0.175,P=0.033),影响大,其次为BMI,与其呈正相关(β=0.165,P=0.044).结论:血UA/Cr可能成为提示OSAS患者组织缺氧情况的敏感指标.
作者:杨晶晶;郎涛;甘继宏;严丽丽;付勤德;牟晓强;沈倩波;李梦琦;曹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MAPK)信号通路在咖啡酸(caffeic acid)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JNK/MAPK蛋白、JNK/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咖啡酸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且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JNK/MAPK磷酸化的激活.在予以SP600125(JNK/MAPK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后,咖啡酸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作用明显减弱,凋亡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下降,JNK/MAPK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咖啡酸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JNK/MAPK.
作者:莫清华;殷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型(atherothrombosis,AT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改良TOAST分型中AT型的分型标准从近3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取选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以同期61例无脑血管病者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情况,同时测定血清Hcy水平,依据Hcy浓度将脑梗死组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A组)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B组).结果:AT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患者颈动脉IMT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颈部血管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A组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T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无脑血管病变者,且Hcy水平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常娜;鲁广秀;张建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线总胆固醇(TC)Cg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101 510例开滦集团职工中空腹血糖≥7.0mmol/L或<7.0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757例糖尿病者作为观察队列.随访1~53(46.97±6.49)个月.结果: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与TC<4.16 mmoL/L组比较.4.68 mmoI/LTC<5.20 mmol/L组、1≥5.20 mmol/L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分别增加0.45倍和0.59倍:校正传统因素后,4.68 mmol/L≤TC<5.20 mmol/L组、≥5.20 mmol/L组人群的RR值分别为1.48(P<0.05)和1.66(P
作者:王剑利;吴寿岭;赵惠荣;刘春红;侯金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神经痛(PDN)大鼠脊髓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单位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中,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22只制作成1型糖尿病模型.用von Frey hairs刺激大鼠足底,观察糖尿病大鼠机械痛阈的变化过程.建模后28 d取大鼠脊髓腰膨大部分.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PDN大鼠模型中α2δ亚单位在脊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于建模后14 d机械痛阈开始下降,21、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N大鼠脊髓α2δ亚单位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PDN大鼠脊髓α2δ亚单位呈高表达,提示α2δ亚单位可能参与了PDN的发病.
作者:杨小宁;吴述良;任安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O型Rh阳性血产妇脐带血溶血三项(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出生的母为O型,子为A或B型的脐带血进行检测.结果:256例中溶血三项阳性率为17.58%(45/256),阳性率在性别间及不同血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脐带血溶血三项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宁;吴海婴;左方财;周光莉;夏敏;任勇;黄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B超引导及B超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结果,探讨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PCNL的优势.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行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115例,依据穿刺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超声引导组61例(A组).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4(22~56)岁,结石位于左侧27例,右侧24例.双侧10例.结石平均大小(3.0±0.6)cm.超声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组(B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22~64)岁,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22例,双侧12例,结石平均大小(2.9±0.6)cm.两组通道均扩张通道至24 F,置入22 F工作鞘,20.8 F肾镜,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取石.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取石成功率(无石率+无意义残石率).结果:穿刺时间:A组(10.4±4.2)min,B组(6.2±3.8)min(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A组73.8%(45/61),B组94.4%(51/54)(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16.4%(10/61),B组3.7%(2/54);取石成功率:A组80.3%(49/61),B组92.6%(50/54).结论:B超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PCNL,可明显提高PCNL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雷振;许海峰;闫兵;陈树波;魏俊利;姬东辉;赵海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42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和(或)VITEK-2药敏分析系统对临床常用的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多西环素、阿米卡星及替加环素这5种抗生素进行敏感性试验,比较后者检测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符合性.结果: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利用VITEK-2系统检测时,总误差分别为阿米卡星85.7%,亚胺培南14.3%;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时,总误差分别为替加环素71.4%,头孢哌酮/舒巴坦26.2%,多西环素19.0%,阿米卡星14.3%,亚胺培南11.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检测中VITEK-2系统和(或)纸片扩散法药敏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之间存在差异,微量肉汤稀释法仍是首选检测手段.
作者:李裕军;潘楚芝;赵子文;陈惠玲;赵祝香;卢伟波;叶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15岁.主因胸背部毛囊性丘疹伴痒感2个月就诊.就诊前2个月胸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粟米大丘疹,轻度痒感,未诊治.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前胸、后背见大小一致、均匀分布的粟米大毛囊性丘疹,呈肤色.1~2 mm大小,丘疹中央有毳毛穿出.似鸡皮疙瘩样外观,触之如卵石样感.患者拒绝行病理检查.诊断: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因患者惧怕维生素A类药物的副作用,故拒绝治疗.
作者:周立奉;路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998年,Weinberg 等[1]首次发现预先给予脂肪乳剂能增加诱发大鼠心跳停止的布比卡因剂量,且呈现量效关系,在布比卡因诱发心跳停止的复苏中应用脂肪乳剂,能明显增加大鼠心脏复苏的成功率.此后关于脂肪乳剂治疗布比卡因等局麻药中毒的动物实验研究逐渐增加,2006年出现临床应用有效的首次报道[2],而且临床应用病例逐渐增多.英同和爱尔兰麻醉医师协会已于2007年在<严重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指南>中,将脂肪乳剂作为治疗方法之一进行了推荐,近年有更多的学术机构推荐了相应用法指南.本文就脂肪乳剂在局麻药中毒治疗中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康乐;简道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血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对9例顽固性血精患者行精囊镜检查.年龄32~49岁,平均40.3岁.入院前症状持续12~26个月,经过>1年的保守治疗.术前行经直肠超声和盆腔CT或MRI检查,排除前列腺、精囊肿瘤.采用Storz F6/7.5输尿管硬镜行精囊镜检查,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0~62min,平均39 min.术后未出现发热、附睾炎及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5例在精囊镜检查后1个月,4例在检查后3个月内,血精完全消失.结论:采用精囊镜技术对一些久治不愈的血精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对精囊进行冲洗,并解除射精管梗阻,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顽固性血精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宣枫;王强;黄兴;周洪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炎症的消退一直被认为是被动消退的过程,主要是由于炎症信号如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消退,但近新观点相继提出,认为炎症的消退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有一系列独特的脂化学介质参与,进而产生了适当炎症反应.组织保护和回归自身稳态[1]的概念.而炎症引起的疼痛,特别是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疼痛.使人们遭受痛苦,同时承受较高的医疗护理和治疗费用.
作者:杨艳;崔常雷;韩树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66岁,汉族,淋巴瘤患者,201 1年12月底入院.患者血液采集后EDTA-K2、枸橼酸钠抗凝管均产生严重的自身凝集,肉眼呈凝块状.初次血常规结果:WBC 5.9×109/L,不能分类;RBC不能计数.MCHC不能计算,Hb119 g/L;PLT 164×109/L,涂片镜检见RBC大面积凝集.采用单克隆抗-A、抗-B、抗-D试剂(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试管法、玻片法进行血型正定型,结果均为AB型,Rh阳性.用生理盐水多次洗涤后做血型鉴定结果相同.
作者:万祥辉;田忠黄;刘龙燕;陈继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椎管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合并退行性腰椎病变(DLSD)的临床疗效.方法:合并DLSD和单纯KOA患者各50例,分为A1、A2和B1、B2组.A1和B1组:先腰部硬膜外注射治疗,再行膝关节治疗;A2和B2组:单纯膝关节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 d、2个月、6个月进行VAS和Lysholm评分.结果:A1组硬膜外注射治疗效果显著(P<0.001),2个月和6个月后效果仍显著优于A2组(P<0.01).B2组硬膜外注射治疗效果不明显(P>0.05);B1和B2组均对膝关节治疗效果显著(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管内注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KOA合并DLSD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乐天;和晓峰;刘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疼痛科常见病,带状疱疹治疗不及时或其他原因可发展为PHN,其主要症状是分布区的剧烈疼痛,多并存痛觉过敏与痛觉异常,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会阴部PHN还可导致尿失禁、尿潴留等.作为神经痛领域有代表性的疼痛疾病之一的PHN仍然是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1-]2.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等,我科采用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治疗会阴部PHN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智卿;姜责云;杨晓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