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徐莉;姚昊;王东进
目的:比较分析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ar tendon-bone,B-PT-B)与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在膝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11年3月间采用小横切口取B-PT-B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 30例和HT移植32例的情况,随访平均54.3个月(18~108个月)和48.6个月(12~9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IKDC2000)评价.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患者Lysholm 评分、IKDC2000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横切口取B-PT-B和HT移植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疗效相近,操作简便,骨愈合较好,疗效确切,手术技术的改进能有效地避免术后跪地时直接压迫皮肤瘢痕引起膝前痛.
作者:潘永谦;李健;杨波;张平;王簕;钟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笔者采用Peel-away鞘结合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多发性尿道结石9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36~63岁,平均47岁.患者因尿潴留、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就诊,均经KUB平片、超声、直肠指诊及尿道触诊等证实为多发性尿道结石.结石2~5枚,结石直径0.5~3.0 cm,,平均1.2cm.其中有肾脏及输尿管结石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2例.
作者:曾四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DDP、5-Fu、EADM在单用、两两联用和3药联用时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肝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测定3种药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肝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单用时3种药对BEL7402的抑制率分别为49.55%、31.46%、39.87%;对肝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7.32%、19.66%、21.58%;DDP+5-Fu对BEL7402的抑制率为72.39%,对肝细胞的抑制率为34.89%:DDP+EADM对BEL7402的抑制率为56.42%,对肝细胞的抑制率为32.46%:5-Fu+EADM对BEL7402的抑制率为67.92%,对肝细胞的抑制率为37.12%:3药联用对BEL7402的抑制率为86.93%,对肝细胞的抑制率为41.69%.结论:3种药物单药、两两联用和3药联用均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可抑制人肝细胞的增殖.
作者:肖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双侧输尿管结石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分期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联合输尿管硬镜,双侧输尿管结石可一期处理.我院自2008-2011年共收治双侧输尿管结石患者39例,联合输尿管软硬镜进行碎石取石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40.8岁.静脉肾盂造影或CTU检查诊断为双侧输尿管结石,其中双侧结石均为上段7例,左上段右中段结石4例,左上段右下段结石6例,左中段右上段结石6例,左中段右中段结石4例,左中段右下段结石2例,左下段右上段结石3例.左下段右中段结石2例,左下段右下段结石5例.
作者:钱彪;王勤章;丁国富;李应龙;倪钊;王新敏;王江平;王文晓;董洪超;李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硬膜下积液(TSFC)又称硬膜下水瘤,其形成机制及演变过程尚未十分明了,存在多种假说,各假说之间既存在分歧,但也有一定联系.笔者认为不应以某一学说解释全部TSFC,应根据其不同的演变过程来选择不同学说分别解释.对于TSFC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治疗手段多样,但观其中任何一种治疗手段,都难以将其根治,部分患者改变治疗方法后才得到痊愈,甚至存在尝试多种治疗手段仍无法治愈的顽固性TSFC.
作者:杨光;袁邦清;林立;苏同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单极与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在心脏手术中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共有81例房颤患者于心脏手术同期进行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其中58例采用双极消融(双极组),23例采用单极消融(单极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手术时间、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结果:平均随访(15.1±12.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双极消融所需时间比单极消融明显较短[(28.1±8.5)minvs(19.7±4.6)min,P<0.01].结论:心脏瓣膜手术中,单极和双极射频消融均为治疗房颤有效、安全的方法,但采用双极消融更方便快捷.
作者:叶红雨;黄伟钊;吴颖猛;唐渲;徐伟;郑俊猛;梁毅;姜海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手术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微创心脏手术相关技术.方法:选取2001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行右腋下小切口部分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34例,年龄5~42岁,平均(19.5±8)岁,体重15~62 kg,平均(40±15)kg.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25例,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1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24例,合并高血压病4例.合并2型糖尿病3例.心功能NYHA Ⅰ级30例,Ⅱ级38例,Ⅲ级8例.左室射血分数39%~68%,平均(44.8±14.2)%.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30~58 mm,平均(47.3±7.2)mm.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4例,二尖瓣成形患者中2例植入二尖瓣成形环,手术切口长约7.4~10.6cm,平均(8.4±3.6)cm,体外循环38~103 min,平均(55.5±27.8)min,主动脉阻断39~98 min,平均(45.5±15.6)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5~11 h.平均(4.8±5.7)h,术后24 h胸腔引流液量85~790 mL,平均(284±61)mL.术后残余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无二次开胸和切口感染病例.随访时间4个月~7年,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无晚期死亡病例,残余二尖瓣关闭不全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右腋下小切口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作者:王强;徐莉;姚昊;王东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998年,Weinberg 等[1]首次发现预先给予脂肪乳剂能增加诱发大鼠心跳停止的布比卡因剂量,且呈现量效关系,在布比卡因诱发心跳停止的复苏中应用脂肪乳剂,能明显增加大鼠心脏复苏的成功率.此后关于脂肪乳剂治疗布比卡因等局麻药中毒的动物实验研究逐渐增加,2006年出现临床应用有效的首次报道[2],而且临床应用病例逐渐增多.英同和爱尔兰麻醉医师协会已于2007年在<严重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指南>中,将脂肪乳剂作为治疗方法之一进行了推荐,近年有更多的学术机构推荐了相应用法指南.本文就脂肪乳剂在局麻药中毒治疗中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康乐;简道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有效手术方法,是外科门诊常见手术[1].包皮过长、包茎可影响阴茎正常发育.包皮垢刺激可引起感染、诱发阴茎癌.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的不断认识,包皮环切手术病例日益增多.手术的效果与麻醉效果有着直接关系[2].为了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质量,我们不断探索比较合适的麻醉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们主要采用改良阴茎根部阻滞麻醉行包皮环切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铁峰;孙晓静;唐福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是否参与肢体缺血预适应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的保护.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n=10):假手术组(Sham组),左冠脉前降支仅穿线;MIRI组,左前降支断流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肢体缺血预适应(LIPC)组,左后肢根部施压5 min后再灌注5 min,反复3次,3 d后同MIRI组.检测各组血清ADP、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其中每组6只心肌TTc染色.2只HE染色.结果:MIRI组血清ADP含量较Sham组降低(P<0.05);LIPC组血清ADP含量较MIRI组升高(P<0.05);LIPC组心梗面积比Sham组减小(P<0.05);MIRI组血清LDH及cTnI含量较Sham组增加(P<0.05),LIPC组血清LDH及cTnI含量较MIRI组下降(P<0.05).血清ADP水平与心梗面积、血清LDH及cTnI呈负相关(r1=-0.854;r2=-0.748;r3=-0.743).光镜下MIRI组心肌纤维紊乱而LIPC组损伤表现减轻.结论:ADP在MIRI中起保护作用.LIPC是MIRI心肌的保护性因子,ADP改善LIPC对MIRI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林静;高建芝;腾清蕾;杨保胜;张金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MKN-45细胞系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MKN-45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按照氧化苦参碱不同浓度(1、2、4 g/L)分为3组.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对细胞迁移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测定对胞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减缓(P<0.05),Transwell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内IL-8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药物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抑制了MKN-45细胞的迁移能力,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内IL-8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李晓红;张铁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贺州市β-地中海贫血患儿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位点及其频率分布情况.方法:对212例地贫初筛阳性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抽取静脉血2 mL(EDTA抗凝),采用PCR体外扩增结合DNA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β-地贫的临床诊断.结果:212例地贫初筛阳性者共检出β-地中海贫血儿童72例,检出率为33.96%,共检出10种突变基因,22种基因型,居前4位的依次是:CD41-42(-TTCT)(38.89%)、CD17(A→T)(11.11%)、-28(A→G)(6.94%)、IVS-Ⅱ-654(c→T)(5.56%),其中,单突变杂合子8种(70.83%),双突变杂合子10种(22.22%),单突变纯合子2种(4.17%),另外,检出少见位点突变CD14-15(+G)和CD41-42(-TTCT)/IVS-Ⅰ-1(G→TG→A)各1例,占2.78%.结论:贺州市是β-地中海贫血高发区,患儿基因突变类型较多,做好地中海贫血初筛普查非常重要.应对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同时,建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网络档案库.
作者:陈善昌;胡静云;陈栋;李华;陈强文;赖万强;彭小媚;龙丽娜;蔡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人SIRT1的HEK293细胞系.方法:将含有SIRT1的克隆载体pCRⅡ-TOPO-SIRT1双酶切后,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连接产物经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IRT1转染HEK293细胞.G418进行筛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SIRTI的表达.结果:酶切分析和测序结果证实,SIRT1基因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稳定转染pc:DNA3.1(+)-SIRT1的HEK293细胞SIRT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IRT1,并建立了稳定过表达SIRT1基因的HEK293细胞系.为进-步研究SIRT1基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蓉;张凯帆;王维蓉;林琴琴;杨莉娜;任峰;张建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是指在围手术期应用优化组合的系列措施,以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FTS已广泛应用于胃肠手术及其他外科领域,使外科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预后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应激所致的代谢改变及炎症反应可以影响多脏器功能,在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而FTS的主要机制就在于减少应激,减轻代谢紊乱,其中控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核心环节.目前FTS降低IR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俊勇;程黎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14 d)和普通组(除未用阿托伐他汀外,余治疗同治疗组).药物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IL-18和MMP-9水平.结果: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39例患者经口服阿托伐他汀后2个月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新靶点.
作者:艾民;张清华;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顾定平;付国齐;张宽;江军;李涛;杨景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对心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共治疗6个月.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评估心功能,检查心脏超声,测定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干预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有益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作者:张俊岭;李全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SLE患者(SLE组)及28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VEGF的水平,并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同时常规检测血脂、血肌酐等.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结果:(1)SLE组中VEGF、IM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VEGF、IM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活动期组IMT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1);(2)SLE组患者VEGF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683,P<0.01).结论:VEGF可能参与了SLE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可成为一种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非传统危险因子.
作者:周玲;林和平;沈蕾;蔡晓峰;王林风;王鸣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将精确的CT扫描机和放疗设备结合,选择性照射肿瘤组织,同时大可能性保护功能性器官,其优越性已日趋受到国内外重视.现就其基本原理及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魏继楼;王若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41岁,因面部及双手、右前臂热炉灰烧伤伴疼痛10余小时于2011年4月9日入院.人院查体:神清语利,自主体位,检查合作;面部、双手及右前臂可见9%烧伤创面,创面肿胀明显,大部创面呈水疱型,去疱见基底红润、渗出明显、对痛觉刺激反应敏感:右前臂近腕关节部位1%创面基底苍白、基底质韧、渗出不明显、对痛觉刺激反应迟钝.诊断:(1)面部烧伤:(2)上肢Ⅱ度烧伤(浅Ⅱ度4%,深Ⅱ度1%).
作者:李茂清;陈宝元;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11年12月因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3例(17.3%).发生肌无力危象与患者Osseman分型高(P=0.010)、术前病程长(P<0.001)、术前溴吡斯的明用量大(P<0.001)、术前发生过肌无力危象(P<0.001)、术后肺部感染(P<0.001)、术后未早期应用血浆(P=0.012)有关.Osseman分型高(P=0.014)、术前溴吡斯的明用量大(P<0.001)和术后早期未应用血浆(P=0.033)是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sseman分型高、术前溴吡斯的明用量大、术后未早期应用血浆的患者术后易发生肌无力危象.
作者:张捷;李双玲;王东信;李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