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压松解术治疗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胡锐;廖苏平;危蕾;吴波;刘俊;王威;陈振兵

关键词:神经卡压综合征, 2型糖尿病, 神经松解术, 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卡压松解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10年间我院手外科神经卡压松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等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例485例(年龄40 ~ 90岁),确定合并有2型糖尿病病例的数量和比例,将其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两组,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为18.4%(89/485),是否合并糖尿病组间比较结果为: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4.68±0.93,不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4.31±0.69(t=0.703,P=0.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9.32±0.89,不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12.96±0.78(t=3.1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手术疗效明显较低,表明其神经症状同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关系.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uran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使用Duran环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Duran软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95例,其中87例成功进行二尖瓣成形,男48例,女39例,年龄18 ~ 73(平均42.7)岁.手术方法为常规体外循环下使用二尖瓣前后叶折叠缝合或矩形切除等技术修复二尖瓣病变,同时所有病例均应用Duran软环.结果:8例因成形后监测仍有中量以上返流,改性二尖瓣置换术,其余患者术中食管超声无反流49例,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4例,均行二尖瓣成形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2.4±52.1)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1±46.2) min.二尖瓣成形的患者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心功能均明显恢复,其中心功能Ⅰ级66例(75.9%),Ⅱ级21例(24.1%).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中使用Duran环可更好地维持左室的生理功能,结合其他成形技术使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需注意避免环缩过度引起的二尖瓣狭窄.

    作者:姜海明;梁毅;郑俊猛;吴颖猛;叶红雨;黄伟钊;唐渲;徐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32例特点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病例中男6例,女26例,男女比约1:4.3,平均年龄约31.6岁(9~ 68岁),发生在胰头6例,胰颈3例,胰体尾23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腹痛及腹部肿块为常见表现.肿瘤平均直径约5.8 cm(2 ~ 16 cm),镜下特点是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松散排列成乳头样结构,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罕见.23例可见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实质,3例可见细胞明显异型性及多核巨细胞形成,2例可见血管内瘤栓及神经束侵犯.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核阳性)、Vimentin均为阳性,CD10、CD56阳性25例,PR阳性24例,CK阳性8例,CgA阳性3例.24例病例随访3~51个月,均未复发或转移(包括2例细胞明显异型及2例血管和神经束侵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常发生在年轻女性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侵袭性组织学特点与预后无直接相关性,因此所有病例均需术后密切随访.

    作者:刘芳;张文辉;刘妮;曹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学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8例孤立性纤维瘤病例中,位于头部2例,胸膜腔内4例,腹部7例,盆腔5例;大小约3.0×3.2×4.0~12×14×21.3cm3;瘤体呈类圆或椭圆形13例,呈不规则形5例;16例肿瘤边缘清楚,2例边缘不清.CT平扫后,6例呈均匀等密度,10例呈等低混杂密度;增强后4例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呈轻度强化,10例呈轻度-明显不均匀强化,表现为地图样和线条样强化,其中5例病变多期增强扫描均呈“快进慢出”型强化.2例头部MRI扫描,肿块TIWI呈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等、低信号,MR动态增强强化显著.结论: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后确诊仍需结合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蒋光仲;范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Tei指数评价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Tei指数在评价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右心功能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具有肺动脉高压(PAH)的IPF患者21例,根据PAH的程度分为轻度(IPF-Ⅰ组,7例)、中度(IPF-Ⅱ组,8例)和重度(IPF-Ⅲ,6例)3组,采用TDI技术测量各组患者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位点的频谱图,计算右室Tei指数,与对照组21例(健康成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室Tei指数在对照组、IPF-Ⅰ、Ⅱ、Ⅲ组依次增高,分别为0.27±0.11、0.37±0.10、0.54±0.13和0.70±0.14;IPF各组右室Tei指数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IPF患者由于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功能受损,右室Tei指数能有效评价其右心功能状况.

    作者:罗本芳;陶巨蔚;易祥华;浦江;徐黎莎;施林妹;芮炜玮;方霞;张宗梅;朱旭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TEC方案与EC-T方案化疗对空腹的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TEC方案患者114例,EC-T方案患者99例,统计每例患者每周期化疗前空腹血糖,分析两种化疗方案对患者血糖的影响.结果:EC-T方案组有4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TEC组有12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C-T方案升高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作用小于TEC方案,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将TEC方案改为EC-T方案,以降低患者化疗导致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风险.

    作者:盛树海;赵楚敏;郑进;刘广寅;李宗涛;潘荟丞;佟易凡;王欣婷;赵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容量负荷评估指标研究进展

    危重症患者往往存在循环衰竭或组织灌注不足,需要扩容、改善组织灌注等循环支持治疗,准确地判断容量负荷对指导疾病的早期治疗及预后起关键作用,但是盲目扩容可能增加肺水肿的风险,因此掌握容量复苏的截点,提高扩容治疗的有效性,减少扩容治疗的盲目性,降低容量超负荷的风险仍然是亟须解决的难题.有关容量负荷评估的指标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特异性较差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评估到压力负荷评估指标,再到容量负荷评估指标.容量负荷的评估经历了从静态反应到动态评估,从定性估测到定量评价,从有创监测到微创或无创监测.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阐述容量负荷评估指标及容量反应性的研究进展,从而指导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容量复苏治疗.

    作者:商娜;周荣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部小切口治疗第5腰椎水平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上段大结石(≥1.0 cm)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对于第5腰椎水平上下输尿管大结石的手术治疗,腰部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很大优势,现报告我院2001-2011年6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42例,女21例;年龄24 ~ 68岁,平均46岁;左侧34例,右侧29例.术前均经B超、泌尿系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确诊,结石大小1.0 ~ 2.4 cm,位于第2腰椎至第1骶椎范围;结石上方输尿管均扩张、患侧肾孟中重度积液.

    作者:吴世皓;龙兆麟;黄韬;华庆生;刘志乐;邹峰;廖春贤;陈远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后放疗对早期伴有1~3个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伴有l~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T1或T2期2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κaplan-Meier法计算OS、LC和DF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95.0%、89.4%和94.7%、92.2%、87.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状态、T分期期、阳性淋巴结个数、内分泌治疗及术后放疗是影响局控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数、年龄、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局控率、无病生存率.阳性淋巴结数、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吴冬梅;刘冠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RCP评价胰胆管汇合分型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关系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胆胰管合流分型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关系和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检查的226例胆胰管汇合处清晰显示的患者的MRCP资料,分为急性胰腺炎组非胰腺炎组,回顾性分析评价MRCP的胆胰管汇合分型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胆胰管汇合分型分为正常汇合和异常汇合两种类型,异常汇合又分为B-P、P-B两种类型,异常汇合的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汇合组(P=0.000< 0.05),其中B-P型异常汇合类型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高(P=0.023< 0.05).结论:胆胰管汇合分型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磁共振检查对于胆胰管汇合分型有一定的评价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边芳;杜焱;顾志强;黄海燕;郭艳娜;翟冬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卡压松解术治疗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神经卡压松解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10年间我院手外科神经卡压松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等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例485例(年龄40 ~ 90岁),确定合并有2型糖尿病病例的数量和比例,将其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两组,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为18.4%(89/485),是否合并糖尿病组间比较结果为: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4.68±0.93,不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4.31±0.69(t=0.703,P=0.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9.32±0.89,不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12.96±0.78(t=3.1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手术疗效明显较低,表明其神经症状同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关系.

    作者:胡锐;廖苏平;危蕾;吴波;刘俊;王威;陈振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所造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肾脏和关节为好发部位,尤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由于症状并不典型,因此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常常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膝关节炎难以鉴别.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等优点,在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其对于膝关节疾病可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因此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我科白2006年采用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武平;郭宏亮;吾木尔;杨鹏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本院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活素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后,新活素组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两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率(PNN50)、低频功率(频率为0.04~ 0.15 Hz,LF)、高频功率(频率为0.15 ~ 0.40 Hz,H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rhBNP加心衰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HRV,从而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的平衡性和预后.

    作者:罗苑苑;林新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与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观察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改进的琼脂扩散法,比较两种药物对3种烧伤常见感染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将患者和同体对称的创面感染部位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剂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有继发感染的病例不在比较范围)、继发感染率观测预防烧伤感染效果;采用“同体治疗对照”方法(同一患者对称感染创面一侧为治疗组,另一侧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的控制感染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测治疗烧伤感染效果.结果: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在3种试验菌平板上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磺胺嘧啶银混悬剂(P<0.01);预防烧伤感染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继发感染率(P<0.05),但创面愈合天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烧伤感染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缩短控制感染时间(P<0.01)和创面愈合天数(P<0.01).结论: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较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预防及治疗烧伤感染均具明显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新富;魏传梅;徐彦飞;王滨;满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坚忍链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患者男,32岁,因高热2个月伴活动后发憋、气短,应用青霉素治疗无效而住我院.入院查体:T 38.5℃,Bp 125/62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8次/min,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超声检查示: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约1.4 cm×0.7 cm大小,主动脉瓣大量返流,LVEDD 6.5 cm,EF52%.

    作者:韩喆;柳克晔;刘福林;王洋;罗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芹菜素对宫颈癌U1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宫颈癌U1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在昆明鼠腹腔孵育宫颈癌U14瘤株后,无菌抽取腹水,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当日配制芹菜素液,浓度分别为0、20、40、80 μmol/L,以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芹菜素分别在24、48、72 h对宫颈癌U14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芹菜素(20 ~ 80 μmol/L)能够抑制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增殖,并表现为时间、浓度的依赖性.结论:芹菜素在一定浓度下可抑制体外U14细胞增殖并有时间依赖性.

    作者:王文钊;孙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以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患者女,58岁.因腹部胀痛伴呕吐半个月而入院.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进食后加重,伴呕吐,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后腹部胀痛好转,排粪便次数减少,无肛门停止排气,无畏冷、发热等不适.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无腹部手术史.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85次/min,血压:118/80 mmHg.

    作者:黄更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APT对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中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存在间接或直接的相互作用以及该信号通路在DAPT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表达.方法:通过使用TGF-β1刺激SD大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采用DAPT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体外纯化肺成纤维细胞,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进行鉴定;分别采用5 ng/mL TGF-β1和500 nmol/L的DAPT作用于肺成纤维细胞24 h,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wnt1、β-catenin在肺成纤维细胞经TGF-β及DAPT作用24 h后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TGF-B1能显著增加肺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P<0.05),但加用DAPT后wnt1及β-catenin在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是存在相互关系的,TGF-β1可使肺成纤维细胞中的β-catenin表达增高;DAPT对于抑制肺成纤维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了作用.

    作者:龚文颖;曾林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两者在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82例,并进行以下分组,89例接受宫腔镜输卵管疏通术组(A组),93例接受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组,比较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A组中分为原发性不孕症41例(A1组),继发性不孕症48例(A2组);B组中分为原发性不孕症45例(B1组),继发性不孕症48例(B2组),比较A1组和B1组、A2组和B2组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A组再通率为63.48%,B组再通率91.39%,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A1组再通率85.30%,B1组再通率为88.89%,两组术后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A2组再通率45.83%,B2组再通率为93.7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能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再通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宫腔镜手术.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在继发性不孕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宫腔镜手术.

    作者:江依群;冯爱辉;周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肿瘤深部射频热疗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肿瘤深部射频热疗对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单纯化疗(对照组)23例和化疗联合射频热疗组(治疗组)2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43%、40.0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87%和72.0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平均TTP分别为18.3和24.4个月,中位TTP分别为15.0和23个月,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延长患者的TTP,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余志红;胡仙珍;徐仙凤;陈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抗氧化剂左卡尼汀在IVF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左卡尼汀在IVF-ET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初次行IVF治疗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左卡尼汀(L-camitine)用药组为研究组(57例),非用药组为对照组(7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在HCG日的E2水平、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获卵数、生化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无显著区别(P>0.05).研究组中年龄< 35岁者与对照组年龄相匹配者相比,HCG日的E2水平、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者无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在IVF治疗中能提高部分患者卵子质量,促进卵子成熟,有利于早期胚胎的形成及发育.年龄< 35岁者明显.

    作者:黄映琴;覃爱平;孙惟佳;靳玉甫;李柳铭;欧奇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