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盛树海;赵楚敏;郑进;刘广寅;李宗涛;潘荟丞;佟易凡;王欣婷;赵魁

关键词:乳腺肿瘤, 化疗, 空腹血糖
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TEC方案与EC-T方案化疗对空腹的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TEC方案患者114例,EC-T方案患者99例,统计每例患者每周期化疗前空腹血糖,分析两种化疗方案对患者血糖的影响.结果:EC-T方案组有4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TEC组有12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C-T方案升高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作用小于TEC方案,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将TEC方案改为EC-T方案,以降低患者化疗导致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风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围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切点研究

    目的:研究腰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寻找腰围预测NAFLD的佳切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血脂、腹部超声检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得到腰围预测NAFLD的佳切点.结果:1 535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375例NAFLD,总患病率为24.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2%,女性为10.2%.腰围是NAFLD的危险因素.在ROC曲线分析中,男性腰围预测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女性为0.949.男性及女性腰围预测NAFLD的佳切点值分别为88.3 cm(敏感度:86.4%,特异度:85.9%)和82.4 cm(敏感度:93.2%,特异度:89.9%).结论:腰围对NAFLD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佛山地区人群腰围预测NAFLD的佳切点值男性为88.3 cm,女性为82.4 cm.

    作者:罗海钊;陈容平;杨锐;孙嘉;张如意;何芳;蔡德鸿;陈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害的疗效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相关性肾损害(AKI)的疗效及其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SAP合并AKI患者42例随机分为CRRT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CRRT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结果:CRRT组的行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CRRT组治疗后尿量显著增加(P<0.01),血尿素氮(BUN)、肌酐(SCr)、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尿比重较治疗前降低(P<0.05),BUN、SCr水平增高(P<0.05).CRRT组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P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CRP降低及APN升高程度均不及CRRT组,且对照组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CRRT救治SAP合并AKI患者,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CRRT清除机体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陈景;唐东兴;刘艳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检术在早期泌尿系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镜检并活检术诊断早期泌尿系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应用输尿管镜取黏膜活检的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AFB)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输尿管活检术,45例中有40例活检病理诊断证实为泌尿系结核,诊断阳性率为88.89%,高于同期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诊断的30例(阳性率为66.67%)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诊断的22例(阳性率为48.89%);活检术分别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镜检并活检术是有效、安全的诊断泌尿系结核的方法.

    作者:杨占锋;许长宝;赵兴华;王晓甫;胡文晖;桂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身抗体分子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居癌症病死率首位,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其中约75%的患者发现有转移灶的存在,治疗预后较差,总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5%.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统计资料显示,如在肺癌患者Ⅰ期发现并治疗,其五年生存率可达90%;而诊断治疗发现在Ⅱ期以后,则五年生存率急剧降至20%以下.因此,采用高度灵敏的检测方法,尽可能及早发现肺癌,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贾静;任娟;黄晓明;马胜林;王孝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比较,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ni-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10月,采用经Mast Quadrant通道下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Sextant)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19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24例.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及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vement,ROM).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5~ 12个月随访,平均8.9个月,其中,微创组手术出血量为50~380 mL,平均177 mL,开放组手术出血量为400~1 240 mL,平均70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时微创组腰痛VAS评分较开放组更低(P< 0.001),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及腰椎活动度均大于开放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下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Sextant)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更好的保留腰椎曲度及活动度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益;王斌;彭立波;蒋涛;沈鹏飞;瞿玉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饮食引起全段食管血肿1例

    患者男,59岁,因反复胸闷,胸痛,打嗝4h入院就诊,该患者两天前鱼刺卡喉用小白菜咽下,喝水休息后缓解,稍有不适,未到医院处理,12h前食用莲藕过快胸部不适,半小时后不适加剧,反复打嗝,胸闷,休息后未见好转并出现两侧较低的胸痛后到我院就诊.患者有饮酒(0.25 ~ 0.1 kg/d)、吸烟(20 ~ 30/d)30年史,否认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32/88毫米汞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2×109/L,血小板,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正常.胸部CT检查显示食道整个软组织密度填充.

    作者:廖国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降低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钟紫外;陆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铸型)脑室出血外引流术系列技术改进研究

    目的:对传统脑室外引流术进行系列技术改进,探讨不同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90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分别采取:A组(30例):传统额角穿刺单纯单侧脑室引流术.B组(30例):单纯双侧脑室引流术.C组(30例):改良额角穿刺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观察一次性脑室刺中率、引流时间、颅内感染率、死亡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改良额角穿刺法与传统额角穿刺法相比,一次性脑室刺中率(48/60,56/60,x2=4.615,P=0.032< 0.05)存在显著性差异.(2)三种引流方法引流时间(14.5±1.3;10.7±0.9;6.9±0.9,P=0.000< 0.05)、颅内感染率(12/30,7/30,2/30,x2=4.275P=0.018< 0.05)、死亡率(16/30、10/30、6/30 x2=7.371,df=2,P=0.025<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额角穿刺法比传统额角穿刺法更易刺中脑室,有利于减少医源性损伤.脑室联合腰大池穿刺置管加尿激酶灌注外引流术可以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重塑脑脊液循环通路,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引流时间、颅内感染率、死亡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代龙;吴立平;邓景阳;陈善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Eotaxin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期间CVA患者30例,典型哮喘患者(classic asthma,CA)30例,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Eotaxin水平测定及肺功能检测,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CVA组外周血Eos计数和Eotaxin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且低于典型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0.05);CVA组肺功能中反应大气道功能的FVC、FEVl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P>0.05),与典型哮喘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1,P<0.01);反应小气道功能的PEF、FEF25、FEF5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P<0.05,P< 0.05),与典型哮喘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P< 0.05);CVA患者与典型哮喘患者的血清Eotaxin与外周血Eos均呈正相关(P< 0.05,P<0.05);各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肺功能各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otaxin是参与CVA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肺功能小气道的改变对于早期诊断CVA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武晓兰;唐伟;王聪慧;汪浩;谭红霞;范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

    目的:建立颈4-5 PrestigeTM-LP人工颈椎间盘植入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成年男性的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进行CT三维扫描,通过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system和AutoCAD形成颈椎C4-5和PrestigeTM-LP人工颈椎间盘假体三维图形文件,经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8.0建立颈椎C4-5和PrestigeTM-LP人工间盘有限元,模拟完成C4-5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结果:成功建立颈椎C4-5节段PrestigeTM-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有限元模型,对颈椎的后部结构、颈椎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等均进行了模拟重建.共计包含174 923个solid单元,249 006结点,88个缆绳单元及相应176个结点.结论:模型具有精确度高,单元划分精细,手术模拟真实的特点,可用于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徐波;姚永莉;张美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后放疗对早期伴有1~3个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伴有l~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T1或T2期2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κaplan-Meier法计算OS、LC和DF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95.0%、89.4%和94.7%、92.2%、87.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状态、T分期期、阳性淋巴结个数、内分泌治疗及术后放疗是影响局控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数、年龄、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局控率、无病生存率.阳性淋巴结数、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吴冬梅;刘冠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32例特点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病例中男6例,女26例,男女比约1:4.3,平均年龄约31.6岁(9~ 68岁),发生在胰头6例,胰颈3例,胰体尾23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腹痛及腹部肿块为常见表现.肿瘤平均直径约5.8 cm(2 ~ 16 cm),镜下特点是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松散排列成乳头样结构,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罕见.23例可见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实质,3例可见细胞明显异型性及多核巨细胞形成,2例可见血管内瘤栓及神经束侵犯.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核阳性)、Vimentin均为阳性,CD10、CD56阳性25例,PR阳性24例,CK阳性8例,CgA阳性3例.24例病例随访3~51个月,均未复发或转移(包括2例细胞明显异型及2例血管和神经束侵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常发生在年轻女性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侵袭性组织学特点与预后无直接相关性,因此所有病例均需术后密切随访.

    作者:刘芳;张文辉;刘妮;曹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所造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肾脏和关节为好发部位,尤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由于症状并不典型,因此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常常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膝关节炎难以鉴别.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等优点,在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其对于膝关节疾病可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因此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我科白2006年采用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武平;郭宏亮;吾木尔;杨鹏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方法:将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不同分为三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心力衰竭组TT4、FT4、TSH有轻度下降(P<0.05),TT3、FT3明显下降(P<0.01);与心功能Ⅱ级组比,心功能Ⅲ级组TT3、FT3下降(P<0.05),心功能Ⅳ级组TT3、FT3下降更明显(P<0.01);与心功能Ⅱ级组比,心功能Ⅳ级组TT4、FT4、TSH也下降(P<0.01),与心功能Ⅲ级组比,TT3、FT3、TT4、FT4、TSH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与心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心功能越差,甲状腺激素下降幅度越大.

    作者:叶夏云;程晓文;杜生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卡压松解术治疗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神经卡压松解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10年间我院手外科神经卡压松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等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例485例(年龄40 ~ 90岁),确定合并有2型糖尿病病例的数量和比例,将其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两组,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为18.4%(89/485),是否合并糖尿病组间比较结果为: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4.68±0.93,不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4.31±0.69(t=0.703,P=0.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9.32±0.89,不合并2型糖尿病亚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12.96±0.78(t=3.1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手术疗效明显较低,表明其神经症状同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关系.

    作者:胡锐;廖苏平;危蕾;吴波;刘俊;王威;陈振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坤宁口服液对高龄产妇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人工流产后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促进月经恢复的临床治疗.方法:将2012年1-6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的125例高龄产妇(≥35岁)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于手术流产后口服抗生素同时加用坤宁口服液,观察组63例仅于手术后口服抗生素.结果:研究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研究组和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1个月月经恢复正常比例高于观察组,但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产妇在人工流产后联合使用坤宁口服液,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的天数,减少阴道出血量,有助于促进月经恢复.

    作者:邓娟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畸形的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经验

    目的:探讨运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共20例应用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麻俯卧位,运用彩超与X光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工作通道,并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建立通道并处理结石.单通道完成手术18侧肾,一期建立双通道手术4侧肾.平均手术时间为(67.1±16.5)min,一期手术清除结石16侧肾,多期治疗清除残余结石4侧肾,总净石率90.9%(20/22).2例残留结石需要联合ESWL治疗各1次;无一例输血;1例术后出现38.5℃以上的发热;2例胸膜损伤,保守治愈;没有肝脾脏器损伤和尿源性脓毒症的病例.结论:脊柱畸形导致泌尿系统及周围脏器的解剖关系异常,并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手术风险增加.根据患者畸形具体情况,充分评估患者手术耐力,应用实时彩色超声结合X线引导穿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确保相对安全、可靠.

    作者:李志刚;阳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特发性室性早搏不同负荷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早不同负荷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经剔除后入选152例特发性室早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高负荷组(>20%,n=65),中负荷组(10%~20%,n=58),低负荷组(<10%,n=29).采用二维心脏超声分别测绘观察对象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室早负荷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r=-0.61,P< 0.01);与LVESD(r=0.48,P< 0.01)、LVEDD(r=0.67,P< 0.01)、NT-proBNP(r=0.41,P< 0.05)呈正相关.结论:随着室早负荷增大,左室呈现扩大趋势,心功能呈下降趋势.

    作者:彭珍云;向力群;曾向辉;刘振芳;张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与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观察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改进的琼脂扩散法,比较两种药物对3种烧伤常见感染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将患者和同体对称的创面感染部位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剂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有继发感染的病例不在比较范围)、继发感染率观测预防烧伤感染效果;采用“同体治疗对照”方法(同一患者对称感染创面一侧为治疗组,另一侧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的控制感染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测治疗烧伤感染效果.结果: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在3种试验菌平板上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磺胺嘧啶银混悬剂(P<0.01);预防烧伤感染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继发感染率(P<0.05),但创面愈合天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烧伤感染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缩短控制感染时间(P<0.01)和创面愈合天数(P<0.01).结论: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较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预防及治疗烧伤感染均具明显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新富;魏传梅;徐彦飞;王滨;满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烧伤休克期复苏优选人工胶体的临床研究进展

    休克的治疗是烧伤治疗的诸多环节中早的又是重要的一环.液体复苏治疗是抗休克治疗的核心,以Evens公式为基础的晶胶体交替输注被大多数单位采用[1],其中胶体液的选择对复苏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目前采用的胶体液包括人工和天然胶体液二类,天然胶体包括血浆、白蛋白、全血等,人工胶体包括右旋糖酐、血定安及不同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等.

    作者:邢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