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肝炎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杨柳;汪菁;黄小平;顾静;甘建和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小板, 乙型肝炎病毒, 数量变化, 内脏出血, 颅内出血, 临床发现, 并发症, 淤血, 淤斑, 皮肤, 内约, 感染
摘要:据估计,世界范围内约有400万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带来的并发症.临床发现,在重型肝炎进展过程中会发生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淤血淤斑、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本文意在观察重型肝炎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数量变化.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静注射液在神经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机体细胞在正常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发生的自发的、程序化的一种死亡过程,可以有多种因素如缺血缺氧、病毒感染、药物、毒素等所诱导.因此,抑制凋亡成为了保护神经细胞的治疗重点.醒脑静注射液是由安宫牛黄丸改制的水溶性注射液,由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等提取制成.麝香气味芳香,性善走窜,具有较强的开窍闭通作用;冰片辛苦微寒,通诸窍而散郁火,常与麝香相伍用于醒神开窍;栀子泻三焦之火,清热凉血,利湿解毒;郁金辛苦性寒,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四药合用,具有芳香开窍、醒神止痛、清热解毒等作用[1].研究表明,醒脑静可对神经细胞凋亡过程的多个环节进行干预,包括抑制凋亡诱导的启动、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拮抗凋亡执行蛋白酶活化,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现笔者就近年来醒脑静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江茹;潘陈为;林巍;周光耀;金玲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uran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使用Duran环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Duran软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95例,其中87例成功进行二尖瓣成形,男48例,女39例,年龄18 ~ 73(平均42.7)岁.手术方法为常规体外循环下使用二尖瓣前后叶折叠缝合或矩形切除等技术修复二尖瓣病变,同时所有病例均应用Duran软环.结果:8例因成形后监测仍有中量以上返流,改性二尖瓣置换术,其余患者术中食管超声无反流49例,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4例,均行二尖瓣成形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2.4±52.1)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1±46.2) min.二尖瓣成形的患者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心功能均明显恢复,其中心功能Ⅰ级66例(75.9%),Ⅱ级21例(24.1%).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中使用Duran环可更好地维持左室的生理功能,结合其他成形技术使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需注意避免环缩过度引起的二尖瓣狭窄.

    作者:姜海明;梁毅;郑俊猛;吴颖猛;叶红雨;黄伟钊;唐渲;徐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型肝炎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据估计,世界范围内约有400万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带来的并发症.临床发现,在重型肝炎进展过程中会发生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淤血淤斑、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本文意在观察重型肝炎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数量变化.

    作者:杨柳;汪菁;黄小平;顾静;甘建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丙戊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放疗增敏作用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0.5、1.0、2.0、4.0、8.0 mmol/L丙戊酸钠干预体外培养的SHG-44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SHG-44细胞的抑制率、以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丙戊酸钠对SHG-44细胞的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差异.结果:丙戊酸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并且对胶质瘤细胞株SHG-44具有放疗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为1.32;流式细胞术分析见细胞凋亡,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周期中联合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联合组与各单独作用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丙戊酸钠能增强SHG-44细胞放疗敏感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等机制来实现的.

    作者:苏筠;楚建军;任峰;王忠超;陈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烧伤休克期复苏优选人工胶体的临床研究进展

    休克的治疗是烧伤治疗的诸多环节中早的又是重要的一环.液体复苏治疗是抗休克治疗的核心,以Evens公式为基础的晶胶体交替输注被大多数单位采用[1],其中胶体液的选择对复苏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目前采用的胶体液包括人工和天然胶体液二类,天然胶体包括血浆、白蛋白、全血等,人工胶体包括右旋糖酐、血定安及不同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等.

    作者:邢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脉冲宽度对除颤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不同脉冲宽度对室颤(VF)除颤效果的影响.方法:交流电刺激诱发猪VF,随机采用4ms+1 ms +4 ms和5ms+1ms+5ms两组不同脉冲宽度的双相波除颤,记录除颤成功次数,评价除颤阈值,统计比较两组除颤效果.结果:诱发VF80次,除颤成功25次.两组总的放电电压、能量、电量及除颤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除颤阈值4ms+1ms+4ms组低于5 ms+1 ms+5 ms组.结论:脉冲宽度对除颤效果有影响,适当缩短脉冲宽度,可以减小除颤阈值并有提高除颤成功率的趋势.

    作者:谷云飞;金军;薛书峰;陈剑锋;贺慧娟;段卡丹;张守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肿瘤深部射频热疗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肿瘤深部射频热疗对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单纯化疗(对照组)23例和化疗联合射频热疗组(治疗组)2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43%、40.0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87%和72.0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平均TTP分别为18.3和24.4个月,中位TTP分别为15.0和23个月,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延长患者的TTP,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余志红;胡仙珍;徐仙凤;陈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坤宁口服液对高龄产妇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人工流产后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促进月经恢复的临床治疗.方法:将2012年1-6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的125例高龄产妇(≥35岁)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于手术流产后口服抗生素同时加用坤宁口服液,观察组63例仅于手术后口服抗生素.结果:研究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研究组和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1个月月经恢复正常比例高于观察组,但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产妇在人工流产后联合使用坤宁口服液,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的天数,减少阴道出血量,有助于促进月经恢复.

    作者:邓娟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婴幼儿维生素D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的关系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诊治或体检的婴幼儿,按其体内维生素D水平分为三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和维生素D正常三组各100例,比较各组发生RRI的情况;对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婴幼儿治疗3个月后,追踪观察一年,比较其治疗前后RRI发生的情况.结果:在维生素D缺乏组发生RRI的33例,维生素D不足组22例,维生素D正常组14例,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与正常组比较,发生RRI的差异有显著性,维生素D不足组与正常组比较,发生RRI的差异无显著性;维生素D缺乏组治疗后96例中发生RRI 15例,治疗前后的发生RRI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婴幼儿的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及时治疗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对减少婴幼儿期发生RRI有肯定的作用.

    作者:杨延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APT对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中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存在间接或直接的相互作用以及该信号通路在DAPT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表达.方法:通过使用TGF-β1刺激SD大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采用DAPT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体外纯化肺成纤维细胞,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进行鉴定;分别采用5 ng/mL TGF-β1和500 nmol/L的DAPT作用于肺成纤维细胞24 h,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wnt1、β-catenin在肺成纤维细胞经TGF-β及DAPT作用24 h后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TGF-B1能显著增加肺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P<0.05),但加用DAPT后wnt1及β-catenin在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是存在相互关系的,TGF-β1可使肺成纤维细胞中的β-catenin表达增高;DAPT对于抑制肺成纤维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了作用.

    作者:龚文颖;曾林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段硬膜外麻醉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性伤害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适度的炎症反应对人体是有益的,而当炎症过程中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失调,就会导致炎症的失控,诱发广泛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炎症与免疫密切相关,炎性疾病的调控因素与调节机制非常复杂,其中麻醉、麻醉药及其麻醉镇痛技术与炎症和免疫的关系[1],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作者:简文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公式在肾移植受者术后监测中的适用性

    目的:探讨Cockcroft-Gault公式,简化MDRD公式在肾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监测中的适用性.方法:选择79例肾移植受者,年龄21 ~ 68岁,其中男44例,女35例.将Cockcroft-Gault公式,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与核素‰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分析.并将患者以BMI指数分成三组:低BMI组、正常BMI组、高BMI组,比较不同组中公式估计值和核素测量值的关系.结果:(1)简化MDRD公式和Cockcroft-Gault公式估计值与测量值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3.81,-4.45),简化MDRD公式的绝对偏差小于Cockcroft-Gault公式(分别为10.07±8.39,13.25±12.13).(2)简化MDRD公式准确性高于Cockcroft-Gault公式,15%符合率分别为44%,34%;30%符合率分别为75%,62%.(3)简化MDRD公式和Cockcroft-Gault公式的估计值与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70(均P<0.001).(4)BMI指数分组中,简化MDRD公式估计值与测量值的相关性较好且变化不大(低BMI分组至高BMI分组分别r为0.841,0.867,0.832,均P<0.001).而Cockcroft-Gault公式估计值与测量值的相关性在高BMI组变化大,相关系数为0.481 (P> 0.05).结论:对于肾移植受者术后的肾功能监测,简化MDRD公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优于Cockcrofi-Gault公式.但简化MDRD公式估计值与核素99m Tc-DTPA测量值仍有一定偏差.若应用于临床,还需做基于我国人群特点的大样本研究,对公式进行校正.

    作者:汪文磊;蒋光耀;黎惠英;刘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D64、C-反应蛋白对烧伤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外周血CD64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对烧伤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7例烧伤患者,分为感染组48例(其中脓毒症组26例,局部感染组22例)和对照组49例.各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后取外周静脉血1.5 mL,分别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及CRP.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回归方程,ROC曲线分析临床特性.结果:感染组CD64、CR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烧伤感染患者CD64、CRP的表达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感染的程度越重,两者的表达水平越高,即脓毒症组CD64、CRP的表达水平较感染组高;治疗后CRP和CD64明显较治疗前下降.建立回归方程Y=-6.451+3.825X1+4.222X2,新变量Y诊断烧伤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80%和89.80%.结论:烧伤感染患者外周血CD64、CR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监测外周血CD64、CRP有助于烧伤感染的临床诊断,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赵丽丽;张立明;谭朝中;王润秀;蒙诚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补虚通络艾灸法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所致营养不良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观察补虚通络艾灸法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所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所致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并伴有吞咽障碍的6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和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前采血测定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两组给予相同的背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补虚通络艾灸法,每日1次,每次20 min,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血清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影响的差异.结果:艾灸组和对照组的营养状态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补虚通络艾灸法可以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所致营养不良患者的血清TP、ALB、PA水平 补虚通络艾灸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邱晓佳;刘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RI在喉癌诊断、分期及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MRI在喉癌诊断、分期及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喉癌的术前及术后随访的MRI表现.13例先行放射治疗,6周后行手术切除,12例喉癌术后3~8周开始放疗.所有患者手术前或放疗前均行MR扫描,并在随访过程中行MR扫描.结果:治疗前喉癌MRI表现为声带增厚、喉内软组织肿块、喉深部间隙狭窄等.MRI对各期喉癌的准确率分别是T1:92.3%,T2:71.4%,T3:50%,T4:100%.MRI分期总准确率为80.0%.13例术前放疗肿瘤缩小10例,消失3例.12例术后放疗病灶MRI表现为局部不同程度水肿,9例3~ 10个月后水肿消退,1例表现为慢性水肿,2例为炎性肉芽肿.结论:喉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在喉癌的术前T分期中有重要价值.在术后MRI随访能鉴别喉癌放疗后出现的反应性水肿、慢性淋巴水肿、喉狭窄、原发肿瘤的改变和复发性喉癌.

    作者:凌小莉;戚乐;丁建平;陈仁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嗜酸细胞增高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7月至2010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料齐全的161例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的变化,旨在探讨移植后嗜酸细胞增高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的数量,超过0.5×109/L者定义为嗜酸细胞增高.结果:移植后有57例患者出现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HLA不全相合是发生嗜酸细胞增高的危险因素(P=0.001).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P=0.012)、慢性GVHD (P=0.001)是引起嗜酸细胞增高的高危因素.发生嗜酸细胞增高的患者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为85.9%,明显高于未发生嗜酸细胞增高患者(44.2%,P<0.001).结论: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Ⅱ-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有关,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罗成伟;翁建宇;吴穗晶;陆泽生;钟立业;杜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Tei指数评价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Tei指数在评价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右心功能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具有肺动脉高压(PAH)的IPF患者21例,根据PAH的程度分为轻度(IPF-Ⅰ组,7例)、中度(IPF-Ⅱ组,8例)和重度(IPF-Ⅲ,6例)3组,采用TDI技术测量各组患者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位点的频谱图,计算右室Tei指数,与对照组21例(健康成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室Tei指数在对照组、IPF-Ⅰ、Ⅱ、Ⅲ组依次增高,分别为0.27±0.11、0.37±0.10、0.54±0.13和0.70±0.14;IPF各组右室Tei指数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IPF患者由于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功能受损,右室Tei指数能有效评价其右心功能状况.

    作者:罗本芳;陶巨蔚;易祥华;浦江;徐黎莎;施林妹;芮炜玮;方霞;张宗梅;朱旭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溃疡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压疮患者的疗效观察

    压疮是高龄、各种身体或精神疾病患者一个严重合并症,压疮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1],对COPD患者压疮的防治也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为探求对COPD患者压疮有效治疗方法,我科对2011年1-12月收治的COPD合并压疮患者应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勉之;施春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血小板膜GPIb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血小板膜GPIb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早发冠心病患者120例(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正常患者8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MIP-1α水平,应用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GPIb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清瘦素、MIP-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小板膜GPIb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MIP-1α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血小板膜GPIb阳性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呈负相关(P<0.01和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MIP-1α水平呈独立正相关(P<0.01),与血小板膜GPI阳性百分率呈独立负相关(P<0.01).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表现为高瘦素血症;血清瘦素水平增高可能通过影响MIP-1α分泌及血小板活化参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过程.

    作者:翟公伟;夏大胜;卢成志;郭倩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正常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建立在临床路径基础上的健康教育在正常分娩产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35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干预组采用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尿潴留发生率,焦虑指数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尿潴留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P< 0.05;干预组产妇出院时的焦虑指数为42.56±12.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38±9.56(P <0.05).干预组产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是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P< 0.05).结论:建立在临床路径基础上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正常分娩产妇尿潴留的发生率,减轻产妇焦虑情绪,提高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雪燕;叶笑梅;徐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