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张雄军

关键词:股骨近端, 髓内钉固定, 髋动力螺钉, 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方法, 人工关节置换术, 螺钉内固定, 手术时间, 手术方法, 骨折患者, 出血量少, 老年人, 接骨板, 随访, 术式, 疗效, 理想, 经验, 骨科
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1-2],多见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螺钉内固定、接骨板内固定、防旋髓内钉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哪种术式合理尚无定论.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对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髋动力螺钉(DHS)治疗并随访,我们的经验表明PFNA与DHS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疗效,但与DHS相比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固定牢靠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3mm空心螺丝钉后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骨折损伤22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含有骶髂关节脱位骨折的22例的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了后路手术治疗分析,探讨应用7.3 mm空心螺丝钉特点.方法:对22例的骶髂关节脱位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手术治疗,分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在C臂X线机透视下攻入1~2枚直径7.3 mm的60 ~ 75 mm空心松质骨拉力螺丝钉.结果:术后随访6 ~ 36个月,术后2~4周患者可在床上坐起,6周后可扶拐下地活动,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螺钉钢板断裂.拍片检查对比提示:骶髂关节脱位及周围骨折术后位置无位移,根据Matte标准评定:本组优17例,良好4例,可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好3例,优良率86.3%.结论:经后入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骨折可有良好的治疗疗效,但需要对其的选择要根据损伤的解剖部位及类型、移位的方向程度、术前的复位程度,对术中复位的难易程度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

    作者:樊晓海;甄平;薛云;周顺刚;厉孟;邓晓文;李旭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唐氏综合征母体血清补体相关蛋白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补体系统与唐氏综合征(DS)的相关性.方法:联合采用蛋白组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分析,对6例孕DS母体和6例正常母体血清中补体相关的差异蛋白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共在DS母体血清中鉴定5种补体成分:CFB、C4A、CFH、CFHR1和CFHR;5种补体差异蛋白中,4种在母体血清中显著增高(CFB、C4A、CFH、CFHR1),仅CFHR2含量降低;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与补体与血凝通路显著富集,这些差异蛋白质与免疫应答补体替代途径显著相关(P=9.7E-10).结论:补体相关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中CFB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些补体成分是否能作为产前筛查的实验室指标需要大量的临床验证.

    作者:王新红;虞斌;王秋伟;张玢;史烨;黄瑞萍;邵世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根据AHI确定OSAHS患者气道正压治疗的适压力探讨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适压力的相关因素,探讨能否根据OSAHS的严重程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确定其适治疗压力.方法:收集空军总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间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并进行整夜人工CPAP压力滴定的47例患者,分析适压力值与性别、年龄、颈围(NC)、体质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氧减指数(ODI)的相关性.结果:适压力值与BMI,AHI呈正相关(r值分别=0.362,0.354),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8,P<0.05).结论:适压力值不仅与AHI有关,还与年龄、BMI有关,不能仅根据AHI确定OSAHS患者的适治疗压力.

    作者:李燕;高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种温度热应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黏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种温度热应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ffusion,IR)大鼠肠黏膜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Ctrl);正常体温+肠IR组(IR);38.5 ~ 39℃热应激+肠IR组(39IR);40~ 40.5℃热应激+肠IR组(40.5IR);41.5 ~ 42℃热应激+肠IR组(42IR).检测肠黏膜HSP72蛋白表达水平、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结果:HSP72蛋白表达水平随预处理温度增高而增加.三个温度预处理组Caspase-3活性比IR组明显降低(P<0.01).凋亡指数:40.5IR、42IR组比IR组明显降低(P<0.01),39IR组虽有下降,但与CTRL、IR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温度热应激预处理能诱导肠黏膜表达不同水平的HSP72蛋白,对肠黏膜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40.5℃温度水平的处理可能为佳选择,其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作者:王丹妹;何佟;吉丽敏;翁阳;罗志飞;莫燕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微创腰麻穿刺用于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非住院观察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我院自2011年将微创腰麻穿刺用于外阴白色病变非住院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腰麻下行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的患者400例,年龄(46±5)岁,身高(164.3±6.3)cm,体重(68.7±12.3)kg,ASA Ⅰ或Ⅱ级,无椎管内麻醉禁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A组(微创组)用21G注射针引导下行腰椎穿刺,B组(对照组)用16G硬膜外针引导下行腰椎穿刺.

    作者:田静茹;郭素兵;张梅;李茂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期巨乳症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1例

    患者女,26岁,因“妊娠期双乳进行性增大半年,伴右乳溃烂1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11年余,服用丙基硫氧嘧啶5年,期间未坚持监测甲状腺功能,自行停药2年后患巨乳症,双乳增大至平脐水平,于2009年行双乳缩减术,此后未监测甲状腺功能.患者妊娠12周出现双乳外上象限各长出约3 cm×4 cm大小肿块,暂行保胎处理.此后双侧乳房逐渐增大,近1个月右侧乳房增大迅速伴皮肤溃烂、恶臭(见图1~2).入院时查体:脉搏108次/min,血压90/55 mmHg,体重60 kg,基础代谢率32%.

    作者:潘铃娟;金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痛为首发症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

    患者,女,61岁,以左侧胸痛2d,腹痛12h为主诉急人我院.患者2d前出现左侧胸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考虑患者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给予治疗(具体不详),患者胸痛症状略有缓解.12h前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逐渐出现休克症状.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未行系统诊治,未规律监测血糖.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入院时查体:脉搏108次/min,血压:107/58 mmHg,呼吸频率18次/min,神清语明,双瞳孔等大正圆,D≈3.0 mm,对光反射灵敏,巩膜轻度黄染,唇部皮肤发绀,周身皮肤花纹,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哕音,心音钝、律齐,腹部膨隆,未见蠕动波及肠型,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腹软,全腹压痛,中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肝肾区无叩击痛,未及肠鸣音,双下肢无水肿.全腹CT提示符合急性胰腺炎表现,腹腔多发渗出,胆囊内胆汁淤积或泥沙样结石.

    作者:蔡雪;戢新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2只12周龄糖耐量异常的OLETF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 μg/kg),8只同种系LE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束时,所有大鼠均检测糖脂及骨代谢指标.结果:生理盐水组OLETF大鼠与LETO组相比,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P<0.05),骨钙素及降钙素差异无显著性;利拉鲁肽干预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骨钙素、降钙素升高.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改善自发糖耐量异常动物模型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状况,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延缓或预防高糖所致的骨质恶化.

    作者:程彦臻;郭南京;杨力;孙嘉;孙楠;张桦;蔡德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研究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致死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目前DMD在治疗上仍然无突破.干细胞可替代局部受损的骨骼肌细胞,改善dystrophin的表达,促进肌肉的再生.中医药综合治疗可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中医药对干细胞治疗有促进和保护作用.两者可成为该病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笔者在临床应用研究中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DMD的疗效,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的DMD患者19例,均为男性,就诊年龄7~20岁,病程3~15年.

    作者:卢爱丽;王国征;代喜平;冯梅;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 tromethamine)属于异丁芬酸类,是临床上可供注射的非甾类抗炎药,它的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稍弱,适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而且没有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我们研究设计将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无痛人流手术,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玲;李淑丽;纪春梅;孙德海;姜长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表观遗传学机制在1、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依赖于DNA序列遗传信息及表观遗传学信息的相互作和平衡,其一表达失衡即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与众多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病、肿瘤、糖尿病、衰老、老年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环境因素(如营养改变、饮食习惯、吸烟等)能引发表观遗传学机制的改变[1-2].当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且发病率日益增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表观遗传机制有着密切联系.故此,通过研究表观遗传学来揭示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伍玉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rHSG基因对COPD大鼠气道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

    目的:研究外源性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at 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rHSG)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EGFP-rHSG转染至COPD模型大鼠气道成纤维细胞,分别感染24、48 h及3、5d和7d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rHSGmRNA的不同时段表达水平,MTT、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结果:转染24 h,rHSGmRNA表达量开始增加,高峰在7d时,各转染组间rHSG mRNA表达差别满足(P<0.05);转染48 h后rHSG基因转染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5);转染后48 h凋亡开始,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延长,凋亡逐渐增加,7d时凋亡率达大(P<0.05).结论:外源性rHSG基因能够抑制气道成纤维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作者:葛正行;李波;周洵;李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府逐淤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手术是确诊及治疗的主要措施[1],患者手术后复发是目前治疗的难点,孕三烯酮是近年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好的药物.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中医临床实践,我们对139例经手术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保守手术后患者,采用孕三烯酮和中药联合治疗,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情况.

    作者:陈沛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与氧自由基表达及临床价值探讨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由MP感染引起肺炎称为MPP.近年来,MPP有上升趋势,冬春两季常有小规模流行[1].其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治疗手段相对单一,若病情延误、治疗不及时常常会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目前,抗氧自由基治疗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是否可以在MPP治疗中沿用这一思路临床报道较少,本文就MPP患儿hs-CRP和氧自由基表达关系作一探讨,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杨楠;刘力铭;郭晓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宫颈癌细胞体外生长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HeLa细胞与不同浓度的LTA(10.0、20.0、40.0 μg/L)共培养后EdU检测其增殖率;TUNEL法和RT-PCR分别检测LTA40.0μg/L共培养细胞的凋亡率及基因Bax/Bcl-2、Smac/IAP-1的表达变化.结果:10.0 ~ 40.0 μg/L的LTA均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作用与浓度正相关;LTA40.0 μg/L共培养细胞48 h后凋亡率明显增加(P< 0.05);Bax基因表达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P<0.05),Smac/IAP-1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LTA可能是通过调控Bax、Bcl-2的表达实现抑制HeLa细胞体外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

    作者:王丰刚;李占生;李文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行经胸腔镜探查+内固定手术的探讨

    随着交通事故及各种碰撞伤、挤压伤及摔伤等的增多,创伤性多根肋骨骨折发生率相应增加,对其研究行内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并比较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来源于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应用胸腔镜探查+可吸收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简称内固定组;另一组行胸腔闭式引流,胸带固定,简称对照组.内固定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对照组52例(男33例,女19例).两组间无明显创伤原因、年龄及男女性别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立;张淼;贲晓松;康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对1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疗效评估

    男性患者,67岁,反复胸闷、心悸4年,加重半月余于2012年5月5日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Ⅲ)、心律失常、房颤频发房早射频消融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右肾结石.术前CDFI:LA40 mm;LV51 mm;IVS14 mm;VPW13 mm;侧壁、前间隔、心尖运动减低;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RVSP32 mmHg;EF:0.46.2010年5月20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行德国百多力三腔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左心室起搏电极送至冠状窦侧壁静脉远端;将右心室起搏电极送至右心室中下部室间隔处;将右心房起搏电极送至右心耳.2012年4月26日CDFI:左房34 mm,左室D48 mm,室间隔12 mm,左室后壁11 mm,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EF:0.55.

    作者:张恒;罗显荣;邓鹤秋;赵晓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反义TIMP-1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中TIMP-1、MMP-13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反义TIMP-1真核表达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中TIMP-1、MMP-13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反义TIMP-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导入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体内,应用western bloting免疫印记技术,观察反义TIMP-1真核表达质粒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中TIMP-1、MMP-13蛋白的影响.结果:反义TIMP-1质粒组与肝纤维化组、空质粒组相比,TIMP-1、MMP-1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空质粒组与肝纤维化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反义TIMP-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能使实验性肝纤维化中TIMP-1、MMP-13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紫琼;木尼拉;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VF/ICSI周期中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1055个周期.按获卵数分为A1 ~ A5组,分析获卵数与hCG日血清孕酮水平的关系.按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分为B1 ~ B5组,<0.5,0.5 ~1,1~ 1.5,1.5 ~2,≥2 ng/mL,分析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的孕酮水平阈值.结果: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r=0.315).B1~ B5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6%、54.4%、46.7%、36.4%、18.2%(P< 0.001),P≥1.5 ng/mL时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结论: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孕酮水平超过1.5 ng/mL时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而不利于妊娠结局.

    作者:周瑶;倪郝;谭颖;全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孕产妇意外伤害原因分析与救治

    目的:探讨孕产妇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83例孕产妇意外伤害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采用ICD-10对意外伤害原因及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孕期的意外伤害分布及构成比.结果:孕产妇意外伤害中交通意外占首位,跌落伤占第二位;中期妊娠发生率高,早期妊娠发生率次之,晚期妊娠发生率低;意外伤害后发生产科并发症妊娠晚期高.结论:加强对孕产妇意外伤害的监测,开展安全意识的健康教育,采取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是预防孕产妇意外伤害的主要措施,当意外伤害发生后的处理提倡产科医师早期参与院前急救和院内多科室的综合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雪霞;孔欣;张娟辉;李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