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罗显荣;邓鹤秋;赵晓月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2只12周龄糖耐量异常的OLETF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 μg/kg),8只同种系LE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束时,所有大鼠均检测糖脂及骨代谢指标.结果:生理盐水组OLETF大鼠与LETO组相比,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P<0.05),骨钙素及降钙素差异无显著性;利拉鲁肽干预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骨钙素、降钙素升高.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改善自发糖耐量异常动物模型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状况,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延缓或预防高糖所致的骨质恶化.
作者:程彦臻;郭南京;杨力;孙嘉;孙楠;张桦;蔡德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分别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行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30例.分别设置效应室浓度P组为丙泊酚4.0 μg/mL+瑞芬太尼6.0 ng/mL诱导,E组为依托咪酯1.0 μg/mL+瑞芬太尼6.0 ng/mL诱导.达靶浓度后入镜,并调整药物浓度以维持麻醉.记录患者吸氧前(T0)、诱导开始1 min(T1)、入镜即时(T2)、入镜后1 min (T3)、入镜后2 min (T4)、入镜后5min (T5)及术毕(T6)的MAP、HR及SpO2数据,记录检查时间、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期间不良事件例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P组比较,E组的苏醒时间延长;E组在T2时点MAP值较高,低血压发生率较低,注射痛发生率较低,而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结论: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分别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支气管镜麻醉时,选择依托咪酯诱导使患者血压更平稳,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选择丙泊酚诱导效果更满意.
作者:梁幸甜;李渭敏;廖美娟;杨承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年轻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时行卵巢自体带血管移位+阴道延长手术前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变化.方法:实验组49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对照组51例,行腹式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移位+阴道延长.结果:两组手术前后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阴道长度、性生活满意度、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目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达到了保留卵巢功能,维持激素水平,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腹腔镜手术有微创、恢复时间短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南阳;苑中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克雅氏病(Jakob-Creutzfeld Disease,CJD)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广泛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见的朊蛋白病,全世界范围年发病率大约1~1.5/100万,90%为散发病例.CJD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起病形式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进展迅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发病早期与其他痴呆综合征鉴别困难.现就我市2010-2011年住院的9例患者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
作者:石志鸿;刘梅丽;岳伟;王毅;刘首峰;张雪青;纪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变化以及厄贝沙坦治疗对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选择28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治疗组(146例)和厄贝沙坦治疗组(143例),予以药物干预1年,观察血浆ADMA水平与血压的变化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脑卒中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压下降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治疗组血浆ADM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氨氯地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 0.05);厄贝沙坦治疗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低于氨氯地平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减少脑血管事件复发,降低血浆ADMA水平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有益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东骊;张曹进;符永恒;陈富荣;莫与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肾囊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目前,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直径< 10 cm囊肿疗效显著[1],但对于直径≥10 cm的巨大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报道疗效不佳.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酒精硬化治疗31例巨大肝肾囊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学群;任重阳;狄镇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1055个周期.按获卵数分为A1 ~ A5组,分析获卵数与hCG日血清孕酮水平的关系.按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分为B1 ~ B5组,<0.5,0.5 ~1,1~ 1.5,1.5 ~2,≥2 ng/mL,分析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的孕酮水平阈值.结果: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r=0.315).B1~ B5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6%、54.4%、46.7%、36.4%、18.2%(P< 0.001),P≥1.5 ng/mL时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结论: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孕酮水平超过1.5 ng/mL时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而不利于妊娠结局.
作者:周瑶;倪郝;谭颖;全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1-2],多见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螺钉内固定、接骨板内固定、防旋髓内钉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哪种术式合理尚无定论.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对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髋动力螺钉(DHS)治疗并随访,我们的经验表明PFNA与DHS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疗效,但与DHS相比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固定牢靠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雄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由MP感染引起肺炎称为MPP.近年来,MPP有上升趋势,冬春两季常有小规模流行[1].其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治疗手段相对单一,若病情延误、治疗不及时常常会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目前,抗氧自由基治疗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是否可以在MPP治疗中沿用这一思路临床报道较少,本文就MPP患儿hs-CRP和氧自由基表达关系作一探讨,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杨楠;刘力铭;郭晓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变化与IOL类型的关系.方法: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植入IOL的类型分为A组(单片式IOL组)和B组(三片式IOL组),各23眼.观察术后1月、3月、6月的ACD、矫正球镜度数等.结果:A组术后6月与1月相比,ACD变浅(P<0.05),矫正球镜度数降低(P<0.05),术后1月与3月、3月与6月相比,ACD和矫正球镜度数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1月、3月、6月ACD和矫正球镜度数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6月,植入单片式IOL眼ACD变浅,屈光状态易向近视偏移;植入三片式IOL眼ACD与屈光状态均无变化.
作者:董伟华;陈彬川;帖红艳;王延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儿,男,1岁5个月,因生长发育迟缓,哭声小就诊我院门诊.患儿系G1P1,胎龄40周,因“社会因素”于当地县医院剖宫产分娩,出生体重3.45kg,羊水清,Apgar评分1-5-10分钟均为10分.查体:T:36.8℃,P:112次/min,R:25次/min,W:4.5 kg,头围41cm;可独坐稳,不会行走,只能简单说“爸爸、妈妈”,声音无力.体型瘦小,营养不良,发育差,全身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面颅小,前后囟已闭,眼裂小,眼距增宽,小下颌,口小,通贯掌.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作者:滕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也称反复妊娠丢失(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FL)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病因复杂.近几年来有研究证明RSA的发生与孕妇体内高凝状态有关,胎盘血栓形成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因素.血栓形成这一高凝状态可能损害胎盘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各种产科并发症.血栓形成与RSA的相关性成为止血血栓和产科合并症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几种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在RS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会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 tromethamine)属于异丁芬酸类,是临床上可供注射的非甾类抗炎药,它的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稍弱,适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而且没有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我们研究设计将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无痛人流手术,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玲;李淑丽;纪春梅;孙德海;姜长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并发症更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血管病变就是原因之一.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因子和内脂素有关[1].研究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密切,被认为是血管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文旨在了解内脂素、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树娇;唐灵;陈春莲;王志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及硅胶管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闭式引流相关并发症、症状缓解时间、气胸闭合时间、带引流管天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评估其疗效.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气胸闭合时间、带引流管天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分别为73.1%、1.1±0.7 d、5.8 ± 4.2 d、5.9±3.6 d、10.1±5.1d、6 842±3 249元)与硅胶管组(分别为81.5%、1.2±0.7 d、3.9±3.7 d、5.4±4.3 d、8.9±4.7 d、5 730±2 408元)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77.1%vs 23.1%,P<0.05),以疼痛及皮下气肿为主.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好、副反应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柳威;吴怀球;张卫东;刘念;江刚;陶寅;李文朴;刘志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初步探讨补体系统与唐氏综合征(DS)的相关性.方法:联合采用蛋白组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分析,对6例孕DS母体和6例正常母体血清中补体相关的差异蛋白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共在DS母体血清中鉴定5种补体成分:CFB、C4A、CFH、CFHR1和CFHR;5种补体差异蛋白中,4种在母体血清中显著增高(CFB、C4A、CFH、CFHR1),仅CFHR2含量降低;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与补体与血凝通路显著富集,这些差异蛋白质与免疫应答补体替代途径显著相关(P=9.7E-10).结论:补体相关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中CFB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些补体成分是否能作为产前筛查的实验室指标需要大量的临床验证.
作者:王新红;虞斌;王秋伟;张玢;史烨;黄瑞萍;邵世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科免疫力低下患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以来血液病合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败血症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使用广谱B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史,89%的患者有静脉置管史,该菌对多数抗茵药物耐药,但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及米诺环素较为敏感,经验性治疗有效率低(33.3%),针对性治疗后可提高有效率(77.7%),但是体外药敏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并非完全一致.结论:缩短中性粒细胞缺乏及静脉置管的时间,有可能减少嗜麦芽寡养单胞茵败血症的发生,针对性治疗可适当提高其治疗有效率,经验性联合用药也可以发挥抗药疗效.
作者:周兰兰;孟凡义;王治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病理改变,并分析其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所有患者均行肝组织活检,同时检测血清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138例患者中,仅5.1%的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完全正常,31.9%的患者肝脏炎症≥G2和(或)纤维化≥S2. 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之间,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无差异,P> 0.05.HBeAg阴性患者中,HBV-DNA≥10 000 IU/mL组炎症≥G2、纤维化≥S2比例达60%、73.3%,显著高于HBV-DNA< 10 000 IU/mL组患者,P<0.05.结论:绝大部分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内仍有潜在肝炎活动;1/3的患者有显著肝组织病变,需抗病毒治疗;HBeAg阴性患者,若HBV-DNA≥10 000 IU/mL,应当行肝组织活检明确病情,及时治疗.
作者:朱海超;高国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检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小鼠及人移植心脏的galectin-7表达,进而分析galectin-7在急排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分为鼠急排组和鼠对照组.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移植心脏galectin-7的表达情况.选择15例心脏移植急排患者(人急排组)和10例正常人(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galectin-7的表达.结果:鼠急排组gatectin-7表达明显高于鼠对照组(1.34±0.18,0.77±0.03,P< 0.01).人急排组心脏galectin-7表达明显高于人对照组,且galectin-7主要定位于人急排心脏的浸润淋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结论:Galectin-7与人和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相关性.
作者:雒真龙;周鸿敏;黄霞;方静;徐洪来;高义;杨超;潘铁成;陈忠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食管内灌注盐酸是否可以诱导豚鼠迷走神经相关的食管-支气管反射通路神经肽表达发生改变.方法:18只豚鼠,体重(400±50)g,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S组和盐酸组.将胃管插入豚鼠食管中、下端,灌注含0.5%胃蛋白酶的0.1 mol/L HCl,连续14d.灌流固定,取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结状神经节,免疫组化法检测SP、NK-1、NKA、NKB的表达程度及表达部位变化,结果用半定量方法表示(灰度).结果:盐酸组气道黏膜、结状神经节SP、NKA表达明显增强,显著高于空白组和NS组(P< 0.05及P<0.01).结论:慢性食管内灌注盐酸可以诱导豚鼠产生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及迷走神经介导的食管-支气管反射通路发生神经化学改变,提示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呼吸疾病中有神经中枢的参与.
作者:刘春丽;姚卫民;陈如冲;罗炜;钟南山;赖克方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