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脂素、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刘树娇;唐灵;陈春莲;王志成

关键词:内脂, 高同型半胱氨酸, 反应蛋白,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型糖尿病, 血管内皮因子, 独立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性疾病, 致死致残, 炎症反应, 人类健康, 并发症, 血症, 患者, 报告
摘要: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并发症更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血管病变就是原因之一.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因子和内脂素有关[1].研究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密切,被认为是血管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文旨在了解内脂素、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川芎嗪注射液单一或联合用药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清SOD、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测尼莫地平、川穹嗪单一或联合应用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尼莫地平组(N组)、川芎嗪组(C组)、尼莫地平联合川穹嗪组(NC组).N组在麻醉开始时静脉注射尼莫地平15 μg/(kg·h)至术毕.C组将80 mg盐酸川芎嗪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于切开硬脑膜时20 min内静脉输入.NC组同时应用尼莫地平与川芎嗪注射液,方法同N、C组.A组在与NC组相同给药时点输入等量0.9%生理盐水.于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即刻(T3)、切开硬脑膜后1 h(T4)、缝硬脑膜时(T5)、术后24 h(T6)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清SOD、MDA浓度.结果:(1)组内不同时点间SOD及MDA差异有显著性.A组与N组T3~ T6、C组T3~ T5,NC组T5SOD均较T1降低(P<0.05);N、C、NC组MDA T4~T6较T1降低(P<0.05).(2)组间比较:N、NC组T3~T6与C组T4~T6SOD高于A组(P< 0.05);NC组T3、T5时点SOD高于C组(P<0.05).N、NC组T3~T6与C组T4~T6 MDA低于A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川芎嗪能提高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两者联合使用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刘世乐;李凤仙;邢祖民;徐世元;袁柳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与氧自由基表达及临床价值探讨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由MP感染引起肺炎称为MPP.近年来,MPP有上升趋势,冬春两季常有小规模流行[1].其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治疗手段相对单一,若病情延误、治疗不及时常常会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目前,抗氧自由基治疗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是否可以在MPP治疗中沿用这一思路临床报道较少,本文就MPP患儿hs-CRP和氧自由基表达关系作一探讨,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杨楠;刘力铭;郭晓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近期喹诺酮使用对前列腺穿刺后感染的影响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预防感染措施对术后急性感染发生的影响,探讨目前预防感染措施的可能的不足之处.方法:对2009-2012年间在泌尿外科门诊及住院男性患者,共236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调查他们近期喹诺酮类使用史,糖尿病史、慢性便秘史、术前是否灌肠、术后急性感染发生率,对术后发生感染者的血、尿样本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近期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较近期未使用者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更容易发生急性感染(P=0.017),对喹诺酮类耐药的比例较高、糖尿病史、慢性便秘史、是否灌肠、先前穿刺史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急性感染无明显影响.结论:近期喹诺酮类使用史是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急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目前前列腺穿刺预防使用抗生素方案可能需要改进.

    作者:刘坤;孟峻嵩;徐宗源;傅广波;庄海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卵巢移位加阴道延长在年轻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年轻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时行卵巢自体带血管移位+阴道延长手术前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变化.方法:实验组49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对照组51例,行腹式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移位+阴道延长.结果:两组手术前后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阴道长度、性生活满意度、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目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达到了保留卵巢功能,维持激素水平,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腹腔镜手术有微创、恢复时间短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南阳;苑中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巨大肝肾囊肿个体化经皮化学消融疗效观察

    肝肾囊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目前,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直径< 10 cm囊肿疗效显著[1],但对于直径≥10 cm的巨大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报道疗效不佳.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酒精硬化治疗31例巨大肝肾囊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学群;任重阳;狄镇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窦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与miR-21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胃窦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与miR-21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1-8月入住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病区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胃窦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各120例.同时,留取胃窦病变黏膜组织及病变周围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组织miR-21表达水平.术后,各患者均进行13C呼气试验,明确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胃窦溃疡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80.83%,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组的56.67%(P=0.000);胃窦溃疡组的胃黏膜病变组织miR-21表达水平较周围正常组织高(P=0.000),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组的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miR-2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在胃窦溃疡组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与未感染者相比,其溃疡组织miR-2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1高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参与胃窦溃疡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李立平;梁晓峰;吴炜景;赵亚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种温度热应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黏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种温度热应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ffusion,IR)大鼠肠黏膜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Ctrl);正常体温+肠IR组(IR);38.5 ~ 39℃热应激+肠IR组(39IR);40~ 40.5℃热应激+肠IR组(40.5IR);41.5 ~ 42℃热应激+肠IR组(42IR).检测肠黏膜HSP72蛋白表达水平、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结果:HSP72蛋白表达水平随预处理温度增高而增加.三个温度预处理组Caspase-3活性比IR组明显降低(P<0.01).凋亡指数:40.5IR、42IR组比IR组明显降低(P<0.01),39IR组虽有下降,但与CTRL、IR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温度热应激预处理能诱导肠黏膜表达不同水平的HSP72蛋白,对肠黏膜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40.5℃温度水平的处理可能为佳选择,其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作者:王丹妹;何佟;吉丽敏;翁阳;罗志飞;莫燕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VF/ICSI周期中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1055个周期.按获卵数分为A1 ~ A5组,分析获卵数与hCG日血清孕酮水平的关系.按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分为B1 ~ B5组,<0.5,0.5 ~1,1~ 1.5,1.5 ~2,≥2 ng/mL,分析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的孕酮水平阈值.结果: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r=0.315).B1~ B5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6%、54.4%、46.7%、36.4%、18.2%(P< 0.001),P≥1.5 ng/mL时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结论: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孕酮水平超过1.5 ng/mL时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而不利于妊娠结局.

    作者:周瑶;倪郝;谭颖;全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研究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致死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目前DMD在治疗上仍然无突破.干细胞可替代局部受损的骨骼肌细胞,改善dystrophin的表达,促进肌肉的再生.中医药综合治疗可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中医药对干细胞治疗有促进和保护作用.两者可成为该病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笔者在临床应用研究中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DMD的疗效,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的DMD患者19例,均为男性,就诊年龄7~20岁,病程3~15年.

    作者:卢爱丽;王国征;代喜平;冯梅;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关系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生命质量(QOL)与临床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QOL测定量表QLICD-DM (V1.0)正式版,调查糖尿病患者159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客观指标与QOL得分的关系.结果:生理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指标有球蛋白、血红蛋白和尿液免疫球蛋白G;心理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指标有嗜碱性粒细胞、尿胆原和尿液白蛋白;社会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指标有钾和谷氨酰胺转肽酶;特异模块领域得分的影响指标有AST/ALT;量表总分的影响指标有嗜碱性粒细胞和尿胆原.结论:临床客观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QOL得分情况.

    作者:张晴晴;罗娜;万崇华;李红;左帆;李晓梅;张晓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0~24个月儿童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儿童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的0~24个月正常婴幼儿582例作为实验组;分别在6m,12m,18 m,24 m这4个时段测量头围,身长,体重并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及血红蛋白(Hb)值,同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儿童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进行评价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除6m外,其余阶段体格发育(头围、身长、体重)及心理行为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发展指导不仅改善儿童体格发育,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而且促进儿童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开发智能发育潜能.

    作者:肖玉联;都萍;谭美珍;马杰;何建宁;张春玲;林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转录因子8在食管癌细胞EC1的表达及其对EC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EC1中转录因子8(transcription factor 8,TCF8)的表达对EC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C1细胞中TCF8的表达;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作用于EC1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65、TCF8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划痕损伤和traoswell实验检测对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TCF8表达于EC1细胞核,PDTC可以导致EC1细胞中NF-κBp65、TCF8表达降低,而E-cadherin表达增高;PDTC组细胞迁移距离和穿过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食管癌细胞EC1中表达TCF8,下调TCF8可上调E-cadherin,抑制EC1细胞的迁移侵袭,为阐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分子靶点.

    作者:江亚南;张艳艳;杨洪艳;田芳;马俊芬;刘康栋;董子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麻后严重心脏抑制处理1例

    患者,女,30岁,身高155 cm,体重40 kg.诊断混合痔人院,拟在腰麻下行痔上黏膜吻合术(PPH).患者既往体健,无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血常规凝血及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入手术室监测基本生命体征,BP 120/70mmHg,五导联ECG正常,HR 86次/min,SPO298%.用20G留置针开放上肢外周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常规消毒侧身于L2~3间隙腰麻穿刺顺利,脑脊液回流通畅,5 s内向头侧注入0.5%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5 mL(布比卡因7.5 mg+ 20%葡萄糖0.5 mL),即刻改平卧位,约5 min针刺测麻醉平面T8.主刀医生要求俯卧剪刀位手术,麻醉医生与护士协助将患者翻为俯卧位,并摇手术床至臀高头低足低位(俯卧剪刀位).约1 min患者打哈欠,手动测无创BP 80/40 mmHg.患者仍不断打哈欠,嗜睡,面色转白.

    作者:师小伟;刁枢;刘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特点

    目的:了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病理改变,并分析其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所有患者均行肝组织活检,同时检测血清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138例患者中,仅5.1%的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完全正常,31.9%的患者肝脏炎症≥G2和(或)纤维化≥S2. 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之间,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无差异,P> 0.05.HBeAg阴性患者中,HBV-DNA≥10 000 IU/mL组炎症≥G2、纤维化≥S2比例达60%、73.3%,显著高于HBV-DNA< 10 000 IU/mL组患者,P<0.05.结论:绝大部分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内仍有潜在肝炎活动;1/3的患者有显著肝组织病变,需抗病毒治疗;HBeAg阴性患者,若HBV-DNA≥10 000 IU/mL,应当行肝组织活检明确病情,及时治疗.

    作者:朱海超;高国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晶状体类型与前房深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变化与IOL类型的关系.方法: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植入IOL的类型分为A组(单片式IOL组)和B组(三片式IOL组),各23眼.观察术后1月、3月、6月的ACD、矫正球镜度数等.结果:A组术后6月与1月相比,ACD变浅(P<0.05),矫正球镜度数降低(P<0.05),术后1月与3月、3月与6月相比,ACD和矫正球镜度数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1月、3月、6月ACD和矫正球镜度数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6月,植入单片式IOL眼ACD变浅,屈光状态易向近视偏移;植入三片式IOL眼ACD与屈光状态均无变化.

    作者:董伟华;陈彬川;帖红艳;王延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表观遗传学机制在1、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依赖于DNA序列遗传信息及表观遗传学信息的相互作和平衡,其一表达失衡即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与众多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病、肿瘤、糖尿病、衰老、老年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环境因素(如营养改变、饮食习惯、吸烟等)能引发表观遗传学机制的改变[1-2].当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且发病率日益增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表观遗传机制有着密切联系.故此,通过研究表观遗传学来揭示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伍玉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骨侵蚀研究进展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SpA)是以巾轴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强直性脊柱炎(AS)为原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aSpA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其中Treg/Th17亚群失衡在aSpA发病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IL-23/IL-23R/Th17/IL-17轴可能是导致aSpA广泛炎症和骨质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aSpA病理特点是滑膜增生,淋巴样浸润和血管翳的形成,随之造成骨骼侵蚀和软骨破坏,终发生骨性强直.

    作者:苏培培;米存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7.3mm空心螺丝钉后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骨折损伤22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含有骶髂关节脱位骨折的22例的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了后路手术治疗分析,探讨应用7.3 mm空心螺丝钉特点.方法:对22例的骶髂关节脱位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手术治疗,分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在C臂X线机透视下攻入1~2枚直径7.3 mm的60 ~ 75 mm空心松质骨拉力螺丝钉.结果:术后随访6 ~ 36个月,术后2~4周患者可在床上坐起,6周后可扶拐下地活动,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螺钉钢板断裂.拍片检查对比提示:骶髂关节脱位及周围骨折术后位置无位移,根据Matte标准评定:本组优17例,良好4例,可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好3例,优良率86.3%.结论:经后入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骨折可有良好的治疗疗效,但需要对其的选择要根据损伤的解剖部位及类型、移位的方向程度、术前的复位程度,对术中复位的难易程度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

    作者:樊晓海;甄平;薛云;周顺刚;厉孟;邓晓文;李旭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乙肝表面抗原ELISA试剂盒检测灰区的探讨

    目的:重新探讨定义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的检测“灰区”.方法:以乙肝表面抗原定值质控血清为标本对ELISA和电化学发光(ECLIA)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比较试验;同时用ELISA试剂盒检测由ECLIA检测为乙肝表面抗原弱反应性的标本,从而重新考虑ELISA试验时的复查“灰区”设定.结果:ELISA检测灵敏度为0.5 IU/mL,ECLIA检测灵敏度为<0.125 IU/mL;经过筛选标本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由ECLIA检测为乙肝表面抗原弱反应性的标本的S/CO值为0.24~1.结论:ECLIA的检测灵敏度高于ELISA;同时为了防止漏检,目前ELISA检测HBsAg的所使用的复查“灰区”有必要进一步扩大.

    作者:吴子安;徐宁;邱智詠;李涛;易四维;何文军;罗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行经胸腔镜探查+内固定手术的探讨

    随着交通事故及各种碰撞伤、挤压伤及摔伤等的增多,创伤性多根肋骨骨折发生率相应增加,对其研究行内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并比较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来源于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应用胸腔镜探查+可吸收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简称内固定组;另一组行胸腔闭式引流,胸带固定,简称对照组.内固定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对照组52例(男33例,女19例).两组间无明显创伤原因、年龄及男女性别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立;张淼;贲晓松;康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