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迁;曾庆诗;王文贤;罗沙;谢斌;张晓慎;罗智超;郭惠明
目的:研究脑缺血诱导的SynGAP丝氨酸磷酸化、CaMKⅡ与SynGAP的相互作用及内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的手段观察CaMKⅡ自身磷酸化、从胞浆转位到胞膜以及SynGAP的丝氨酸磷酸化,并利用脑室注射CaMKⅡ的特异性抑制剂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导致胞膜部分总的CaMKⅡ和磷酸化的CaMKⅡ的水平均显著升高,CaMKⅡ与SynGAP的结合显著高于对照组,SynGAP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升高;CaMKⅡ的抑制剂KN62能抑制CaMKⅡ的自身磷酸化、SynGAP的丝氨酸磷酸化以及CaMKⅡ和SynGAP的相互结合,但对胞膜CaMKⅡ的水平没有影响.结论:脑缺血诱导的SynGAP丝氨酸磷酸化是由CaMKⅡ所催化的,SynGAP发生丝氨酸磷酸化后导致激活MAPK信号通路,在缺血过程中可能为一种细胞应激反应,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作者:宋波;敖强;公衍道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相CT扫描成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COPD患者44例,对照组15例,均在肺功能试验1周内完成低剂量双相CT扫描,得到大吸气末和大呼气末CT肺容积数据.采用GE公司Lungs定量软件测定全肺容积、气体潴留体积及所占百分比,进行组间比较,并与肺功能试验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大吸、呼气末全肺容积(Vin、Vex)、大呼气末肺内气体潴留体积(Vtrap)及百分比(Vtr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Vin与肺总量(TLC)(r=0.675,P< 0.01)、Vex与残气量(RV)(r=0.651,P< 0.01)存在明显的正相关,Vtrap及Vtrap%与FEV1/FVC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506、-0.602;P< 0.05、<0.01).结论:低剂量双相CT扫描肺功能成像对COPD患者肺功能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作者:王晓华;段江晖;杜毅鹏;沈宁;贺蓓;袁慧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微创气管切开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特点.常规PDT因不可直视,是一种盲操作,手术风险高.为降低手术风险,我科自2007年2月起开展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共5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3例患者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46~ 87岁,平均(72±7)岁.APACHEⅡ评分(19.32±7.12)分.行气管切开手术前均已行气管插管.大部分患者气管切开原因为脑卒中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需长期戴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余原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及神经外科术后气道保护.气管切开术前排除颈部感染,颈部解剖结构和凝血功能异常.
作者:陆非平;陈炜;王锁柱;盛博;甄洁;韩聪聪 刊期: 2013年第20期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大小21 ~ 25 bp非编码调节性RNA,通过完全或不完全碱基互补结合于靶mRNA3'非翻译区(3'UTR),导致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miRNA异常表达在人类肿瘤十分常见,是当前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以全球每年新增50万病例位居第2位,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高危型H PV(HPV16、HPV18)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冯晶;李志英;刘朝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皮肤溃疡是外科常见病,由于反复发作,不易愈合,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科自2000年5月至2012年8月,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皮肤溃疡205例.疗效均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5例患者,其中男116例,女89例,年龄34~75岁,平均56岁,病程6个月~34年.皮肤溃疡均位于足靴区,面积小为0.8cm×0.6 cm,大为15 cm×5 cm.其中单侧病变185例,双侧病变20例.所有患者均有下肢色素沉着,160例合并慢性湿疹.
作者:傅平;曾庆黎;周凯;符建平;彭星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一种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由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突变致其编码的CFTR蛋白功能缺陷所致[1].全球约70000名CF患者,其中白种人常见[2],临床资料显示该病在我国也有一定发病率.CF死亡率极高,中位生存期短[3],亟需找到有效治疗措施改善CF患者生存质量.针对CFTR基因突变及其编码的CFTR缺陷选择个性化治疗[4],是近年CF治疗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秋琼;秦光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年龄≥60岁的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危险因素,为预防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提供有用的临床数据.方法: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按骨折椎体个数将患者分为单椎体骨折组和多椎体骨折组,再将患者分别按年龄和体质指数分组,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单椎体骨折组和多椎体骨折组患者的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集中发生在L1、L2和T12,三者合计占骨折椎体总数的57.4%;仅14.6%的患者骨折诱因明确;仅9.6%的患者进行了规范的骨折二级预防;随年龄增高,椎体骨折发病率增加.结论:骨密度、椎体骨折史、年龄是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的风险因素,腰椎及髋骨骨密度对椎体脆性骨折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在重视骨密度的同时,也应对骨折高危人群进行骨折的筛查,以便及早进行干预以减少再发骨折的风险.
作者:袁辉辉;楼慧玲;彭程;陈巧聪;丘惠嫦;朱国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提高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我院ICU内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重症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跟踪观察至置管后24 h.采用床边X线评估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按在置管过程中是否使用促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分为促胃动力药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置管成功率.结果:促胃动力药组的置管成功率为42.7%(47/110),对照组为29.7%(3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 0.05),其中,使用甲氧氯普胺时置管成功率为51.0%(25/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 0.012 5);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时置管成功率为36.1%(22/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94).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促胃动力药可以提高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但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对提高成功率的有效性不一致,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维生;张一臣;胡北;孙诚;吕波;叶珩;解迪;陈纯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肛瘘患者术前三维腔内超声测量指标,评估三维腔内超声对肛瘘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9月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肛瘘住院手术患者4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肛瘘直接切开组和切开挂线组.术前三维腔内超声测量: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长度(EAS+PR),内括约肌长度(IAS),外括约肌远端到内口的距离(EAS-IO),内括约肌远端到内口的距离(IAS-IO)以及瘘管累及内外括约肌的长度及百分比.采用Wexner失禁评分评估肛门功能.结果:肛瘘切开挂线组EAS-IO及IAS-IO明显大于直接切开组,切开挂线组经括约肌肛瘘累及内、外括约肌的长度及百分比均明显大于直接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3例(7%)患者出现轻微肛门失禁症状,Wexner失禁评分平均2分.结论:三维腔内超声能精确定位内口,测量瘘管累及括约肌的范围,有利于选择安全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失禁的发生.
作者:薛雅红;丁曙晴;刘飞;章蓓;裴穗东;王小峰;谭妍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5例GIST中,原发于十二指肠3例,空肠8例,回肠4例;恶性10例,良性2例,交界性3例;CT表现为与肠壁密切相关的软组织肿块,病灶一般境界清晰;良性者,多数<3cm,密度较均匀;恶性者,多数>3cm,密度多不均匀,肿块内可见出血囊变坏死区.肿块多为富血供,增强后肿块的实质部分强化显著,囊变坏死区不强化.结论: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能够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强化特点,对于术前定位、定性和肿瘤分级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冯永明;钱斌;陈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CVVH)对老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收集老年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临床资料104例,其中45例经患者家属同意,在基本治疗基础上采用CVVH辅助治疗,其余59例只采用基础急救,两组在年龄、性别、感染原因以及并发症上均没有差异性,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患者开始治疗均为入院后2 ~ 24 h,治疗时间为24 ~ 144h,基础治疗组存活15例,死亡30例,死亡率为66.67%;辅助治疗组存活28例,死亡31例.死亡率为52.50%;实验室检查CVVH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血氨的含量,但对胆碱酯酶无效,另外CVVH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也为无效.结论:CVVH辅助治疗肝功能衰竭,能够基本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另外CVVH虽不能明显降低老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死亡率,但也不失为一种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文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对于特殊人群无痛胃镜下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于50例拒绝行静脉穿刺的上消化道异物的特殊人群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下无痛胃镜异物取出术,记录麻醉前、静脉给药时、静脉给药后30 s、治疗结束时和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及各时间点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胃镜治疗.与麻醉前相比,静脉给药时MAP和HR明显升高(P<0.05);而RR与SpO2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中仅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结论:对特殊人群的上消化道异物,七氟醚联合丙泊酚下无痛胃镜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法印;张先龙;徐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不同预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APL成人病例,高/中/低危各67/74/41例,观察不同预后患者中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为主的方案和以三氧化二砷(ATO)为主的方案的完全缓解(CR)率、获得CR时间、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及中枢神经系统累积复发率(CIR).结果:以ATRA为主组患者OS在高危与低危组间存在差异(P=0.042),以ATO为主患者该统计学差异消失(P=0.23);中危(P=0.007)和高危(P=0.011)的ATO组患者较ATRA组患者OS明显延长.高危患者(P=0.001)和中危患者(P=0.002)在ATO组DFS明显提高,对于低危患者(P=0.28)是否以ATO为主该差异不明显.ATO组与ATRA组中枢系统CI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对于高、中危患者以ATO为主的方案能明显改善APL患者的预后,但对于低危患者可考虑仅以ATRA为主的方案.
作者:王信峰;黄红铭;杨力;秦燕;徐瑞容;尤学芬;滕熔;刘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头位初胎阴道产时限制会阴切开,对产妇及新生儿近期指标的影响,以评估产时常规会阴切开对于母儿安全是否必要.方法:2011年我院头位足月阴道初产妇932例,产时尽量不做会阴切开;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阴道产时常规会阴切开,共727例.比较两组产妇近期指标(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产后排尿及产程)情况.结果:限制会阴切开组与常规组相比,会阴切开率分别为35.0%与78.4%,严重会阴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导尿率与产程时间等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限制切开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限制会阴切开不增加严重会阴裂伤与新生儿窒息率、不延长产程、减少产时出血量,头位初胎自然产时没有必要常规会阴切开.
作者:郭培奋;孔欣;凌金凤;彭翠霞;李庆宇;杨小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抑凋亡蛋白survivin与促凋亡蛋白Smac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发病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收集38例AM患者子宫全切标本,取其异位内膜(异位组)及非异位区内膜(在位组);收集2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全切标本,取其非肌瘤区内膜(对照组).采用Tunel法与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三组内膜细胞凋亡及survivin与Smac表达情况.结果: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异位组略小于在位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在位组明显小于对照组.Survivin的表达,异位组略高于在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Smac的表达,异位组明显低于在位组和对照组,在位组明显低于对照组.Survivin与Smac的表达在异位组呈负相关,在在位组和对照组均呈不相关.结论:Survivin与Smac可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或相互拮抗作用打破凋亡平衡,促进AM发生.
作者:唐利;龙玉芬;李燕;郑芹林;李宗恒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对比研究全盆底重建术(Prolift)与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壁修补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5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非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全盆底重建组(20例)和对照组即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壁修补组(25例)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术后定期随访,评价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平均1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以术后12个月至18个月内高,分别为10%(2/20)和28%(7/25).观察组1例出现补片暴露,观察组术后性生活恢复和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olift全盆底重建手术操作安全、创伤少,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付燕燕;鲁菊英;梁新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早期营养支持能减少能量贮备和组织的丧失,对减轻继发性损害有重要意义[1].因此,我们对62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早期进行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28~ 57岁.
作者:张波;文莉;傅祖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LC)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Pubmed等数据库,查找发表于2010-2013年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1 300例患者,研究发现与CLC相比,SILC在出血量、疼痛、美观效果方面有优势,在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方面无差异,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存在劣势.结论:SILC在美观等方面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手术时间长;总之,两种术式各有长短,需酌情选择.
作者:黄乾鹏;朱立新;许小亮;耿小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IIT)对严重创伤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性粒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抗休克、复苏、止血、机械通气、抗菌药物、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IIT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 h,72 h和1周血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外周血PMN凋亡率和血浆TNF-α和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糖、SIRS评分和血浆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PMN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同时起到降血糖与抗炎的双重作用,而其抗炎机制可能通过促进PMN凋亡,下调血浆TNF-α和CRP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刘同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灵杆菌多糖对内毒素(LPS)所致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提前0.5 h给小鼠腹腔注射灵杆菌多糖,然后尾静脉注射LPS (30 mg/kg),3h后ELISA法测定肺组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6h后测量肺湿重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灵杆菌多糖(100 U/kg)可部分抑制由LPS引起的IL-1β、IL-6、TNF-α的增加(P<0.05),降低肺W/D(P<0.05);剂量为100、50 U/kg时,可部分抑制MPO活性(P<0.05)及MDA含量(P<0.01)的增加.结论:灵杆菌多糖预防性给药对内毒素所致小鼠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群;汪燕;余传林;陈娜娜;雷林生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