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异丙酚维持量的影响

杨燕青;何海娟;林仙菊

关键词:宫颈肿瘤, 腹腔镜, 硫酸镁, 异丙酚, 心血管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硫酸镁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异丙酚维持量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MgSO4)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20例.MgSO4组,麻醉诱导前硫酸镁50mg/kg稀释至100mL,15 min内静脉输注,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榆注硫酸镁15 mg/(kg·h)至手术结束.NS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硫酸镁.两组麻醉维持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泵注并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BIS值45~55.记录两组术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气腹时、气腹后15、30min、1 h、放气后5 min各时点的血压(MAP)、心率和BIS值.监测术前、术毕、术后1 h和24 h血清镁离子浓度.记录两组术中异丙酚的维持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基础心率、BIS值和术中相同时点BIS值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MgSO4组血压、心率在气管插管时、切皮、气腹时、气腹后15 min、30 min、1 h、放气后5 min等时点均低于NS组(P<0.05).MgSO4组异丙酚的维持用量在切皮、气腹时、气腹后15 min、30 min、1 h、放气后5 min等时间点均低于NS组(P<0.05).MgSO4组镁离子浓度在术毕、术后1 h和24 h明显高于NS组(P<0.001).但两组血清镁离子浓度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硫酸镁能明显抑制围术期的心血管反应和降低术中所需的异丙酚的维持用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细胞凋亡(apoptosis)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以往人们一直认为心肌细胞是终末期细胞,不可再分裂;认为细胞坏死才是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的主要形式.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心肌细胞的凋亡参与了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

    作者:聂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鼠ERK1/2基因siRNA片段的设计、合成与筛选

    目的:设计合成干扰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基因表达的不同型小干扰RNA(siRNA),筛选出能高效抑制ERK1/2基因表达的siRNA.方法:根据大鼠ERK1/2 mRNA的序列,设计合成针对ERK1基因和ERK2基因的siRNA序列各3对,利用脂质体将siRNA转染入大鼠血管平滑mg(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ERK1/2 mRNA表达水平以确定干扰效果.结果:设计合成的3对ERK1 siRNA和3对ERK2 siRNA对ERK1/2基因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RK1-siRNA1和ERK2-siRNA2在低转染浓度组中的抑制率高,分别为95.77%和93.23%.结论:成功设计合成了针对ERK1/2基因的siRNA,并从中筛选出能特异且高效抑制ERK1/2表达的siRNA.

    作者:李建文;黄胜超;陈小东;丁洪飞;张远起;黄水传;张智;肖雄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显露喉返神经在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中的作用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5%~5%.国内文献报道为1.6%~11.9%.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再手术,由于腺体与周围组织粘连,解剖层次欠清,神经及血管走行受到影响,喉返神经损伤率可高于首次手术数倍.故预防术中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是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复发性甲状腺肿再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尹于虎;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硫酸镁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异丙酚维持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硫酸镁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异丙酚维持量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MgSO4)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20例.MgSO4组,麻醉诱导前硫酸镁50mg/kg稀释至100mL,15 min内静脉输注,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榆注硫酸镁15 mg/(kg·h)至手术结束.NS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硫酸镁.两组麻醉维持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泵注并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BIS值45~55.记录两组术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气腹时、气腹后15、30min、1 h、放气后5 min各时点的血压(MAP)、心率和BIS值.监测术前、术毕、术后1 h和24 h血清镁离子浓度.记录两组术中异丙酚的维持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基础心率、BIS值和术中相同时点BIS值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MgSO4组血压、心率在气管插管时、切皮、气腹时、气腹后15 min、30 min、1 h、放气后5 min等时点均低于NS组(P<0.05).MgSO4组异丙酚的维持用量在切皮、气腹时、气腹后15 min、30 min、1 h、放气后5 min等时间点均低于NS组(P<0.05).MgSO4组镁离子浓度在术毕、术后1 h和24 h明显高于NS组(P<0.001).但两组血清镁离子浓度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硫酸镁能明显抑制围术期的心血管反应和降低术中所需的异丙酚的维持用量.

    作者:杨燕青;何海娟;林仙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肾嫌色细胞癌1例

    患者女,57岁,因右腰部胀痛4 d伴肉眼血尿及尿痛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B超示:右肾下极混合性团块.入院后外科检查:腹平软,右腹部可触及一质硬肿块,直径约15 cm,境界欠清,固定,无压痛.查CT示:右肾下极见一大小约13 cm x 12 cm x 10 cm的团块影,边缘有分叶,与周围组织局部界限欠清,其内见液化、出血坏死及钙化,强化不均匀,周围脏器受压,十二指肠及胰腺受压明显,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作者:高福平;魏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羊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干细胞特性研究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单膜上皮细胞(hAECS)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足月产胎儿胎盘,无菌条件下将胎盘的羊膜层与绒毛膜层分离.将洗净的羊膜组织用眼科剪剪成约1 mm×1 mm大小,加入0.05%的含有0.53 mM EDTA4Na的胰酶制备羊膜上皮细胞并进行培养.用免疫荧光、Westem blot等方法检测干细胞相关表面标记物(0CT-4、Nanog、SSEA-4)等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blot的结果显示,羊膜上皮细胞OCT-4、Nanog、ssea-4、Nestin表达阳性.结论:羊膜上皮细胞表达类似胚胎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可以作为干细胞的新来源.

    作者:耿娟娟;崔勇;邱书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作用

    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相互关联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细胞及其间质内皮细胞的增殖等因素是肿瘤获得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主要方式之一.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能够促进细胞的趋化、分裂与增殖;在机体生长发育、创伤修复等过程中起积极重要的作用.然而,PDGFR过度激活和异常表达可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本文就PDGFR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作者:李毅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N端脑钠肽前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CAD患者91例,根据冠心痛类型分SAP组、UAP组和AMI组;3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CAD类型病变组及与对照组之间的NT-proBNP及MMP-9水平的差异;冠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程度、冠脉Gemini评分与NT-proBNP及MMP-9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T-proBNP、MMP-9及Gemini评分,在时照组、SAP组、UAP组及AMI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Gensini评分及病变支教呈正相关.结论:CAD患者血浆NT-proBNP及MMP-9的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有相关性,可作为CAD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健刚;陈金国;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icroRNA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谱的变化

    目的:分析微小RNA(mieroRNA)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谱的变化,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中的microRNA干预策略提供可供选择的目标microRNA.方法:利用microR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正常心肌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micmRNA表达谱的差异.实时定量PCR检测上述2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基因芯片结果差异性表达的microRNA,验证芯片结果的可信性.结果:与正常大鼠心肌组织相比,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microRNA有10个,分别为mo-microRNA-21、mo-micmRNA-26b、mo-microRNA-499、mo-microRNA-126、mo-let-7e、mo-microRNA-23a、mo-microRNA-23b、mo-let-7a、mo-let-7d、mo-microRNA-26a;表达下调的microRNA有6个mo-microRNA-214、mo-microRNA-125b-5p、mo-microRNA-1、mo-microRNA-133a、mo-microRNA-133b、mo-microRNA-24.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伴有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

    作者:谭健;肖健;王志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江苏省无锡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0 297人参加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筛查,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各项红细胞参数,Gap-PCR与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地贫及HbE,采用PCR-测序法检测异常血红蛋白点突变.结果:无锡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136%(14/10297).本次筛查共发现8种异常血红蛋白,包括1例Hb I、1例Hb J-Bangkok、1例Hb Ube-2、1例Hb J-Beijing,1例Hb Hb G-Taipei,3例Hb Queens,2例Hb G-Coushatta和4例Hb E.结论:江苏省无锡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鲜明的南北交汇的基因特征.

    作者:王妍;林敏;韩志君;杨立业;王前;郑磊;黄樾;林芬;詹少芬;林春萍;吴教仁;刘晶波;严子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APACHE Ⅱ评分系统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la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在预测产科重症监护病房中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观察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转入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重症监护病房资料完整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215例,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入院24h内患者差变量值进行评分,并追踪比较患者的预后,从而验证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性.结果:215例产科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范围4-33分,平均(9.29±4.63)分;212例生存者评分为(9.11±4.16)分,3例死亡者评分为(28.00±5.00)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患者的预测病死率及实际病死率均升高.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重度子痫前期/予痫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但存在局限性和偏差,需进一步开发一种标准的评估系统.

    作者:张红霞;刘慧姝;陈敦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现总结我科2005年6月至2011年5月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证实,且均有高血压病史.

    作者:顾行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与雌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状态及血清雌激素水平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1、Th2及其比值,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2及血清E2分别为(1.86±0.82)%、(429.46±285.57)pmol/L,高于健康体检组(1.50±0.60)%、(282.41±252.42)pmol/L;Th1及Th1/Th2比值分别为(15.93 4±5.36)%、10.68±6.92,低于健康体检组(18.68 ±5.08)%、13.90±5.09,结果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2与血清E2呈正相关(r=0.819,P=0.000).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高E2水平及Th2优势状态.雌激素对乳腺癌患者Th1/Th2平衡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时瑛;封敏;黄艳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膀胱癌化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提高抗癌药物紫杉醇对膀胱癌T-24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kt抑制剂鱼藤素、紫杉醇单独以及两药联合应用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联合鱼藤素能够显著提高紫杉醇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0.01),协同治疗指数<1,具有协同治疗作用;FCM结果显示联合鱼藤素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的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Akt信号通路能够显著提高紫杉醇时膀胱癌T-24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董自强;江克华;宋兴福;陈先国;陈晓波;袁红纲;刘幼昆;龙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种植体支抗与J形钩矫治高角安氏Ⅱ类深覆合的疗效对比研究

    高角的安氏Ⅱ类病例如按常规的直丝弓矫治技术程序,治疗结束后会发现虽然咬胎关系不错,但却伴随严重舌倾的上颌前牙,(牙合)平面和下颌平面变陡及下颌的顺时针旋转[1].患者或家属认为他们的侧貌比治疗前还要糟糕.以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应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技术的J钩高位牵引.但它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近年来微种植体支抗(即微螺钉)以不依赖患者配合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

    作者:陈礼芳;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时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生理盐水组(S组)(n=2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 μg/kg和等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时间为10 min.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TIVA).术中D组给予0.4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S组给予与等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T0)、诱导前(T1)、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后1 min(T3)、股动脉插管时(T4)、动脉瘤栓塞时(T5)、术毕时(T6)、拔出喉罩前(T7)、拔出喉罩后1 min(T8)的血压、心率,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在T1时D组MAP,HR明显减低(P<0.015);与T2相比,T3时S组HR升高(P<0.05);与T7相比在T8时S组MAP、HR明显升高(P<0.05).在T1,T4,T7,T8时间点,与S组相比D组MAP、HR明显减低(P<0.05).D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S组(P<0.05).D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喉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中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手术效果的早期评估.

    作者:李征;邵贵骞;于宏志;吕传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LRG在脂多糖预处理诱导大鼠脑保护效应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脂多糖应答基因分子(Iipopolysaccharide response gene,LRG)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容积之间的关系,探索脂多糖(I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诱导脑保护效应的核心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脂多糖预处理组.采用戊巴比妥钠(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印迹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计算LRG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GRP、ET-1和TNF-α浓度,采用garei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脑梗死容积.结果:相比于缺血对照组,脂多糖预处理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72 h LRG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血浆CGRP浓度显著增高,而血浆ET-1和血清TNF-α浓度则显著降低,同时,脂多糖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缺血对照组明显改善,脑梗死容积也显著缩小.结论:脂多糖预处理可诱导LRG分子表达水平上调,显著降低ET-1、TNF-α而增加CGRP浓度,从而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效应.

    作者:巩固;袁利邦;黄怡;胡玲;蔡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配伍七氟醚抑制切皮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靶控舒芬太尼配伍七氟醚在切皮时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变化,探讨联合应用时安全有效的配伍剂量.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4组(n=20),S0,S1,S2,S3组切皮时七氟醚浓度分别为2.3%,1.6%,1.1%,0.9%,舒芬太尼Ce分别为0.0.12,0.18.0.24 ng/mL.所有患者用丙泊酚(Cp 3.5μg/mL)、瑞芬太尼(Ce 4 ng/mL)和罗库溴胺(0.6 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立即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60%笑气和40%氧气,各组分别将七氟醚和舒芬太尼调至设定浓度.比较四组间及组内切皮前后MAP、HR和BIS的变化.结果:组间比较,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0组比较,S1、S2、S3组HR降4g(P<0.05);与S0组比较,S2、S3组BIS值升高(P<0.05).组内切皮后均值与切皮前均值相比,四组MAP均升高(P<0.05);S0组HR升高(P<0.05);S3组BIS值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Ce 0.12 ng/mL配伍1.6%七氟醚以及舒芬太尼Ce 0.18 ng/mL配伍1.1%七氟醚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切皮反应,是切皮阶段适宜的复合麻醉配伍浓度.

    作者:黄舜;左明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磁珠浓缩法在低浓度HBsAg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以磁珠为介质的标本浓缩方法(磁珠浓缩法),提高HBsAg的检测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用于低浓度HBsAg的测定.方法:BCA蛋白检测法检测磁珠吸附前后和洗脱液中HBsAg蛋白含量,判断吸附HBsAg的能力.磁珠浓缩法浓缩HBsAg阳性、HBsAg阴性、已标定HBsAg浓度的血清系列稀释品和低浓度HBsAg的血清标本,比较浓缩前后的S/CO值.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磁珠吸附HBsAg随着HBsAg浓度的增高而增多,磁珠吸附HBsAg纯品后,10 mmol/L NaOH洗脱HBsAg的洗脱率是(71.02±3.24)%.磁珠浓缩后,S/CO值高于浓缩前(P<0.01),不会增加检测HBsAg的非特异性(P>0.05),S/CO值与HBsAg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8),低检测限是0.1 IU/mL,对低浓度HBsAg的阳性检出率是80.8%,与浓缩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513,P<0.01).结论:磁珠浓缩法可明显提高ELISA检测HBsAg的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作者:林梅双;吴晓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结核药诱发抽搐1例

    患者男,66岁,发现肺结核5月余,在当地疾病防控中心服用板式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010年12月20日凌晨,患者突然口吐白沫,带少量血丝,肢体僵直,经家属拍打,约30 min后清醒,未见言语、肢体异常,患者自感无明显不适.入皖查体:体温:36.3℃,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0/70 mmHg.精神稍差.右胸廓稍塌陷,双肺呼吸运动、触觉语颤无增强或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低,以右肺为著,未闻及湿性罗音及哮鸣音.

    作者:石广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