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低流速肘静脉注射对比剂肺动脉时间密度曲线分析

闫昆;张彩伢;陈国平;沈立;施俊华;干放;季伟刚;杨铁权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时间密度曲线
摘要: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同层动态对比增强技术研究对比剂在肺动脉中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将84例患者按对比剂注射速率不同分为2.0 mL/s组、3.0 mL/s组,对比剂注射时间均为30 s,绘制肺动脉时间密度曲线(TDC),对肺动脉TDC形态进行判读.并根据胸部增强CT判读有无肩部周围侧枝静脉对比剂充盈;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病例肺动脉TDC均可见峰值平台期;(2)随着对比剂注射速率的增加,肺动脉TDC无上升的平台期数量有所减少;(3)肺动脉TDC平台期形态的缓慢上升或无上升与肩部周围侧支静脉对比剂充盈相关.结论:(1)绝大多数情况下,肺动脉TDC均出现峰值浓度平台期,无论是缓慢上升的平台期或无上升的平台期;(2)有无肩部周围侧支静脉对比剂充盈可能是肺动脉TDC平台期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循证小组,提出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佳证据运用于循证护理实践.结果:82例患者中有效者73例,死亡9例.结论: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我们对患者的护理更细致、规范,同时对培养护士循证医学的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实施循证护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者:王倩;游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在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脂联素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分析其与瓣膜病变程度、瓣膜病变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瓣膜病变数量增多及返流程度加重,脂联素水平进行性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低脂联素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华兰;徐培敬;胡得飞;张枫林;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改良NOTES及TUES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gsl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及经脐入路内镜手术(TUES)技术在腹腔镜腹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NOTES及,TUES技术,自行设计了肛门转换器,标本切除后经此肛门转换器拖出,完成了5例免辅助切口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采用,TUES完成右半结肠及直肠癌各1例.结果:手术过程用时平均26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约为110mL,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0.5-1年无腹壁穿刺孔或切口肿瘤复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未见明显瘢痕,美容效果良好.结论:经过我们加以改良,NOTES及TUES技术在腹腔镜腹部外科临床实际运用中操作更为简单、实用,改进后的技术对器械要求不高,既克服了单孔技术的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也改良了NOTES技术因入路带来的伦理、感染、内瘘等问题,同时仍然具备NOTES及TUES技术入路隐蔽、体表无创口或微小瘢痕、创伤小等特点,有临床实用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杜吉义;陈江;李家辉;刘叔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苯海拉明过量致休克、惊厥1例

    患儿男,5个月,体重7kg,进食鸡蛋后全身皮肤红疹1 h到医院急诊.查体:T 37.2℃,R 28次/min.P 120次/min,BP 80/55 mmHg.反应及精神尚好,呼吸平顺,唇无发绀,全身皮肤潮红、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前囟平软,1.5 cm x 1.5 cm大小,咽部无充血,无杨梅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部不胀、软,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次/min,脊柱、四肢活动好,肌张力正常,未发现病理性神经反射.

    作者:卓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发作期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分娩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病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妊娠分娩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妊娠用药过程、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42例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剖宫产32例(76.2%),早产4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稳定期患者10例,剖宫产4例(40.0%),无不良妊娠结局.所有新生儿均未见畸形.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至少稳定2年后妊娠及孕中晚期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很有必要;对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钟秋平;彭东桃;黄俊;张洪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抗菌肽PGG酰胺化合成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对比人工设计合成的抗菌肽PGG与它的酰胺化产物PGG-NH2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NCCIS的方法,以天然蜂毒肽Melittin为对照,测定抗菌肽时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在不同盐浓度及不同MgCl2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使用5%的红细胞悬液,与抗菌肽混合孵育后540 nm的吸光度评价溶血性,用超声完全溶解后红细胞悬液作为评价标准.结果:PGG-NH2对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MIC为4-8 μg/mL和8~16 μg/mL;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NaCl和MgCl2浓度对PGG-NH2活性的影响小于PGG;100 μg/mL PGG-NH2的溶血性小于10%.结论:PGG-NH2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比PGG耐受更高的离子强度,同时具有更低的溶血性.

    作者:陈曼;胡启飞;吴民泸;代娟;赖翼;段佳慧;陈登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A19-9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19-9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并对诊断界点(cut-off value)进行确定,以期对CA19-9应用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胆管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患者、肝血管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CA19-9,绘制ROC曲线.结果:胆管细胞癌患者血清CA19-9较肝细胞癌患者、肝血管瘤患者及健康对照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管细胞癌与肝血管瘤比较的ROC曲线显示AUC为0.882,诊断界点值为55.09 μ/mL时,敏感度达81.8%,特异度速99.0%;与肝细胞癌比较的AUC为0.830,诊断界点值为63.58 μ/mL时,敏感度达81.8%,特异度达87.5%.结论:血清CA19-9检测对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习浩;刘荣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脑电熵指数水平下靶控输注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合适的脑电熵指数水平和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方法:60名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SE55组)和B组(SE45组).在脑电熵监测下对两组患者实施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待A组和B组患者SE值分别降至55和45后,实施气管插管.记录SE值达到目标值时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和麻醉诱导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B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麻醉诱导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麻醉诱导时将脑电熵sE目标值设定于55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老年患者麻醉诱导的满意效应部位丙泊酚靶控浓度为(3.1±0.8)μg/mL.

    作者:孙海涛;孙莉;薛富善;王海;张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舒芬太尼适宜浓度探讨

    目的: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疗效及舒芬太尼的合适浓度.方法:对120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的硬膜外镇痛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S组)和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组(F组).其中S组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S1组:0.5μg/mL、S2组:0.75μg/mL、s3组:1.0μg/mL).记录各组镇痛0、10、30、6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镇痛有效率、镇痛期间催产素使用率、镇痛不良反应、产程、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产后1、5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药物平均使用量减少,患者满意度也优于F组(P<0.05).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组的有效镇痛率及患者满意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的药物平均使用量减少(S1>S2>S3,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合适的舒芬太尼浓度为0.5μg/mL.

    作者:裴晓红;童成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FGFR1与p21ras表达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FGFRI、p21r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建立VSMC增殖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干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FGFR1与p21ra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FGFR1 208.07±10.70,p21ras 202.43±12.36)相比,低剂量组(FGFR1 181.47±7.43,p21ras 182.00±8.98)的FGFR1、p21ras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FGFR1 144.90±9.03,p21ras147.03±9.13)、高剂量组(FGFR1 104.43±8.08,p21ras 100.3 ±8.37)的表达均较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FGFR1、p21ras表达较低剂量组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表达又较中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VSMC增殖,该作用是通过抑制FGFR1、p21ras蛋白表达实现的,这可能是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侯慧芳;刘国庆;王永玲;孙银平;郭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肌苷治疗2~4岁幼儿暂时性抽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暂时性抽动障碍是多见的一种类型.一般起病年龄多见于4-7岁,在近年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患儿是在婴儿期发病,越来越多的幼儿期暂时性抽动障碍患儿前来就诊,对这部分患儿,常规的氟哌啶醇首选用药治疗不良反应尤为明显,影响了治疗的安全性及依从性.

    作者:潘丽雯;梁惠慈;肖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低钙柠檬酸透析的安全性评估及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钙柠檬酸透析的安全性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透析患者40例,分为试验组20例,使用低钙柠檬酸透析液进行透析:对照组20例,使用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两组患者均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5 h,透析1个月.记录透析前后及透析过程中的各种实验室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试验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P<0.05):(2)试验组患者透析后出血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55.0%,P<0.05);(3)试验组患者D-二聚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透析后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透析过程中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低血钙及抽搐等不良反应.结论:低钙柠檬酸透析液能够降低透析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改善透析患者的凝血状况.低钙柠檬酸透析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付宇;芮海荣;王章华;袁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冲击与连续口服环磷酰胺,用于原发性中小血管炎诱导缓解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比较静脉冲击与连续口服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后,应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论文合计32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激素加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与对照组(激素加连续口服环磷酰胺)相比:复发率较高[RR=1.64,95%CI(1.06,2.54)],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RR=0.51,95%CI(0.36,0.73)]较低,诱导缓解失败率、感染、出血性膀胱炎、女性患者闭经、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与连续口服相比诱导缓解效果相似,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邓进;廖蕴华;霍冬梅;伍巧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创伤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FTS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术后脏器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而并不增加甚至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病死率[1-4].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泛福舒联合流感疫苗佐治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泛福舒联合流感疫苗对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4例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于缓解期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疫苗组病例于观察开始前口服泛福舒以及每年我国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灭活流感疫苗.两组患者均观察2年,每4周随访1次.对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以及胸部影像学资料进行临床评价;登记疫苗组1、2年内肺炎复发次数及再发肺部感染的相距时间,与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疫苗组1年再发肺部感染病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再发肺部感染的相距时间延长,但两年内再发肺部感染病例与对照组差异无差显性.结论:泛福舒联合流感疫苗接种是临床佐治老年支气管扩张的一个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树标;吕文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姜黄素逆转耐药作用与Caspase-3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5-FU耐药性与Caspase-3活化的关系.方法:CCK-8法测定姜黄素对耐药细胞耐药逆转作用: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全自动荧光酶标仪观察无细胞毒作用的姜黄素、5-氟尿嘧啶(5-FU)及二者联合作用时细胞凋亡情况、Caspase-3酶活性变化.结果:姜黄素能逆转HCT-8/5-FU耐药性;当姜黄素与5-FU诱导耐药细胞凋亡情况相似时,姜黄素组表达更高的Caspase-3,联合用药诱导耐药细胞凋亡,增强Caspase-3酶活性大于两单用药组之和.结论:姜黄素能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解除部分5-FU对耐药细胞Caspase-3活化的抑制,诱导耐药细胞凋亡可能为其逆转机制之一.

    作者:杨春梅;崔晓博;罗强;孙黎;刘华;张林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麻醉期间氧耗的影响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有缺血性心脏病史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I,生理盐水,n=20)、低剂量美托洛尔[组Ⅱ,1μg/(kg·min)×90 min,n=20]、中剂量美托洛尔组[组Ⅲ,2μg/(kg·min)×90 min,n=20].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麻醉.手术开始后输注美托洛尔或生理盐水,在开始用药时(T0)和用药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90 min(T4)测定心率(HR)、平均血压(MAP)、心指数(CI,NICO2法)、CO2分钟生成量(MVCO2),同步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耗量(VO2).结果:在T0、T1、T2时间点,组Ⅱ、组Ⅲ与组I比组间HR、MAP、CI、MCO2、V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3、T4时间点组I的CI、VO2、MVCO2显著上升,而组Ⅱ、组Ⅲ无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应用小剂量和中剂量美托洛尔可降低全身麻醉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腹部手术中氧耗,并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陈弘;朱刚;李立志;陈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氧化应激与重症哮喘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全球性上升的趋势.

    作者:蓝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分次伽玛刀治疗单发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行分次伽玛刀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次伽玛刀治疗且随访到的49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剂量为4~6 Gy/次,总剂量32~36 Gy,分6-8次完成,等剂量曲线50%.结果:全组随访1~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98个月,总有效率为73.47%,临床获益率为95.92%;中位生存时间为10.3个月,1年生存率36.73%,2年生存率10.20%.结论:分次伽玛刀治疗单发脑转移瘤疗效好,副反应小,症状改善明显,可以提高惠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燕华;徐子海;容谦;农惠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脏房室结旁间皮瘤1例

    患者男,31岁,已婚,工人,平素健康,发病当晚8:50左右夫妻俩在房内商议家事,患者突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不适,随即倒地.脸色苍白,口唇青紫,两眼垂闭,双手冰冷,121角留有白沫,呼之无应答.

    作者:魏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