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游桂英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探讨二者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空腹状态下AMI患者(AMI组)和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清RBP4和APN水平,并常规化验FPG、TC、TG、HDL-C、LDL-C等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RBP4水平显著升高,APN水平显著降低,HDL-C显著降低,FPG显著升高.AMI组与对照组血清RBP4和APN水平均有性别差异,男性RBP4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但APN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结论:AMI患者存在RBP4和APN水平变化和性别差异.
作者:丁玉静;邱丽君;苏卫东;崔亚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创伤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FTS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术后脏器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而并不增加甚至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病死率[1-4].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biphenotypic acute leukemia,HA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及治疗和顸后.方法: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诊断HAL,评价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44例HAL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睾丸浸润等,所有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近半数患者属高白细胞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者44例,其中B/M双表型33例、T/M双表型10例,B/T型1例.诱导化疗的总体完全缓解(CR)率为32%,34例接受治疗后11例获得CR,有2例巩固强化治疗后持续缓解,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个月(3~43个月),1例仅给予淋系和2例仅给予粒系的诱导未达到CR.结论:HAL患者存在着发病年龄偏大,高白细胞、预后不良型染色体改变比例较高.治疗上给予兼顾粒、淋二系的诱导和巩固化疗方案治疗,缓解率高及总生存期长.但长期疗效的评价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赵广芬;黄先豹;陈艳;纪德香;卢玮;陈颖犁;杨赣萍;陈国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国内60~79岁老年患者的误吸率为14.2%[1],国外的10%-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存在吞咽困难情况[2].现在大约600-100万美国人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3].
作者:邹小芳;于书慧;刘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自主呼吸恢复后,于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值拔除喉罩时患儿的气道及其他不良反应,探讨安全拔除喉罩时的OETCO2值.方法:纳入12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40组,于PEICI2 40 mmHg时拔除喉罩;45组,于PETCO2 45 mmHg时拔除喉罩;50组,于PnCO2 50 mmHg时拔除喉罩.每组各40例患儿.记录拔除喉罩前和拔除喉罩后即刻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观察拔除喉罩即刻及其后10min之内患儿是否有下颌松弛情况,及有无呛咳、咬管、屏气、喉痉挛等气道反应表现;有无低氧血症(SpO2<90%).结果:50组下颌松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0组与45组(P<0.05).40组患儿呛咳发生率(9.09%)明显高于45组和50组(均为0%,P<0.05).40组及45组患儿咬管、屏气及体动发生率分别明显高于50组(P<0.05).3组间喉痉挛发生卒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喉罩全麻后,当PETCO2为50 mmHg时拔除喉罩呛咳、咬管、屏气、体动、喉痉挛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能较平稳地拔除喉罩;且拔除喉罩后仅有少数患儿出现轻度的气道不通畅情况,轻偏头部或轻托下颌可以纠正.
作者:骆丽慧;谭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严重脓毒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等炎症介质的影响,评价其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住到温州医学附属第六医院的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和PHVHF组,PHVHF组患者入选后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72 h的PHVHF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收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炎症介质水平变化.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简化的急性生理评分(SAPS Ⅱ)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结果:经PHVHF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TNF-α、IL-6、IL-10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相反,对照组上述指标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HVHF治疗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病情和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清除血浆炎症介质.因此,PHVHF是一种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可行的辅助治疗模式.
作者:邱泽亮;张宁;宁易平;徐俊龙;楼天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前列腺癌患者124例,其中98例为手术组,予以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1周内口服抗雄激素药物,26例作为时照组,予以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及抗雄激素药物.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手术日或第1次注射LHRH-a为起点,定期复查PSA,当PSA≤0.2 ng/mL后持续3~6个月停用抗雄激素药物或LHRH-a,以后根据复查PSA结果,决定是否新一轮治疗.治疗期及间歇期检测血清PSA、睾酮、肝肾功能、血常规、骨扫描、盆腔MRI等,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24例患者均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手术组98例患者内分泌治疗(1.5 ±0.4)个月后血清PSA均降至低值,对照组23例患者在内分泌治疗(3.5±0.8)个月后血清PSA均降至低值,两组前列腺体积均明显缩小,随访时间2.1~7年.生存质量评分显示.患者性欲减退、阵发性潮热、体力及精神状态在间歇期得到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对照组较手术组缓解更明显(P<0.05).结论:手术去势联合间断雄激素药物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尤其适合已行去势手术、年纪较大或贫困地区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
作者:万克松;胡卫列;夏照明;朱陈辉;汪帮琦;聂海波;吕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使用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双侧比值法和小脑比值法半定量指标时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血管造影诊断为烟雾病的患者232例,其中97例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135例为双侧同时狭窄.血管重建术前及重建术后1周分别用99mTc-ECD进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232例均分别采用双侧比值法和小脑比值法统计目测和定量脑血流灌注减低率,利用脑血流灌注断层图像,勾画12分法感兴趣区,左右镜像相应区域对比,计算比值,以比值绝对值大于10%确定为灌注减低:然后利用双侧小脑半球、颞叶和基底节区清晰的层面勾画各自感兴趣区,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大脑半球各部位与小脑比值.结果:血管重建术前后局灶性或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者双侧比值法目测检出率分别为81.5%和37.1%.定量检出率为52.6%和22.0%.目测与定量检出符合率为64.5%和59.3%.小脑比值法治疗前后目测栓出率分别为95.7%和48.3%.定量检出率为87.9%和44.8%,两者符合率为91.9%和92.9%.无论血管重建术前还是术后,小脑比值法和双侧比值法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双侧比值法和小脑比值法对于单侧血管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减低的检出率分别为90.7%和94.8%,对于双侧血管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减低的检出率分别为22.2%和92.6%,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小脑比值法半定量指标对评价烟雾痛的血管重建术的疗效比双侧比值法具有更加准确、客观的重要价值.
作者:马潞娜;张东;李立伟;王骁;李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对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途径与方法的选择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术前经超声、CT、MRI检查有10例,单行超声检查15例,行超声和MRI检查25例,依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途径与方法.结果:影像检查提示腔静脉阻塞型39例,肝静脉阻塞型6例,混合型5例.选择从股静脉途径行腔静脉戍形术24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3例,肝静脉成形术2例;从颈内静脉与股静脉途径行腔静脉成形术17例,肝静脉成形术9例.结论:重视术前的影像检查,可指导介入治疗途径及方法的选择,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黄加胜;王煊;陈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循证小组,提出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佳证据运用于循证护理实践.结果:82例患者中有效者73例,死亡9例.结论: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我们对患者的护理更细致、规范,同时对培养护士循证医学的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实施循证护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者:王倩;游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癌与肺感染患者之间生化成分含量以及蛋白组学变化,用于筛选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生物标志物.方法:(1)分别测定肺癌和肺感染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等10项生化成分含量,进一步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胸腔积液与血清的比值.(2)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TTR蛋白化学修饰.结果:(1)肺癌患者血清中CHO、ApoA-1、TTR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肺感染患者;而肺感染患者胸腔积液中ADA的活性高于肺癌患者.(2)计算个体胸腔积液与血清生化成分含量比值,肺癌患者,TTR蛋白比例显著高于肺感染患者,ADA减低,与血清变化趋势相同,但更加明显.(3)肺癌患者及肺感染患者血清TTR蛋白均出现3种修饰类型,而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cysgdly-TTR明显增高.结论:联合分析胸腔积液与血清TTR蛋白的比值和化学修饰,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肺癌与肺感染.
作者:段红茹;王庆艳;马玉株;宋林;葛鹏;孙续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妊娠分娩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妊娠用药过程、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42例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剖宫产32例(76.2%),早产4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稳定期患者10例,剖宫产4例(40.0%),无不良妊娠结局.所有新生儿均未见畸形.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至少稳定2年后妊娠及孕中晚期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很有必要;对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钟秋平;彭东桃;黄俊;张洪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34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手术,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年,平均7个月.结果:术后2个月内有10例出现肩关节外展及前屈受限,其中8例出现肩关节酸胀疼痛.按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满意10例,差0例.34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1年均取出内固定,无断钉,无肩锁关节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后出现的肩关节酸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锁骨肌肉止点重建不佳等有关,多在手术后2个月消失.
作者:刘宇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胃癌患者进行CA72-4含量的检测,分析血清和腹水中的CA72-4水平与胃癌的相关性,预期判定腹膜复发的可能性.方法:研究了48例胃癌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的CA72-4水平、损伤部位及根除和淋巴结转移的数量.结果: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与血清和腹水中的高水平CA72-4含量显著相关.浆膜浸润胃癌与血清中的CA72-4水平含量无显著统计学相关性,然而,与腹水中的CA72-4水平含量显著相关.尽管血清中的CA72-4水平含量与晚期胃癌无显著相关性,但腹水中的CA72-4水平含量与晚期胃癌呈显著相关.结论:腹水中的CA72-4高水平含量与淋巴结转移和浆膜浸润胃癌显著相关.血清中的CA72-4水平含量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浆膜浸润胃癌无显著相关.
作者:孙萍;盛家和;王征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冲击与连续口服环磷酰胺,用于原发性中小血管炎诱导缓解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比较静脉冲击与连续口服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后,应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论文合计32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激素加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与对照组(激素加连续口服环磷酰胺)相比:复发率较高[RR=1.64,95%CI(1.06,2.54)],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RR=0.51,95%CI(0.36,0.73)]较低,诱导缓解失败率、感染、出血性膀胱炎、女性患者闭经、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与连续口服相比诱导缓解效果相似,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邓进;廖蕴华;霍冬梅;伍巧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19-9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并对诊断界点(cut-off value)进行确定,以期对CA19-9应用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胆管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患者、肝血管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CA19-9,绘制ROC曲线.结果:胆管细胞癌患者血清CA19-9较肝细胞癌患者、肝血管瘤患者及健康对照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管细胞癌与肝血管瘤比较的ROC曲线显示AUC为0.882,诊断界点值为55.09 μ/mL时,敏感度达81.8%,特异度速99.0%;与肝细胞癌比较的AUC为0.830,诊断界点值为63.58 μ/mL时,敏感度达81.8%,特异度达87.5%.结论:血清CA19-9检测对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习浩;刘荣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gsl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及经脐入路内镜手术(TUES)技术在腹腔镜腹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NOTES及,TUES技术,自行设计了肛门转换器,标本切除后经此肛门转换器拖出,完成了5例免辅助切口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采用,TUES完成右半结肠及直肠癌各1例.结果:手术过程用时平均26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约为110mL,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0.5-1年无腹壁穿刺孔或切口肿瘤复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未见明显瘢痕,美容效果良好.结论:经过我们加以改良,NOTES及TUES技术在腹腔镜腹部外科临床实际运用中操作更为简单、实用,改进后的技术对器械要求不高,既克服了单孔技术的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也改良了NOTES技术因入路带来的伦理、感染、内瘘等问题,同时仍然具备NOTES及TUES技术入路隐蔽、体表无创口或微小瘢痕、创伤小等特点,有临床实用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杜吉义;陈江;李家辉;刘叔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补体C3、C4,评估高胆患儿的补体系统免疫状态和换血后的变化情况,了解交换输血术对新生儿血清补体的影响.方法:对62例新生儿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中补体(C3、C4),并将高胆患儿依据病因分成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脓毒症组、其他组4组进行分析.结果:(1)换血术前:补体C3、C4的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换血术后:补体C3:脓毒症组的水平较其他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体C4:各组间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换血术后与术前比较:C3:各组均数在换血术后均有升高,但只有ABO溶血病组术后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ABO、Rh溶血病组较术前稍升高,其余两组稍降低,各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各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生儿高胆患儿血中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水平偏低;(2)换血术能提升脓毒症患儿血中补体C3的水平,有助于免疫力增强;(3)换血术对补体C4的影响较小;(4)换血术对高胆新生儿补体免疫系统是有益的、安全的.
作者:卢文青;王启新;何玲;江英;陈丽萍;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共27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48.3±11.2)岁.急性夹层17例,慢性10例.DeBakey I型11例,DeBakeyⅡ型1例,DeBakeyⅢ15例.DeBakey I型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Bentall术十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8例,行Bentall手术2例.15例DeBakeu 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1例DeBakey 1型合并大面积脑梗经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DeBakevⅡ型慢性夹层非手术治疗假腔内血栓形成,破口闭合.全组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21例随访3-2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依据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进国;胡宏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同层动态对比增强技术研究对比剂在肺动脉中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将84例患者按对比剂注射速率不同分为2.0 mL/s组、3.0 mL/s组,对比剂注射时间均为30 s,绘制肺动脉时间密度曲线(TDC),对肺动脉TDC形态进行判读.并根据胸部增强CT判读有无肩部周围侧枝静脉对比剂充盈;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病例肺动脉TDC均可见峰值平台期;(2)随着对比剂注射速率的增加,肺动脉TDC无上升的平台期数量有所减少;(3)肺动脉TDC平台期形态的缓慢上升或无上升与肩部周围侧支静脉对比剂充盈相关.结论:(1)绝大多数情况下,肺动脉TDC均出现峰值浓度平台期,无论是缓慢上升的平台期或无上升的平台期;(2)有无肩部周围侧支静脉对比剂充盈可能是肺动脉TDC平台期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闫昆;张彩伢;陈国平;沈立;施俊华;干放;季伟刚;杨铁权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