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同涛;靳立军;于汇民;董太明;乌汉东;严红;张斌;廖洪涛
目的:探索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例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ASA I~II级的中老年患者(55~75岁).常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依据序贯法原则给予适当剂量的罗哌卡因进行腰麻.观察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Dixon-Massey公式计算ED50.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8岁,男女比例为7:13,腰麻给药剂量8~11 mg.所有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术后不良反应轻微,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半数有效量为9.25 mg(95%CI:8.57~9.98).结论: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的半数有效量为9.25 mg.该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佳;徐涛;李世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常见的原因[1],产科的急症和重症,而现代产科领域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的一个重要途径,剖宫产后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而凶险性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并发胎盘植入进一步增加出血的风险及出血量,常常导致不可预见的大出血,不易控制,很大程度增加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概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2].
作者:陈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例1男,45岁,因发现左颈肿物进行增大2周.于2008年5月5日来我院住院.入院体检:无贫血貌,左侧胸锁乳突肌可及一约3.5 cm × 3.3 cm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可,表面光滑,心、肺、腹部杳体均未发现异常.人院后行鼻咽、颈部MRI检查提示鼻咽(左侧咽隐窝)癌并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镜活组织病理检查:鼻咽非角化性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LCA(-).予,TPF方案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再予同期放化疗,放疗总剂量70GY/35F/35D.
作者:曲红;程淑琴;谢碧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味芩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对照组50例,用洛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转氨酶、体质指数(BMI)、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ALT、AS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ALT、AST、BMI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较时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后相比,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疗效明确.
作者:柯斌;师林;张俊杰;孟君;陈丁生;秦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NDV7793激活的N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人NK细胞,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法)检测不同血凝单位(25.6 Hu,51.2 Hu,102.4 Hu.204.8 Hu,512.0 Hu)的NDV7793刺激NK细胞后时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分别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后的NK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细胞膜表面的TR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外周血NK细胞分离纯度达(90.6±1.15)%;NDV7793能提高N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效力(释放的LDH活力值)随着效靶细胞作用时间的增加及效靶细胞比的增大而增强;NDV7793能显著提高NK细胞TNF-α的分泌水平,其中204.8Hu NDV7793刺激NK细胞12h后,TNF-α分泌水平达到高峰(O.184±0.01);102.4 Hu NDV7793刺激NK细胞16 h后,NK细胞膜表面TRAIL表达达到高峰(22.77±1.8)%.结论:NDV7793能增强N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杀伤机制可能是和提高NK细胞分泌的TNF-α及上调细胞膜表面TRAIL蛋白有关.
作者:王立芳;樊晓晖;刘金颖;潘文宝胜;殷君;宋德志;梁莹;肖庆;赖振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感染骨灭活原位移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复合骨髓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制成慢性骨髓炎模型.以感染灶严重处为中心,线锯截取出死骨及感染骨2.0 cm煮沸灭活15 min,原位移植并闭合伤口.实验组术后局部注射制备好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复合骨髓悬液,隔周1次,连续注射3周.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4、8、12、16周处死5只动物,行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成骨修复X线评分、组织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感染骨灭活原位移植可作为骨支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复合骨髓,具有抗感染及促进成骨的双重作用,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良好.
作者:贝朝涌;唐际存;王锐英;辛林伟;魏凌云;伍志海;李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消瘤汤对大肠移植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裸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消瘤汤组、Ⅱ组及Ⅲ组)和对照组,取结直肠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切成小植块移植到裸鼠皮下,肿瘤成长后再分别取小植块经手术移植到一批裸鼠结肠系膜侧.移植后.消瘤汤组给予消瘤汤灌胃,Ⅱ组给予贝伐单抗静脉注射,Ⅲ组给予消瘤汤灌胃+贝伐单抗静脉注射,为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大肠移植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情况及裸鼠存活率.结果:消瘤汤组、Ⅱ组和Ⅲ组的抑制结直肠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的比值分别为[(0.83±0.16)和(0.93±0.23)]、[(0.82±O.15)和(0.92±0.21)]、[(0.85±0.17)和(0.95±0.25)]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82)和(1.80±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瘤汤组与Ⅱ组及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抑制结直肠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治疗组裸鼠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瘤汤组存活率与Ⅱ组及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瘤汤能提高裸鼠存活率,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结直肠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陈明科;曾家耀;江现强;傅汉锟;李秋红;陈娜;贺志强;邓小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虹膜拉钩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虹膜拉钩辅助下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8例(28眼)外伤导致小瞳孔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分析手术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虹膜拉钩辅助下,术中视野明显改善,术后23眼(82.1%)手术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2眼术中发生短暂虹膜出血,1眼术后一过性前房积血,所有眼术后出现葡萄膜炎反应和不同程度的瞳孔缘锯齿形缺损,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虹膜拉钩辅助下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治疗伴随有小瞳孔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有一定的实用性,可改善手术视野,便于处理周边视网膜病变和基底部玻璃体.
作者:吴敏;肖丽波;郭玉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术者采用胸前壁入路个体化切口设计完成12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中男19例,女107例,年龄18~71岁,术前均经B超检查及细针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排除甲亢,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73例,甲状腺腺瘤38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15例.
作者:崔英军;周岩;徐爱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P-tau)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MCI患者,30例老年性痴呆(AD)患者,36例健康者血清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P-tau)水平.结果:MCI组血清中Tau蛋白浓度与对照组、AD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的浓度与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Tau(P-tau)蛋白的浓度与对照组、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Aβ1-42、及磷酸化Tau(P-tau)浓度异常情况,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吴婧琳;孟庆慧;侯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常被应用于前臂手术中,但容易损伤血管及出现阻滞不全.神经刺激仪、超声的应用使阻滞成功率大大提高,且并发症较少,但对仪器的依赖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本研究采用腋动脉上、下行两点阻滞法(即改良腋路神经阻滞),并与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进行比较,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益;龚璇;夏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诊疗设备及技术的日益完善,患者在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近50年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在我国,约70%~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因此,化学药物治疗成为中晚期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治疗各种肿瘤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及挑战,成为肿瘤治疗的瓶颈.
作者:潘有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ginsenoside,Rg3)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白血病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Rg3组,Rg3组包括10、20、40、80、100 μg/mL组,培养24、48、72 h,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本文结果未列).再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80 μg/mLRg3组),培养24、48、72 h,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24 h、48 h、72 h时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BrdU标记测定显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白血痛K562细胞呈阳性反应,BrdU阳性细胞数分别为:对照组24 h(28.4±3.0)、48 h(31.4±3.3)、72 h(38.1±4.0),Rg3组24 h(22.7±2.5)、48 h(17.3±2.9)、72 h(19.1±1.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48 h Rg3组细胞周期的G2期增高了3.84倍.结论:人参皂甙Rg3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人参皂甙Rg3将K562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使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肖凤;刘彬;王伴青;方木水;胡玮;孙续禄;朱清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TRPC1蛋白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鼻咽癌组织213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24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鼻咽癌和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TRPC1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TRPC1蛋白在鼻咽癌组和时照组织表达率分别为78.87%、40.7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NPC组织中,TRPC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EBV-IgG状态、颅底侵犯、远处转移无关,而与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TRPC1蛋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RPC1高表达可能参与和促进鼻咽癌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陈元平;阮健;陈锦章;谢剑明;李理;郑大勇;罗荣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患者女,68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B超诊断胆囊结石7年,皮肤巩膜黄染2 d入院.查体: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T37.6℃,右上腹扪及一肿块,触痛明显,边界欠清,墨菲氏征(+).
作者:刘庆;周业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单肺通气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各6只,对照组行双肺通气,01组、02组、03组、04组分别为将气管切开后将导管插入右侧主支气管行右侧肺单肺通气1/2、1、2.4 h,听诊确定左侧肺萎陷.实验结束后检测肺组织中TNF-α和IL-8含量;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sE-选择素、肺组织和血浆中VEGF的表达;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肺组织中TNF-α和IL-8含量随着单肺通气时间延长而逐步升高;SE-选择素在大鼠单肺通气1、2、4 h血浆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VEGF在大鼠单肺通气4 h组肺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该组血浆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电镜下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板层小体排空,线粒体损伤等改变.结论:长时间单肺通气可以导致急性肺损伤(ALI),sE-选择素及VEGF在大鼠ALI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建;潘灵辉;林飞;钱卫;黄宇;杜学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苏北地区布-加综合征(BCS)患者MPLW515L/K的突变情况,为发病机制的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2例BCS患者和10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从全血中提取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MPLW515L/K的突变情况.结果:102例BCS病例组及102例健康对照均未发现MPLW515L/K的突变.结论:BCS发病可能与MPLW515L/K的突变没有相关性.
作者:朱子清;李胜利;张静;孙桂香;祖茂衡;陆召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近几年腹腔镜下进行该手术已逐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院内推广,目前主要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CISH)、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1].我院1996年开展腹腔镜下手术,2000年在浙江省率先开展腹腔镜下各种子宫切除术,2008年12月起逐步采用改良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2009年6月起在科内推广改良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式.现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改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86例及常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70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卢洁芳;郑红枫;吕伟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腔起搏器使用QuickOpt优化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年5月至2011年8月成功植入St Jude公司的CRT-P或CRT-D(5596或V-350)的慢性心衰患者62例.根据有无使用QuickOpt功能分为优化组32例与未优化组30例.两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均采用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记录左室收缩末内经(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V)、射血分数(EF)及QRS时限.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于术后1个月即开始好转,QRS时限缩短.与未优化组比较,优化组患者心功能明显好转,在术后6个月尤为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T术后利用QuickOpt功能进行的快速自动间期优化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蔚;李健民;杨希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现代医学证实,危重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反应,包括高分解代谢和高血糖等.而传统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不同病情应激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目前现代临床营养理念为开展个性化、功能化肠内营养制剂支持,依据病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疾病的变化及经济条件的不同[1],配制合理化的肠内营养制剂.
作者:邵剑;顾巧华;张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