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植入Firebird2TM钴铬合金药物支架中期随访报告

崔同涛;靳立军;于汇民;董太明;乌汉东;严红;张斌;廖洪涛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涂层支架, 西罗莫司
摘要:目的:评估非选择性冠心痛患者植入Firebird2TM药物支架在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单中心、观察性入选2009年4-12月共95例在我院行PCI手术的患者,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的靶血管特点、支架植入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支架植入术后12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支架血栓发生率.结果:靶病变共146处,共植入支架199枚,1例出现支架脱载;支架置入成功率99.5%.1(1.1%)例术中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3(3.2%)例术中内膜撕裂及夹层导致心绞痛发作.其中2例不能达手术成功标准,手术成功率97.9%(93/95).院内无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随访期患者共死亡3例(3.2%),1例(1.1%)发生心肌梗死,因胸痛再发再次入院14例(14.7%),行造影复查10例(10.5%),均未提示支架内血栓或狭窄.总MACE事件发生率4.3%.无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0%(0/95),胸痛的总缓解率92.6%.结论:Firebird2TM钴铬合金药物支架系统,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肉瘤样癌1例

    患者女,68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B超诊断胆囊结石7年,皮肤巩膜黄染2 d入院.查体: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T37.6℃,右上腹扪及一肿块,触痛明显,边界欠清,墨菲氏征(+).

    作者:刘庆;周业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21例,对骨折不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3例骨折未完全复位,行切开复位重新内固定并植骨;8例内固定螺钉拔出,行重新内固定并植骨;7例单纯骨缺损,行单纯植骨;2例显性感染,行清创冲洗并外固定;1例隐性感染,行清创冲洗抗感染治疗.结果:随访12-21个月,2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个月,感染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长.骨折愈合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71.4%,感染患者膝关节功能差.结论: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包括组织创伤严重、手术操作不当、感染、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或负重活动过旱.针对骨折不愈合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充分植骨对于治疗骨折不愈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新炜;李云恺;左金良;高浩源;邱思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着丝点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及与其它自身抗体的关系,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抗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5 350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中ACA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它实验室指标,分析ACA与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1)ACA阳性的患者仅占ANA阳性患者的2.04%(109/5 350):(2)AC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出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25例(22.94%)、干燥综合征16例(14.68%)、系统性硬化症13例(11.93%)、雷诺氏症13例(11.93%)、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2例(11.01%)、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7.3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6.42%)、局限性硬化症4例(3.67%)、皮肌炎1例(0.92%),;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包括3例习惯性流产、3例药物性/酒精性肝炎、2例白细胞减少、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和1例肺部疾病.(3)雷诺现象、皮肤或指端关节硬化及关节痛为ACA抗体阳性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4)ACA阳性患者除有ANA抗体的阳性外,可同时伴有类风湿因子、抗SS-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多种类型的ENA抗体阳性.结论:ACA抗体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特定的临床表现相关,而并非CREST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

    作者:王美云;张宏;陶金辉;厉小梅;汪国生;钱龙;单曙光;马艳;李向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腺性膀胱炎诊断及治疗探讨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移行上皮的一种增生和化生性病变,有发展为腺癌的可能.近年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一般认为与慢性感染、结石和梗阻性疾病、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外翻等致膀胱正常移行上皮化生有关[1].本文通过42例腺性膀胱炎的诊治,进一步探讨其诊治方法.

    作者:程庆水;姜书传;韩杰;董昌斌;黄后宝;卓栋;陈锡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探讨四手操作在不锈钢微种植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口腔四手操作以其高效率,高质量的医护配合协调操作,在现代口腔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微种植体种植钉是口腔正畸中一种新型的支抗方式,即通过小手术的方式将种植钉植入患者的上下颌骨内以达到支抗的目的,同时配合固定矫正器使临床操作简化,疗程缩短,提高矫正效果,现正被正畸治疗所广泛应用.

    作者:王晓丹;范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IV抗体阴性神经梅毒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HIV抗体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型、影像学及脑脊液所见.结果:神经梅毒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4岁:首发症状多为精神症状及感觉异常;主要分型为麻痹性痴呆(32.2%)及脑膜血管型梅毒(29.0%);90.3%有影像学异常,以脑萎缩及梗死样改变多见;脑脊液蛋白含量平均722.5 mg/mL.结论: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改变明显,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以脑实质梅毒明显;进展及预后与非正规治疗有关

    作者:曹小丽;陈莉;尹瑞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检查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42例对比分析

    女性不孕约占育龄妇女的10%~25%,我国为4%~19%,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约占女性不孕的30.0%~40.0%[1].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inggography,HSG)及腹腔镜检查(Laparoscopy,LSP)为目前临床上诊断输卵管不孕的两种常用检查方法.本院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行HSG及ISP检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例共42例,对比分析两者诊断符合率,报告如下.

    作者:卢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个体化肠内营养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现代医学证实,危重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反应,包括高分解代谢和高血糖等.而传统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不同病情应激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目前现代临床营养理念为开展个性化、功能化肠内营养制剂支持,依据病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疾病的变化及经济条件的不同[1],配制合理化的肠内营养制剂.

    作者:邵剑;顾巧华;张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如何减少腔镜甲状腺手术的胸前壁游离范围

    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术者采用胸前壁入路个体化切口设计完成12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中男19例,女107例,年龄18~71岁,术前均经B超检查及细针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排除甲亢,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73例,甲状腺腺瘤38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15例.

    作者:崔英军;周岩;徐爱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槲皮素对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高糖(HG)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其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sD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槲皮素不同浓度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CyclinE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VSMC的增殖;明显降低细胞的S期数目百分比(P<0.05),增加G0/G1期数目百分比(P<0.05);同时,槲皮素治疗组大鼠CyclinD1、CyclinE蛋白质水平下调(P<0.05).结论:从细胞分子水平说明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CyclinD1、CyclinE的表达,阻止细胞进入s期,减少有丝分裂来发挥时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许玲玲;周嘉辉;陈丽文;郑伊颖;区丽明;陈剑;耿庆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现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ITP的一线治疗药物仍为糖皮质激素,其有效率可达60%~90%,对于糖皮质激素疗效欠佳者可行脾切除术等.然而,难治性ITP的治疗目前仍十分棘手.2009年ITP国际工作组对难治性ITP的诊断拟定了三条标准:(1)脾切除术后无效或者复发的ITP患者;(2)需要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维持治疗以降低出血危险的ITP患者;(3)能除外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的ITP患者[1].本文对难治性ITP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小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3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SSSS患儿临床护理进行总结.30例患儿均符SSSS的诊断标准,在给予联合敏感抗生素抗炎、隔离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用3%硼酸溶液纱布湿敷于周身皮肤破损处,一日两次,连续3~5 d.结果:30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而有效的局部皮损护理尤其重要.除正确的全身用药治疗外,环境、饮食及各项支持护理是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易芬兰;谢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组腺病毒载体Ad5-Olig1-eGFP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转录因子Olig1调控了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并参与了脱髓鞘损伤后的修复,是治疗脱髓鞘疾病的候选基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实验旨在构建携带Oli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pDC315-Olig1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酶切Olig1片段,连接到带有eGFP标记基因的载体质粒pDC315-eGFP上,构建穿梭质粒pDC315-Olig1-eGFP,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利用AdMax包装系统,通过脂质体2000的介导与骨架质粒pBHGIox_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同源重组后产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栽体Ad5-Olig1-eGFP,应用PCR对毒种进行鉴定,传代纯化病毒并反复冻融扩增病毒.以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病毒滴度.结果:经聚合酶链反应,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得到大小700 bp(Olig1)目的片段,证实正确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5-Olig1-eGFP和重组腺病毒Ad5-Olig1-eGFP,测得重组腺病毒颗粒数为2.3×1011v.P./mL.结论:成功构建携带Olig1的重组腺病毒栽体Ad5-Olig1-eGFP,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基因栽体并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赵红;王苏平;张拥波;王得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24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资料.结果:24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原发性甲亢,超声检查均发现有结节(3-13mm),所有病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癌87.5%(21/24),滤泡状癌12.5%(3/24),微小癌87.5%(21/24),双叶癌45.8%(11/24).术后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低钙的并发症.91.7%(22/24)病例获随访(5个月-6年),均无甲亢及甲状腺癌复发的表现.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是安全可靠的,兼顾了原发性甲亢及甲状腺癌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未明显增加.

    作者:苏磊;桑剑锋;姚永忠;王雪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用ELISA法检测单肺通气不同时间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可溶性E选择素的水平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单肺通气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各6只,对照组行双肺通气,01组、02组、03组、04组分别为将气管切开后将导管插入右侧主支气管行右侧肺单肺通气1/2、1、2.4 h,听诊确定左侧肺萎陷.实验结束后检测肺组织中TNF-α和IL-8含量;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sE-选择素、肺组织和血浆中VEGF的表达;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肺组织中TNF-α和IL-8含量随着单肺通气时间延长而逐步升高;SE-选择素在大鼠单肺通气1、2、4 h血浆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VEGF在大鼠单肺通气4 h组肺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该组血浆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电镜下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板层小体排空,线粒体损伤等改变.结论:长时间单肺通气可以导致急性肺损伤(ALI),sE-选择素及VEGF在大鼠ALI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建;潘灵辉;林飞;钱卫;黄宇;杜学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水疗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疗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影响.方儿高胆红素血症怠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光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除光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外,采用水疗联合抚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实施光疗前和光疗后第1、2、3天血清胆红素值、奶量和体重的变化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胆红素浓度及奶量摄入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体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水疗联合抚触有助于加强蓝光降低新生儿血清高胆红素的治疗效果,增进患儿食欲,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高燕;徐云云;李胜联;王锐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初次单侧人工全髋置换40例.随机分为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组(A组)和后外侧入路组(B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及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术后早期(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优于B组(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晚期(6个月)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好的入路方式.

    作者:谢忠志;梁斌;尹东;韦敏克;陈峰;王贤;曾佳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半数有效量

    目的:探索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例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ASA I~II级的中老年患者(55~75岁).常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依据序贯法原则给予适当剂量的罗哌卡因进行腰麻.观察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Dixon-Massey公式计算ED50.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8岁,男女比例为7:13,腰麻给药剂量8~11 mg.所有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术后不良反应轻微,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半数有效量为9.25 mg(95%CI:8.57~9.98).结论: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的半数有效量为9.25 mg.该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中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佳;徐涛;李世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12/13位密码子突变的检测

    目的:探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H-ras/N-ras/K-ras)12/13位密码子的突变情况.方法:从14例皮肤病理性瘢痕,14例瘢痕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H-ras、N-ras、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情况.结果:28个样本均成功提取DNA,扩增出基因片段,经测序均未发现H-ras、N-ras、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论: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的突变位点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胡成久;郭瑞珍;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残性.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慢作用药有时疗效不佳,并且一些患者虽然临床症状已经缓解,但滑膜炎症仍然存在,关节破坏仍在进展[1].近年研制出针对特定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使人们看到了治疗的新希望.

    作者:张挺;李永吉;朱小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