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丽;陈莉;尹瑞兴
目的:通过兔单肺通气模型,观察长时间单肺通气后肺灌洗液中TNF-α、IL-8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35只,分为对照组(C组)、双肺通气组(TLV组)和单肺通气组(OLV组),每组5只兔.TLV组和OLV组按通气时间1、3、5 h分为3亚组,随后恢复双肺通气30min.对照组只行实验操作而不通气.观察通气时的心率(HR)、平均血压(MAP)、血气分析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浓度.结果:与通气开始相比,OLV组在通气5hHR增高、MAP降低(P<0.01),pH、PaO2、SaO2在单肺通气后降低,PaCO2在OLV5h后升高(P<0.01);TLV组HR、MAP、pH、PaCO2在各观察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OLV组左右肺的TNF-α和IL-8值在通气5 h增高(P<0.01);TLV组的左肺的TNF-α和IL-8值在通气5 h增高(P<0.01);OLV组通气5 h左肺TNF-α、IL-8值与TLV组左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单肺通气时肺损伤程度与单肺通气时间成正比,单肺通气肺损伤比双肺通气肺损伤严重.
作者:蓝岚;古妙宁;叶靖;岑燕遗;陈少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术者采用胸前壁入路个体化切口设计完成12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中男19例,女107例,年龄18~71岁,术前均经B超检查及细针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排除甲亢,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73例,甲状腺腺瘤38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15例.
作者:崔英军;周岩;徐爱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水疗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影响.方儿高胆红素血症怠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光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除光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外,采用水疗联合抚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实施光疗前和光疗后第1、2、3天血清胆红素值、奶量和体重的变化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胆红素浓度及奶量摄入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体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水疗联合抚触有助于加强蓝光降低新生儿血清高胆红素的治疗效果,增进患儿食欲,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高燕;徐云云;李胜联;王锐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例1男,45岁,因发现左颈肿物进行增大2周.于2008年5月5日来我院住院.入院体检:无贫血貌,左侧胸锁乳突肌可及一约3.5 cm × 3.3 cm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可,表面光滑,心、肺、腹部杳体均未发现异常.人院后行鼻咽、颈部MRI检查提示鼻咽(左侧咽隐窝)癌并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镜活组织病理检查:鼻咽非角化性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LCA(-).予,TPF方案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再予同期放化疗,放疗总剂量70GY/35F/35D.
作者:曲红;程淑琴;谢碧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经气管导管抽吸物(EA)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预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诊断方法,纳入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VAP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VAP28例,同时设对照组23例,测定抗生素治疗前EA中sTREM-1、血清CRP、IL-6,并计算CPIS评分.结果:VAP患者EA中sTREM-1、血清中CRP、IL-6和CPI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VAP组(均P<0.05),且重症VAP组EA中sTREM-1、血清中CRP、IL-6和CPIS评分显著高于非重症VAP组(均P<0.05).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VAP时,EA中sTREM-1>68.7 pg/mL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8%和87.0%,预测重症VAP时,EA中sTREM-1>109.3 ps/mL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3%和87.5%,较CRP、IL-6及CPI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结论:EA中sTREM-1浓度可作为VAP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其亦可作为预测重症VAP的指标,可与其他炎症因子联合检测,以提高对VAP及重症VAP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继鹏;王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KFI)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可行性.方法:4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组、缺血再灌注(I/R)组.应用CDFI检测各级兔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兔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平均光密度(OD)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S组比较,I/R 2 h组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I/R 8 h、24 h组分别出现SRA、IRA的RI增大和MRA、SRA、IRA的Vmax、PI、RI增大(P<0.05).I/R8h,24 h组TNF-α的OD高于S组(P<0.05).I/R各组MRA、SRA和IRA的Vmax,PI,RI与兔肾组织TNF-α的OD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CDFI是一种无创、及时的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可行方法.
作者:陈晓梅;李明星;宣吉晴;罗志建;李昆萍;叶帆;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人CCL19重组腺病毒,在肺癌细胞株A549中验证其表达情况.方法:通过pAdeasy-1系统,获得重组腺病毒Ad-CCL19颗粒,测定病毒滴度.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A549细胞内CCL19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经PCR、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效价为1.2×1011 pfu/mL;感染后A549细胞中CCL19mRNA和蛋白质均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CCL19重组腺病毒栽体,并可在A549细胞中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CL19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纪强;姜兆静;张积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高糖(HG)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其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sD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槲皮素不同浓度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CyclinE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VSMC的增殖;明显降低细胞的S期数目百分比(P<0.05),增加G0/G1期数目百分比(P<0.05);同时,槲皮素治疗组大鼠CyclinD1、CyclinE蛋白质水平下调(P<0.05).结论:从细胞分子水平说明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CyclinD1、CyclinE的表达,阻止细胞进入s期,减少有丝分裂来发挥时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许玲玲;周嘉辉;陈丽文;郑伊颖;区丽明;陈剑;耿庆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P-tau)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MCI患者,30例老年性痴呆(AD)患者,36例健康者血清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P-tau)水平.结果:MCI组血清中Tau蛋白浓度与对照组、AD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的浓度与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Tau(P-tau)蛋白的浓度与对照组、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Aβ1-42、及磷酸化Tau(P-tau)浓度异常情况,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吴婧琳;孟庆慧;侯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HIV抗体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型、影像学及脑脊液所见.结果:神经梅毒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4岁:首发症状多为精神症状及感觉异常;主要分型为麻痹性痴呆(32.2%)及脑膜血管型梅毒(29.0%);90.3%有影像学异常,以脑萎缩及梗死样改变多见;脑脊液蛋白含量平均722.5 mg/mL.结论: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改变明显,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以脑实质梅毒明显;进展及预后与非正规治疗有关
作者:曹小丽;陈莉;尹瑞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为人所熟知的功能是启动凝血途径.TF结合FⅦa/Ⅶa,形成TF-Ⅶa复合物激活FX、FⅨ.然而,此类发现却没有指明这些TF的来源.这种跨膜糖蛋白名字的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概念就是它仅存在于血管外组织,只有当组织损伤、内皮破坏、粥样硬化脂质斑块破裂等情况发生时,才会暴露于血液中作为辅助因子发挥作用,当需要纤维蛋白沉积在合适的位置时,或正常止血及血栓形成时才会将TF暴露于循环血中.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生理情况下,TF不仅存在于血管外组织细胞中,也存在于循环血细胞中,且在血小板中可检测出.
作者:宋琪;张一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及与其它自身抗体的关系,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抗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5 350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中ACA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它实验室指标,分析ACA与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1)ACA阳性的患者仅占ANA阳性患者的2.04%(109/5 350):(2)AC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出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25例(22.94%)、干燥综合征16例(14.68%)、系统性硬化症13例(11.93%)、雷诺氏症13例(11.93%)、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2例(11.01%)、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7.3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6.42%)、局限性硬化症4例(3.67%)、皮肌炎1例(0.92%),;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包括3例习惯性流产、3例药物性/酒精性肝炎、2例白细胞减少、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和1例肺部疾病.(3)雷诺现象、皮肤或指端关节硬化及关节痛为ACA抗体阳性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4)ACA阳性患者除有ANA抗体的阳性外,可同时伴有类风湿因子、抗SS-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多种类型的ENA抗体阳性.结论:ACA抗体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特定的临床表现相关,而并非CREST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
作者:王美云;张宏;陶金辉;厉小梅;汪国生;钱龙;单曙光;马艳;李向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痛(T2DM)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89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按照指骨BMD分为3组,骨质疏松(A)组32例、低骨量(B)组36例及骨量正常(C)组21例,分别比较各组血浆瘦素、指骨BMD、BMI、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bAlc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相关性研究显示,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BMI、指骨BMD呈正相关(r=0.32,r=0.43,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瘦素与BMl分别是影响指骨BMD的独立相关因素(r2=0.331,P<0.05).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指骨BMD呈正相关,瘦素为影响指骨BMD的独立相关因素,瘦素参与调节骨代谢过程,可能为老年男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徐双迎;汪娅;吴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NDV7793激活的N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人NK细胞,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法)检测不同血凝单位(25.6 Hu,51.2 Hu,102.4 Hu.204.8 Hu,512.0 Hu)的NDV7793刺激NK细胞后时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分别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后的NK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细胞膜表面的TR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外周血NK细胞分离纯度达(90.6±1.15)%;NDV7793能提高N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效力(释放的LDH活力值)随着效靶细胞作用时间的增加及效靶细胞比的增大而增强;NDV7793能显著提高NK细胞TNF-α的分泌水平,其中204.8Hu NDV7793刺激NK细胞12h后,TNF-α分泌水平达到高峰(O.184±0.01);102.4 Hu NDV7793刺激NK细胞16 h后,NK细胞膜表面TRAIL表达达到高峰(22.77±1.8)%.结论:NDV7793能增强N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杀伤机制可能是和提高NK细胞分泌的TNF-α及上调细胞膜表面TRAIL蛋白有关.
作者:王立芳;樊晓晖;刘金颖;潘文宝胜;殷君;宋德志;梁莹;肖庆;赖振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患者女,68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B超诊断胆囊结石7年,皮肤巩膜黄染2 d入院.查体: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T37.6℃,右上腹扪及一肿块,触痛明显,边界欠清,墨菲氏征(+).
作者:刘庆;周业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味芩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对照组50例,用洛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转氨酶、体质指数(BMI)、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ALT、AS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ALT、AST、BMI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较时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后相比,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疗效明确.
作者:柯斌;师林;张俊杰;孟君;陈丁生;秦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PEP组和对照组的胰腺炎病史,术中操作时间等20项研究因素,并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时间操作和高血压增加PEP的发病风险率OR值分别为13.645,6.191,鼻胆管引流,胆道支架能有效降低PEP发生,OR值分别为0.022,0.037.结论:合理减少操作时间,积极控制血压,并及时对胆道行鼻胆管或胆道支架引流,能有效干预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陈小微;洪万东;吴小丽;黄庆科;朱启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经颞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超早期经颞部双靶点立体定向手术组(114例)和开颅手术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颞部双靶点立体定向手术组患者存活102例,生存率89.47%,开颅手术组患者存活84例,生存率72.41%,立体定向手术组生存率及疗效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超早期经颞部双靶点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既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术后恢复情况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初次单侧人工全髋置换40例.随机分为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组(A组)和后外侧入路组(B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及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术后早期(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优于B组(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晚期(6个月)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好的入路方式.
作者:谢忠志;梁斌;尹东;韦敏克;陈峰;王贤;曾佳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SSSS患儿临床护理进行总结.30例患儿均符SSSS的诊断标准,在给予联合敏感抗生素抗炎、隔离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用3%硼酸溶液纱布湿敷于周身皮肤破损处,一日两次,连续3~5 d.结果:30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而有效的局部皮损护理尤其重要.除正确的全身用药治疗外,环境、饮食及各项支持护理是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易芬兰;谢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