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立体定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79例临床分析

谢解;侯锦坤;梁伟强;叶知珞;何健文;温小智;谢胜南;陆培初

关键词:三维立体定位, 微创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资料与方法, 分析讨论, 内外科, 综合, 神经, 男女, 患者, ICU
摘要:我院神经内外科及综合ICU自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10年来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9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107例,女72例,男女之比为1.49∶1;年龄大86岁,小年龄36岁,平均52岁,其中以60岁以上居多占75%.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ATB1与ER、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程演变中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6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ATB1与ER、P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SATB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与69%,其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SATB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 = 0.031,P = 0.008,P = 0.001),与是否绝经无关(P = 0.272).SATB1与ER、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 = 0.011,P = 0.02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SATB1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 = 0.032).结论:SATB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程演变及ER、PR的表达密切相关,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兴杰;张杰;牛娜;李文通;张式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致死亡1例

    孕妇,28岁,停经39+4周,见红伴下腹坠胀痛3 h入院.孕期行正规产检,患者于3 h前见红,伴下腹坠胀不适.既往无特殊病史,孕1产0.人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 ,体温36.4℃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 min,,血压120/84 mmHg,体重90 kg,皮肤、黏膜稍苍白,头颅五官正常,颈部、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宫高37 cm,腹围106 cm,先露头,半固定,胎心146次/min.

    作者:李静;曾琴;李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骨性侵袭性血管瘤病1例

    患者男,18岁.因双下肢长短不一15年,劳力性呼吸困难伴驼背、胸廓前凸3年入院.患者两岁时因碰撞发生右股骨骨折,后出现走路跛行.2000年于当地医院就诊,X线检查发现右股骨部分缺如,行植骨术后跛行未好转.近10年于多家医院诊治,先后行后纵隔穿刺和肋骨活检,后纵隔穿刺见少量散在梭形纤维细胞和增生的血管、淋巴管以及淋巴细胞浸润.

    作者:朱旭友;易祥华;王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俯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氧合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价俯卧位肺复张对改善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氧合指数、肺内分流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5例,先后行仰卧位肺复张和俯卧位肺复张.监测肺复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行血气分析并计算PaO2/FiO2、Qs/QT.结果:(1)两种体位肺复张后SPO2均显著升高(P < 0.05),俯卧位肺复张后SPO2较仰卧位肺复张后更高(P < 0.05).(2)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后PaO2/FiO2均升高(P < 0.05),且俯卧位肺复张前后PaO2/FiO2 也均高于仰卧位肺复张前后PaO2/FiO2 (P < 0.05).(3)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后Qs/QT显著降低(P < 0.05),但两种体位间比较无差异.(4)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即刻CI、SVI、GEDVI、GEF下降(P < 0.05),SVV升高(P < 0.05),但复张结束后即恢复至之前水平.两种体位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氧合水平,减少肺内分流,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

    作者:范远华;朱华勇;黄振飞;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负性生活事件对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SF-36量表和自制的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对2695名新疆公务员进行调查.结果: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总分低于60分占18.33%,总均分为(73.16 ± 13.40)分.无、少和多负性事件组的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76.00 ± 12.71)、(71.03 ± 13.23)和 (58.47 ± 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04.215,P = 0.000).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呈低度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 -0.299,P = 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失恋(OR = 2.318)、离婚(OR = 2.767)、家庭经济出现问题(OR = 2.086)、丢失贵重财物(OR = 2.447)、住房紧张(OR = 1.370)、对现职工作不满意(OR = 1.946)、上下级关系紧张(OR = 2.126)、与同事邻居不和(OR = 2.447)和发生事故、意外惊吓、自然灾害(OR = 2.889)等9项是影响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较低,与多种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应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洁;周增桓;屈荣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拔牙诱发急性胆囊炎1例

    患者男,53岁,工人,既往体建,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因制作义齿的需要拔除44,45残根,术中用2%的利多卡因(含1∶100 000肾上腺素)行下齿槽阻滞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好,手术顺利.术后2 h麻药消失拔牙创口自觉疼痛,进少量流质,疼痛持续加重.

    作者:荆得宝;于素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征象.方法:回顾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在8患者中,单发病灶5例,两个及以上病灶3例,共15个病灶.大径0.6 ~ 15 cm,其中< 3 cm者8个.病灶边缘清晰光整10个,并见假包膜;不清晰5个.平扫为低和稍低密度,均匀4个,不均匀11个,见坏死囊变3个和脂性密度影6个,CT值在-5 ~ -33 HU.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微强化11个,明显强化4个;均匀强化4个,不均匀强化11个.门静脉期10个病灶持续强化,5个病灶强化程度有所减退.延迟期所有病灶强化程度减退.结论: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CT征象缺乏特征性,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

    作者:金瑞军;陈祖华;陈瑶;李运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观察及护理

    经皮肾镜技术[1]是通过经皮肾盂通道对肾盂、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是腔内泌尿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肾微造瘘碎石取石术已成为现在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的优点[2].

    作者:肖海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翼状电极与螺旋电极在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采用翼状电极或螺旋电极进行起搏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不同的起搏治疗方法,其中常规翼状电极植入组35例,螺旋电极植入组35例,并对其临床症状、起搏器电极参数等进行随访观察1年.结果:术后1年内翼状电极组中3例于发生心室电极脱位,2例出现心室电极起搏参数异常,1例出现心衰加重;而螺旋电极组未见上述异常情况(P < 0.05).结论: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时应首选心室螺旋电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异丙酚对早期脓毒症大鼠肺AQP1基因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异丙酚治疗早期脓毒症时肺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基因表达的差异和对TNF-α的影响.方法: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正常组(N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 + 异丙酚组(LP组),每组20只(n = 20).每组再根据注射药物后1、2、4、8 h的不同时间点,随机分为T1、T2、T4、T8亚组 (n = 5).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留取肺标本,以RT-PCR及相关软件分析各组AQP1 mRNA 表达;用ELISA法测血清TNF-α浓度.结果:脂多糖对肺AQP1 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在注射1 h后表达明显减少(P < 0.05),2 ~ 8 h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 < 0.05);异丙酚能使脓毒症大鼠AQP1基因上调(P < 0.05),在早期(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TNF-α浓度,L组注射LPS后1 h TNF-α血清水平骤然升高至峰值(P < 0.05),至4 h后渐趋平稳,但各时间点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异丙酚治疗组各时间点TNF-α值较L组明显降低(P < 0.05),于1 h 后渐升高,于4 h达到峰值(P < 0.05).结论:注射LPS 1 h后可迅速下调肺组织AQP1基因的表达和使TNF-α血清水平骤然升高至峰值;异丙酚治疗脓毒症大鼠后,早期(1 h后)肺组织AQP1 mRNA表达明显上调,降低了TNF-α浓度.

    作者:雷贤英;甘辞海;钟庆;王丽;孙双春;周淑敏;缑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1560例常见病原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状况.方法:取1 560例围产期孕妇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T)、淋球菌(G)、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的检测.结果:1 560例孕妇中,病原体检出例数共378例,检出率为24.23%(VVC 6.28%、T 1.28%、G 0.06%、BV 7.56%、UU 6.73%、CT 2.31%).病原体感染者共282例,占总人数的18.08%;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为193例占总人数的12.37%;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者为89人,占总人数的5.71%.结论:引起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种类较多,检测这些孕妇的病原体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伟东;蔡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质网应激和各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伴随多种组织的并发症发生,其患病率在逐年升高.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各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阐述ERS在各型糖尿病中的地位.

    作者:钱磊;陈冠军;汪凌云;鲁云霞;陈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

    颈椎病是我国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交感型颈椎病为其中一种.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发表的各类期刊杂志,一般认为,交感型颈椎病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射性症状,可由各种原因引起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改变导致颈椎椎节不稳直接刺激和牵拉压迫颈交感神经纤维,或当颈椎间盘突出或钩椎关节增生等颈源性疾病影响颈段硬脊膜,或后纵韧带或小关节或颈神经根或椎动脉组织.

    作者:钟伟洋;权正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睾丸微小结石症超声表现与精索静脉曲张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睾丸微小结石症(TM)超声表现与精索静脉曲张(VC)分级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75例TM合并VC患者超声图像,记录TM分型、双侧VC分级评分,进行TM数量分型与VC评分分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TM分型:LTM 48例(64.0%),CTMⅠ11例(14.7%),CTM Ⅱ 16例(21.3%).双侧VC积分:1 ~ 2分8例(10.7%),3 ~ 4分21例(28.0%),5 ~ 6分28例(37.3%),7 ~ 8分18(24.0%)例.TM数量与VC评分呈正相关(Rs = 0.24,P < 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可能是睾丸微小结石症的病因之一,两者可产生叠加效应损伤男性生殖能力.

    作者:孙鹏涛;沈嫱;杨戈文;陈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qMSP)检测了50例膀胱癌患者,1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和7例健康志愿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50例膀胱癌患者,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有32例(64.0%),而20例对照者尿脱落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年龄相关(P < 0.05).结论: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陆明;钱麟;潘彬;陈建刚;赵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磁共振增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纤维帽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诊断CAS病变斑块纤维帽的价值.方法:对20例CAS病变患者行颈动脉MR高分辨扫描,检查序列包括(QIR)T1WI、(FSE)T2WI/PDWI、3D-TOF和增强,比较各序列纤维帽显示情况.结果:纤维帽在T1WI、PDWI的显示多在I级以下,纤维帽显示达到Ⅱ级以上的层面比例,T2WI高于3D-TOF,增强扫描也高于3D-TO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纤维帽显示达到Ⅲ级的层面比例,增强扫描高于T2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TOF、T2WI适合纤维帽显示,增强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MRI对纤维帽的显示效果.

    作者:徐琼;李政;丁建荣;柯绍发;樊树峰;滕皋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浆中microRNA-122与肝癌手术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中microRNA-122(miR-122)表达量与肝癌手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20例健康人与30例肝癌患者术前miR-122的表达量并进行比较,然后对30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血浆中miR-122进行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1) miR-122在术前患者血浆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 0.05).(2)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血浆中的miR-122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呈正相关R > 0.7(P < 0.05).(3)术后第1天血浆miR-122表达水平与是否阻断第一肝门、切除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 < 0.05),但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无相关性.结论:血浆miR-122可能作为反应肝切除术肝功能损伤的一种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作者:倪航航;向邦德;高军平;黎乐群;赵荫农;袁卫平;刘剑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以往多依据临床特点,如:乳头溢液、扪及小肿物且轻压可见乳头排出液体.随着超声检查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对伴有导管扩张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而单纯表现为腺体内低回声光团者,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并不理想.

    作者:郭汉涛;周瑞莉;刘彦英;吴丽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郁症与近日节律紊乱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应激因素加剧,抑郁症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现代人身心健康.根据WHO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的调查,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第二大疾病.而近日生物节律紊乱是抑郁症患者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主要表现为睡眠紊乱,抑郁心境晨重夜轻等变化.

    作者:王丝丝;潘集阳;王雀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各型痴呆患者炎性指标对比

    目的:探讨各型老年期痴呆患者基本炎性指标变化特点.方法:分组测定阿尔茨海默病(AD)46例,血管性痴呆(VD)34例,帕金森痴呆(PDD)39例及正常对照组35例空腹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水平,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统计,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AD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VD、PDD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AD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 < 0.01).AD,VD,PDD组的C反应蛋白值较正常对照组稍增高,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炎症反应全程参与了AD、VD、PDD过程.

    作者:王鲁妮;彭艳;徐岚;刘泽;邹海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