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性生活事件对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影响

陈洁;周增桓;屈荣杰

关键词:负性生活事件, 公务员,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SF-36量表和自制的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对2695名新疆公务员进行调查.结果: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总分低于60分占18.33%,总均分为(73.16 ± 13.40)分.无、少和多负性事件组的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76.00 ± 12.71)、(71.03 ± 13.23)和 (58.47 ± 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04.215,P = 0.000).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呈低度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 -0.299,P = 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失恋(OR = 2.318)、离婚(OR = 2.767)、家庭经济出现问题(OR = 2.086)、丢失贵重财物(OR = 2.447)、住房紧张(OR = 1.370)、对现职工作不满意(OR = 1.946)、上下级关系紧张(OR = 2.126)、与同事邻居不和(OR = 2.447)和发生事故、意外惊吓、自然灾害(OR = 2.889)等9项是影响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疆公务员生存质量较低,与多种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应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提高生存质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希罗达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希罗达(卡培他滨)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56例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给予希罗达片口服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给予希罗达治疗.对两组进行治疗并比较和分析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7.1%、75.0%和46.4%、60.7%;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改善及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骨痛缓解率及骨转移灶修率分别是82.1%和75.0%,高于对照组(42.8%和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希罗达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具有协同效应,较单用希罗达近期疗效好,骨痛缓解、骨转移灶修复明显.

    作者:车建华;杨保庆;杨玲玲;潘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17 例,其中神经鞘瘤 12 例,神经纤维瘤 3 例,脊膜瘤 2 例.结果:17例均完全切除肿瘤.随访6 ~ 48个月,无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及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未见脊柱畸形,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偏于一侧,位于脊髓的侧面或侧背面生长的颈髓外硬膜下肿瘤,经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是一种好方法.

    作者:叶卓鹏;秦峰;蔡梅钦;何海勇;石德金;郭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翼状电极与螺旋电极在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采用翼状电极或螺旋电极进行起搏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不同的起搏治疗方法,其中常规翼状电极植入组35例,螺旋电极植入组35例,并对其临床症状、起搏器电极参数等进行随访观察1年.结果:术后1年内翼状电极组中3例于发生心室电极脱位,2例出现心室电极起搏参数异常,1例出现心衰加重;而螺旋电极组未见上述异常情况(P < 0.05).结论: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时应首选心室螺旋电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无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结肠镜检查是诊疗结肠病变的佳手段.肠道清洁度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进镜、视野及观察准确性,肠道准备欠佳可能会造成漏诊、误诊,并影响内镜下治疗工作的开展[1],甚至可因视野不清,肠腔走向不明导致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是影响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

    作者:徐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有限固定及VSD负压引流治疗Ⅲ度开放骨折的体会

    开放骨折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率高,处理不恰当,往往形成创伤后骨髓炎,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通常都是在清创后行简单的外固定,如骨牵引,石膏外固定等治疗,待伤口愈合后再行骨折内固定手术.近年来流行在清创的同时行外固定支架固定,但骨断端仍然存在微动,骨折延迟愈合率和不愈合率较高;同时伤口感染率的问题也没有较好的措施改善.

    作者:刘钢;李青;邓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OT 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评价

    目的:采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TOT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 stress urine incontinence )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2008年11至2010年5月2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TOT术,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均进行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垫实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疗效评价.结果:28例患者随访时间6 ~ 14个月.其中27例患者术后尿控满意,1 例有轻度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大膀胱容量(MCC)、残余尿(RU)、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腹压漏点压力(ALP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术后6个月,大尿流率(Qmax)、ALP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2、0.000).静态尿道压力图手术前后参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大尿道关闭压力(MUCP)分别为(35.4 ± 19.9)、(52.5 ± 26.7)、(51.8 ± 18.2)cmH2O(1 cmH2O = 0.098 kPa),功能尿道长度(FUL)分别为(3.5 ± 1.1)、(4.2 ± 1.3)、(4.2 ± 1.0)cm,术后6个月MUCP、FU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16).影像学方面比较,术后显示在增加腹压或咳嗽试验时,膀胱颈及后尿道活动度下降,中段尿道相对固定,尿道闭合.在影像学提示,手术后显示在增加腹压或咳嗽实验时,膀胱颈及后尿道活动度下降.结论:通过影像尿动力学评价,TOT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的方法之一,6个月内影像尿动力学评价提示手术能提高尿道压、加强控尿功能,同时对膀胱功能无显著影响.

    作者:肖远松;胡卫列;吕军;胡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历史对照,观察路径组和回顾性病案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经临床路径规范管理后,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回顾性病案组(非路径组)缩短(P = 0.008),路径组总费用较高于回顾性病案组总费用(P = 0.100),其中中药费(P > 0.05)、中成药(P < 0.05)、化验费(P < 0.05)较回顾性病案组升高.西药费(P > 0.05)、检查费(P < 0.05)较回顾性病案组降低.肾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组间比较无差异(P > 0.05).结论: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天数,有助于医疗费用的合理支出.其对于肾功能指标的改善仍有待长期的随访研究和开展平行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张蕾;刘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甲酸草酸杆菌基因frc和oxc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将产甲酸草酸杆菌(OXF)草酸分解基因frc和oxc分别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和pBaBE-puro,共转染正常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使frc和oxc基因在hMSCs中稳定表.方法:以本实验室保存的OXF基因组为模板,PCR法扩增出frc和oxc基因的编码序列,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frc和oxc导入hMSCs中,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结果:重组载体pLEGFP-N1-myc-frc、pBaBE-puro-flag-oxc构建成功;并检测出frc和oxc基因在hMSCs中的稳定表达.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frc和oxc能成功转染hMSCs,能为以后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治疗内源性高草酸尿奠定基础,为下一步的实验提供原材料.

    作者:阳旭明;袁坚;雷鸣;张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活性对饱和脂肪酸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的活性变化在饱和脂肪酸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盐(palmitate)处理乳鼠心肌细胞,使用CPT-1抑制剂(perhexiline)和CPT-1辅助因子左旋肉碱(L-carnitine)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变化情况.结果:palmitate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0.19 ± 0.03 vs 0.07 ± 0.02,P < 0.01)及L-carnitine处理组(0.19 ± 0.03 vs 0.14 ± 0.02,P < 0.01)显著升高,较perhexiline处理组(0.19 ± 0.03 vs 0.29 ± 0.03,P < 0.01)显著下降.结论:心肌细胞对脂肪酸利用能力下降在palmitate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治宇;袁志忠;殷仁富;徐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级甲等医院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讨

    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医学硕士研究生已成为三级甲等医院梯队建设中的高级人才,也是参与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中80%为应届毕业生,其在本科学习的后一年面临临床实习、考研、就业等压力,大多数学生没有精力按时按质完成临床实习,临床技能普遍较低.

    作者:詹歌;梁军利;李红霞;王学斌;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腹腔脓肿1例

    患者男,57岁,有高血压病史12年,03年查血肌酐>1 000 μmol/L,诊断为尿毒症.即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具体方案:血液透析每周3次,透析时间4 h,肝素钠抗凝,常用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 20 mg 口服 2次/d;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3 ku皮下注射3次/周;左卡尼汀注射液1 g静推3次/周.入院前1周无诱因下开始出现下腹痛,为阵发性绞痛,伴呕吐胃内容物,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既往有丙肝病史.

    作者:郝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硝唑注射液加空气B超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术

    管通畅度是不孕症治疗中关键的一步,传统超声下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其造影剂为双氧水,术中、术后患者均感到剧痛并且影响治疗效果,自从本院将子宫输卵管通液造影剂改用甲硝唑加空气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赛飞;叶飞君;陈美;曹文丽;叶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拔牙诱发急性胆囊炎1例

    患者男,53岁,工人,既往体建,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因制作义齿的需要拔除44,45残根,术中用2%的利多卡因(含1∶100 000肾上腺素)行下齿槽阻滞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好,手术顺利.术后2 h麻药消失拔牙创口自觉疼痛,进少量流质,疼痛持续加重.

    作者:荆得宝;于素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Kv1.5与Kv2.1在不同肺功能患者肺细小动脉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目的:研究氧敏感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亚型Kv1.5与Kv2.1在通气功能正常和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患者肺细小动脉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收集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距肿瘤5 cm以外的肺组织块,体式解剖显微镜下分离肺细小动脉,液氮速冻后放入-80℃冰箱冻存,提取RNA,逆转录后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对Kv1.5及Kv2.1基因进行扩增,并计算在通气功能正常组与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组的表达差异.结果: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组Kv1.5与Kv2.1的基因表达均低于通气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患者肺细小动脉Kv1.5与Kv2.1的基因表达下调,可能进一步影响Kv1.5与Kv2.1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

    作者:崔建修;张光燕;陈怡静;马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缺氧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肺成纤维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HFL1人肺成纤维细胞株,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间对细胞HMGB1 mRNA表达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影响,及不同浓度N-乙酰半胱氨酸对HMGB1释放的抑制作用.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缺氧培养6 h后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P < 0.01),后者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10 mmol/L和100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对缺氧培养HMGB1释放有不完全的抑制作用.结论:缺氧能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HMGB1,其机制可能与胞内氧自由基产生有关.

    作者:刘鸿生;刘洁;韩菲菲;王发龙;李蕾;陈国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低剂量BDE-209单独或联合BDE-47对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剂量十溴联苯醚(BDE-209)单独或联合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形态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 h内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神经干细胞培养,神经干细胞用Nestin免疫荧光法鉴定.实验分组为:1‰ DMSO对照组,0.6、1.0、6.0 μg/mL BDE-209组,3.2 μg/mL BDE-47组,0.6 μg/mL BDE-209 + 3.2 μg/mL BDE-47组,1.0 μg/mL BDE-209 + 3.2 μg/mL BDE-47组,6.0 μg/mL BDE-209 + 3.2 μg/mL BDE-47组,分别对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染毒,72 h后分别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结果:新生鼠海马组织的神经干细胞巢蛋白阳性.培养72 h后,剂量0.6 μg/mL BDE-209 组形成神经球个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神经球数目变少.剂量0.6、1.0 μg/mL BDE-209组形成神经球大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BDE-209和BDE-47联合染毒对形成神经球个数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 < 0.05).结论:一定剂量的BDE-209和BDE-47可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形态,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作者:宋杰;曾洁;张春芳;孙斌;刘传鑫;何玉甜;谭鹰;陈敦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胸部肿瘤患者放疗体位固定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提高治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30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真空负压袋固定体位;另一组采用低温热塑体膜固定体位.分别在模拟定位机和电子直线加速器下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以模拟定位片上射野中心为坐标,测量并计算出两射野中心点在X轴、Y轴、Z轴上的重复摆位误差大小.结果:两组射野中心点在X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1.37 ± 1.31)mm和(1.35 ± 1.29)mm(P > 0.05)、Y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1.33 ± 1.14)mm和(1.26 ± 1.12)mm(P > 0.05)、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2.17 ± 1.54)mm和(1.47 ± 1.32)mm(P < 0.01).结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有助于体位的固定,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患者治疗摆位的精确度.

    作者:吴云来;闻素玲;赵家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少见类型淋巴瘤2例

    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套细胞淋巴瘤(MCL)、脾边缘区淋巴瘤(SMCL)均为发病率低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以外周血和骨髓浸润首发时难以鉴别,往往造成误诊.但三者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截然不同.此2例为典型少见病例中的疑难病例,对加深疾病认识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继霞;方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且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14例肝功能代偿的患者.首次病毒血症消失时66.2%患者ALT正常,80%患者的ALT首次正常发生在首次病毒血症消失的前后6个月内.肝硬化、脂肪肝、男性、体质指数高是病毒血症消失时ALT水平高的独立影响因素.持续病毒学应答阶段ALT持续正常的比例为77.4%,ALT的95%界值为1.35倍正常值上限.未合并肝硬化、无脂肪肝、女性患者是ALT持续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部分患者ALT未能持续正常;合并肝硬化或脂肪肝者、男性患者较难维持ALT持续正常.

    作者:钟春秀;涂鸣汉;王燕军;尹军花;陈金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缓激肽(BK)开放血肿瘤屏障(BTB)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缓激肽处理C6细胞和胶质瘤大鼠后,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和脑胶质瘤组织内TNF-α浓度.利用伊文思蓝连续监测缓激肽/TNF-α处理后的C6恶性胶质瘤大鼠血肿瘤屏障的通透性,同时电镜观察血肿瘤屏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缓激肽可增加C6细胞培养液和胶质瘤大鼠肿瘤组织内的TNF-α含量,且两者均于给予缓激肽后15 min时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TNF-α与缓激肽单独作用于C6动物后,均可引起胶质瘤大鼠的血肿瘤屏障紧密连接开放及通透性增加.且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肿瘤模型动物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与C6细胞培养液中TNF-α含量相一致.结论: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过程中,可能是通过某种机制引起肿瘤组织内TNF-α增加,增加的TNF-α进而引起了血肿瘤屏障的开放.

    作者:秦丽娟;薛一雪;谷艳婷;王东春;张志勇;张田;孙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