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增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纤维帽的诊断价值

徐琼;李政;丁建荣;柯绍发;樊树峰;滕皋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帽, 增强MRI
摘要: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诊断CAS病变斑块纤维帽的价值.方法:对20例CAS病变患者行颈动脉MR高分辨扫描,检查序列包括(QIR)T1WI、(FSE)T2WI/PDWI、3D-TOF和增强,比较各序列纤维帽显示情况.结果:纤维帽在T1WI、PDWI的显示多在I级以下,纤维帽显示达到Ⅱ级以上的层面比例,T2WI高于3D-TOF,增强扫描也高于3D-TO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纤维帽显示达到Ⅲ级的层面比例,增强扫描高于T2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TOF、T2WI适合纤维帽显示,增强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MRI对纤维帽的显示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1560例常见病原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状况.方法:取1 560例围产期孕妇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T)、淋球菌(G)、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的检测.结果:1 560例孕妇中,病原体检出例数共378例,检出率为24.23%(VVC 6.28%、T 1.28%、G 0.06%、BV 7.56%、UU 6.73%、CT 2.31%).病原体感染者共282例,占总人数的18.08%;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为193例占总人数的12.37%;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者为89人,占总人数的5.71%.结论:引起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种类较多,检测这些孕妇的病原体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伟东;蔡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扁平苔藓中Ki-67和VEGF的表达

    目的:研究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VEGF的表达情况,20例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结果:扁平苔藓组中Ki-67和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74,P < 0.01).结论:Ki-67、VEGF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了扁平苔藓的发病.

    作者:王娟;白莉;鲍海平;郑爱义;武晓华;赵一锦;邓起;米希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urvivin表达对良、恶性胃溃疡鉴别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在良、恶性胃溃疡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良性胃溃疡、有癌前期病变的胃溃疡和溃疡型胃癌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病理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用AB-PAS法检测区分伴有肠化胃溃疡的结肠化生及小肠化生.结果:Survivin在溃疡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胃溃疡(P < 0.01),在有癌前病变胃溃疡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癌前病变的胃溃疡(P < 0.01),伴有结肠化生中的表达高于小肠化生(P < 0.05),伴有肠化的胃溃疡中的表达高于有不典型增生胃溃疡中的表达(P < 0.05),在溃疡型胃癌中的表达与有癌前病变胃溃疡中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1).结论:对于有癌前期病变的胃溃疡患者,检测胃黏膜survivin表达水平,并动态随访surv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对胃溃疡的演变和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华;王志红;赵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操作技术的可行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处置措施,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记录21例确诊患者手术前后的治疗情况及疗效.(2)介入治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术中导丝、导管及球囊辅助碎栓,微导管留置接触溶栓等多种方法应用.(3)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4)随访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从发病到手术治疗时间平均2.7周,术前有2例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入院后平均26 h内接受介入治疗,14例完全再通,6例部分再通,1例无变化.有2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碎栓球囊破裂,无特殊处理,1例浅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停止手术给予对症处理,于1周后二次手术溶栓治愈.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至2年,均存活,仅1例无变化患者的视力完全丧失并伴神经功能损害.结论: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CVST是安全有效的;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能让病程超过2个月的部分患者获益;并发症主要与操作有关.

    作者:武国德;张振昶;李鑫;张廷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屈头鸡果急性中毒34例救治分析

    头鸡果中毒的病例,临床较少见,查阅有关文献,未见临床报道.现将笔者1997年9月至2002年9月误食屈头鸡果中毒3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中毒患者均为男性青少年,其中学生24例,农民10例,年龄9 ~ 19岁,平均15岁.均于山坡放牛误食屈头鸡果中毒住院抢救.

    作者:覃冠德;黄正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移植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代谢异常导致铜沉积于肝、神经等组织引起损伤,其致病基因ATP7B主要在肝脏表达,药物治疗往往具有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移植治疗可以提供正常肝组织,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铜代谢障碍.目前移植治疗正在迅速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作者:胡峰;许芳;高普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致死亡1例

    孕妇,28岁,停经39+4周,见红伴下腹坠胀痛3 h入院.孕期行正规产检,患者于3 h前见红,伴下腹坠胀不适.既往无特殊病史,孕1产0.人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 ,体温36.4℃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 min,,血压120/84 mmHg,体重90 kg,皮肤、黏膜稍苍白,头颅五官正常,颈部、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宫高37 cm,腹围106 cm,先露头,半固定,胎心146次/min.

    作者:李静;曾琴;李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或Ⅱ期手术治疗妊娠期合并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26例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26例,孕7 ~ 34周,平均27周.结石大径4 ~ 13 mm.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中段5例,下段13例.18例(中下段结石患者)采用Ⅰ期手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8例(上段结石患者)采用Ⅱ期手术(即先放置双J管,生育1个月后行Ⅱ期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结果:24例术后肾绞痛消失;2例单纯放置双J管者仍有间断轻微肾绞痛,用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药物可以缓解.8例未碎石患者在结石排出前每4个月更换双J管.26例均顺利度过围产期,并产健康婴儿.结论:腔内泌尿技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是安全有效.

    作者:沈家胜;郑剑波;吴建钊;侯庆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为2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IgM值,比较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61.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玉屏风颗粒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玉屏风颗粒能显著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强机体免疫有关.

    作者:马雪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去甲斑蝥素对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周期阻滞作用.方法:通过台盼蓝拒染法观察NCTD对Raji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增殖抑制情况;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法观察NCTD对Raji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Raji 细胞周期变化.结果:NCTD抑制Raji细胞增殖,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P < 0.05),但是对单个核细胞增殖无影响(P > 0.05);NCTD显著抑制Raji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P < 0.05),NCTD使 Raji细胞G2/M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和S期细胞减少.结论:去甲斑蝥素能抑制Raji细胞增殖并产生G2/M期阻滞,且对Raji原始干祖细胞有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瘤制剂作用于人Burkitt淋巴瘤.

    作者:余莉华;曾雅莉;贺艳杰;胡亮杉;宋朝阳;郭坤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Kv1.5与Kv2.1在不同肺功能患者肺细小动脉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目的:研究氧敏感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亚型Kv1.5与Kv2.1在通气功能正常和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患者肺细小动脉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收集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距肿瘤5 cm以外的肺组织块,体式解剖显微镜下分离肺细小动脉,液氮速冻后放入-80℃冰箱冻存,提取RNA,逆转录后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对Kv1.5及Kv2.1基因进行扩增,并计算在通气功能正常组与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组的表达差异.结果: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组Kv1.5与Kv2.1的基因表达均低于通气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患者肺细小动脉Kv1.5与Kv2.1的基因表达下调,可能进一步影响Kv1.5与Kv2.1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

    作者:崔建修;张光燕;陈怡静;马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qMSP)检测了50例膀胱癌患者,1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和7例健康志愿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50例膀胱癌患者,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有32例(64.0%),而20例对照者尿脱落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年龄相关(P < 0.05).结论: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陆明;钱麟;潘彬;陈建刚;赵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42例回顾性分析

    右半结肠癌患者早期症状多样,部分表现为右下腹痛、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征象,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延误早期治疗.本组收集我院199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2例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以减少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结肠癌的漏诊及误诊率.

    作者:邓桃枝;韩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磁共振增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纤维帽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诊断CAS病变斑块纤维帽的价值.方法:对20例CAS病变患者行颈动脉MR高分辨扫描,检查序列包括(QIR)T1WI、(FSE)T2WI/PDWI、3D-TOF和增强,比较各序列纤维帽显示情况.结果:纤维帽在T1WI、PDWI的显示多在I级以下,纤维帽显示达到Ⅱ级以上的层面比例,T2WI高于3D-TOF,增强扫描也高于3D-TO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纤维帽显示达到Ⅲ级的层面比例,增强扫描高于T2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TOF、T2WI适合纤维帽显示,增强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MRI对纤维帽的显示效果.

    作者:徐琼;李政;丁建荣;柯绍发;樊树峰;滕皋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ATB1与ER、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程演变中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6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ATB1与ER、P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SATB1在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与69%,其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SATB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 = 0.031,P = 0.008,P = 0.001),与是否绝经无关(P = 0.272).SATB1与ER、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 = 0.011,P = 0.02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SATB1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 = 0.032).结论:SATB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程演变及ER、PR的表达密切相关,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兴杰;张杰;牛娜;李文通;张式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蚕豆病输血致溶血1例

    患儿男,3岁,因进食蚕豆2 d,酱油样尿、皮肤巩膜黄染、精神萎靡1 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7℃、脉搏122/min、呼吸32/min、体重14.6 kg,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全身皮肤苍黄,无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睑结膜及唇周苍白,甲床苍白,心率122/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1.

    作者:唐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希罗达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希罗达(卡培他滨)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56例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给予希罗达片口服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给予希罗达治疗.对两组进行治疗并比较和分析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7.1%、75.0%和46.4%、60.7%;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改善及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骨痛缓解率及骨转移灶修率分别是82.1%和75.0%,高于对照组(42.8%和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希罗达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具有协同效应,较单用希罗达近期疗效好,骨痛缓解、骨转移灶修复明显.

    作者:车建华;杨保庆;杨玲玲;潘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运用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QOL-AD、NPI、GDS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江皋轩;柴振芳;吴爱莲;李明秋;黄海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诸因素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4.5%(57/12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及术前CE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而肿瘤分化程度(χ2 = 19.404,P < 0.001)、肿瘤T分期(χ2 = 29.468,P < 0.001)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即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和T分期是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手术方法、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包向东;程恒金;周慧洁;陈亮;颜王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两种动脉血气采集方法的护理观察

    目的:比较脑出血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采集血气的成功率,时间,损伤情况及穿刺人数协助率.方法:将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34例和股动脉穿刺组(B组)3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由同一名护士使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动脉采血针进行动脉血气采集.采集动脉血气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操作总耗时间,血管损伤情况和穿刺人数协助率.结果:穿刺成功率A组为97.1%,B组为96.6%;操作总耗时A组8 min,B组15 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A组为9%,B组为13%;穿刺人数协助率A组为15%,B组为37%;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桡动脉穿刺比股动脉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血管损伤程度轻,可以优先选择桡动脉穿刺.

    作者:李彩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