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马雪琴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免疫球蛋白, 玉屏风颗粒
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为2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IgM值,比较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61.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玉屏风颗粒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玉屏风颗粒能显著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强机体免疫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增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纤维帽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增强扫描诊断CAS病变斑块纤维帽的价值.方法:对20例CAS病变患者行颈动脉MR高分辨扫描,检查序列包括(QIR)T1WI、(FSE)T2WI/PDWI、3D-TOF和增强,比较各序列纤维帽显示情况.结果:纤维帽在T1WI、PDWI的显示多在I级以下,纤维帽显示达到Ⅱ级以上的层面比例,T2WI高于3D-TOF,增强扫描也高于3D-TO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纤维帽显示达到Ⅲ级的层面比例,增强扫描高于T2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TOF、T2WI适合纤维帽显示,增强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MRI对纤维帽的显示效果.

    作者:徐琼;李政;丁建荣;柯绍发;樊树峰;滕皋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硝唑注射液加空气B超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术

    管通畅度是不孕症治疗中关键的一步,传统超声下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其造影剂为双氧水,术中、术后患者均感到剧痛并且影响治疗效果,自从本院将子宫输卵管通液造影剂改用甲硝唑加空气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赛飞;叶飞君;陈美;曹文丽;叶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维立体定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79例临床分析

    我院神经内外科及综合ICU自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10年来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9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107例,女72例,男女之比为1.49∶1;年龄大86岁,小年龄36岁,平均52岁,其中以60岁以上居多占75%.

    作者:谢解;侯锦坤;梁伟强;叶知珞;何健文;温小智;谢胜南;陆培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郁症与近日节律紊乱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应激因素加剧,抑郁症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现代人身心健康.根据WHO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的调查,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第二大疾病.而近日生物节律紊乱是抑郁症患者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主要表现为睡眠紊乱,抑郁心境晨重夜轻等变化.

    作者:王丝丝;潘集阳;王雀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移植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代谢异常导致铜沉积于肝、神经等组织引起损伤,其致病基因ATP7B主要在肝脏表达,药物治疗往往具有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移植治疗可以提供正常肝组织,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铜代谢障碍.目前移植治疗正在迅速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作者:胡峰;许芳;高普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为2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IgM值,比较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61.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玉屏风颗粒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玉屏风颗粒能显著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强机体免疫有关.

    作者:马雪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节风对辐射损伤后小型猪腮腺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次15 Gy 60Co γ射线照射对小型猪腮腺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以及肿节风对其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45只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组、单照组与药照组3个大组,每组分成a、b、c三个平行组.药照组在照射前1周开始给药,空白组与单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组在麻醉条件下给予15 Gy 60Co γ射线照射,空白组同等麻醉下予0 Gy γ射线照射.a、b、c三个平行组分别于照射后第10天、40天、90天取双侧腮腺,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单照组与药照组在各时间点腮腺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第10天,药照组凋亡率低于单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单照组与药照组PCNA表达率在各时点均高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各时点比较,药照组PCNA表达率均高于单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电离辐射可能通过诱导腮腺细胞凋亡而致使腮腺受损,同时机体可能通过增殖代偿以修复损伤.而使用肿节风有助于降低凋亡率,促进增殖修复.

    作者:梁菲菲;王仁生;张海东;马姗姗;肖帅;黎国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McCoy 喉镜协助光纤插管镜经口困难插管

    目的:观察McCoy喉镜协助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口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困难气管插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诱导后McCoy喉镜窥喉不能看见声门任何部分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n = 20):McCoy喉镜协助FOB经鼻插管组(对照组)和McCoy喉镜协助FOB经口插管组(研究组).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首次插管前(T1)、插管成功即刻(T2)和插管成功后1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统计两种方法插管一次成功率、多次成功率、插管耗时和插管并发症.结果:T0、T1、T2、T3 等时点两组间SBP、DBP和HR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耗时和插管并发症两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次成功率均为100%.结论:McCoy喉镜协助FOB经口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耗时短,可作为全麻诱导后困难插管方法之一.

    作者:高宏;顾正峰;王志萍;王军;宋志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扁平苔藓中Ki-67和VEGF的表达

    目的:研究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VEGF的表达情况,20例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结果:扁平苔藓组中Ki-67和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扁平苔藓皮损中Ki-67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74,P < 0.01).结论:Ki-67、VEGF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参与了扁平苔藓的发病.

    作者:王娟;白莉;鲍海平;郑爱义;武晓华;赵一锦;邓起;米希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PV 相关性宫颈癌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妇女中发病率占第3位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高达约5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并有将近27.4万的患者死于该病[1].大量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 mavirus,HPV) 的持续性感染密切相关[2].因此, 以HPV感染为出发点研究宫颈癌的治疗, 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HPV疫苗将是治疗宫颈癌的好方法.

    作者:孙玲玲;陈伟;张松灵;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历史对照,观察路径组和回顾性病案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经临床路径规范管理后,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回顾性病案组(非路径组)缩短(P = 0.008),路径组总费用较高于回顾性病案组总费用(P = 0.100),其中中药费(P > 0.05)、中成药(P < 0.05)、化验费(P < 0.05)较回顾性病案组升高.西药费(P > 0.05)、检查费(P < 0.05)较回顾性病案组降低.肾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组间比较无差异(P > 0.05).结论:慢性肾脏病3~5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天数,有助于医疗费用的合理支出.其对于肾功能指标的改善仍有待长期的随访研究和开展平行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张蕾;刘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制Skp2基因表达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抑制Skp2基因表达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ANK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抑制Skp2基因表达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方法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kp2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Skp2-shRNA表达载体明显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周期G1期停滞,凋亡细胞增多.结论:抑制Skp2蛋白功能可能是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好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莫祥兰;苏祖兰;周祥祯;周敏燕;梁钦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

    颈椎病是我国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交感型颈椎病为其中一种.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发表的各类期刊杂志,一般认为,交感型颈椎病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射性症状,可由各种原因引起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改变导致颈椎椎节不稳直接刺激和牵拉压迫颈交感神经纤维,或当颈椎间盘突出或钩椎关节增生等颈源性疾病影响颈段硬脊膜,或后纵韧带或小关节或颈神经根或椎动脉组织.

    作者:钟伟洋;权正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长短疗程黛立新联合活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对比

    目的:比较联用长疗程、短疗程抗焦虑抑郁药黛立新与单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三种疗法对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A组(长疗程组)32例、B组(短疗程组)32例、C组(单用组)33例.A组在早晨、中午分别给予黛立新片1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3粒,2次/d,治疗3个月; B组给予同样疗法治疗1个月;C组单给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3粒,2次/d,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3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及显效患者1年复发率.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和显效患者1年复发率分别为90.6%、37.5%、8.3%,相比B组及C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1年复发率(65.6%、15.6%、40%)、(42.4%、6.1%、50%)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长疗程(3个月)黛立新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显效患者1年内复发率低,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短疗程(1个月)黛立新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优于单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但两者的显效患者1年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建议对顽固性腹泻型IBS患者可给予长疗程(3个月)黛立新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减少复发.

    作者:王东海;刘建勇;李慧国;李小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胶质母细胞瘤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42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经化疗及伽玛刀治疗的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经Log-rank检验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有较长的生存期,其中经术前健康状况自我评分标准(KPS),证实KPS > 80分以上及继发性患者的生存期比较长.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性质是影响生存期的预后相关因素(P < 0.05).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术前KPS评分、肿瘤性质有密切相关,治疗方式从生存曲线显示联合放疗和联合伽玛刀治疗有较长的生存期.

    作者:陈志昇;刘灵慧;李晋;李卫;陈善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缺氧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肺成纤维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HFL1人肺成纤维细胞株,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间对细胞HMGB1 mRNA表达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影响,及不同浓度N-乙酰半胱氨酸对HMGB1释放的抑制作用.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缺氧培养6 h后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P < 0.01),后者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10 mmol/L和100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对缺氧培养HMGB1释放有不完全的抑制作用.结论:缺氧能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HMGB1,其机制可能与胞内氧自由基产生有关.

    作者:刘鸿生;刘洁;韩菲菲;王发龙;李蕾;陈国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质网应激和各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伴随多种组织的并发症发生,其患病率在逐年升高.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各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阐述ERS在各型糖尿病中的地位.

    作者:钱磊;陈冠军;汪凌云;鲁云霞;陈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无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结肠镜检查是诊疗结肠病变的佳手段.肠道清洁度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进镜、视野及观察准确性,肠道准备欠佳可能会造成漏诊、误诊,并影响内镜下治疗工作的开展[1],甚至可因视野不清,肠腔走向不明导致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是影响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

    作者:徐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42例回顾性分析

    右半结肠癌患者早期症状多样,部分表现为右下腹痛、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征象,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延误早期治疗.本组收集我院199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2例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以减少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结肠癌的漏诊及误诊率.

    作者:邓桃枝;韩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以往多依据临床特点,如:乳头溢液、扪及小肿物且轻压可见乳头排出液体.随着超声检查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对伴有导管扩张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而单纯表现为腺体内低回声光团者,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并不理想.

    作者:郭汉涛;周瑞莉;刘彦英;吴丽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