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马雪琴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免疫球蛋白, 玉屏风颗粒
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为2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IgM值,比较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61.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玉屏风颗粒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玉屏风颗粒能显著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强机体免疫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全组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5 ~ 55岁,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随机双盲分为两组(n = 30):M组单次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缓慢静注≥30 s)、C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和记录两组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苏醒和拔管时间、镇静评分和拔管期咳嗽发生率及咳嗽严重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M组在苏醒期的咳嗽发生率(43% vs 70%,P < 0.05)和严重程度均明显减轻,躁动或不自主运动发生率明显降低(17% vs 43%,P < 0.05),血压和HR也明显降低和减少,P < 0.05.结论:全麻苏醒拔管期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会延长苏醒和拔管时间,且能降低气管插管所致的咳嗽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顾美蓉;张兆平;房宁宁;高宏;孙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尿肾损伤分子-1水平变化与狼疮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LN)合并肾功能不全(RI)患者尿中肾损伤分子(KIM-1)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LN患者31例,分正常肾功组(A组)、RI+肾功改善组(B组)、RI+肾功未改善组(C组),检测血肌酐(SCr)、尿KIM-1等指标.比较各组尿KIM-1变化,探讨其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关系及判断预后价值.结果:入院时三组尿KIM-1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5),B组高(P < 0.001).14 d后B组SCr、eGFR好转时尿KIM-1下降 (均P < 0.05),尿KIM-1与eGFR负相关(r = -0.385,P = 0.048).ROC曲线分析示尿KIM-1、NAG、GAL、SCr预测LN患者肾功能改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86、0.77、0.57.结论:LN合并RI患者入院时尿KIM-1水平升高与14 d内肾功能改善密切相关;合理治疗后,尿KIM-1水平在肾功能明显改善的LN患者中有显著下降;尿KIM-1是预测肾功能改善的准确指标.

    作者:姚瑶;林珊;贾俊亚;袁鲁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我们通过检索近十五年数据库中关于碱化血液治疗有机磷中毒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S),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RCTS共7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碱化血液)37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9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碱化血液组的治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对于患者继发肺水肿、脑水肿、电解质混乱等并发症方面,RCTS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传统质量方案,碱化血液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存活率,且不增加发生其他不良结局的危险性,可作为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阵;胡念丹;易欣;许懋;苏德振;徐翊;李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以往多依据临床特点,如:乳头溢液、扪及小肿物且轻压可见乳头排出液体.随着超声检查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对伴有导管扩张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而单纯表现为腺体内低回声光团者,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并不理想.

    作者:郭汉涛;周瑞莉;刘彦英;吴丽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俯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氧合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价俯卧位肺复张对改善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氧合指数、肺内分流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5例,先后行仰卧位肺复张和俯卧位肺复张.监测肺复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行血气分析并计算PaO2/FiO2、Qs/QT.结果:(1)两种体位肺复张后SPO2均显著升高(P < 0.05),俯卧位肺复张后SPO2较仰卧位肺复张后更高(P < 0.05).(2)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后PaO2/FiO2均升高(P < 0.05),且俯卧位肺复张前后PaO2/FiO2 也均高于仰卧位肺复张前后PaO2/FiO2 (P < 0.05).(3)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后Qs/QT显著降低(P < 0.05),但两种体位间比较无差异.(4)仰卧位和俯卧位肺复张即刻CI、SVI、GEDVI、GEF下降(P < 0.05),SVV升高(P < 0.05),但复张结束后即恢复至之前水平.两种体位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氧合水平,减少肺内分流,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

    作者:范远华;朱华勇;黄振飞;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希罗达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希罗达(卡培他滨)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56例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给予希罗达片口服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给予希罗达治疗.对两组进行治疗并比较和分析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57.1%、75.0%和46.4%、60.7%;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改善及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骨痛缓解率及骨转移灶修率分别是82.1%和75.0%,高于对照组(42.8%和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希罗达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具有协同效应,较单用希罗达近期疗效好,骨痛缓解、骨转移灶修复明显.

    作者:车建华;杨保庆;杨玲玲;潘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移植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代谢异常导致铜沉积于肝、神经等组织引起损伤,其致病基因ATP7B主要在肝脏表达,药物治疗往往具有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移植治疗可以提供正常肝组织,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铜代谢障碍.目前移植治疗正在迅速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作者:胡峰;许芳;高普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对上肢尺神经正常值的研究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获取尺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正常值并探讨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进一步诊断不同的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检查正常的200例健康志愿者沿尺神经预定的测量点上依次获取超声声像图及测量各点神经的CSA,每个测量点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并做神经CSA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下正常人上肢神经呈筛网状低回声图像,横截面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测量尺神经各测量点处的神经CSA,尺神经在肘管、肘管出口(肱骨内髁下2 cm)、肘管入口(肱骨内髁上2 cm)、肱骨内髁上6 cm、肱骨中点、肱骨内髁下8 cm、腕横纹上6 cm、Guyon管等8点处面积依次是(6.35 ± 1.48) mm2、(6.20 ± 1.33) mm2、(6.30 ± 1.40) mm2、(5.78 ± 1.34) mm2、(5.68 ± 1.31) mm2、(5.71 ± 1.26) mm2、(5.06 ± 1.30) mm2、(4.71 ± 1.16) mm2;左右上肢之间同一测量点比较神经CSA没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在肘管出入口、腕横纹上6 cm、Guyon管处等四点处的神经CSAs同年龄组男女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尺神经在肱骨内髁上6 cm、肱骨中点、腕横纹上6 cm、Guyon管等4点处中老年组神经比青年组神经增粗.尺神经CSA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性.尺神经CSA与体重的大相关系数分别是0.47(P < 0.01),与身高的大相关性系数依次是0.45(P < 0.01).结论:尺神经在上肢全程是可视,在不同测量点各有特点正常值不同,在性别、年龄阶段之间存在差异,身高、体重与神经的大小呈正相关性.

    作者:陈军;吴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17 例,其中神经鞘瘤 12 例,神经纤维瘤 3 例,脊膜瘤 2 例.结果:17例均完全切除肿瘤.随访6 ~ 48个月,无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及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未见脊柱畸形,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偏于一侧,位于脊髓的侧面或侧背面生长的颈髓外硬膜下肿瘤,经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是一种好方法.

    作者:叶卓鹏;秦峰;蔡梅钦;何海勇;石德金;郭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检测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探讨EOS在哮喘发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诱导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70例、缓解组42例、健康对照50例诱导痰中EOS的数量.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EOS数量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急性发作中高度组EOS数量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诱导痰EOS是反映哮喘急性发作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作者:杨海;杨小兰;陈远东;黄超群;吴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局麻安定镇痛药在术后镇痛的应用

    我院应用术后镇痛泵给药治疗术后疼痛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疗效与副作用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18 ~ 75岁,平均45岁.开腹手术45例,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

    作者:徐民华;王剑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翼状电极与螺旋电极在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采用翼状电极或螺旋电极进行起搏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不同的起搏治疗方法,其中常规翼状电极植入组35例,螺旋电极植入组35例,并对其临床症状、起搏器电极参数等进行随访观察1年.结果:术后1年内翼状电极组中3例于发生心室电极脱位,2例出现心室电极起搏参数异常,1例出现心衰加重;而螺旋电极组未见上述异常情况(P < 0.05).结论:老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时应首选心室螺旋电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骨性侵袭性血管瘤病1例

    患者男,18岁.因双下肢长短不一15年,劳力性呼吸困难伴驼背、胸廓前凸3年入院.患者两岁时因碰撞发生右股骨骨折,后出现走路跛行.2000年于当地医院就诊,X线检查发现右股骨部分缺如,行植骨术后跛行未好转.近10年于多家医院诊治,先后行后纵隔穿刺和肋骨活检,后纵隔穿刺见少量散在梭形纤维细胞和增生的血管、淋巴管以及淋巴细胞浸润.

    作者:朱旭友;易祥华;王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制Skp2基因表达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抑制Skp2基因表达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HANK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抑制Skp2基因表达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方法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kp2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Skp2-shRNA表达载体明显抑制HANK1细胞Skp2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周期G1期停滞,凋亡细胞增多.结论:抑制Skp2蛋白功能可能是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好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莫祥兰;苏祖兰;周祥祯;周敏燕;梁钦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两种动脉血气采集方法的护理观察

    目的:比较脑出血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采集血气的成功率,时间,损伤情况及穿刺人数协助率.方法:将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穿刺组(A组)34例和股动脉穿刺组(B组)3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由同一名护士使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动脉采血针进行动脉血气采集.采集动脉血气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操作总耗时间,血管损伤情况和穿刺人数协助率.结果:穿刺成功率A组为97.1%,B组为96.6%;操作总耗时A组8 min,B组15 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A组为9%,B组为13%;穿刺人数协助率A组为15%,B组为37%;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桡动脉穿刺比股动脉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血管损伤程度轻,可以优先选择桡动脉穿刺.

    作者:李彩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05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标本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我院7年内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 40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但近两年出现耐药菌株;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和广谱青霉素类的耐药率> 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都在30%左右;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率> 50%.结论: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问题日益严重,应监测其耐药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鲜惠;张亚彬;兰小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qMSP)检测了50例膀胱癌患者,1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和7例健康志愿者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50例膀胱癌患者,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有32例(64.0%),而20例对照者尿脱落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年龄相关(P < 0.05).结论: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陆明;钱麟;潘彬;陈建刚;赵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Kv1.5与Kv2.1在不同肺功能患者肺细小动脉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目的:研究氧敏感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亚型Kv1.5与Kv2.1在通气功能正常和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患者肺细小动脉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收集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距肿瘤5 cm以外的肺组织块,体式解剖显微镜下分离肺细小动脉,液氮速冻后放入-80℃冰箱冻存,提取RNA,逆转录后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对Kv1.5及Kv2.1基因进行扩增,并计算在通气功能正常组与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组的表达差异.结果: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组Kv1.5与Kv2.1的基因表达均低于通气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气功能中度以上异常患者肺细小动脉Kv1.5与Kv2.1的基因表达下调,可能进一步影响Kv1.5与Kv2.1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

    作者:崔建修;张光燕;陈怡静;马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晚期呼吸暂停的临床特点

    暂停是指呼吸暂时停止时间>20 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或发绀.为探讨新生儿晚期呼吸暂停的特点,现将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508例新生儿呼吸暂停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春燕;杨慧敏;唐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烟酸对高脂血症兔脂肪组织Caveolin-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烟酸对高脂血症兔脂肪组织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饮食8周,随机分为高脂组(继续饲以高脂饲料6周)与烟酸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烟酸200 mg/(kg·d)6周],另选8只兔予普通饮食14周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血脂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caveolin-1 mRNA的表达.结果:与高脂组比较,烟酸组TC、TG和LDL-C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脂肪组织caveolin-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烟酸可明显改善血脂谱及上调高脂血症脂肪组织caveolin-1的表达水平.

    作者:李志乐;徐戈;雷敏;欧婷;王利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