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卫星;康佳丽;熊美丽;潘慧瑜;郭幼平;潘时妹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分对照组32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30 mL+阿拓莫兰0.2 g+门冬氨酸钾镁3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注,每天1次;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 100 μg+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肝功能(ALT、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纤维化指标(HA 、LN、IV、IV-C、PC Ⅲ)及临床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28.13%和69.57%,两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TBIL、AIb、ALT、AST、PTA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乙型肝炎性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李刚;陈金春;付荣权;孙庆丰;马志全;陈海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并评价适合动脉内机械取栓的急性栓塞性脑梗死动物模型.方法:血流临时阻断凝血酶注入法制作急性栓塞性脑梗死模型,利用颅内动脉取栓装置行机械性取栓.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经颅多普勒及病理检查来评价模型建立的效果,比较模型建立前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大脑中动脉流速(Vmca)变化情况.结果:DSA显示制模的成功率为83%.栓塞6 h DWI显示梗塞灶,24 h病理检查TTC染色可见梗死区.取栓后颈总动脉再通率为80%,栓塞前后、取栓前后Vmca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取栓组与非治疗组6 h Vm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取栓组ADC值呈上升趋势,非治疗组ADC值下降,两组24 h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颅内动脉取栓装置的实验研究和疗效评价.
作者:冯光;马廉亭;杨铭;冯雷;贺道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女,75岁,左鼻根部肿块逐渐增大伴流泪4年余.入院时查体:双眼视力0.6,左眼泪囊区触及约2 cm × 2 cm × 1.5 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肿块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指压泪囊区未见脓性分泌物溢出,泪点位正,泪道冲洗不通,伴少许黏性分泌物溢出,左眼球向外上方轻度突出,眼球转动无明显受限.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不浅,房水清,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应灵敏,视网膜平伏.
作者:金琴辉;项振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彩超反复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加做增强MR(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CEMR)检查13例均证实肝内有癌灶;以CEMR图片为参照,于同一肝区行CEUS,成功检出肝内病灶;后于CEUS引导下对13例13个肝癌病灶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术.术后用CEUS评价疗效,并与同期CEMR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CEUS提示病灶完全消融为92.3%(12/13)、不完全消融为7.7%(1/13),与CEMR提示相符.术后11例AFP下降至正常水平;2例下降不正常:其中1例为不完全消融,另1例病灶完全消融,但CEUS意外发现新增直径约6 mm小卫星灶,后CEMR加以证实.结论:CEUS不仅使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用超声引导手段得以实施,而且各方面效果堪与CEMR相媲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伟珍;谢守松;陈焕伟;陈泳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预注和混用利多卡因对于儿童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预防作用.方法:120例儿外科患儿分为A组(先静脉注射0.5 mg/kg利多卡因 30 s后使用注射丙泊酚全麻诱导)和B组 (丙泊酚和1%利多卡因按20∶1混合液全麻诱导),每组均为60例,观察患儿从开始注射丙泊酚到意识消失过程中出现的注药手臂运动情况和面部表情的反应,评估疼痛的发生率和强度.结果:A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为68.3%,其中中重度痛(中度痛+重度痛)发生率为38.3%.B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为36.7%,其中中重度痛发生率为18.3%.两组相比,B组注射痛及中重度痛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 < 0.01).结论:丙泊酚和1%利多卡因按20∶1混合液较预注射0.5 mg/kg利多卡因30 s后注射丙泊酚更能有效缓解患儿注射痛.
作者:刘长涛;陈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实验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透明质酸能明显提高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活性,抬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和胞内游离钙浓度.结论:透明质酸可抑制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软骨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李化光;刘华;杨新明;张林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关节软骨组织发生进行性退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改变,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一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逐渐增多,另一方面,现代人群活动强度和频率增加,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又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些都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非常高.KOA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情绪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我们选择 2009年10月至 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KOA患者40例,对其手法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改变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文杰;张国超;简松胜;梁勇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后由于未及时确诊或因卫生条件、患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及时得到手术治疗,断裂局部肉芽增生、瘢痕化可导致主支气管的完全闭塞、肺萎缩.肺萎缩时间越久,术后肺功能恢复越差、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率越高.
作者:王晓伟;陈和忠;金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抑制Oct-4表达后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培养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SiRNA干扰组、顺铂处理组、SiRNA干扰+顺铂处理组.Lipofectin 2000转染小分子双链RNA干扰Oct-4表达,并设置β-actin内参对照;提取转染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沉默效果;MTT细胞毒实验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对照Oct-4基因沉默后Eca-109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合成的Oct-4 SiRNA可以显著下调Oct-4 mRNA的表达水平,对内参对照基因β-actin没有影响,说明本研究所用的双链Oct-4 SiRNA能够特异性的有效抑制Oct-4 mRNA的表达;MTT结果显示对照组、SiRNA干扰组、顺铂处理组、SiRNA干扰+顺铂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 ± 7.5)%、(90.2 ± 3.3)%、(68.4 ± 5.7)%、(43.1 ± 2.4)%.顺铂处理组与SiRNA干扰+顺铂处理组比较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了1/3.结论:干扰Oct-4的表达能显著增强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为临床在不降低疗效的前提下减少化疗药物用量带来了新曙光,为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开辟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周秀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8-2010年氯胺酮吸食病史(1 ~ 10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入院后建立护理治疗计划,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加强院外回访并促进健康行为等方法.结果:学会采用积极的态度培养自护行为,才能较好掌握该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及巩固疗效的方法,各项治疗取得患者的配合,使下尿路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确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提高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爱娣;张金秀;张克云;徐晓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蛋白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P38蛋白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和P-GSK3β分别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 (P < 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503 P < 0.05).结论:P-P38和P-GSK3?茁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杨华英;沈艳峰;石洁;席丰;孙冬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每天3次,连用6周,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浆内毒素及肠道通透性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TB)和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5或P < 0.01).同时两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5或P < 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改善肝功能,具有辅助治疗肝硬化的作用.
作者:汪志军;汤永志;燕飞;陈景丹;刘均艳;赵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出血性脑卒中(ICH)患者术后的近期预后,构建死亡风险方程,为救护措施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方法:纳入手术治疗的242例首发ICH患者,追踪术后30 d生存情况.结果:(1)本组ICH 患者30 d生存率为78.0%.(2)死亡组与生存组在年龄、收缩压、血K+、NIHSS评分、GCS评分、出血部位、脑中线结构移位和发病到手术时间的暴露水平不同(P < 0.05).其中年龄(RR = 1.949)、出血部位(RR = 2.256)、NIHSS评分(RR = 1.075)和发病到手术时间(RR = 2.336,RR = 2.89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3)死亡风险方程:h(t,X)/h0(t)=Exp[0.668年龄+0.841出血部位+0.072 NIHSS评分+0.849(发病到手术时间6 ~ 12 h)+1.063(发病到手术时间≥ 12 h)].方程、NIHSS评分、发病到手术时间、出血部位、年龄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35、0.692、0.662、0.642和0.614.结论:ICH术后具有高病死率,NIHSS评分、发病到手术时间、出血部位和年龄均可用于预后的评估,以多个指标综合评估预后的可靠性更佳.
作者:柴宗举;孙红卫;亓自强;贾涛杰;闫晓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估汶川大地震中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thigh,ACST)患者在延迟治疗后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收治6例遭受非接触性挤压伤的ACST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平均延迟治疗35.4 h后接受了综合保守治疗.对出院前后的肢体损伤严重程度(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及肾功能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伤后2.5年评估其临床结果.结果:6例患者均保存肢体,伤后2.5年患肢的功能恢复良好;MESS及初次治疗时间均与肾功能无相关关系(均P > 0.05);二者各自均与感觉及运动开始恢复时间存在相关关系(均r > 0.8,P < 0.05).结论:ACST只要遭受非接触挤压伤,如MESS < 7,即使延迟的保守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张开伟;段宏;梁凯路;李浪;项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537例经行DS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分布特点、狭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1) 537例脑梗死患者中,脑动脉狭窄371例(69.1%),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165例(30.7%),单纯颅外动脉狭窄110例(20.5%),颅内外均狭窄96例(17.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OR = 1.018)、长期饮酒(OR = 2.566)、Hcy(OR = 1.039)、HDL(OR = 0.165)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3)不同的动脉狭窄程度,其危险因素也不同.长期饮酒、糖尿病、Hcy是脑动脉中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长期饮酒为脑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饮酒、Hcy、LDL则为脑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原因,且颅内动脉狭窄率高于颅外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不同,危险因素也有差别,因此根据狭窄程度,有针对性地干预其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兰晴;钟维章;陈渊;范秉林;李燕华;李吕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国产OMOM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 年8月至2011年7月间,应用OMOM 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生产) 对22例慢性腹痛患者进行检查,明确慢性腹痛的原因.结果:22例慢性腹痛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诊断小肠溃疡2 例(9 %),小肠息肉2 例(9 %),小肠黄色瘤2例(9%),小肠狭窄2例(9 %),非特异性小肠炎症4例(18%),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4.5%),小肠套叠1例(4.5%),回肠克罗恩病1例(4.5%),空肠多发憩室1例(4.5%),其余8 例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息肉、十二指肠球炎、结肠炎,2例无明显异常,其中7/22(35%)为症状无关的发现.结论:国产OMOM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而且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娅敏;刘锦涛;余细球;范东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下,约70%~80%的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有一部分患者经治愈后反复发作,称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RAP常见病因为胆道疾患、饮食不当、酗酒、高脂血症以及一些少见的如胰腺分裂,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和胰腺肿瘤等.一部分患者在入院后常规检查和无创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RAP患者,进一步的病因检查和治疗手段的选择成为难题.ERCP和EUS 被认为是诊断胆管和胰管疾病的金标准[1-2].然而ERCP由于其有创操作和并发症风险等原因在病因诊断上已逐渐被MRCP所取代.然而在对一些如胆泥、胆管微结石,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上优于MRCP.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医院都没有超声内镜检查.因此,本文就这部分常规检查和MRCP检查阴性既往归于特发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患者行ERCP检查,探讨其在这些患者的病因诊断中价值.
作者:陈勇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痰热清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10 mL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42.5%),有效22例(55.0%),无效1例(2.5%);对照组显效8例(20.0%),有效28例(70.0%),无效4例(10.0%);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经阴道无痛取卵术的效果.方法:90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患者,分为3组(n = 30).A组:瑞芬太尼0.2 ?滋g/kg;B组:瑞芬太尼0.3 ?滋g/kg;C组:瑞芬太尼0.4 ?滋g/kg;3组均复合丙泊酚2 mg/kg.记录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手术时间、丙泊酚总量、取卵数、患者睁眼时间和离床时间.同时记录体动次数、呼吸抑制、辅助呼吸、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术后半小时随访恶心呕吐发生率,腹痛评分,以及患者和术者满意度.结果:3组手术时间、取卵数量、患者睁眼时间和离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丙泊酚总用量小于A组(P < 0.05).A组患者体动≥2次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 < 0.05),C组患者呼吸抑制和辅助呼吸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和B组(P < 0.05).体动次数、手术时间和腹痛评分与取卵数量均呈正相关(P < 0.05).结论:瑞芬太尼0.3 μg/kg复合丙泊酚2 mg/kg用于经阴道穿刺取卵在达到满意麻醉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作者:李雪;乔青;冯艺;沈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T型钙通道拮抗剂米贝地尔对罗哌卡因致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诱发神经细胞毒性是否与T型钙通道相关.方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4组:SH-SY5Y细胞正常培养组(A组); SH-SY5Y细胞5 ?滋mol/L米贝地尔培养组(B组); SH-SY5Y细胞3 mmol/L罗哌卡因培养组(C组);SH-SY5Y细胞5 ?滋mol/L米贝地尔+3 mmol/L罗哌卡因培养组(D组).各组细胞分别在有或无3 mmol/L罗哌卡因处理开始时(T0)、处理后1 h(T1)、6 h(T2)、12 h(T3)、24 h(T4),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A组相比,C组、D组在T1、T2、T3、T4时点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 < 0.05);但C组降低幅度更明显,C组与D组比较,两组在T1、T2、T3、T4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随时间的递增其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T4时凋亡率达到高;D组在T1、T2、T3、T4时点的细胞凋亡率明显比C组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罗哌卡因对SH-SY5Y细胞有毒性作用,米贝地尔可减轻罗哌卡因诱发的神经细胞损伤,提示罗哌卡因诱发神经毒性可能与T型钙通道有关.
作者:周树勤;文先杰;李乐;赖露颖;张庆国;徐世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