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蒿琥酯对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

黎洪秀;王昌明

关键词:青蒿琥酯, 转化生长因了-β1, Smad, 人肺成纤维细胞
摘要: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FL-I)的TGF-β1/smad通路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青蒿琥酯和重组人TGF-β1刺激因子的干预下对HFL-I在体外培养,然后WesteRN blOting(WB)检测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青蒿琥酯可抑制TGF-β1及Smad3蛋白的表达(P<0.05),刺激Smad7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P<0.05);对Smad3非磷酸化蛋白无影响;对青蒿琥酯处理的HELF细胞使用重组人TGF-β1刺激因子可使TGF-β1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磷酸化的Smad3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HELF细胞经过青蒿琥酯处理后细胞主要停滞于G1期,经过重组人TGF-β1刺激因子处理的细胞主要分布于S期.结论:青蒿琥酯可以通过TGF-β1/smad通路对HFL-I有抑制的作用,抑制的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G1期.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蒿琥酯对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FL-I)的TGF-β1/smad通路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青蒿琥酯和重组人TGF-β1刺激因子的干预下对HFL-I在体外培养,然后WesteRN blOting(WB)检测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青蒿琥酯可抑制TGF-β1及Smad3蛋白的表达(P<0.05),刺激Smad7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P<0.05);对Smad3非磷酸化蛋白无影响;对青蒿琥酯处理的HELF细胞使用重组人TGF-β1刺激因子可使TGF-β1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磷酸化的Smad3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HELF细胞经过青蒿琥酯处理后细胞主要停滞于G1期,经过重组人TGF-β1刺激因子处理的细胞主要分布于S期.结论:青蒿琥酯可以通过TGF-β1/smad通路对HFL-I有抑制的作用,抑制的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G1期.

    作者:黎洪秀;王昌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VAS≥4.0),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加巴喷丁、阿米替林、奥施康定等药物治疗;B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射频治疗前,治疗后1、7、30、90、180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奥施康定使用量、药物副作用、治疗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患者射频治疗前,治疗后1、7、30、90、180 d VAS分别为:(8.2±1.7)、(6.3±1.8)、(4.1±1.4)、(3.2 ±1.5)、(3.1 ±1.2)和(2.6 ±1.1)分.奥施康定使用量分别为:(28.8±5.5)、(35.6±8.5)、(42.3±8.9)、(18.6 ±4.3)、(10.7 ±2.4)和(8.1 ±1.6)mg.B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7、30、90、180 d VAS分别为:(8.1 ±1.6)、(4.5 ±1.6)、(3.0 ±1.2)、(2.1±1.1)、(1.8±0.9)和(1.5±0.9)分.奥施康定使用量分别为:(29.1±5.8)、(17.6 ±5.4)、(12.4 ±3.8)、(5.1 ±1.6)、(6.0 ±1.3)和(4.2±0.9)mg,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药物副作用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术能迅速减轻疼痛,降低镇痛药使用量并减少其相关副作用.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乔东;宫庆娟;薄存菊;刘晓明;陈金生;卢振和;高崇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肾损伤分子-1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5-11月无锡人民医院心外科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符合入组标准的84例患者.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及血肌酐(Scr)水平,根据AK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进行分析.结果:AKI组Scr升高峰值出现在12~48 h,而尿Kim-1水平从术后2 h起便显著升高,且术后6 h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水平都显著高于非AKI组.经尿肌酐(Ucr)校正后,相应时间点的尿Kim-1/Ucr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术后2 h尿Kim-1和尿Kim-1/Ucr的界点值分别在300 ng/L和2.0 ng/mg时,诊断AK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术后2 h尿Kim-1、尿Kim-1/Ucr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发生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陈彩妹;王凉;李明秋;刘斌;祁真;刘晓斌;华佳;孙铸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新分类

    近几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癫痫外科学的迅猛发展使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治疗并控制癫痫成为现实.在接受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中50%以上病理诊断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s,FCD)[1],FCD 不仅是儿童癫痫手术常见的组织病理类型,亦是成人癫痫手术的第二大常见病因,其中33%~50%头皮脑电图不能定位,同时MRI亦无异常发现[2].FCD明确、合理的分类对于癫痫外科术前评估、手术计划的制定及术后疗效判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Taylor等(1971年)首次命名FCD以来,FCD的分类被不断更新,以下就FCD分类进展予以论述.

    作者:高曲文;廖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1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胎儿染色体的产前诊断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胎儿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并对产前各诊断指彳正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就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 108例孕妇进行回顾分析,为患者进行羊膜腔的穿刺手术或脐带血管的穿刺手术,抽取胎儿的羊水或脐带血,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40例染色体出现异常,占总受检人数的3.6%,其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18例,占45.0%,染色体三体为主要异常核型有16例.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22例,占55.O%.在208例高龄(≥35岁)孕妇中,10例出现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4.8%.在900例35岁以下的孕妇中,8例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检出率为0.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培养胎儿的羊水细胞、脐血细胞以及分析胎儿染色体的核型,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出染色体的异常情况,提高其检出率,降低染色体病胎儿的出生率,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倩莹;孙筱放;孔舒;郑育红;黎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4-8月ACS介入术后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治疗和复查随访,干预组除常规的术后治疗和复查随访外,在术后3个月、半年、1年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介入术后个性化治疗、心理辅导和康复运动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和运动、工作及生活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半年、1年的生存质量.结果:在术后3个月干预组的生存质量SF-36及SA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半年和1年干预组的生存质量SF-36及S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过建立ACS介入术后生物-心理-社会的心脏康复模式,提前干预,及早预防并发症和新的不良心脏事件,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生存率,全面促进心脏康复,提高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望英;彭丽容;孙红梅;郭跃萍;程硕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科学化管理体系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由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产的总称.按其表现形态来划分,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构成.行政事业资产是整个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职能、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建立和谐社会的物质要求,所以,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科学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其相应的管理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姜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D-葡萄糖)、高糖组(含25 mmol/LD-葡萄糖)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的蛋白表达,RT-PCR半定量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SMA和E-cad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cad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6.576±1.044 VS,4.715±0.776;0.752±0.086VS.0.491±0.023,P<0.05),而E-cad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2.085±0.553VS.4.970±0.845;0.163±0.036 VS.0.478±0.062,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可能通过下调α-SMA的表达,上调E-cad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作者:吴欣;蒋文勇;刘倩;于黔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流出道起搏佳房室延迟的比较

    目的:对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房室延迟(AVD)优化进行探讨,并对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患者的佳AVD进行比较.方法:入选因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50例,其中RVA起搏组25例,RVOT起搏组25例.通过心脏超声测得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TI)及左室充盈时间(LVFT),以产生大的AVTI及长的LVFT对应的AVD为佳的AVD.结果:以AVTI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 VS (25.05±4.45)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 VS (25.18±4.37)cm,P<0.001]的AVTI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无显著性[(2.50±1.86)cm VS (3.14±1.45)cm,P>0.05].以LVFT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 VS(24.34±4.12)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 VS(24.88±3.84)cm,P<0.001]的AVTI也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89±1.74)cm VS(2.03±I.58)cm,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VTI优化的AVD与LVFT优化的AVD显著相关(R=0.79,P<0.000 1),但AVTI优化的AVD比LVFT优化的AVD明显长[(134.63±34.46)ms VS(114.30±31.28)ms,P<0.00 1].RVA起搏组及RVOT起搏组AVTI优化的AVD差异无显著性[(136.47±39.36)ms VS(132.78±29.64)ms,P>0.05],LVFT优化的AVD也无统计学差异[(119.23±35.03)ms VS(109.36±27.35)ms,P>0.05].结论:AVD优化能使RVA起搏和RVOT起搏患者均获益,RVOT起搏与RVA起搏相比佳的AVD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大祥;陈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MR及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DNT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经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中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4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表现,平均病程为7年.影像上病变主要累及幕上大脑半球脑灰质,位于额叶7例,颞叶4例,顶叶2例,枕叶1例,影像上病灶形态呈三角形、椭圆形及脑回状,部分病灶内见分隔;MR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信号,无明显占位,9例病灶见多囊分隔,5例呈单囊改变,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未见明显强化或见轻度分隔样强化;CT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灶,边界尚清,病灶内未见钙化,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结论:DNT影像学表现较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在术前一般都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周建辉;章绪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单侧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头皮脑电图发作间期棘波频率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目的:评估单侧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患者头皮脑电图发作间期棘波(interictal spike,IEDs)频率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单侧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患者头皮脑电图,随机抽取手术前1 h清醒期脑电图分析其IEDs频率和分布,并据此将患者分为2类:(1)IEDs高频组和IEDs低频组:(2)IEDs单侧颞叶组和IEDs双侧颞叶组.患者经1年以上随访统计预后.用Fisher确切检验法、广义线性模型分析IEDs频率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IEDs低频组17例,其中16例(94.1%)术后发作消失;lEDs高频组16例,其中10例(62.5%)术后发作消失,两组间疗效差异存在显著性(P=0.039).患者先兆和全面性发作的存在、病程与患者IEDs频率正相关.结论:单侧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清醒期IEDs频率高预示手术疗效不良.

    作者:舒伟;遇涛;张国君;杜薇;李莉萍;李勇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区域麻醉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是一种新型高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受体选择性高于可乐定,可广泛作用于哺乳动物的大脑,产生镇静、镇痛和抗交感作用.右美托咪啶早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这些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镇静,有的患者行呼吸机支持治疗也需要使用镇静药物来减轻气管内插管带来的不适.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多,右美托咪啶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很多研究发现,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明显地降低气管内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射,改善插管条件.

    作者:杜晓蓉;曾宪章;徐咏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骨盆骨折2天并发尿液外渗全腹1例

    患者男,36岁,因骨盆及右小腿摔伤致疼痛、运动障碍3 h于2011年10月24 日 15:00入院.人院时,T36.5℃,P 102次/min,R 24次/min,BP90/60 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右小腿肿胀、明显畸形,活动障碍,腹部轻微膨隆,腹肌稍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听诊肠鸣音减弱,骨盆挤压征及分离试验(+),会阴皮肤青紫,诉有尿意,但排尿困难,行导尿引流出鲜红色尿液50~60 mL后尿液颜色逐渐变淡.拍片示:双耻骨上下支骨折,左髂骨翼骨折,右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B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胸腹腔未见明显积液及腹水.

    作者:袁青;王声菊;黄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约70%为关节内骨折[1].对于移位的关节内骨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重建足部的功能[2].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30例(33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仲;潘永雄;付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为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25岁,已婚.2008年11月因右下腹胀痛,B超发现子宫肌瘤入院,行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病检示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抗炎治疗1周后出院.2009年12月患者因月经淋漓不净,发现子宫肌瘤半个月再次入院,曾在外院B超示附件囊肿,我院复查B超示子宫肌瘤,宫内实质性占位,宫颈及子宫肌层多发、实性占位.妇检:宫颈肥大.光滑,宫体前位,孕3+个月大小,质硬,双侧附件无异常.术中探查:子宫孕3+个月大小,质硬,后壁可见4 cm×3 cm×3 cm大小突起,前壁与膀胱、腹膜相连,后壁与肠管、双附件粘连,直肠前壁5 cm×4 cm×3 cm大小形态不规则新生物,盆腔少许渗液,分离粘连.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尚士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VCTU)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输尿管结石病例386例,均行VCTU检查,对获得图像行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分析.结果:386例中,结石小长径约1 mm,输尿管结石位于上段114例,中段82例,下段153例,一侧输尿管多发结石37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囊肿189例、肾孟旁囊肿43例、输尿管和肾积脓3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1例、马蹄肾4例、输尿管囊肿1例、膀胱憩室3例、肾结石和膀胱结石177例.结论:VCTU能立体、直观、清晰显示输尿管结石位置、大小、形态、数量和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同时确定有无合并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肾积脓、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病变,还可以通过延迟期了解肾脏排泄功能,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有独特优势.

    作者:李宝平;唐翠松;汤光宇;李伟;沈永菊;刘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血清胸苷激酶1在宫颈癌患者预后以及复发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S-TK1)水平的变化情况与临床疗效以及复发评估的意义.方法:用免疫增强化学发光点印记法(ECL dot-blot)检测98例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周和术后1、3、6、12、18、24个月的S-TK1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宫颈癌患者S-TK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宫颈癌不同分期的患者术后3个月S-TK1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病情平稳者术后6个月S-TK1接近正常水平;术后12、18、24个月的S-TK1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情进展或复发患者于临床症状出现前1.5~3.1个月(平均1.8个月)出现S-TK1的再次上升.结论:S-TK1可以为宫颈癌的预后以及复发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陈赛英;史佃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介导性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病变组织及血清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I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UF组)、纳洛酮拮抗组(NLX组).以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 min再灌注120 min制作IRI模型,于再灌注末刮取大鼠肠黏膜组织测SOD和MDA,留取腔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OD和MDA,剪取相同部位4 cm肠段检测组织含水率.结果:IRI组组织和血清MDA和组织含水率较sham组显著升高,分别增加189.8%、285%和13.5%(均P<0.01);组织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73.5±4.3 VS 29.4±4.1,107± VS 51 ±5,均P<0.01).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使IRI后MDA、组织含水率升高和SOD下降明显减缓,组织和血清中MDA较IRI组分别降低40.9%与53.2%,SOD升高99.6%与68.6%(均P<0.01).但与Sham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均P<0.01).纳洛酮不能完全拮抗舒芬太尼预处理对IRI的保护效应,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均P<0.01).组织和血清MDA和SOD 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和0.807.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抑制大鼠IRI后脂质过氧化、保护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IRI引起的氧自由基介导性损害.纳洛酮拮抗舒芬太尼预处理并不能完全地逆转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受损肠道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朝板;屠伟峰;郄文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伴股四头肌萎缩患者肌力恢复的疗效

    目的:观察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伴股四头肌萎缩患者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价严格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膝关节ACL断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严格按肌力强化训练对股四头肌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按正常的康复计划进行恢复,在术后3、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行Lv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测量.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萎缩指数较训练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四头肌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ACL重建术后患者的肌力恢复、关节功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作者:杨伟毅;练文兴;曹学伟;薛文武;陈耿鑫;张文信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大脑皮层功能绘图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认识大脑皮层的功能,尽大可能保护皮层功能是神经外科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一点在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癫痫外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切除癫痫灶与保护脑功能是癫痫外科的两大主题.精准的癫痫灶定位和皮层功能区定位是癫痫外科手术成功的前提.Penfield医生1954年出版的第一部关于癫痫的专著就定名为>,足见研究大脑皮层功能对于癫痫外科的重要性.其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更受到格外关注,为此,Penfield在1959年出版了他的另一部专著(Speech and brain-mechanisms>>,详细论述了包括语言在内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定位与术中保护.

    作者:遇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