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杨仲;潘永雄;付小勇

关键词:手术治疗, 跟骨关节内骨折, 现报告如下, 解剖形态, 跟骨骨折, 足部, 重建, 移位, 疗效, 患者, 功能
摘要: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约70%为关节内骨折[1].对于移位的关节内骨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重建足部的功能[2].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30例(33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细胞在骨组织工程血管化中的应用

    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缺损的治疗带来希望,如何保证移植工程骨快速成活与宿主建立骨性连接一直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骨为高度血管化组织,血管的形成先于骨形成,血管的生长速度和范围决定了新骨形成的效率和结果.组织工程骨若没有充足的血供,位于其中心的种子细胞将会因氧、营养物质、代谢物质得不到有效转运而失活[1],从而抑制新骨形成延迟骨愈合.因而为促进移植的组织工程骨与宿主顺利完成骨性愈合,植入前或植入后实现血管化尤为重要.近几年许多学者应用血管内皮细胞(ECs)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已取得可喜成果,本文现就其试验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述.

    作者:王萌;程立明;廖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所有卵子均未成熟1例

    患者女,36岁,G1P0,人工流产后10年,未避孕未孕.一般情况:月经规律,量多,痛经阴性.分别于2001年及2006年在外院输卵管造影(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妇检、双方染色体、心肺腹查体均未见异常,否认有家族、遗传病病史.男方精液正常.B超:双侧卵巢基础窦卵泡数<5个.基础性激素(d2):FSH:8.99 mIU/mL,LH:1.95 mIU/mL,E2:<20 pg/mL.诊断:(1)继发不孕;(2)双侧输卵管阻塞.诊疗计划: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短方案.

    作者:纪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变化特征、相关性及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和γδT的表达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40例贲门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并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分析其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的表达状况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状况.结果:40例贲门癌组织,P53染色阳性率是75.0%,30例P53阳性贲门癌组织中,P53阳性肿瘤细胞数为99±22.CD8和γδT阳性淋巴细胞数在P53阳性组明显高于P53阴性组(P<0.05);而CD4阳性淋巴细胞数在P53阳性组低于P53阴性组(P>0.05);P53阳性肿瘤细胞与CD8阳性淋巴细胞呈正相关(P<0.05).CD4、CD8、γδT阳性淋巴细胞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分化、不同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署性(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中P53蛋白可能作为肿瘤抗原引起以CD8+T淋巴细胞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为P53作为贲门癌患者免疫治疗的一个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贲门癌组织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类型与贯门癌临床特征(中低分化、肿瘤中晚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

    作者:江亚南;范宗民;王苒;任景丽;王立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碎裂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心电图碎裂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8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应用心肌核素断层显像技术识别心肌缺血和心肌瘢痕,并以核素显像作对照,观察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渡对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78例患者中有65例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与无灌注的心肌瘢痕有关,2例碎裂QRS波跨越冠脉心肌供血区域分布,有11例显示心肌大范围灌注不良,提示心肌缺血;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81.8%)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37.5%)(P<0.001),特异性(85.7%)低于病理性Q波(96.2%)(P<0.05),结合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94.4%)(P<0.001),碎裂QRS波的诊断效率(0.83)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0.67)(P<0.001).结论:碎裂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效率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结合病理性Q波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林晓明;杨希立;刘鹤龄;赖玉琼;郑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尺桡骨骨膜韧带状瘤1例

    患者女,32岁,因右腕部肿痛6年,发现生长性包块1年入院.自诉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疼痛不适,行X线片及CT检查提示右桡骨远端骨肿瘤,随即行骨肿瘤切除、髂骨取骨植骨术.术后病检提示:右桡骨远端良性骨纤维瘤.1年前怀孕后发现右腕部出现包块,渐进性生长,包块生长速度快,现产后1个月,即来就诊.查体:右腕部可见一梭形实质性包块,包绕尺桡骨远端,掌背侧均可见,大小约18cm×12 cm×15 cm,质硬,与周围软组织粘连紧密,活动度差,有压痛,无明显分叶及搏动感,表面皮温不高,张力大,右前臂外旋活动受限,腕关节屈伸活动好,虎口区皮肤感觉减退.

    作者:贺云飞;张彦博;程刚;石鹏飞;徐崇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提早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可改善低反应患者的助孕效果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中低反应患者提早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对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卵泡达14 mm(198个周期,A组)和12 mm(269个周期,B组)开始用GnRH拮抗剂的两组患者,比较其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和剂量、GnRH拮抗剂所用天数、HCG日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孕酮水平、获卵数、着床率(IR)、临床妊娠率(PR)等.结果:B组Gn使用天数短,但Gn总量增加,早发LH峰有降低的趋势,B组IR、PR和远期妊娠率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提早至卵泡达12 mm即加用GnRH拮抗剂可改善IVF-ET助孕效果.

    作者:罗克莉;郭慧;龚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热休克蛋白70血清表达水平与广西巴马地区人群长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地区人群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血清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长寿现象的相关性.方法:巴马地区人群为长寿组(126例),非巴马地区人群为对照组(160例).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一般状况,排除干扰因素,ELISA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巴马地区人群血清中HSP7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施礼威;覃健;何敏;梁桂云;黄倩倩;黄永全;农清清;张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癫痫:全球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疾病

    癫痫是神经系统第二大疾病,患病率为4‰~7‰,目前全球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我国癫痫患者人数约为900万.癫痫是一种慢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癫痫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癫痫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一.

    作者:秦兵;廖卫平;臼井直敬;寺田清人;井上有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导致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与HLA基因的关系进展

    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HT)、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OXC)和苯巴比妥(PB)是常见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aromatic antiepileptic drugs,AEDs).这些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且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与神经痛,而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cADRs)是其常见的不艮反应之一[1].cADRs包括轻度的斑丘疹(maculopapular exanthema,MPE)、药物超敏综合征(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HSS)以及严重危及生命的皮肤反应(severe cutaneous reaction)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1].在服用AEDs的人群中芳香族AEDs所致MPE的总体发生率为2.8%,其中PHT、LTG、CBZ导致较高的皮疹发生率,分别为5.9%、4.8%、3.7%[2].相比之下,这些药物导致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包括HSS、SJS、TEN)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石奕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320排动态容积CT误诊主动脉溃疡1例

    患者女,43岁,体质量56 kg.因右侧上颌骨囊肿并瘘道形成人院.患者贫血,无6个月以内的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急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肝炎、肝硬化等其他病史.入院后行各项检查.血常规显示患者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均偏低.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余各项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胸透及胸片提示右中纵隔增宽,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主动脉病变.

    作者:牛娟琴;韩月东;罗樱;郝晓东;杨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感兴趣区大小对正常腰椎间盘ADC值测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EPI-DWI序列上感兴趣区(ROI)对腰椎间盘ADC值测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节段腰椎间盘平均ADC值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33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在1.5 T MR上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ADC图上分别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ROI(25、50 mm2).测量腰椎间盘中央区域的ADC值.结果:33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中30例获得较好椎间盘DWI,ROI=25 mm2时,150个腰椎间盘平均ADC值为(1.46±0.39)x10-3mm2/s,ROI=50 mm2时,150个腰椎间盘平均ADC值为(1.43±0.38)x10-3 mm2/s.不同大小ROI所测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不同解剖位置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健康志愿者腰椎间盘ADC值不受解剖位置的影响,但ROI大小可影响腰椎间盘ADC值测量.

    作者:邓绍强;杨汉丰;杜勇;胡富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大脑皮层功能绘图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认识大脑皮层的功能,尽大可能保护皮层功能是神经外科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一点在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癫痫外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切除癫痫灶与保护脑功能是癫痫外科的两大主题.精准的癫痫灶定位和皮层功能区定位是癫痫外科手术成功的前提.Penfield医生1954年出版的第一部关于癫痫的专著就定名为>,足见研究大脑皮层功能对于癫痫外科的重要性.其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更受到格外关注,为此,Penfield在1959年出版了他的另一部专著(Speech and brain-mechanisms>>,详细论述了包括语言在内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定位与术中保护.

    作者:遇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关注癫痫与遗传相关性疾病

    癫痫(epilepsy)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出现的发作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癫痫发作(seizure)是由大脑灰质神经元反复异常的阵发性超同步化放电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目前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每年发病人数以40万递增,其中2/3为儿童.癫痫的病因分为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症状性癫痫由已知的脑病变引起,包括脑的器质性、结构性病变,或生化代谢紊乱等原因.隐源性癫痫指根据当前的知识和技术不能找到结构或生化方面的原因.特发性癫痫指除可能与遗传性癫痫易感有关外,无其他可寻的病因.

    作者:翟琼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卡马西平导致SJS/TEN与HLA-B基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卡马西平(CBz)所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 解症(SJS/TEN)与HLA-B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1例CBZ-SJS/TEN患者(CBZ-SJS/TEN组)、93例CBZ耐受患者(CBz耐受组)及93例未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PCR和测序法检测其HLA-B * 1502基因型;X2检验分析HLA-B * 1502及其他HLA-B位点与CBZ-SJS/TEN的相关性.结果:CBZ-SJS/TEN组的HLA-B * 1502基因阳性率为72.7%,显著高于CBZ耐受组及正常对照组.3例HLA-B * 1502阴性CBZ-SJS/TEN患者的基因型分别为HLA-B * 1511/1511、5401/5401及4001/4601.除HLA-B * 1502之外,HLA-B * 1511基因频率在CBZ-SJS/TEN患者与中国南方汉族正常人群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他位点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我国南方汉族人群中HLA-B * 1502与CBZ-SJS/TEN具有相关性,建议汉族人群在服用CBZ前应该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对HLA-B * 1502阴性个体使用CBZ治疗时,需密切监视,避免SJS/TEN的出现.

    作者:秦兵;民福利;石奕武;刘晓蓉;廖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1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胎儿染色体的产前诊断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胎儿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并对产前各诊断指彳正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就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 108例孕妇进行回顾分析,为患者进行羊膜腔的穿刺手术或脐带血管的穿刺手术,抽取胎儿的羊水或脐带血,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40例染色体出现异常,占总受检人数的3.6%,其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18例,占45.0%,染色体三体为主要异常核型有16例.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22例,占55.O%.在208例高龄(≥35岁)孕妇中,10例出现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4.8%.在900例35岁以下的孕妇中,8例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检出率为0.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培养胎儿的羊水细胞、脐血细胞以及分析胎儿染色体的核型,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出染色体的异常情况,提高其检出率,降低染色体病胎儿的出生率,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倩莹;孙筱放;孔舒;郑育红;黎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肺损害1例

    患者女,49岁,2010年12月初受凉后开始咳嗽,咯白色稀泡沫样痰,未行就诊.2011年1月27日开始出现痰中带血,色鲜红量少,活动后气促,于外院胸片检查提示双下肺感染,经抗感染、祛痰处理未见明显改善.遂于2011年2月7日入住我院,入院时症见咳嗽,痰少色黄,偶见痰中带血,右侧背部疼痛,活动后少许气促,发热无恶寒.体格检查:T 37.3℃,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下肺呼吸音稍粗,余查体未见异常.

    作者:许坚;赵文翰;庾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不同术式治疗肛裂18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肛裂切除术、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体征不同,对98例肛裂患者行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切除术组),对86例肛裂患者行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结果:肛裂切除术组治愈88例(89.8%),好转10例(10.2%),平均住院时间7 d;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治愈82例(95.3%),好转4例(4.7%),平均住院时间10.9 d.结论:肛裂切除术与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在创口愈合、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各有优劣,根据患者体征不同而恰当选用,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梁学敏;简丽丝;林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流出道起搏佳房室延迟的比较

    目的:对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房室延迟(AVD)优化进行探讨,并对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患者的佳AVD进行比较.方法:入选因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50例,其中RVA起搏组25例,RVOT起搏组25例.通过心脏超声测得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TI)及左室充盈时间(LVFT),以产生大的AVTI及长的LVFT对应的AVD为佳的AVD.结果:以AVTI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 VS (25.05±4.45)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 VS (25.18±4.37)cm,P<0.001]的AVTI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无显著性[(2.50±1.86)cm VS (3.14±1.45)cm,P>0.05].以LVFT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 VS(24.34±4.12)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 VS(24.88±3.84)cm,P<0.001]的AVTI也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89±1.74)cm VS(2.03±I.58)cm,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VTI优化的AVD与LVFT优化的AVD显著相关(R=0.79,P<0.000 1),但AVTI优化的AVD比LVFT优化的AVD明显长[(134.63±34.46)ms VS(114.30±31.28)ms,P<0.00 1].RVA起搏组及RVOT起搏组AVTI优化的AVD差异无显著性[(136.47±39.36)ms VS(132.78±29.64)ms,P>0.05],LVFT优化的AVD也无统计学差异[(119.23±35.03)ms VS(109.36±27.35)ms,P>0.05].结论:AVD优化能使RVA起搏和RVOT起搏患者均获益,RVOT起搏与RVA起搏相比佳的AVD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大祥;陈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分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亚型分布与特点.方法:患者来自江西铜鼓、奉新、袁州三县区,HPV检测与分型方法为GP-PCR和基于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结果:53例活检标本检出单一型HPV感染亚型3种共30例,其中11型15例(50.0%),6型13例(43.3%),16型2例(6.7%);总检出率56.6%(30/53),低危型(6/11型)28例占93.3%.结论:当地CA患者为HPV单一型别感染,HPV 11、6型为优势亚型.

    作者:王海清;杨云;张飞凤;徐延香;周剑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大清生物纸在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中应用大清生物纸对术后腹腔出血、发热、肠道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创面)22例、B组(未使用大清生物纸,行常规处理)19例.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4.4 h,术中出血平均180 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平均40 mL,第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3 d肠道通气,1例脾热发生.B组手术时间平均4.2 h,术中出血平均220 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至暗红色,平均96 mL,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4.4 d肠道通气,有7例脾热,在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术中使用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可减少创面渗血,降低脾热发生,防止腹腔创面的早期粘连,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张莹;范伟;张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