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霞;刘颖;肖倩琨;梁爽爽
目的:评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共1100例BPH患者接受TUERP.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B超、尿动力学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进行IPSS及QOL评分.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此后每年随访.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6.7岁,术前前列腺平均重量67.7 g,平均剜除时间15.5 min,平均切碎时间46min,切除组织平均重量42.8 g,平均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 d及5.3d.平均随访时间4.3年,术后近期及远期Qmax,PVR,PSA,IPSS及QOL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是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它安全性高,疗效可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许凯;刘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恢复期治疗对鼻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80例患者,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受试者术后口服小剂量克拉霉素3个月;抗过敏药1个月;雷诺考特喷鼻剂每日2次,持续4个月,配合辨证中药调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规范鼻腔冲洗及雷诺考特喷鼻.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水肿及结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鼻腔冲洗及雷诺考特喷鼻,有助于早期黏膜向良性转归,提早进入黏膜上皮化,促进鼻腔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涂路;阮玉珊;梁艳;冯娟;夏纪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重症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常规给予甲氧氯普胺,观察24 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对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心电监测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后,再次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确认管端位置.观察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被动等待法24h后成功率为58.3%(35/60),对25例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为72.0%(18/25),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的总体成功率为88.3%(53/60).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安全、有效.
作者:郭日康;胡溅梅;陈丽芳;陈纯波;曾文新;叶珩;孙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Aba)对常用抗茵药物耐药变化趋势,为指导ICU合理用药和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危重病监护一、二区患者分离出的Aba标本来源和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11年ICU共分离到Aba 477株,超过90%Aba来源于呼吸道标本,Aba的耐药情况严重,到2011年,除亚胺培南鲍(IPM)、妥布霉素(TO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CSL)外,其余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75%.耐药率低的CSL为39.1%,耐药率高的氨曲南(ATM)已达到86.9%.结论:ICU分离的Aba耐药情况严重,总体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SL是本院ICU治疗Aba感染敏感的药物;加强主动检测、动态监测ICU Aba耐药性变迁,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诚;陈柳勤;叶珩;陈纯波;詹伟锋;黄伟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评估敏感型心肌钙蛋白Ⅰ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疑似心梗患者症状发生后3h内就诊的67例AMI患者和58例非AMI患者同一份血清标本中敏感型心肌肌钙蛋白Ⅰ (hs-cTnI)、标准型心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AMI患者检测的敏度和特异性:cTnI为68.7%和53.4%; hs-cTnI为71.6%和63.8%.hs-cTnI检测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诊断灵敏度为67.2%均高于标准cTnI检测(0.639,59.7%).结论:hs-cTnI检测早期诊断AMI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优于标准型cTnI检测.
作者:黄小媛;汤勇才;廖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在临床上,椎体骨折不愈合的情况非常少见,这是因为椎体内属松质骨,不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而且骨折内固定术后通常是用X线片复查,只能看到椎体大体轮廓,至于椎体内是否完全愈合,则需要行CT扫描才能发现.近期我们用椎体成形的原理处理了一例L12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两年、CT复查显示椎体内愈合不全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光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单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应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术中于第3、4肋骨表面以电凝钩烧灼切断交感神经,术后随访,并将单孔法与二孔法两种术式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68例均于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5例因术中发现合并肺大疱加做肺大疱切除术(三孔);单孔法41例,二孔法22例.术后随访1~ 26个月,平均12.3个月.全体患者手部多汗均消失,有效率100%.单孔法和二孔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有效率等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单孔法胸腔镜上胸段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可以获得与二孔法同样满意的疗效,同时进一步减轻了手术创伤,值得推广.
作者:贲晓松;陈刚;王立;肖朴;唐继鸣;谢亮;周海榆;周子浩;叶雄;张冬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进行PET/CT增强扫描的5 348例患者,静脉留置针4 848例,静脉输液针500例,比较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检查中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同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高压注射过程中有无针头脱出,局部是否渗漏等情况.结果:静脉留置针4 848例检查者,增强扫描合格者4 801例(99.03%),主诉疼痛反应共有102例(2.10%),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3例(0.1%),造影剂渗漏46例(0.95%).静脉输液针500例检查者中,增强扫描合格者448例(89.6%)诉疼痛反应共有489例(97.8%)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20例(4.0%),造影剂渗漏32例(6.4%).结论:在PCT/CT增强扫描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明显提高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针头脱出和造影剂渗漏,比使用静脉输液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静脉留置针技术可以在PCT/CT增强扫描中广泛使用.
作者:聂秋容;孙涛涛;王淑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PSV)肺脏受累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PS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脏受累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肺脏受累80.8%,有症状者57.7%,咳嗽咳痰84.6%、咯血/痰中带血34.6%、气促53.8%、呼吸困难30.8%;有体征者42.3%,肺部爆裂音19.2%.影像学表现肺纹理多粗乱,肺部阴影,肺间质纤维化.实验室检查血气异常11例(11/13),肺动脉高压4例(4/10),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5/8),支气管镜镜检异常2例(2/3).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为主,诱导缓解率80.8%,死亡率26.9%.结论:PSV肺部受累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异性,以肺浸润、间质纤维化表现突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炎强;王晓东;李香玲;林松娟;王丽;张文先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常规手术方式是在支撑喉内镜或支撑喉显微镜下,以镰状刀先切开声带黏膜,再钳除息肉并修整创面,亦可采用激光等治疗[1],但后者有热传导反应使创面愈合慢及价格昂贵等缺点,而常规手术方式对多发性、基底广的巨大声带息肉较难确定准确的手术范围完整切除息肉组织及术中出血对手术造成了明显干扰.而支撑喉窥镜下利用电动切削器行喉吸引旋切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是一种安全、精确、有效、快速的喉功能微创手术方法.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采用支撑喉显微镜下利用喉电动切削器切除广基型及多发性巨大声带息肉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晓娟;李海同;钱林荣;骆云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童并殖吸虫(肺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12例并殖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5~10.6岁,平均年龄(5.95±2.24)岁.结果:12例通过吡喹酮、胸腔穿刺抽液及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探查等综合治疗.合并心包积液2例,1例予以心包穿刺抽液,另1例予以心包开窗引流术,合并前胸及胸背部包块各1例,分别予以手术切除.1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3个月,均痊愈.结论:并殖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与化脓性胸腔积液及结核性胸腔积液难以鉴别,诊断的明确有赖于详细的病史收集及实验室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及药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阳广贤;易立文;曾德斌;王敬华;刘平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胸腰椎结核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自体骨组(A组、40例),同种异体骨组(B组、40例),BMP重组骨组(C组、44例),比较术前、术后8、16、24个月的Cobb角变化,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Nakai评分情况.结果:A、C组Cobb角减少、融合率、临床疗效Nakai评分均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C两组间3个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P重组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基本等效,较同种异体骨融合快、成功率高,BMP重组骨移植对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肯定,无骨移植取材创伤,应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山富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卡铂介入灌注化疗治疗子宫颈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施行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 50 mL,β-HCG术后前3d明显下降趋势,术后第5天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5例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术后第7天宫颈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使用卡铂灌注和栓塞治疗宫颈妊娠取得良好肯定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作者:张浩;马奔;余莉萍;邓玲红;吕军;曾北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石英粉尘诱导的RAW264.7上清液对HELF TrxR和Trx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HELF的增殖能力,TBA显色法测定MDA,DCFH-DA探针检测ROS,Real time-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TrxR和Trx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石英粉尘刺激的RAW264.7上清液可以促进HELF增殖,引起HELF内MDA和ROS的含量升高(P< 0.05);HELF的Trx mRNA表达量随着石英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低剂量组TrxR mRNA表达量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的TrxR mRNA和蛋白表达则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石英粉尘可能通过下调Trx系统表达Trx和TrxR mRNA,导致HELF内氧化产物ROS和MDA堆积,从而加重HELF的氧化损伤.
作者:郭伟;田琳;曹建彪;朱钟慧;吴惠慧;高艾;牛丕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其炎性病变可为局限性,亦可为弥漫性,左心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受损,左心室扩大,有资料证实本病与扩张性心肌病(DCM)的发生密切相关.我科对左室扩大的VMC患者,采用在常规治疗VMC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患者LVEDd减少,可能会有效减少DCM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泽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研究葡萄糖酸锌片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轻度失水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补液并口服蒙脱石散、双歧四联活茵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片口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4.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结论:葡萄糖酸锌片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芬;刘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EGFR、KRAS、BRAF基因突变状况,为胰腺癌EGFR靶向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胰腺癌及胰腺良性病变石蜡组织切片中基因组DNA,PCR扩增EGFR 18、19、21外显子片段,KRAS2、3外显子片段,BRAF15外显子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其突变状况.结果:32例胰腺癌患者中有24例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10例良性病变组织均未发现突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57,P=1.35× 10-4),其中22例12密码子突变(G12D14例,G12V8例);2例61密码子突变(Q61L).所有检测样本中未见BRAF突变.共3例EGFR突变,其中包括1例19外显子突变(de1746-750),2例21外显子突变(L858R),10例良性病变组织未见突变.结论:在胰腺癌中KRAS基因突变可能为EGFR通路失调的主要原因,其次是EGFR突变,BRAF突变未见.
作者:秦玉璇;李东风;李良芳;谢至;梅平;刘艳辉;李子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10年3月采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llmanⅢ类锁骨骨折11例患者,获得满意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8 ~ 75岁,平均55.4岁,致伤原因:车祸交通伤4例,重物砸伤5例高空坠落伤2例,伤后2 ~10 d(平均6.1d)手术,其中右侧3例,左侧8例,术前均行锁骨前正位片(图1),必要时拍头倾45.前后位片及及CT扫描三维重建,按Allman分类均为Ⅲ类,分型:Ⅱ型8例,Ⅲ型3例,均应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固定.
作者:徐明;陶圣祥;何振华;夏春明;汪平;胡阿威;程智涛;刘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治疗此疾病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42例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始息性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成功出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Ⅰ例,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清文;郑广阳;叶永生;陈哲;梁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对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进行SCN5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取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中DNA样本,设计34对引物进行多聚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基因28对外显子,之后对其产物进行直接测序.若有碱基变异,则与无血缘关系的103例正常样本针对该位点进行对照,并分析其氨基酸改变情况.结果:在其中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SCN5A基因的第20号外显子上发现1个杂合变异,其导致通道蛋白氨基酸编码的1 192位密码子的第2个碱基发生A →G的改变,使得相应编码的精氨酸(R)被谷氨酰胺(Q)所取代,而这一变异位点在103个正常人中仅发现1例,其频率为0.009 7.结论:在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SCN5A基因上发现1个已经在国外患者中报道的错义突变(R1192Q).
作者:刘福强;李岩;谢勇;赵冬华;萧钟波;赖文岩;许顶立;彭健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