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儒斌;徐潮;黄炎;王盈;徐新伟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妇女人群乳腺癌的筛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进步,临床上乳腺触诊阴性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被发现得越来越多.临床上25%~ 30%的NPBL为恶性病变,其中75%~ 85%是早期癌[1].因此,如何准确定位并切除临床上怀疑恶性可能的NPBL是明确诊断、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我科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定位联合胸肌前神经阻滞麻醉切除NPBL 30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星;胡贤杰;华科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常用浓度与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门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肛门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50例行肛门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0.5%(A组,n=25)、0.3%(B组,n=25)罗哌卡因2.5 mL行腰麻.观察麻醉平面、Bromage评分、NIBP、HR、麻醉总体效果评分、肛门松弛度、手术牵拉反射、术中硬膜外追加用药等.结果:A组麻醉平面(T8)高于B组(T10)(P<0.05),A组Bromage评分(4分)高于B组(1分)(P<0.05);NIBP、HR、麻醉总体效果评分、肛门松弛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牵拉反射发生率(6例,25%)高于A组(1例,4%),且发生牵拉反射的患者均为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TST)的患者,其中B组4例患者需硬膜外麻醉给药而A组均无需用药,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0.3%)罗哌卡因腰麻运动阻滞轻,麻醉平面低,可以满足除吻合器手术外的常规肛门部手术的要求.
作者:钟凤华;李宏;靳三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中Th17细胞功能的变化,并观察乌司他丁对这一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应激组(S组)、小剂量乌司他丁组(U1组)和大剂量乌司他丁组(U2组).S、U1组和U2组经过预处理后进行束缚浸水应激8h.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分泌因子IL-17A mRNA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IL-17A蛋白水平,并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另外,取胃观察胃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N组比,S组SOD降低,MDA、UI、RORγtmRNA和IL-17A水平均升高(P<0.05);与S组比,乌司他丁用药组(U1和U2组)SOD升高,MDA、UI、IL-17A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RORγtmRNA无明显变化.结论:Th17细胞参与了束缚浸水应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乌司他丁能够减轻胃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了IL-17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作者:杨威;许德奖;赵国栋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对C3H小鼠移植乳腺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收集培养液,提取纯化HSPG.以C3H小鼠自发性乳腺癌为瘤源制备移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组.翌日起分别腹腔给予不同浓度的HSPG,连续21 d.第9天起,每3天测量肿瘤长短径1次,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第22天处死小鼠,称量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处理对与细胞周期相关的癌基因蛋白c-Fos、c-Jun表达的影响.结果:HSPG对C3H小鼠移植乳腺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C3H小鼠移植乳腺癌的c-Fos、c-Jun的表达呈强阳性,这种强阳性的表达可为HSPG所抑制.结论:HSPG可抑制C3H小鼠移植乳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中癌基因蛋白c-Fos、c-Jun表达有关.
作者:方琳;谢强;程秀;蒋琛琛;刘浩;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OAS)的病因和外科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根据创伤性检测一般与治疗方案选择同步进行的原则,通过阴囊探查术,查明OAS的病因,对有手术指征者,同步复通输精管道,并对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87例OAS病因中,各种感染40例,先天性输精管、附睾病变30例.同步行各种输精管道复通术51例.探查术中发现先天性输精管缺如18例,先天性输精管畸形6例,先天性附睾畸形6例.结论:OAS病因中感染居首位,占46%.先天性输精管道病变34.5%,居第二位.所以预防和及时、正规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显得特别重要.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疗效较好.
作者:李裕民;韩云贤;张伟强;修建;黄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评价连续≥6个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再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CD40L水平变化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入选因不稳定心绞痛行第二次PCI治疗患者90例,在再次PCI术前已连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6个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前因各种原因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及其他降脂药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再次PCI术前,PCI术后12、24、48 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以及血清CD40L水平.结果:PCI术前,CD40L水平在观察组较低.观察组PCI术后12、24 h,CK-M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cTnI在PCI术后12、24、48h3个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0L术后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对照组CK-MB在术后各时段上升明显(P<0.05),CD40L在术后12、24 h均显著增高.结论: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可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的损伤,使可溶性CD40 L增幅下降.
作者:张继红;赵红丽;张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用快速检测脑钠肽(BNP)的方法来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急诊室对199例呼吸困难患者行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胸片和心脏彩超检查,参照Framingham标准等回顾诊断是否伴有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酶法(ELISA)快速测定全血标本中的BNP水平,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胸部X线片测量心胸比(CTR),比较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EF、CTR的差异.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861.43±63.4)pg/mL、EF(42.3±3.6)%、CTR 0.598 4±0.045 1,肺源性呼吸困难组BNP(196.38±23.5)pg/mL、EF(65.6±8.3)%、CTR 0.466 2±0.038 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NP P=0.001,EF P=0.016,CTRP=0.025).结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与EF值、CTR有显著相关性.急诊室快速BNP检测可以作为鉴别两类呼吸困难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陈令东;顾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蛋氨酸合成酶(MS) A2756G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分析75例AD患者(AD组)及71例健康老人(对照组)的MTHFR C677T、MS A2756G基因多态性及测定血浆Hcy、叶酸和VitB12水平.结果:(1)两组MTHFR C677T、MS A2756G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携带MTHFR T等位基因者血浆Hcv水平升高(P<0.05);两组血浆Hcy水平与MS基因A2756G基因型不相关(P>0.05) 结论:MTHFR基因C677T及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AD发生不相关,AD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主要与体内叶酸、VitB12不足有关
作者:邓小莹;王延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构建子宫动静脉畸形(UAVM)三维模型并进行可视化研究.方法:选取2例UAVM患者的64排螺旋CT数据,利用MI-3DVS及Free Form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成功构建出三维模型,包括骨盆、子宫、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其分支等,可清晰显示UAVM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立体空间关系.结论:数字化三维模型能准确诊断UAVM,为临床诊治提供清晰及立体的影像资料.
作者:夏红;何援利;杨丽;徐燕;方驰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强化膝关节(0 ~ 15°)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膝关节(0~ 15°)强化控制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TUGT)、大步行速度(MWS)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能力、10m大步行速度.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BBS、TUGT及MWS评分比治疗前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膝关节(0~ 15°)控制训练,可以纠正患者膝关节过伸,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地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作者: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曾德良;梁宇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患者男,38岁,因不明原因发热、乏力近3个月在当地医院以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效后于2012年2月15日转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7.62×109/L,血红蛋白52 g/L,红细胞1.94×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8%,淋巴细胞百分比11.4%.乳酸脱氢酶912 IU/L,血钠125.0 mmol/L,血氯91.2 mmol/L,血钙1.77 mmol/L.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ELISA)及确证(Western blot)试验为阳性.入院当天抽血培养两套送检,18h后四瓶血培养先后出现阳性报警.
作者:滕廷波;周宜兰;陈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宁夏地区汉族人群中eNOS基因3个SNP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204例EH患者及219例健康个体eNOS基因rs2070744(T> C)、rs1800780(A>G)和rs3918181 (A> G)共3个SNP位点检测.用x2检验比较病例组-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用SHEsis在线分析软件分析单倍型 结果:EH组和对照组间,rs1800780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rs2070744位点及rs3918181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3个SNP位点共检出8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TGA在对照组及EH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OR (95% CI)为1.549 (1.116 ~ 2.150).结论:单倍型TGA的出现可能会增加汉族EH的患病风险.
作者:杨波;徐金瑞;纳小菲;李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阻抗训练对老年卒中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初诊卒中患者50例(试验组)进行阻抗训练(包括伸腿、屈腿、上举等12个动作的训练),并与卒中对照组38例比较,观察两组6个月后的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L1、L2、L3、L4、颈、Wards三角及大粗隆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照组(均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均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无骨折、肌肉拉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阻抗训练对老年卒中患者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申潇竹;张玲;田昌荣;董燕;包勤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与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TBEA)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5例TCRE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0例TBEA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少量月经及点滴月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RE治疗功血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伟兰;张广亮;张晓丽;黄莉萍;何警予;曹世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勒流社区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 976例40~80岁人群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调查其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测血压,验血脂及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总患病率为61.5%,年龄与患病率相关分析r=0.988,呈正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比阴性组高,膳食纤维摄入量则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纤维摄入量与患病率相关分析r=-0.935,呈负相关.结论:40岁以上的勒流社区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血糖、膳食纤维摄入量相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降低而升高.
作者:廖伟光;欧玉英;梁爱荣;廖淑莲;李锦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23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膜是否增厚分为2组:A组胸膜增厚组,B组未增厚组.根据胸水蛋白质的含量分为3组:a组蛋白质的含量< 50 g/L,b组50~60 g/L,c组>60 g/L.根据胸水吸收的时间分为3组:1组胸水吸收时间<2个月,2组2~4个月,3组>4个月.分析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与胸膜增厚、胸水吸收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225);a组胸膜增厚的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05、0.04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882);胸水不同吸收时间的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1组与2组、1组与3组、2组与3组之间P值分别为0.33、0.08、0.2).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不会影响胸膜增厚、胸水吸收时间,对胸膜炎的预后没有影响.
作者:彭德虎;石琳;罗立全;蔡智群;蒋蓬;林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PCT)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通过Roche Cobas E601测定PCT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和携带污染率来评价其性能.结果:低、高值批内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6%、0.51%,批间精密度的CV为2.98%、1.96%;测定4份定值校准品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为-5.26% ~ 3.16%;线性为0.039 ng/mL ~ 86.325 ng/mL;携带污染率为0.019%.结论:该系统检测性能能够满足PCT的测定要求.
作者:肖倩;陈茶;丁海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EAAT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12~ 18个月,体重10 ~ 12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6只.L组15 s内静脉注入丙泊酚5.5 mg/kg诱导,55 mg/(kg·h)恒速静注维持;H组15s内注入丙泊酚7.0 mg/kg诱导,70 mg/(kg·h)恒速静注维持.静注50 min时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 mL后静注10% KCI注射液2 mg/kg处死L组和H组动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检测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C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快速静注10% KCl 2 mg/kg处死.3组均于无菌条件下解剖获取下丘脑、底丘脑、背侧丘脑、海马、脑桥、顶叶以及额叶组织,q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EAAT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丙泊酚静注50 min时,L组和H组丙泊酚血浆浓度(动脉-动脉,静脉-静脉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颈内动脉和静脉丙泊酚血浆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海马和顶叶EAA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L组和H组均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L组和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丘脑等其他脑区EAA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恒速静注50 min,犬脑摄取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丙泊酚可显著上调下丘脑、海马和顶叶EAAT2 mRNA的表达,但不同剂量对其表达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洋;林春水;古妙宁;杨晶晶;范钦;陈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腹水伴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探讨重度低钠血症与肝肾综合征(HRS)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肝硬化腹水伴重度低钠血症患者40例(Na< 125.0 mmol/L)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肝硬化腹水正常血钠患者52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醛固酮(ALD)水平,并分析两组的HRS发病情况.结果:肝硬化重度低钠血症组血钠平均水平为122.2 mmol/L,对照组血钠平均水平为139.8 mmol/L.肝硬化重度低钠血症组HRS发生率26.9%,显著高于对照组(3.4%)(P<0.05).肝硬化重度低钠血症组ALD水平为(48.21±29.85) ng/dL,高于对照组的(23.81±17.29)ng/dL (P< 0.05).肝硬化重度低钠血症组BUN、Cr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肝功能酶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硬化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分泌高水平醛固酮,醛固酮强烈的肾动脉收缩作用引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导致肾功能减退.本研究结果提示:重度低钠血症可能是HRS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宋昊岚;贺勇;聂鑫;吴斌;罗通行;高宝秀;张国富;李贵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以重建感觉的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12例12指拇指指腹缺损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cm× 1.0cm~3.O cm×2.5 cm;采用重建感觉的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植皮或直接“Z”字成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 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软,色泽好,无臃肿,两点辨别觉为5.0~8.0 mm.供区无明显挛缩,拇指功能根据TAM法评定,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该皮瓣不损伤拇指指动脉和指神经,术后拇指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强力;顾黎明;沈泳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