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作业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精细动作恢复中的作用

蔡海鸥

关键词:偏瘫, 上肢功能, 作业疗法
摘要:目的: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67 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在治疗前后均用Fugel-Meyer法及ADL方法评价.结果:经治疗后,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78%,ADL能力提高的达87%.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手和上肢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进生活质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拐杖支脚垫的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案的改进

    对拐杖支脚垫进行检验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案改进,并投产使用,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贾亚玲;王保华;肖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临床培训方案的探讨

    现代康复医学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刚刚起步,康复科住院医师培训有待规范化、科学化.本文就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的原则、实施方案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针灸疗法对合并睡眠障碍的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选择70例生命体征稳定、合并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早期患者,按日期分成实验组(E组)、对照组(C1组、C2组),观察三组病例在其它康复治疗都相同的情况下,针对睡眠障碍:(1)应用针灸配合贴压耳穴的办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E组),(2)口服安定(C1 组),(3)无任何干预(C2组).经8周治疗后,发现(1)凡能提高睡眠质量的E组、C1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速度快,其简式Fugl-Meyer积分与C2组相比,P<0.01,(2)E组总睡眠时间与C1组相比,P<0.05,说明针灸疗法的远期安眠作用优于安定,提示针灸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及合并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阮经文;郑沛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作业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精细动作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67 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在治疗前后均用Fugel-Meyer法及ADL方法评价.结果:经治疗后,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78%,ADL能力提高的达87%.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手和上肢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进生活质量.

    作者:蔡海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IEEE Transactions on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目录

    作者:封锦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补锌与儿童健康

    作者:朱翠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离子型聚乙烯醇海绵的结构及性能

    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采用缩醛化、发泡成型、接枝聚合的方法,制造了多孔泡沫海绵状吸液材料:离子化聚乙烯醇海绵(i-PVA海绵).结构分析表明,i-PVA海绵具有三维多孔织构,由于引入了大量的阴离子基团,i-PVA海绵具有优异的吸液性能.临床使用证明,i-PVA海绵可用于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特殊用途.

    作者:孙瑞焕;毛立江;胡元洁;张颖;王青;朴东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P300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 将60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氢化麦角碱,dihydroergotoxine,DHET), 每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R)、社会活动功能调查(Funtional Activity Questionaire,FAQ)、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P300及主要症状的变化情况,共观察42天.结果:电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较药物组显著,其有效率为60.0%,而药物组为23.33%(P<0.01).结论:电针疗法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其近期疗效优于药物DH ET.

    作者:莫飞智;李建强;储莉;雷立屏;赖新生;刘颂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23例报告

    报告23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全部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中中重度占23.91%,重度占54.35%,极重度占21.74%.听力曲线高频下降型74%,平坦型13%, 岛状听力13%.部分有进行性听力下降或突发性听力下降,2例行前庭功能检查,显示前庭功能低下.高分辩内耳CT检查,单纯前庭小管扩大者27耳,伴有大前庭及半规管畸形12耳, 伴耳蜗畸形者7耳.认为该病为胚胎发育性疾病,其发生与胚胎早期内淋巴管发育障碍有关 ,感染是其主要诱因.该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认为对有残余听力的聋儿应尽早选配助听器进行听觉、语言训练,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听力损失极重,助听器无法达到有效补偿者,或渐进性听力下降至极重度聋者,可考虑选择电子耳蜗植入.

    作者:韩睿;李炬;陈振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温热磁疗仪治疗老年人腰间盘突出症50例观察

    目前治疗腰间突出症方法,是腰椎牵引后按摩或单独手法按摩,根据老年人身体特点,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总结,采用了日本产的HM-2SC-A型温热磁疗按摩仪治疗50例老年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并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付杰;李淑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创伤康复与生长因子(二)

    5.4 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种对某些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因子,1975年由Carswall等人发现和命名,它是一种糖蛋白的低聚物.巨噬细胞是产生TNF的主要细胞.

    作者:缪鸿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中频电疗等治疗颈椎病69例疗效观察

    观察现代熏蒸仪(中药熏蒸治疗)、中频电疗等治疗颈椎病的疗效.A、B、 C三个治疗组共69例患者.A组:中药熏蒸加中频电疗;B组:颈椎牵引加红外线;C组:中频电疗加红外线.比较A组和B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0.01

    作者:闵克智;刘晓华;张兰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建立适应21世纪康复医学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1 康复医学发展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基本要求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社会的老龄化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康复医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康复医学以及康复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数据信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信息网络化,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科学技术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社会运行节奏和发展速度的加快改变着社会的信息作用状态,导致了传统信息工作的革命和信息服务网络化.与此同时,高科技的进步又为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可能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飞跃,实现网络化信息服务已成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

    作者:邱卓英;耿树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组织工程基础与临床>一书问世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标记测验(Token Test)与左侧大脑半球损害所致的各型失语的关系

    本文对33例左侧大脑半球损害所致的各型失语进行了标记测验的检查,同时作了标记测验与汉语失语检查中的是/否题、听辨认、口头指令、听字辨认、听写、结构与视空间、积木、运用、计算、注意及记忆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标记测验得分与汉语失语检查法中各项测验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 .01),对标记测验成绩与失语严重程度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有显著相关性(P <0.05).本文说明,注意、记忆、运用、视空间功能、认知等因素均影响标记测验的成绩 ;标记测验成绩与左侧大脑半球损害所致的失语类型及失语的严重程度有关,特别是以口语听理解障碍为主的失语类型,标记测验成绩极差.

    作者:王荫华;牛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用Rosenbek 8步法治疗言语失用1例

    言语失用是不能执行自主运动进行发音和言语的活动,而且这种异常是在缺乏或者不能用言语肌肉的麻痹、不协调或肌力减弱来解释的一种运动性言语障碍[1] .其病因是由于脑损伤所致,大部分患者为单侧左大脑半球的损伤伤及第三额回.言语失用常常伴随Broca失语出现,单独出现的很少.

    作者:卫冬洁;李胜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Ⅰ型164例MR诊断

    目的:评价Arnold-Chiari畸形(ACM)的MR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0 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164例临床未明确诊断的ACMⅠ型患者进行MR检查,总结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64例中,60%脊髓萎缩(99/164);80%出现不同程度脊髓空洞(123/164);71 %延、颈髓交界处屈曲成角(117/164);75%合并其他畸形(123/164);70%合并颅颈交界处骨结构畸形(115/164).结论:MR是诊断ACM的首选方法,并能准确查明其合并畸形、脊髓空洞范围及程度.

    作者:张红;孙进;徐建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