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6例体会

梁冰;董丽敏

关键词:
摘要:本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切开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疗效.方法将160例哮喘性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滴,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有迅速平喘作用.

    作者:吴升华;章晔;丁蓉;张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乙肝表面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球性传染性疾病,易于慢性化、重症化.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成人HBV感染率为24.4%~80.8%,其中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1%[1].近几年来,随着对HBV各成分的深入研究,有关HBV前S1蛋白(Pre-S1)和前S2蛋白(Pre-S2)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来我院住院病人血清HBV标志物和Pre-S1的检测结果分析,做出评价.

    作者:索凤霜;李萍燕;刘志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心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死率高.笔者临床上运用参附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Ⅲ~Ⅳ级患者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金钱草的来源性状及功效鉴别

    金钱草一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中药品种繁杂,目前以金钱草入药的还有广金钱草及小叶金钱草.现将其来源性状及功效鉴别如下.

    作者:宫照逊;邹天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

    随着现代血液净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存期的延长,感染血液性传染病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加,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由于血透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所以透析室内的感染监测与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戴铭珠;周莉华;俞爱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血浆纤维蛋白单体及降解产物试验中临界值血清的研制

    目的为研制血浆纤维蛋白单体检查如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性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3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如FDP(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D-D(D-Dimer,D-D)胶乳凝集试验中弱阳性临界值血清.方法利用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和正交试验的原理,选定了提取3P和FDP、D-D胶乳凝集试验中弱阳性临界值血清的作用时间、稀释滴度及尿激酶的终浓度.结果 FDP、D-D胶乳凝集试验中弱阳性临界值血清的作用时间为6h,尿激酶的终浓度为60U/ml,4℃保存半年、-20℃保存1年;3P试验弱阳性临界值血清的作用时间为8h,尿激酶的终浓度60U/ml,-20℃稳定3个月.结论建立了3P和FDP、D-D胶乳凝集试验室内质控用的弱阳性临界值血清的制备方法,同时为室间质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无需特殊仪器,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作者:汪宏良;饶锦秀;程晖;张晓群;叶艳丽;骆明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咽清袋泡饮治疗慢性咽炎285例临床观察

    慢性咽喉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音哑、灼热、干痛、异物感,局部检查为咽喉粘膜干燥、充血[1],咽后壁滤泡增生;每遇受寒,吃干硬物易诱发.从2000年以来,对资料完整的285例患者选用中药咽清袋泡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与银黄片治疗147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福家;徐晶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头孢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

    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较青霉素广,其作用机理类似青霉G,现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否做皮肤过敏试验药典并未有明确规定,仅由各医院自行掌握.以往临床遇到的过敏反应多半是局部及全身起荨麻疹,很少遇到过敏性休克.现将我院所见2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解晓蓉;窦士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B超检查结果确诊为盆腔炎性包块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岁20例,>30岁10例,平均年龄35.8岁;病变范围<6cm×7cm 18例,>6cm×7cm 12例.对照组<30岁22例,>30岁8例,平均年龄34.3岁;病变范围<6cm×7cm 16例,>6cm×7cm 14例.两组病例治疗前的基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作者:孟灵芝;冯晓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阿拉尔市南口镇中小学生蛔虫感染调查分析

    为了解本镇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及发病趋势.以感染率为指标调查和分析了1996~1998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为:在校生4769例,其中4149例接受检查,受检率为87.0%,检出蛔虫感染408例,检出率为9.83%.证实我区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蛔虫感染低发地区.

    作者:王进成;罗艳;满文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治疗乙肝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针对乙肝感染病人的病理状态--免疫耐受状态,采用先打破免疫耐受状态后,诱导产生抗病毒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组具体联合方法为大剂量乙肝疫苗(30μg)每月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潘生丁75mg/d及大黄等中草药泡茶服,连用6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药或采用一般护肝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DNA,HBeAg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近期有效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三联疗法有抗乙肝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对乙肝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价格便宜,方便易行,是一种特别适应农村乙肝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傅小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乙菧酚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

    我院妇产科门诊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前1周给取IUD者阴道内置乙菧酚,改善生殖器官条件,提高取环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改制后护士长的作用位移

    我院是市内大的综合性医院,每年由财政全额拨款,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改为一小部分拨款,还迟迟不能到位,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都受到制约,引进资金、厂家机器进院、各科承包主任负责制,已经成为现实.医院管理模式改变了,护士长的作用发生位移.

    作者:刘晓明;吕瑛;程艳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胆囊癌及胆囊腺瘤中p53基因蛋白的检测

    目的探讨胆囊癌及胆囊腺瘤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以及与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36例胆囊癌和23例胆囊腺瘤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胆囊癌中有19例p53蛋白阳性,阳性率为52.78%.胆囊腺瘤中有5例阳性,阳性率为21.74%.结论 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及表达发生在胆囊癌的早期阶段并在胆囊腺瘤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梁喜林;尹继云;赵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护理指导

    高血压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降低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做好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指导,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护士来讲是一项重要工作.现将我们近几年来对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黄卫;高玉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6-氨基己酸与氨甲环酸、氨甲苯酸在常见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与氨甲环酸是赖氨酸的衍生物.在某些出血性疾病的出血中,当纤维蛋白形成时激活了纤维蛋白的溶解系统,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时能使纤维蛋白溶解,导致出血不止.

    作者:陈加力;杨卫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哮喘探讨

    哮喘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有上升趋势[1].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防止哮喘发生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对哮喘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已突破哮喘病机专主于痰的局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瘀血是哮喘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2],治疗除习用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外,多配合活血化瘀法,从相关临床报道反映确能增强疗效.由于哮喘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瘀血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改变过程,如何从诸多活血化瘀药物中合理选用,必须结合血瘀产生的病理机制,兼顾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并与其他治法协调配合,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

    作者:唐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00例哮喘发作患儿及40例缓解期患儿鼻咽部分泌物中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结果哮喘发作期患儿中53例阳性,阳性率为53.0%,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5例占66.0%,流感A感染12例,占22.6%,流感B感染2例,占3.8%,副流感1感染3例,占5.7%,副流感3感染1例,占1.9%,腺病毒感染2例,占3.8%.其中1例同时感染流感B和腺病毒,另1例同时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A.4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共检测到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为7.5%.与哮喘发作组(53.0%)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诱发和加重患儿哮喘的发作.

    作者:季正华;张学兰;郁昕;何亚香;黄益萍;何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护理新进展

    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从1946年开始以来,至今已50多年,发展很快,核素治疗是成熟、应用佳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疗效好、简便安全、副作用小、费用低,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将其作为甲亢首选治疗方案.我科从1992年开始应用131I治疗甲亢共586例,其中265例治疗后随访2~6年,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发展概况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回顾关节疾病治疗的历史,可以给我们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作为骨科医生,在外科治疗关节疾病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也走了不少弯路.当时我们为什么去这样做?我们为什么摒弃了一些优秀的方法?我们为什么采纳了一些并不理想的治疗措施?无疑,外科医生的努力使外科得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者:路奎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