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发展概况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路奎元

关键词:
摘要:回顾关节疾病治疗的历史,可以给我们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作为骨科医生,在外科治疗关节疾病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也走了不少弯路.当时我们为什么去这样做?我们为什么摒弃了一些优秀的方法?我们为什么采纳了一些并不理想的治疗措施?无疑,外科医生的努力使外科得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血色病(hemochromatosis)1例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因乏力,肝区隐痛,面部色素沉着3年来诊.约十几岁起,夏季暴露部位皮肤较常人易黑,冬季恢复.其母亲和儿子均有此病史.闭经14年.2000年9月始觉乏力,右季肋部隐痛,右前额部先出现一小块皮肤色素沉着,渐蔓延全颜面部为青铜色,几经医大附院、市级医院检查,轻度转氨酶增高,病毒性肝炎检测为阴性,B超、CT疑为脂肪肝,诊断未明确,一般性治疗,病情无好转,遂就诊本院.

    作者:杨尚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治疗乙肝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针对乙肝感染病人的病理状态--免疫耐受状态,采用先打破免疫耐受状态后,诱导产生抗病毒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组具体联合方法为大剂量乙肝疫苗(30μg)每月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潘生丁75mg/d及大黄等中草药泡茶服,连用6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药或采用一般护肝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DNA,HBeAg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近期有效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三联疗法有抗乙肝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对乙肝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价格便宜,方便易行,是一种特别适应农村乙肝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傅小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乙肝表面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球性传染性疾病,易于慢性化、重症化.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成人HBV感染率为24.4%~80.8%,其中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1%[1].近几年来,随着对HBV各成分的深入研究,有关HBV前S1蛋白(Pre-S1)和前S2蛋白(Pre-S2)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来我院住院病人血清HBV标志物和Pre-S1的检测结果分析,做出评价.

    作者:索凤霜;李萍燕;刘志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功能性书写痉挛震颤治验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干部.2001年5月初诊.5年前因精神紧张引起书写时手指痉挛颤抖,不能成字,特别是在精神紧张,有人旁观时尤甚,但对除书写外任何手指的精细动作如穿针、缝纫、转健身球等均无影响.查上肢、手部知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肌力、神经反射均正常.诊断为功能性书写痉挛震颤.

    作者:路志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新生儿啼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新生儿啼哭表达了不同生理、病痛和情感的变化,现就其原因和护理要点分析如下.1 非疾病的啼哭(1)因饥饿哭闹时,哭声开始宏亮,哭声拖得很长,面部表情急躁,常伴有饥不择食之举,头向左右摆动,哭声暂停时,呼吸急促,可翘起双唇,到处做出寻觅动作,当未如愿时又重新大声啼哭.

    作者:司桂英;谭淑萍;陈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手部屈指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介绍38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早期:肌腱愈合期.术后制动24h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活动,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1周后增到每次3~5min.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指导病人行患指轻度主动活动,每日10~15次,每次5min.后期:抗阻力的功能锻炼期.即主动屈手指活动.结果 38例中优良率达87%,有效率为95%.结论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加速和大限度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平;邹鸿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处理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疾病,有如下主要特点:(1)由于妊娠,子宫逐渐增大,阑尾位置随之改变;(2)由于大网膜上移,炎症不易局限.如处理不当,将会引起流产或早产,甚至会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现将我院1986~2002年收治的7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做一系统回顾.

    作者:丛培森;刘淑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为了更好的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的迟报、漏报.方法分析现有传统的传染病填卡报告方法存在的问题.结果填卡报告方法存在着中间环节多,信息失真多,信息滞后.结论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自觉性,加强医院传染病质控人员的管理力度,规范疾病控制部门的疫情调查、处理的执行程序.

    作者:陈玉华;高路迅;叶葵;沈彩珠;杨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雾化吸入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指经雾化装置的液体变成微小雾粒或雾滴,悬浮于吸入气中,使气道湿化和药液吸入呼吸道,以达到呼吸道粘膜湿润、消炎、祛痰、平喘等治疗目的.因此,这种疗法适用于各种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和哮喘等疾病治疗.

    作者:罗小毛;杨春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异丙酚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纤支镜检查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自身气道高反应性存在,一直成为制约纤支镜检查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个难题,我科在2002年3月开始,对9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病人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后进行纤支镜检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栋;萧国材;王小文;邓少英;张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安眠药中毒的治疗护理体会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利用透析与吸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理,达到快速清除血液中安眠药,疗效迅速,抢救成功率高.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7月共抢救安眠药中毒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铭儿;扬爱华;孙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病人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量大,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安全.本文分析了急诊输液室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沈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转子周围骨折的护理

    我院自1998年5月~2001年2月应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75例,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君;田玉鹏;梁平;王会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异丙酚-芬太尼麻醉在颅内动静脉畸型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栓塞治疗是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对该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传统均在局麻下操作,病人须承受强大的压力及机体的应激反应.我院近期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进行栓塞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孔洁;孙九麟;陈建平;陆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疗效.方法将160例哮喘性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滴,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佐治小儿哮喘性疾病有迅速平喘作用.

    作者:吴升华;章晔;丁蓉;张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甲鱼蛋粉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鱼蛋粉(TE)及甲鱼蛋粉与无味蒜粉、维生素E、红花籽油的混合物(TEM)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设立对照组、TE组(1.125g/kg)及TEM组(0.75、2.25、7.5g/kg),TE组和TEM组连续30天经口灌胃给予TE及TEM,分别测定免疫器官相对重量、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小鼠经口给予TE和TEM 30天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E组小鼠脾脏相对重量、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加;TEM低剂量组小鼠脾脏相对重量明显增加,高剂量组小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结论单独的甲鱼蛋粉以及甲鱼蛋粉与蒜粉、维生素E、红花籽油的混合物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且甲鱼蛋粉与大蒜粉、维生素E和红花籽油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王军波;余焕玲;沈小毅;龙珠;闫少芳;儿玉念庆;青木秀田;李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Ray-TFC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定

    目的通过对1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定患者行突出间盘切除并采用TFC作椎间融合,进一步了解TFC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后侧入路切除病变节段椎板,切除椎间盘组织,于椎体间植入两枚中间充填碎骨条的TFC,术后3~4周腰部配带支具下床锻炼.通过观察术后X线影像资料、病人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8个月,X线检查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片,16例患者手术椎体间无异常移位,融合率达94.1%,且腰腿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应用TFC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多良;李学民;王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150例分析

    随着国内外人工流产数目的逐渐增加,人们也逐渐关心手术的远期及近期并发症,我院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1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孙美红;李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改制后护士长的作用位移

    我院是市内大的综合性医院,每年由财政全额拨款,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改为一小部分拨款,还迟迟不能到位,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都受到制约,引进资金、厂家机器进院、各科承包主任负责制,已经成为现实.医院管理模式改变了,护士长的作用发生位移.

    作者:刘晓明;吕瑛;程艳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观察与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他胸肺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压增高,造成右室肥大,后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病.

    作者:沈淑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