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观察与护理

沈淑清

关键词: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他胸肺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压增高,造成右室肥大,后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病.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安眠药中毒的治疗护理体会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利用透析与吸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理,达到快速清除血液中安眠药,疗效迅速,抢救成功率高.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7月共抢救安眠药中毒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铭儿;扬爱华;孙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00例哮喘发作患儿及40例缓解期患儿鼻咽部分泌物中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结果哮喘发作期患儿中53例阳性,阳性率为53.0%,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5例占66.0%,流感A感染12例,占22.6%,流感B感染2例,占3.8%,副流感1感染3例,占5.7%,副流感3感染1例,占1.9%,腺病毒感染2例,占3.8%.其中1例同时感染流感B和腺病毒,另1例同时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A.4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共检测到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为7.5%.与哮喘发作组(53.0%)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诱发和加重患儿哮喘的发作.

    作者:季正华;张学兰;郁昕;何亚香;黄益萍;何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疗效观察

    我门诊部于1999~2002年对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120例患者采用普瑞博思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

    作者:张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78例临床分析

    近10年来我国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但病毒性肝炎仍高居不下.为了了解本院住院患者肝炎肝硬化并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变化,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我们对2001年5月~2002年12月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墨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终止12~16周妊娠临床观察

    1997年4月~1998年12月我院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62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月;张丽梅;吴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宣痹汤为主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105例临床观察

    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寒冷、潮湿、沿海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以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林如高老中医的宣痹汤为主,治疗风关痛10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超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放腹水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中的应用

    近2年,我院用放腹水加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肝硬化活动型患者的顽固性腹水,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从临床研究探讨其机制.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春英;董敏玲;宋进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头孢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

    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较青霉素广,其作用机理类似青霉G,现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否做皮肤过敏试验药典并未有明确规定,仅由各医院自行掌握.以往临床遇到的过敏反应多半是局部及全身起荨麻疹,很少遇到过敏性休克.现将我院所见2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解晓蓉;窦士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结我院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Betaloc)治疗冠心病(CHD)所致慢性充血性心衰(CHF)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文举;刘光艳;许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肠瘘的综合治疗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重症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肠瘘患者病死率在50%~60%[1].我国在肠瘘的治疗方面,开创了一整套独到的原则和方法,水平领先于国际医学界.但是肠瘘病情复杂,死亡率仍旧很高,其综合治疗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发展.

    作者:续哲莉;边学海;任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手部屈指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介绍38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早期:肌腱愈合期.术后制动24h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活动,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1周后增到每次3~5min.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指导病人行患指轻度主动活动,每日10~15次,每次5min.后期:抗阻力的功能锻炼期.即主动屈手指活动.结果 38例中优良率达87%,有效率为95%.结论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加速和大限度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平;邹鸿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路路通与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100例疗效观察

    自2002年5月~2003年5月,我院应用路路通与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瑞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浅谈初探

    本文从中西医对比的角度认为: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是以人的宏观生理功能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偏重于对人体宏观功能特性的综合研究;西医学理论则是以人的解剖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偏重于对局部结构与具体生理功能之间关系的分析;对药物的研究,中医是从对人体作用上来把握,西医则是从结构到作用的具体部位上来研究.并着重说明了中医学的特色,根源于它的理论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把握复杂系统整体状态与特性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以期在对中医药的研究过程中给予重视.

    作者:兰景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临床观察

    1999年6月~2003年4月我们共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浩;郭海霞;齐红梅;张俊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热休克蛋白70和糖调节蛋白94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糖调节蛋白94(grp9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ABC法检测人食管癌组织HSP70和grp94的表达,图像分析HSP70和grp94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92.3%(72/78)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SP70的表达,癌细胞存在胞浆、胞核表达强度及部位的差异;grp94的表达阳性率为71.8%(56/78),以胞浆表达为主,而癌旁组织表达较少.结论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证实人食管癌组织存在HSP70和grp94的表达异质性,呈现了胞浆、胞核的表达差异,HSP70的表达强度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相关.掌握HSP70和grp94在人食管癌组织的表达特点为以后肿瘤抗原肽瘤苗的提取和实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小平;刘国贞;宋爱利;李海燕;陈瑞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新时期军事飞行员社会支持研究

    新时期,随着高性能战机的装备部队,高强度、长时间、多科目、高认知负荷的训练,必将给飞行员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严峻考验.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军人坚强的意志和彼此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是取得胜利和生存下来的保证[1].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作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一个社会因素,已得到广泛的承认.本文着重探讨我军飞行员社会支持的特点,为飞行员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作者:廖贻农;娄振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蛴螬提取物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的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蛴螬提取物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检测蛴螬提取物对MGC-803胃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血清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灌服蛴螬的含药血清组对MGC-803胃癌细胞株生长抑制率达28.9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蛴螬提取物在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有显著抗增殖作用.

    作者:金哲;孙抒;李基俊;杨万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食道钡餐对咽喉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咽喉部慢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除咽干、痒及咽部不适、异物感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多少还伴咽部梗阻感及吞咽障碍,病人发病时间长且反复发作,大多使用过各种治疗手段,收效甚微,有的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周围复杂的组织结构,易产生误诊误治.我院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排除已确诊慢性咽喉炎症,采用数字化岛津1000MA,大型X光机进行食道钡餐检查,总结病例218例.现将检查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体会如下.

    作者:郭柳;孙方清;嵇学智;袁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脑出血132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32例幕上出血按死亡原因分成三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3天内死亡与出血量有关;1周后死亡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相关.结论 MOF是脑出血死亡的重要原因,应积极防治.

    作者: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胃肠术后1号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小肠粘膜及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1号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灌胃给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小肠病理变化及存活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动物血浆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48、72和120h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术后1号具有明显的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能提高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动物的存活率.

    作者:谷俊朝;王宇;薛建国;王康里;张忠涛;李建设;周延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