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特色浅谈初探

兰景宽

关键词:中医特色, 黑箱法, 白箱法, 整体观念, 整体状态
摘要:本文从中西医对比的角度认为: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是以人的宏观生理功能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偏重于对人体宏观功能特性的综合研究;西医学理论则是以人的解剖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偏重于对局部结构与具体生理功能之间关系的分析;对药物的研究,中医是从对人体作用上来把握,西医则是从结构到作用的具体部位上来研究.并着重说明了中医学的特色,根源于它的理论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把握复杂系统整体状态与特性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以期在对中医药的研究过程中给予重视.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我院2002年102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状况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体外循环灌注技术.方法本组病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8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17例,法乐氏四联症(F4)矫治术2例,法乐氏三联症(F3)1例,肺动脉瓣切开术2例,主肺动脉窗修补+VSD 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例,双瓣置换术(DVR)7例,冠状动脉搭桥(CABG)13例,左房粘液瘤摘除6例.本组病例采用中度血液稀释,合理的温度和流量,良好的心肌保护等方法.结果本组病例灌注效果良好,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79例,电击复跳23例,自动复跳率77.5%.结论采用血液稀释,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外周阻力,改善各脏器微循环,减少血液有形成份的破坏,满足组织对氧的需要,效果满意.

    作者:林映华;黄小萌;李木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应用超声热疗进行适形调强加温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提出超声热疗的适形调强加温新概念,在临床试验中验证其提高肿瘤组织内温度,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热损伤的效果.方法对54例晚期恶性肿瘤的54个病灶进行放疗加超声适形调强热疗.放疗采用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40~70Gy.热疗每周加温2次,共6~10次,每次均在放疗后30min内进行.热疗时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选择利用辐射器中的多个独立辐射单元进行适形加温.通过对每一独立单元的双重能量调节进行调强加温.结果适形强调加温可提高靶区内温度和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可有效地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温度,减轻热疗的副作用.在可评价的52例中,CR 32.7%、PR 46.2%、NC 21.2%,总有效率为78.8%,副作用为6%.结论应用超声热疗进行适形调强加温可均匀地提高肿瘤内温度和减轻周围正常组织的热损伤.

    作者:夏廷毅;孙庆选;史晓丽;范乃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手部屈指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介绍38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早期:肌腱愈合期.术后制动24h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活动,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1周后增到每次3~5min.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指导病人行患指轻度主动活动,每日10~15次,每次5min.后期:抗阻力的功能锻炼期.即主动屈手指活动.结果 38例中优良率达87%,有效率为95%.结论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加速和大限度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平;邹鸿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CDFI诊断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

    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是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腹痛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经手术证实的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26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继红;杨敏杰;王春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安眠药中毒的治疗护理体会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利用透析与吸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理,达到快速清除血液中安眠药,疗效迅速,抢救成功率高.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7月共抢救安眠药中毒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铭儿;扬爱华;孙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红斑性肢痛症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2002年3月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环指、小指端发红,肿胀疼痛,夜间因疼痛加剧而影响入眠,20天后中、食指端出现红肿胀痛,拇指麻木.

    作者:王全录;赵涵;吴小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甲鱼蛋粉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鱼蛋粉(TE)及甲鱼蛋粉与无味蒜粉、维生素E、红花籽油的混合物(TEM)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设立对照组、TE组(1.125g/kg)及TEM组(0.75、2.25、7.5g/kg),TE组和TEM组连续30天经口灌胃给予TE及TEM,分别测定免疫器官相对重量、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小鼠经口给予TE和TEM 30天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E组小鼠脾脏相对重量、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加;TEM低剂量组小鼠脾脏相对重量明显增加,高剂量组小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结论单独的甲鱼蛋粉以及甲鱼蛋粉与蒜粉、维生素E、红花籽油的混合物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且甲鱼蛋粉与大蒜粉、维生素E和红花籽油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王军波;余焕玲;沈小毅;龙珠;闫少芳;儿玉念庆;青木秀田;李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000例的特殊护理

    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之一,但腔道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故特殊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老年静脉穿刺与护士心理素质关系探讨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静脉输液成了人们生病后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影响着老年人对静脉穿刺接受程度的一种心理反应,为确保穿刺一次成功,除要狠抓技术操作外,还要提高护士自身心理素质.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作者:郝兵;张军伟;张金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论合理补钾

    钾离子是人体细胞活动必需的生理介质,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神经冲动传导、肌肉收缩、心肌收缩等所必需的电解质,钾离子缺乏可造成全身多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临床上存在着许多不合理补钾现象,导致钾的补入过多或不足,给患者造成机体多系统功能紊乱.现就如何合理补钾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马建龙;王玉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疗效观察

    我门诊部于1999~2002年对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120例患者采用普瑞博思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

    作者:张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保护心脏与合理用药

    保护心脏旨在减少危险因素,控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再发率.其贯穿于冠心病始未,离不开用药物维护冠状动脉和心肌的正常功能以及结构完整性.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冠心病的三大基础因素,禁吸烟、降血压、降胆固醇治疗可有效地保护心脏.

    作者:李佑西;窦士香;胡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脑出血132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32例幕上出血按死亡原因分成三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3天内死亡与出血量有关;1周后死亡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相关.结论 MOF是脑出血死亡的重要原因,应积极防治.

    作者: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多为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气血逆乱,经络闭阻而致.急性期病情重,变化快,重者危及生命,往往留下后遗症.此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治疗是否恰当,而且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健康,若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痛苦.

    作者:赵爱武;张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万年县1998~2002年中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分析

    目的为了掌握万年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指导原则,并为制订学生常见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原则,按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学生常见病的总患病率有下降趋势,其中蛔虫症、沙眼等下降明显(P<0.05);视力低下的患病率则有上升的趋势;贫血、营养不良等有所下降;肥胖症有上升趋势;龋齿率上升.结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以保障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作者:王址炎;张爱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放腹水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中的应用

    近2年,我院用放腹水加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肝硬化活动型患者的顽固性腹水,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从临床研究探讨其机制.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春英;董敏玲;宋进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为了更好的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的迟报、漏报.方法分析现有传统的传染病填卡报告方法存在的问题.结果填卡报告方法存在着中间环节多,信息失真多,信息滞后.结论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自觉性,加强医院传染病质控人员的管理力度,规范疾病控制部门的疫情调查、处理的执行程序.

    作者:陈玉华;高路迅;叶葵;沈彩珠;杨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下直乙结肠切除术13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乙结肠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分析13例腹腔镜辅助下直乙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乙状结肠腺瘤切除历时130~155min.直乙结肠癌切除历时200~315min,平均255min.术中出血65~310ml,平均160ml.术后住院时间11~18天,术后全部病例随访,无吻合口狭窄,11例癌症患者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直乙结肠良性肿瘤是本术式的适应证,Duke's A期与B期的病人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切除术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伍冀湘;梁杰雄;邵天松;邱立新;张树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儿高热惊厥及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6个月~6岁患儿,尤以3岁以内儿童多见.其发病率为3%~4%,且复发率为30%~40%,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可能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可能是因为高热时脑细胞代谢出现暂时紊乱,神经细胞突然放电引起.小儿高热惊厥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占儿童惊厥的30%左右.

    作者:解晓蓉;王云;袁永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骨盆骨折合并严重骶髂关节脱位3例

    我院于1995年2月~2002年10月收治3例骨盆骨折合并严重骶髂关节脱位,伤侧肢体短缩较为严重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俊成;惠卫平;刘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