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102例疗效观察

林映华;黄小萌;李木泉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摘要:目的对我院2002年102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状况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体外循环灌注技术.方法本组病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8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17例,法乐氏四联症(F4)矫治术2例,法乐氏三联症(F3)1例,肺动脉瓣切开术2例,主肺动脉窗修补+VSD 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例,双瓣置换术(DVR)7例,冠状动脉搭桥(CABG)13例,左房粘液瘤摘除6例.本组病例采用中度血液稀释,合理的温度和流量,良好的心肌保护等方法.结果本组病例灌注效果良好,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79例,电击复跳23例,自动复跳率77.5%.结论采用血液稀释,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外周阻力,改善各脏器微循环,减少血液有形成份的破坏,满足组织对氧的需要,效果满意.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Bcl-2、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意义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Bcl-2、survivin表达的关系及其对预后意义.方法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survivin和PCNA,实验数据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 Bcl-2表达的加权计分和AI之间呈明显负线性相关(r=-0.346,P=0.001).survivin表达的加权计分和AI之间呈明显负线性相关(r=-0.377,P<0.001),survivin阳性组的AI较survivin阴性组显著降低(P<0.01).低AI(<0.96)组与高AI(>0.96)组的术后1年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的AI差异无显著性(P=0.24),而两组的AI/PI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理、Bcl-2、survivin、AI、AI/PI及手术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的网络式调控.AI的高低与其相关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有关.AI可作提示预后的指标,对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肿瘤级别较低、survivin阴性、AI<0.96%、AI/PI较大、手术全切的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焦保华;耿少梅;郭二坤;卢胜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肿瘤病理图像数字化分析系统的研究进展

    近年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治疗效果取决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长期以来,肿瘤细胞的病理诊断主要依靠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及诊断医生的经验进行分析所得.如何能快速和准确的进行肿瘤病理诊断,一直是研究者试图解决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肿瘤细胞的快速准确的病理诊断成为可能,其思路是通过对显微镜图像和信息进行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后,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分析[1,2]、计算、处理,得出相关的完整数据,为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并为病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就肿瘤病理图像数字化分析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灏;韩雨;郭成浩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膀胱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膀胱镜检查是经尿道进入膀胱的一种内窥镜检查方法,临床上常用于诊断膀胱、肾脏、输尿管及尿道的疾病,以了解血尿的来源及泌尿系邻近器官病变.它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检查及治疗手段.现将膀胱镜检查工作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保护心脏与合理用药

    保护心脏旨在减少危险因素,控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再发率.其贯穿于冠心病始未,离不开用药物维护冠状动脉和心肌的正常功能以及结构完整性.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冠心病的三大基础因素,禁吸烟、降血压、降胆固醇治疗可有效地保护心脏.

    作者:李佑西;窦士香;胡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Holter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与Holter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olter监测126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无痛性心肌缺血(SMI)86例,占68%;伴典型心绞痛12例,占9.5%;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84例,占67%.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高,检出694阵次占57.92%.结论 Holter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就其种类、时间、数量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变化规律以及药物的疗效进行详细的观察,是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胡自安;王西平;韦建瑞;黄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6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我院应用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6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红;刘亚琴;王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路路通与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100例疗效观察

    自2002年5月~2003年5月,我院应用路路通与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瑞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论合理补钾

    钾离子是人体细胞活动必需的生理介质,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神经冲动传导、肌肉收缩、心肌收缩等所必需的电解质,钾离子缺乏可造成全身多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临床上存在着许多不合理补钾现象,导致钾的补入过多或不足,给患者造成机体多系统功能紊乱.现就如何合理补钾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马建龙;王玉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血色病(hemochromatosis)1例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因乏力,肝区隐痛,面部色素沉着3年来诊.约十几岁起,夏季暴露部位皮肤较常人易黑,冬季恢复.其母亲和儿子均有此病史.闭经14年.2000年9月始觉乏力,右季肋部隐痛,右前额部先出现一小块皮肤色素沉着,渐蔓延全颜面部为青铜色,几经医大附院、市级医院检查,轻度转氨酶增高,病毒性肝炎检测为阴性,B超、CT疑为脂肪肝,诊断未明确,一般性治疗,病情无好转,遂就诊本院.

    作者:杨尚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阿拉尔市南口镇中小学生蛔虫感染调查分析

    为了解本镇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及发病趋势.以感染率为指标调查和分析了1996~1998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为:在校生4769例,其中4149例接受检查,受检率为87.0%,检出蛔虫感染408例,检出率为9.83%.证实我区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蛔虫感染低发地区.

    作者:王进成;罗艳;满文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水肿16例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肺心病急发期并发肺水肿认识,尽量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并发肺水肿36例,其中误诊16例原因、临床及胸片分析.结果误诊16例,误诊为慢支并感染加重6例,支气管哮喘4例,呼吸衰竭加重4例,DIC 2例.结论对伴有左心病变的肺心病特别伴有重度肺部感染而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干湿性罗音者,X线胸片有水肿的征象,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即可确诊.

    作者:严文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为了更好的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的迟报、漏报.方法分析现有传统的传染病填卡报告方法存在的问题.结果填卡报告方法存在着中间环节多,信息失真多,信息滞后.结论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自觉性,加强医院传染病质控人员的管理力度,规范疾病控制部门的疫情调查、处理的执行程序.

    作者:陈玉华;高路迅;叶葵;沈彩珠;杨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新时期军事飞行员社会支持研究

    新时期,随着高性能战机的装备部队,高强度、长时间、多科目、高认知负荷的训练,必将给飞行员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严峻考验.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军人坚强的意志和彼此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是取得胜利和生存下来的保证[1].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作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一个社会因素,已得到广泛的承认.本文着重探讨我军飞行员社会支持的特点,为飞行员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作者:廖贻农;娄振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万年县1998~2002年中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分析

    目的为了掌握万年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指导原则,并为制订学生常见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原则,按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学生常见病的总患病率有下降趋势,其中蛔虫症、沙眼等下降明显(P<0.05);视力低下的患病率则有上升的趋势;贫血、营养不良等有所下降;肥胖症有上升趋势;龋齿率上升.结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以保障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作者:王址炎;张爱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阿斯匹林在TIA中的应用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及其对TIA的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并与阿斯匹林对比.方法将120例TIA病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和阿斯匹林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其初步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比浊法多诱导剂检测两组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功能.结果 (1)比较TIA的再发生率、脑缺血卒中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作用方面,阿斯匹林的副作用较复方丹参滴丸大,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2)复方丹参滴丸组对AA、ADP、EPI诱导的血小板大聚集率与阿斯匹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证明了复方丹参滴丸在TIA的预防治疗中与阿斯匹林有同样的作用,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口服依从性好,较阿斯匹林优(P<0.05).(2)初步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有肯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尤其是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更明显.考虑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与阿斯匹林相同.

    作者:范卫明;王洪新;许春胜;陈金波;苏长海;李爱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异丙酚-芬太尼麻醉在颅内动静脉畸型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栓塞治疗是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对该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传统均在局麻下操作,病人须承受强大的压力及机体的应激反应.我院近期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进行栓塞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孔洁;孙九麟;陈建平;陆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加用岩舒注射液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由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化疗的毒副反应都会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疗效,降低生存率.我科在化疗同时加用中药制剂岩舒注射液治疗83例患者,取得了增效减毒、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飞月;陈颖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安眠药中毒的治疗护理体会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利用透析与吸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理,达到快速清除血液中安眠药,疗效迅速,抢救成功率高.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7月共抢救安眠药中毒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铭儿;扬爱华;孙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6-氨基己酸与氨甲环酸、氨甲苯酸在常见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与氨甲环酸是赖氨酸的衍生物.在某些出血性疾病的出血中,当纤维蛋白形成时激活了纤维蛋白的溶解系统,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时能使纤维蛋白溶解,导致出血不止.

    作者:陈加力;杨卫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转子周围骨折的护理

    我院自1998年5月~2001年2月应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75例,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君;田玉鹏;梁平;王会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