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李英

关键词:
摘要:膀胱镜检查是经尿道进入膀胱的一种内窥镜检查方法,临床上常用于诊断膀胱、肾脏、输尿管及尿道的疾病,以了解血尿的来源及泌尿系邻近器官病变.它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检查及治疗手段.现将膀胱镜检查工作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132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32例幕上出血按死亡原因分成三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3天内死亡与出血量有关;1周后死亡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相关.结论 MOF是脑出血死亡的重要原因,应积极防治.

    作者: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护理指导

    高血压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降低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做好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指导,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护士来讲是一项重要工作.现将我们近几年来对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黄卫;高玉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吞咽训练对真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对真性球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延髓梗塞和放射性脑病所致的真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吞咽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以饮水试验和临床评定来评价疗效.结果吞咽训练前两组的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4.60±0.59和4.59±0.67,治疗组在吞咽训练后得分非常显著地降低至1.90±0.91,对照组降低至4.09±0.87,两组比较P<0.001.临床评定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40.9%,P=0.003,治疗组的吞咽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吞咽训练能显著提高真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能力.

    作者:周惠嫦;张盘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迪银片与维胺脂胶囊、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7年8月~2000年12月,应用迪银片与维胺脂胶囊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银屑病43例,并且与同期单用迪银片治疗41例相比较,结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熙庚;李德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子宫扭转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5岁,因突然下腹痛2天伴恶心呕吐夜诊入院,该患者半年前自己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因无任何自觉不适的症状、平素月经规律,未予诊治,于入院前2天晚活动后突然出现下腹部持续剧痛伴恶心呕吐来诊.

    作者:袁丽艳;邓君;宓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肠瘘的综合治疗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重症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肠瘘患者病死率在50%~60%[1].我国在肠瘘的治疗方面,开创了一整套独到的原则和方法,水平领先于国际医学界.但是肠瘘病情复杂,死亡率仍旧很高,其综合治疗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发展.

    作者:续哲莉;边学海;任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AD造模方法及各法优缺点对比

    随着人类社会向老龄化推进,除心脑血管疾病外,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被认为是主要危害人类健康的老年病之一.该病是一种进行性脑萎缩,主要表现为学习和记忆障碍,智力减退等临床特征[1].

    作者:穆敬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CDFI诊断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

    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是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腹痛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经手术证实的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26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继红;杨敏杰;王春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心力衰竭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简称,是指在足够的静脉血回流情况下,因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或(和)肺循环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是调整神经内分泌和血流动力学异常,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抑制并逆转心脏、血管的重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程昉;程正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杂证8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治疗以湿、热、瘀邪互结滞下为患的妇科疾病疗效.方法对84例妇科疾病患者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结果盆腔炎21例(痊愈20例,占95.23%,好转1例,占4.77%);输卵管炎18例(痊愈14例,占77.78%,好转4例,占22.22%);卵巢囊肿12例(痊愈9例,占75%,好转3例,占25%);子宫肌瘤9例(痊愈5例,占55.56%,好转4例,占44.44%);痛经24例(痊愈20例,占83.33%,好转4例,占16.67%).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湿郁日久化热、瘀热壅积、气血失调而致的妇科疾患疗效满意.

    作者:秦雪屏;秦秋屏;张晋云;付文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银杏叶片、三七总皂甙及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银杏叶片(舒血宁)、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及丁咯地尔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荧光抗体为探针,测定12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CD62P、TSP浓度,随机将急性脑梗塞分为3组:(1)银杏叶制剂治疗组39例;(2)三七总皂甙治疗组43例;(3)a-2受体拮抗剂丁咯地尔治疗组40例.观察3种中西药对血小板活化功能标记物CD62P(a-颗粒膜糖蛋白)、TSP(凝血酶敏感蛋白)作用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CD62P、TS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银杏叶片与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对血小板活化功能有显著影响(P<0.01),丁咯地尔治疗组CD62P、TSP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银杏叶片、三七总皂甙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对治疗及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

    作者:耿德勤;徐兴顺;刘福民;黄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终止12~16周妊娠临床观察

    1997年4月~1998年12月我院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62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月;张丽梅;吴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宣痹汤为主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105例临床观察

    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寒冷、潮湿、沿海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以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林如高老中医的宣痹汤为主,治疗风关痛10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超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骨盆骨折合并严重骶髂关节脱位3例

    我院于1995年2月~2002年10月收治3例骨盆骨折合并严重骶髂关节脱位,伤侧肢体短缩较为严重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俊成;惠卫平;刘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6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我院应用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6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红;刘亚琴;王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论合理补钾

    钾离子是人体细胞活动必需的生理介质,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神经冲动传导、肌肉收缩、心肌收缩等所必需的电解质,钾离子缺乏可造成全身多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临床上存在着许多不合理补钾现象,导致钾的补入过多或不足,给患者造成机体多系统功能紊乱.现就如何合理补钾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马建龙;王玉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有机氟及毒鼠强鼠药中毒48例病情分级及治疗经验

    近几年来有机氟及毒鼠强鼠药中毒患者明显增多,中毒后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现将48例有机氟及毒鼠强鼠药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少华;梅凌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功能性书写痉挛震颤治验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干部.2001年5月初诊.5年前因精神紧张引起书写时手指痉挛颤抖,不能成字,特别是在精神紧张,有人旁观时尤甚,但对除书写外任何手指的精细动作如穿针、缝纫、转健身球等均无影响.查上肢、手部知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肌力、神经反射均正常.诊断为功能性书写痉挛震颤.

    作者:路志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活血化瘀疗法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用活血化瘀中药制成软肝胶囊口服,治疗肝纤维化病人120例,3个月为一个疗程,以对照组100例进行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Acd、PCⅢ、HA对比,综合分析,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5%,有效55%,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5%,有效40%,总有效率55%.两组治疗后肝功恢复正常、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肝胶囊组方特点,活血化瘀与通络并重,滋阴益气与扶正并举,具有抑制胶原合成,增加胶原酶活性,促进胶原蛋白降解,减少肝内胶原蛋白沉积的作用.

    作者:安铁军;张学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手部屈指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介绍38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早期:肌腱愈合期.术后制动24h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活动,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1周后增到每次3~5min.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指导病人行患指轻度主动活动,每日10~15次,每次5min.后期:抗阻力的功能锻炼期.即主动屈手指活动.结果 38例中优良率达87%,有效率为95%.结论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加速和大限度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平;邹鸿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