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高压氧治疗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郝云英;李杰;王希艳;王丽娟

关键词: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压氧医学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且以它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显著的综合疗效而倍受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是,由于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了运用这一治疗手段所带来的综合疗效,却往往忽视了医学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护理技巧的运用和实施所带来的同步效应.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000例的特殊护理

    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之一,但腔道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故特殊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终止12~16周妊娠临床观察

    1997年4月~1998年12月我院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62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月;张丽梅;吴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阿拉尔市南口镇中小学生蛔虫感染调查分析

    为了解本镇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及发病趋势.以感染率为指标调查和分析了1996~1998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为:在校生4769例,其中4149例接受检查,受检率为87.0%,检出蛔虫感染408例,检出率为9.83%.证实我区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蛔虫感染低发地区.

    作者:王进成;罗艳;满文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CDFI诊断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

    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是输卵管结扎术后慢性腹痛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经手术证实的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26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继红;杨敏杰;王春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通过整体护理评价护士的素质

    目的探索整体护理中护士素质的重要性.方法自行设计了调查评价表,以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及中专学历护士为对照组,对其职业素质、知识结构、智能水平三方面共24项内容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各科管理人员及病人对责任护士的评价,得出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搞好整体护理,要对护士进行高学历培养,使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赵琳燕;赵秀文;郝兵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金钱草的来源性状及功效鉴别

    金钱草一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中药品种繁杂,目前以金钱草入药的还有广金钱草及小叶金钱草.现将其来源性状及功效鉴别如下.

    作者:宫照逊;邹天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子宫扭转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5岁,因突然下腹痛2天伴恶心呕吐夜诊入院,该患者半年前自己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因无任何自觉不适的症状、平素月经规律,未予诊治,于入院前2天晚活动后突然出现下腹部持续剧痛伴恶心呕吐来诊.

    作者:袁丽艳;邓君;宓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疼痛280例

    慢性盆腔疼痛为妇女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其中又以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盆腔粘连等为常见病因.我院妇科门诊近3年来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智莹;梁玉莲;张云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检查胃切除术后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

    胃部分切除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可导致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本文对比了正常人与胃切除患者胆囊壁厚度及胆囊脂餐收缩实验的结果,就胃切除与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曹永生;虞万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食道钡餐对咽喉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咽喉部慢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除咽干、痒及咽部不适、异物感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多少还伴咽部梗阻感及吞咽障碍,病人发病时间长且反复发作,大多使用过各种治疗手段,收效甚微,有的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周围复杂的组织结构,易产生误诊误治.我院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排除已确诊慢性咽喉炎症,采用数字化岛津1000MA,大型X光机进行食道钡餐检查,总结病例218例.现将检查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体会如下.

    作者:郭柳;孙方清;嵇学智;袁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甲状腺微小癌8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1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1∶5.5,49例(57.6%)是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或术后发现的,74例(87.1%)为单发癌结节.平均随访6.5年,仅2例病人术后出现对侧叶复发,无手术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为主,多数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术后偶然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作者:李圆;陈小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应用超声热疗进行适形调强加温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提出超声热疗的适形调强加温新概念,在临床试验中验证其提高肿瘤组织内温度,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热损伤的效果.方法对54例晚期恶性肿瘤的54个病灶进行放疗加超声适形调强热疗.放疗采用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40~70Gy.热疗每周加温2次,共6~10次,每次均在放疗后30min内进行.热疗时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选择利用辐射器中的多个独立辐射单元进行适形加温.通过对每一独立单元的双重能量调节进行调强加温.结果适形强调加温可提高靶区内温度和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可有效地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温度,减轻热疗的副作用.在可评价的52例中,CR 32.7%、PR 46.2%、NC 21.2%,总有效率为78.8%,副作用为6%.结论应用超声热疗进行适形调强加温可均匀地提高肿瘤内温度和减轻周围正常组织的热损伤.

    作者:夏廷毅;孙庆选;史晓丽;范乃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临床观察

    1999年6月~2003年4月我们共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浩;郭海霞;齐红梅;张俊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经皮给药辅治小儿支原体肺炎78例

    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源,近年来因人们对支原体肺炎认识的提高及检测技术的进步,本病发病率有增多倾向.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已无太多困难,但临床上却有病程长、肺部体征吸收较慢的问题.我院自2001年起,对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经皮给药肺炎治疗仪,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训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异丙酚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胃肠镜检查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胃肠镜检查容易刺激咽部,引起恶心,特别是有慢性咽炎,长期吸烟以及咽部敏感的人,反应更明显,肠镜检查在通过弯曲部位时,容易引起肠痉挛、疼痛、腹胀,特别是体质瘦小以及做过腹部手术的病人更严重,个别人因难以忍受而不得不中止检查.

    作者:吴淑兰;叶青;张力;吴玉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危重症患者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

    自2001年1月~2002年7月,我科对27例急危重症患者行床边纤支镜检查,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死亡.增加了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手段,提高了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素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在老年心脑疾病中的应用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所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多因情绪激动、暴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灼阴伤,以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阳化风、肝风上扰而发病,故用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滋阴清热,治疗心脑疾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发喜;辛华波;陈鹏;朱亚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情感性精神障碍208例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

    目的观察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中西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CCMD-2-R的情感性精神障碍208例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105例,其中躁狂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合并小剂量碳酸锂治疗.抑郁症A组用逍遥丸合并阿咪替林或氯丙咪嗪治疗.103例躁狂症对照组B组单纯用西药碳酸锂治疗,抑郁症对照组B组用阿咪替林或氯丙咪嗪治疗,并用CGI-S量表,BRMS,HAMD,HAMA量表观察4周疗效,以TESS量表观察其副反应.结果观察4周后躁狂症A组显效率84.62%,B组为68.25%(χ2=2.3,P<0.05).抑郁症A组显效率92.5%,B组为70%(χ2=2.69,P<0.05).4周末TESS量表观察躁狂症A组副反应显著小于B组(χ2=3.95,P<0.05),抑郁症A组副反应亦明显小于B组(χ2=4.0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且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解克平;张敦平;李爱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CDFI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笔者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共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8例,本文重点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DFI影像学特征.

    作者:杨敏杰;赵继红;王春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心力衰竭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简称,是指在足够的静脉血回流情况下,因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或(和)肺循环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是调整神经内分泌和血流动力学异常,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抑制并逆转心脏、血管的重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程昉;程正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