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智莹;梁玉莲;张云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它极易发生再出血.SAH病人发生再出血死亡率高,恰当的护理措施是减少SAH再出血、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席彩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及胆囊腺瘤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以及与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36例胆囊癌和23例胆囊腺瘤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胆囊癌中有19例p53蛋白阳性,阳性率为52.78%.胆囊腺瘤中有5例阳性,阳性率为21.74%.结论 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及表达发生在胆囊癌的早期阶段并在胆囊腺瘤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梁喜林;尹继云;赵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2年来,笔者在从事中医推拿工作中,发现6例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的肺肿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48~83岁,发病时间1~4月不等,临床表现均有颈肩部疼痛,肩峰、冈上肌局部压痛、肩胛区疼痛、一侧肩关节活动障碍.
作者:陈述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多为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气血逆乱,经络闭阻而致.急性期病情重,变化快,重者危及生命,往往留下后遗症.此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治疗是否恰当,而且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健康,若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痛苦.
作者:赵爱武;张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治疗以湿、热、瘀邪互结滞下为患的妇科疾病疗效.方法对84例妇科疾病患者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结果盆腔炎21例(痊愈20例,占95.23%,好转1例,占4.77%);输卵管炎18例(痊愈14例,占77.78%,好转4例,占22.22%);卵巢囊肿12例(痊愈9例,占75%,好转3例,占25%);子宫肌瘤9例(痊愈5例,占55.56%,好转4例,占44.44%);痛经24例(痊愈20例,占83.33%,好转4例,占16.67%).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湿郁日久化热、瘀热壅积、气血失调而致的妇科疾患疗效满意.
作者:秦雪屏;秦秋屏;张晋云;付文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7年4月~1998年12月我院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62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月;张丽梅;吴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鱼蛋粉(TE)及甲鱼蛋粉与无味蒜粉、维生素E、红花籽油的混合物(TEM)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设立对照组、TE组(1.125g/kg)及TEM组(0.75、2.25、7.5g/kg),TE组和TEM组连续30天经口灌胃给予TE及TEM,分别测定免疫器官相对重量、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小鼠经口给予TE和TEM 30天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E组小鼠脾脏相对重量、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加;TEM低剂量组小鼠脾脏相对重量明显增加,高剂量组小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结论单独的甲鱼蛋粉以及甲鱼蛋粉与蒜粉、维生素E、红花籽油的混合物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且甲鱼蛋粉与大蒜粉、维生素E和红花籽油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王军波;余焕玲;沈小毅;龙珠;闫少芳;儿玉念庆;青木秀田;李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糖尿病肾衰进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有所增加,且其并发症多,存活率低,大多数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故其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晔;俞铭儿;马逸萍;钟慧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9年6月~2003年4月我们共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浩;郭海霞;齐红梅;张俊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法.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肝硬化患者周围血CD4+绝对值均比对照组值低,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的CD8+增高,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度、重度、肝硬化的CD8+均比对照组低,但统计学上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中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贺普丁治疗后的CD4+、CD8+绝对值、CD4+/CD8+比值均与未使用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扰素治疗后的CD4+绝对值与未使用组比较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CD8+绝对值、CD4+/CD8+比值均与未使用组相近(P>0.05).结论各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存在细胞免疫的紊乱,而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有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杜美华;高涛;王介非;沈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介绍38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早期:肌腱愈合期.术后制动24h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活动,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1周后增到每次3~5min.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指导病人行患指轻度主动活动,每日10~15次,每次5min.后期:抗阻力的功能锻炼期.即主动屈手指活动.结果 38例中优良率达87%,有效率为95%.结论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加速和大限度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平;邹鸿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源,近年来因人们对支原体肺炎认识的提高及检测技术的进步,本病发病率有增多倾向.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已无太多困难,但临床上却有病程长、肺部体征吸收较慢的问题.我院自2001年起,对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经皮给药肺炎治疗仪,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训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合并舟、月骨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Colles骨折合并舟、月骨分离的患者,采用适当地延长对抗牵引时间和闭合手法复位.整复后以中立位、轻度背伸位固定治疗.结果经6~18个月的随访,40例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定,优23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达87.5%.结论舟月骨分离是腕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治疗首先要力争使骨折复位.纠正腕关节的动力性不稳定,同时要恢复舟月骨间的正常解剖关系.传统的掌屈尺偏位固定,不利于改善腕关节不稳定状态.
作者:杜立水;朱贻玲;李金亭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塞随着CT广泛应用后发现的例数渐多,因发生脑梗塞后伤情加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所以如何防治外伤后脑梗塞成为临床护理颅脑损伤的一个新课题.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该类15例患者的临床防治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本文从中西医对比的角度认为: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是以人的宏观生理功能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偏重于对人体宏观功能特性的综合研究;西医学理论则是以人的解剖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偏重于对局部结构与具体生理功能之间关系的分析;对药物的研究,中医是从对人体作用上来把握,西医则是从结构到作用的具体部位上来研究.并着重说明了中医学的特色,根源于它的理论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把握复杂系统整体状态与特性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以期在对中医药的研究过程中给予重视.
作者:兰景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治疗消化道肿瘤食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8例晚期消化道肿瘤食管狭窄患者实行支架植入.结果 17例患者一次放置支架成功,术后能进食少渣普食,1例置入失败.结论消化道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狭窄简单,易操作,疗效好.
作者:沈夏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及其对TIA的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并与阿斯匹林对比.方法将120例TIA病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和阿斯匹林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其初步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比浊法多诱导剂检测两组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功能.结果 (1)比较TIA的再发生率、脑缺血卒中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作用方面,阿斯匹林的副作用较复方丹参滴丸大,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2)复方丹参滴丸组对AA、ADP、EPI诱导的血小板大聚集率与阿斯匹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证明了复方丹参滴丸在TIA的预防治疗中与阿斯匹林有同样的作用,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口服依从性好,较阿斯匹林优(P<0.05).(2)初步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有肯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尤其是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更明显.考虑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与阿斯匹林相同.
作者:范卫明;王洪新;许春胜;陈金波;苏长海;李爱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干部.2001年5月初诊.5年前因精神紧张引起书写时手指痉挛颤抖,不能成字,特别是在精神紧张,有人旁观时尤甚,但对除书写外任何手指的精细动作如穿针、缝纫、转健身球等均无影响.查上肢、手部知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肌力、神经反射均正常.诊断为功能性书写痉挛震颤.
作者:路志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笔者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共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8例,本文重点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DFI影像学特征.
作者:杨敏杰;赵继红;王春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医院药品管理在医院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质量也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药品有它的性质、剂型、作用、规格、商品名、化学名、效期、价格以及品种繁多等因素,因此,应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使药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刘桂芬;吴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