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感性精神障碍208例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

解克平;张敦平;李爱萍

关键词:情感性精神障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中西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CCMD-2-R的情感性精神障碍208例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105例,其中躁狂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合并小剂量碳酸锂治疗.抑郁症A组用逍遥丸合并阿咪替林或氯丙咪嗪治疗.103例躁狂症对照组B组单纯用西药碳酸锂治疗,抑郁症对照组B组用阿咪替林或氯丙咪嗪治疗,并用CGI-S量表,BRMS,HAMD,HAMA量表观察4周疗效,以TESS量表观察其副反应.结果观察4周后躁狂症A组显效率84.62%,B组为68.25%(χ2=2.3,P<0.05).抑郁症A组显效率92.5%,B组为70%(χ2=2.69,P<0.05).4周末TESS量表观察躁狂症A组副反应显著小于B组(χ2=3.95,P<0.05),抑郁症A组副反应亦明显小于B组(χ2=4.0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且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血色病(hemochromatosis)1例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因乏力,肝区隐痛,面部色素沉着3年来诊.约十几岁起,夏季暴露部位皮肤较常人易黑,冬季恢复.其母亲和儿子均有此病史.闭经14年.2000年9月始觉乏力,右季肋部隐痛,右前额部先出现一小块皮肤色素沉着,渐蔓延全颜面部为青铜色,几经医大附院、市级医院检查,轻度转氨酶增高,病毒性肝炎检测为阴性,B超、CT疑为脂肪肝,诊断未明确,一般性治疗,病情无好转,遂就诊本院.

    作者:杨尚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下直乙结肠切除术13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乙结肠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分析13例腹腔镜辅助下直乙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乙状结肠腺瘤切除历时130~155min.直乙结肠癌切除历时200~315min,平均255min.术中出血65~310ml,平均160ml.术后住院时间11~18天,术后全部病例随访,无吻合口狭窄,11例癌症患者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直乙结肠良性肿瘤是本术式的适应证,Duke's A期与B期的病人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切除术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伍冀湘;梁杰雄;邵天松;邱立新;张树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笑气镇痛对导乐陪伴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应用笑气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导乐陪伴加笑气吸入镇痛组(研究组)38例与单纯导乐组(对照组)78例,比较其对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及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4.74%,对照组15.3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分娩方式研究组难产率7.89%,对照组25.6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分娩中提倡导乐陪伴服务模式,配合安全、有效、简便的笑气分娩镇痛技术,将是一种全方位的分娩服务模式,对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安全,降低难产率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普罗帕酮静脉注射转复初发和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可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持续性(慢性)心房颤动.初次发作时间48h~7d为初发房颤,初次发作的房颤在48h内可自行复律者称为急性房颤[1].笔者学习了胡大一[2]、陈国伟[3]等有关普罗帕酮转复房颤的报道后深受启发,经临床验证,普罗帕酮反复静脉注射,转复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非常有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增泮;刘平;郭晓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甲鱼蛋粉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鱼蛋粉(TE)及甲鱼蛋粉与无味蒜粉、维生素E、红花籽油的混合物(TEM)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设立对照组、TE组(1.125g/kg)及TEM组(0.75、2.25、7.5g/kg),TE组和TEM组连续30天经口灌胃给予TE及TEM,分别测定免疫器官相对重量、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小鼠经口给予TE和TEM 30天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E组小鼠脾脏相对重量、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加;TEM低剂量组小鼠脾脏相对重量明显增加,高剂量组小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结论单独的甲鱼蛋粉以及甲鱼蛋粉与蒜粉、维生素E、红花籽油的混合物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且甲鱼蛋粉与大蒜粉、维生素E和红花籽油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王军波;余焕玲;沈小毅;龙珠;闫少芳;儿玉念庆;青木秀田;李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术前术后护理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易发生很多并发症,如感染、前房纤维渗出、前房积血、人工晶体脱位等.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5月共收治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6例,经术前的精心准备和术后的观察护理,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并发症,无一例感染,收到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明霞;翟翼;张新颖;刘明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情感性精神障碍208例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

    目的观察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中西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CCMD-2-R的情感性精神障碍208例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105例,其中躁狂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合并小剂量碳酸锂治疗.抑郁症A组用逍遥丸合并阿咪替林或氯丙咪嗪治疗.103例躁狂症对照组B组单纯用西药碳酸锂治疗,抑郁症对照组B组用阿咪替林或氯丙咪嗪治疗,并用CGI-S量表,BRMS,HAMD,HAMA量表观察4周疗效,以TESS量表观察其副反应.结果观察4周后躁狂症A组显效率84.62%,B组为68.25%(χ2=2.3,P<0.05).抑郁症A组显效率92.5%,B组为70%(χ2=2.69,P<0.05).4周末TESS量表观察躁狂症A组副反应显著小于B组(χ2=3.95,P<0.05),抑郁症A组副反应亦明显小于B组(χ2=4.0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且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解克平;张敦平;李爱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心力衰竭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简称,是指在足够的静脉血回流情况下,因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或(和)肺循环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是调整神经内分泌和血流动力学异常,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抑制并逆转心脏、血管的重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程昉;程正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疗效观察

    我门诊部于1999~2002年对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120例患者采用普瑞博思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

    作者:张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宣痹汤为主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105例临床观察

    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寒冷、潮湿、沿海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以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林如高老中医的宣痹汤为主,治疗风关痛10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超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内科常见病之一,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特征,主要病因是颈椎退行性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物质(包括脂肪沉积,纤维斑块,钙化病变)及其并发症的损害(出血溃疡和血栓).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临床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多不可靠,我科在2000~2003年采用赛莱乐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改丽;毛晓燕;王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观察与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他胸肺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压增高,造成右室肥大,后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病.

    作者:沈淑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功能性书写痉挛震颤治验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干部.2001年5月初诊.5年前因精神紧张引起书写时手指痉挛颤抖,不能成字,特别是在精神紧张,有人旁观时尤甚,但对除书写外任何手指的精细动作如穿针、缝纫、转健身球等均无影响.查上肢、手部知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肌力、神经反射均正常.诊断为功能性书写痉挛震颤.

    作者:路志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老年静脉穿刺与护士心理素质关系探讨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静脉输液成了人们生病后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影响着老年人对静脉穿刺接受程度的一种心理反应,为确保穿刺一次成功,除要狠抓技术操作外,还要提高护士自身心理素质.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作者:郝兵;张军伟;张金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加用岩舒注射液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由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化疗的毒副反应都会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疗效,降低生存率.我科在化疗同时加用中药制剂岩舒注射液治疗83例患者,取得了增效减毒、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飞月;陈颖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浅谈初探

    本文从中西医对比的角度认为: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是以人的宏观生理功能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偏重于对人体宏观功能特性的综合研究;西医学理论则是以人的解剖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偏重于对局部结构与具体生理功能之间关系的分析;对药物的研究,中医是从对人体作用上来把握,西医则是从结构到作用的具体部位上来研究.并着重说明了中医学的特色,根源于它的理论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把握复杂系统整体状态与特性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以期在对中医药的研究过程中给予重视.

    作者:兰景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临床观察

    1999年6月~2003年4月我们共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浩;郭海霞;齐红梅;张俊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改制后护士长的作用位移

    我院是市内大的综合性医院,每年由财政全额拨款,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改为一小部分拨款,还迟迟不能到位,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都受到制约,引进资金、厂家机器进院、各科承包主任负责制,已经成为现实.医院管理模式改变了,护士长的作用发生位移.

    作者:刘晓明;吕瑛;程艳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胃肠术后1号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小肠粘膜及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1号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灌胃给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小肠病理变化及存活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动物血浆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48、72和120h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术后1号具有明显的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能提高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动物的存活率.

    作者:谷俊朝;王宇;薛建国;王康里;张忠涛;李建设;周延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依普定2000IU治疗肾性贫血2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普定2000IU对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5例肾性贫血患者予以依普定2000IU隔日1次皮下注射,用药期间观察HCT值上升到33%以上时,改为每周使用2次,共观察10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2%,副作用发生率8%.结论依普定2000IU是一种有效的、耐受性好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作者:牟海岩;苏青;王臻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